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

一個多月時間過去了。

裁撤衛所軍隊的事情,進展非常的順利,各項事宜,都取得了成績。

蘇天成最爲滿意的是,耕地能夠順利的分下去,悉數都種上了糧食,這是不需要督促的,誰都知道,只有種糧食了,纔有吃的,才能夠維持生活,何況這些官田,分配到個人的頭上了,產出來的糧食,上繳賦稅之後,都屬於個人所有了。

官田的賦稅,以前都是歸衛所軍隊所有的,現在的賦稅,直接上繳給地方官府,這從一定的程度上面,增加了官府的收入。

所有衛所軍官,全部集中到咸陽,進入到了江寧營的軍營,開始了爲期三個月的培訓,培訓合格的軍官,能夠留下來,不合格的,全部回家,這也最大程度激發了軍官的鬥爭,誰也不願意在培訓過程之中,被當做廢物和孬種,被淘汰了。

問題還是存在的。

朱審烜和洪承疇來到了咸陽,這一次,他們遇到了很實在的問題,這也是他們一直都有些困惑的問題,那就是如何建立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軍隊,至少這支軍隊要敢於打戰,敢於和流寇韃子硬碰硬。

邊軍和衛所軍隊中間,挑選出來的三萬人,身體素質是不錯的,但缺乏最根本的東西,那就是精神和士氣,這是關鍵問題所在,若是不能夠解決這些問題,重新組建的邊軍,看見韃子和流寇之後。依舊龜縮,不敢應戰。那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這三萬軍士,很多都是以前軍官的親兵,軍餉是能夠保證的,素質也是不錯的,可他們好像很是茫然,重新進入軍隊之中,不知道該做些什麼。

這個問題不能夠解決,就不可能建設一支強悍的軍隊。

徐爾一也來到了咸陽。這個問題,他也知道了,江寧營的成功,不應該是偶然的,除開保證軍餉之外,應該由其他的原因。

巡撫衙門。

徐爾一、朱審烜、洪承疇、譚宗亮等人,都坐在一邊。

相關的情況說完了。包括懲治的一些軍中敗類,一個多月時間,朱審烜動用尚方寶劍,斬殺了一百多作惡多端的軍士,在軍隊之中和老百姓之中,產生了極大的震撼。以前那些騷擾百姓的行爲,彷彿一夜之間消失了。

大家都看着蘇天成,看看蘇天成能夠想到什麼辦法,如何組建一支不亞於江寧營的軍隊。

蘇天成看了看衆人,開口說話了。

“其他方面都不說了。如今的重點,是如何組建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三萬軍士,不是小數目,若是沒有士氣,沒有精氣神,也等同於一羣綿羊,我們裁撤衛所軍隊的事宜,也就是失敗的。”

“諸位一定在想着,江寧營如何能夠取得成功,究竟有什麼訣竅,其實這裡面,沒有太多的訣竅。”

“一支軍隊,最爲重要的軍魂和榮譽,軍人要有軍人的榮譽,他們要明白,自己爲什麼會成爲軍士,哪些事情是他們必須要去做的,哪怕是丟掉性命也要維護的,只有他們弄明白了這一點,纔會奮不顧身的殺敵,臨死都不後退。”

“江寧營的軍魂,我不多說了,軍隊裡面,大家都是兄弟,相互照顧,儘管平日裡的相處,可能存在矛盾和摩擦,但上戰場了,大家是生死兄弟、鐵血兄弟,相互之間,能夠以性命相托,不管遇見多大的困難,也要互相關照。”

“呼吸相顧、痛癢相關、赴火同行、蹈湯同往、勝則舉杯以讓功、敗則出死力以相救,這是江寧營一直都要堅持的信念,戰場上,刀劍無情,將士會受傷,會殘廢,會失去生命,不拋棄和不放棄,就顯得尤爲重要了,將士一同出去征戰,就要一同回來,不拋棄任何的一個兄弟,不管是遇見如何困難的情況,不管是他活着或者是捐軀了。”

“最爲重要的一個問題,我們的軍士,爲什麼打戰,爲什麼要捐軀,這個問題,說起來簡單,但讓所有將士明白,不是簡單的事情,從大的方面說,是爲了效忠皇上,保護我大明朝的安穩,顯示我大明朝的威武,凡有侵犯我大明朝者,雖遠必誅,從小的方面說,是爲了保護我們自己,保護我大明朝億兆子民,這些百姓中間,有我們將士的父母兄弟、妻子兒女,他們的生活安穩與否,悉數在我們將士的身上。”

“組建一支新的軍隊,這些道理,必須貫徹下去,必須讓所有的軍士懂得,他們的職責是神聖的,爲了護衛國家,爲了百姓的安穩,他們征戰捐軀了,必將名垂青史。”

“所有將士,不管是軍官,還是軍士,都要登記造冊,誰捐軀了,要詳細記錄下來,誰受傷殘廢了,必須要悉心照顧,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他們的事蹟,要大力宣揚,讓老百姓都明白,安寧的生活,來自於將士的奉獻。”

“軍人的榮譽是至高無上的,要改變以往的認識,讓軍人成爲榮譽的化身,成爲衆人尊敬的對象,成爲老百姓崇敬的對象。”

