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

江寧營歷來強調首戰必勝,這對於今後的作戰將具有重大的激勵作用,而且蘇天成也一直都是這樣強調的,可滄州之戰的開始,卻不是這個樣子,大半天的廝殺下來,江寧營沒有佔據到明顯的優勢,更不能夠說對手是失敗了。

洪承疇、渠清澤、劉鐵漢、賀人龍、劉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國等人,集聚在中軍帳裡面,每次的戰鬥結束之後,江寧營對於具體戰鬥的總結是少不了的,這也成爲了習慣,而且諸多的將領是有什麼說什麼,在戰場上廝殺的感受和建議,完全可以說出來,包括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或者是需要改進的地方,合理的建議被採納,不合適的建議也會有解釋,但絕不會因爲有人提出來了建議而遭受訓斥的。

這一次的情況有些例外,蘇天成首先開口了。

“朕知道今日的戰鬥下來,你們都是不滿意的,思考朕爲什麼會主動提出來撤離戰鬥的事宜,情況你們也是清楚的,朕不想做多的解釋,可有些數據,朕還是要說出來的,今日一戰,江寧營陣亡將士六千餘人,重傷三千餘人,總計不能夠參與明日戰鬥的將士,達到一萬人左右了,這相當於我們七分之一的力量,可能有人會說,對方的損失比我們要大得多,朕就知道賀人龍與艾能奇在埋怨,他們帶領的三萬將士,損失是最大的,傷亡是最重的,可他們取得的戰果也是最爲輝煌的,對手五萬大同邊軍,接近於崩潰了,這等的情況之下,撤出戰鬥,似乎是難以想象的。”

“可我們的眼光不能夠侷限於這一次的戰鬥,我們需要取得整個戰役的勝利,撇開傷亡的情況以及戰場上的優勢不談。有兩點就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一是明軍和後金韃子,尚有七萬人沒有投入到戰鬥之中,其中包含有兩萬的後金韃子,而江寧營僅僅剩下一萬人沒有投入到戰鬥之中,從後續的力量來說,我們是嚴重不足的。這一點不可輕視,將士們畢竟是血肉之軀,承受的能力是有限的,就算是將士們能夠承受,我們也要盡最大的力量減少他們的傷亡,如何減少。這就需要我們做出來合力的安排部署。”

“第二點,朕早就說過,在北直隸的戰鬥,是一個戰役,有各個戰鬥具體組成,不要期盼着通過某一次的戰鬥,就徹底殲滅了對手。這樣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明軍和後金韃子有十五萬人,江寧營只有七萬人,況且雙方將士個人的實力懸殊不是太大,特別是後金韃子,今日展現出來了勇猛,多爾袞名不虛傳,正白旗的驍勇可不是吹出來的。此等情況之下,過於的戀戰,過於的注重某一次戰鬥所取得的戰果,就會給接下來的戰鬥製造重大的隱患。”

“江寧營作戰的習慣是包餃子,不是趕鴨子,諸位都是清楚的,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若是總出現這樣的情況,對於我們在北直隸的征伐是非常不利的,今日的戰鬥已經表現出來一個事實。那就是七萬江寧營將士,不可能全殲明軍和後金韃子的十五萬大軍。”

“正是從這些方面思考,朕決定停止今日的廝殺,讓將士好好休整,準備來日的戰鬥。”

“諸位不要忘記了,孫傳庭帶領三萬兄弟,在天津對陣近二十萬大軍,他們承受的壓力是更大的,好在朕已經得知了,陳新甲要求明軍守住天津,不要展開主動進攻,這令孫傳庭的壓力小了很多,大概陳新甲也察覺到了,戰場鋪的太多,他無法從容指揮了。”

“盧象升率領的大軍,晝夜兼程趕赴滄州,等到大軍與我們會和了,也就是對明軍和後金韃子發起最終進攻的時間,故而我們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拖住陳新甲指揮的這十五萬大軍。”

看見旁邊的洪承疇準備開口說話,蘇天成笑了笑。

“朕知道,明軍和後金韃子沒有十五萬大軍了,今日一戰,他們的損失更大,明日能夠有十二萬左右的軍士參與戰鬥,就算是很不錯了。不過江寧營也只有六萬人能夠參與到明日的廝殺了。”

“好了,該說的朕都說了,明日的戰鬥按照預定的部署展開,沒有多大的變動,朕希望諸位將士,能夠保持今日的勇猛,繼續給予明軍和後金韃子沉重的打擊。”