。。。。。。

大堂裡異常的安靜,沒有人說話,這些道理,很是樸實,但卻是至理名言,只要軍士明白了這些道理,將這些道理銘記在心裡,征戰豈會不拼命。

蘇天成的這些話,被徐爾一寫進了奏摺裡面,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京城。

養心殿。

朱由檢看着奏摺,溫體仁、孫承宗、楊嗣昌等人,也在養心殿裡面。

“孫愛卿,蘇天成這些話語,你是怎麼看的啊。”

“皇上,臣以爲,蘇大人的話語,若是真正能夠深入到軍士的內心,這支軍隊,必定是一支驍勇無敵的軍隊,軍隊貴在軍魂,除開軍餉上面的保證,還要有士氣,有信念,蘇大人深諳其中的道理,臣總算是明白了,江寧營爲什麼如此的驍勇善戰,臣相信,按照這樣的辦法,重新組建陝西境內邊軍,一定能夠產生最好的效果。”

朱由檢微微點頭,看着溫體仁。

溫體仁最近的情緒不好,身體也出現了一些毛病。

“皇上,臣以爲,孫大人說的極是,按照這樣的辦法,重新組建軍隊,一定能夠徹底剿滅流寇,打敗後金韃子的。。。”

朱由檢的臉上,沒有多少的表情,曾幾何時,溫體仁支持朝廷裡面諸多的彈劾,特別是對朱審烜參與到裁撤衛所軍隊的事情,是堅決反對的,言辭也是非常激烈的。

“楊愛卿,你是怎麼看的。”

楊嗣昌擡頭。

“皇上,臣以爲,陝西裁撤衛所軍隊的經驗,值得很好的總結,在我大明朝各省、北直隸和南直隸,全面鋪開,晉王殿下這次立下了大功,臣建議,若是全面鋪開裁撤衛所軍隊事宜,晉王殿下可全面負責。。。”

朱由檢確實高興,本來以爲,陝西裁撤衛所軍隊,可能會遇見很多的麻煩的,想不到,快兩個月時間了,什麼事情都沒有,一直坐鎮陝西的徐爾一,每天都有奏摺,詳細彙報了裁撤衛所軍隊的所有事宜,看到朱審烜斬殺那些無惡不作的衛所軍士的時候,朱由檢也是高興不已,這些敗類,早就該殺掉了。

按照蘇天成和朱審烜想出來的辦法,對陝西衛所軍隊進行裁撤,三十萬人的軍隊,濃縮到三萬人,戰鬥力大幅度的提高,足以護衛陝西和邊鎮的安全了,朝廷的開支,也將大幅度的縮小,這樣的事情,朱由檢怎麼會不支持。

“諸位愛卿,朕看,陝西裁撤軍隊的事情,值得總結一下,特別是將裁撤衛所軍隊,與地方巡檢司建設結合起來,爲軍士找到了出路,穩定了地方,這是很好的做法,迄今爲止,陝西境內很是安穩,也不見流寇和後金韃子,趁機作亂的,此等的辦法,必須要好好總結,至於說楊愛卿建議的,在全國鋪開裁撤衛所軍隊事宜,可以考慮了,楊愛卿,你都陝西去一趟,和徐愛卿一道,好好關注陝西裁撤衛所軍隊的事宜,重點看看,咸陽訓練營裡面的那些軍官,看看他們是不是有什麼變化了。”

“孫愛卿,還是要勞累你,多多思考,若是在我大明各地開始裁撤衛所軍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各地情況不一樣,必須要慎重啊。”

“至於說晉王朱審烜的安排,朕看還是等候一段時間,陝西裁撤衛所軍隊的事宜,尚未結束,朕還需要看看效果。”

這次的安排,和以往一樣,內閣首輔溫體仁依舊沒有多少的事情,或者說沒有什麼事情可做,其實內閣已經開始變化了,不少的事情,都是孫承宗在拿主意了,皇上也是徵求孫承宗的意見,自己能夠說話的地方不多了。

溫體仁有些不甘心,可沒有辦法,他的年紀也不小了,在內閣這麼多年,做內閣首輔也是六個年頭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惜皇上不看這些,這幾年來,大明各地的情況,沒有根本性的好轉,不過江寧縣、河南府的崛起,解決了朝廷面臨的很多困難,朝廷與蒙古開始互市,朝廷的收入,肯定會大幅度增加的。

這一切,都是蘇天成的功勞,孫承宗是堅決支持蘇天成的,從這方面看,自己要知趣了,要早點提出來辭呈了,皇上中意的內閣首輔人選,早就是孫承宗了。

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190章 稱帝(2)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398章 燧發槍第122章 眉姑娘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51章 遊歷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240章 故人來(2)第710章 囑託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118章 秦淮河(2)第614章 剪不斷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811章 詫異第126章 眼藥水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698章 大遷移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492章 宿命論(1)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703章 遠見第23章 些須情況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1167章 迅雷(2)第995章 整合(3)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38章 威信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1282章 後宮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371章 探究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225章 贖身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29章 從容應對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467章 敗退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
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190章 稱帝(2)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398章 燧發槍第122章 眉姑娘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51章 遊歷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240章 故人來(2)第710章 囑託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118章 秦淮河(2)第614章 剪不斷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811章 詫異第126章 眼藥水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698章 大遷移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492章 宿命論(1)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703章 遠見第23章 些須情況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1167章 迅雷(2)第995章 整合(3)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38章 威信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1282章 後宮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371章 探究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225章 贖身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29章 從容應對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467章 敗退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