蘇天成說完之後,有關戰鬥總結的商議開始了。

幾乎每一個人都發言了,蘇天成聽得非常仔細,這樣的總結,由主帥洪承疇主持。

洪承疇對多爾袞有了一種全新的認識,雖說後金韃子驍勇,明軍難以應對,但江寧營經歷了這麼多次的征伐,多次打敗後金韃子,也令洪承疇不是很看重後金韃子了,但今日的戰鬥,與正白旗和鑲白旗韃子交手,對手的兇悍,留給了洪承疇很深的印象,他甚至有些慶幸了,幸好後金韃子沒有全部出擊,否則江寧營將士的損失一定是很大的。

對於大同邊軍的看法,衆人也有了變化,不管怎麼說,大同邊軍比較劉澤清和左良玉的軍隊,要強很多的,甚至強於黃得功率領的軍隊,畢竟大同是邊關,大同邊軍也參與了好幾次對蒙古部落的作戰,戰鬥力還是不錯的,對陣江寧營的時候,儘管遭遇到了慘重的損失,但一直到最後,都沒有出現崩潰的局面。

江寧營自成立以來,在單獨的一次戰鬥之中,還沒有損失這麼多的將士,這第一場大規模的血戰,令所有的將領都有了清醒的認識,他們想到了蘇天成的囑託和焦慮,看樣子皇上就是有着先見之明。

至於說劉文秀和李定國,雖然有一絲的失望,看了一整天,其他的兄弟在廝殺,在流血,可他們卻在旁邊看熱鬧,但兩人明白,他們承擔的壓力不僅沒有減少,還更大了,明日的戰鬥,陳新甲等人肯定是要做出來調整的,剩下的五萬大同邊軍,是絕對要參與到戰鬥之中的,那個時候,他們率領一萬兄弟,必須阻止大同邊軍的增援,恐怕這一場的戰鬥,江寧營損失會更大的。

但有一點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所有將領的雄心都被激發出來了,他們不怕死,甚至敢於親自上陣廝殺,他們所害怕的,是不能夠完成任務,導致戰役因爲自身的原因出現轉折。

陳新甲、王道直與多爾袞也在商議。

王道直實在忍不住了,這一次參與作戰的主力就是大同邊軍了,大半天時間下來,五萬大同邊軍,折損接近一半了,作爲大同總督,他感覺到窩囊和心疼,要是按照這樣的態勢發展,恐怕十五萬的大同邊軍,有可能出現覆滅的危險了。

王道直沒有顧忌到陳新甲的顏面,更不會管多爾袞是怎麼想的,今日指揮作戰的時候,好幾次傳令兵來稟報,都是懇請撤離的命令,可王道直沒有鬆口,要求作戰的將士,不管遇見什麼情況,只要沒有接到撤離的命令,就必須要堅持下去。也正是因爲這樣的堅守,導致大同邊軍的損失太大了。五萬大同邊軍,陣亡超過了一萬五千人人,重傷超過五千人,直接兵力損失達到了五分之二了,要知道這五萬人,可是大同邊軍的精銳啊。

因爲損失太大,王道直直接發脾氣了,這個過程之中,陳新甲和多爾袞都沒有卡開口說話,陳新甲沒有開口,是考慮到了大同邊軍損失慘重,但多爾袞沒有開口,就有些奇怪了,其實今日的廝殺,滿八旗也遭受了嚴重的損失的。

陳新甲和王道直還是不太瞭解多爾袞,對於在戰場上能夠拼死抵抗和廝殺的軍士,多爾袞是持有崇敬態度的,五萬大同邊軍,在遭遇火炮攻擊之後,能夠拼命的廝殺,遭受了慘重的損失,依舊沒有撤退,苦苦堅持,這是令多爾袞肅然起敬的,他甚至想到了,當年自己率領大軍入關的時候,若是遭遇到這等的明軍,哪裡還敢囂張啊。

多爾袞沒有特別強調損失,儘管說正白旗和鑲白旗在今日的戰鬥之中,損失也超過五千人了,對於來日的戰鬥,多爾袞的建議是主動發起進攻,不要在戰鬥尚未開始的時候,就陷入到被動之中了,而且多爾袞還特別強調了,今日沒有參與到戰鬥的軍士,暫時不要調遣,明日還不是最佳的時機。

陳新甲最後做出來了總結,對於大同邊軍和滿八旗的英勇,表示了充分的肯定,表示一定會給皇上寫奏摺稟報的,至於說來日的作戰,沒有什麼變化,儘管說先期迎戰的五萬大同邊軍,能夠參與戰鬥的只有三萬人了,但還是要堅持。

陳新甲一樣清楚,江寧營的戰鬥力還非常的強悍,總攻的時間尚未到來,這一點多爾袞的建議是明確的,既然江寧營分兵作戰,那就按照這種模式繼續廝殺,相信再經過大半天的廝殺,就能夠發起最終的進攻了。

陳新甲的內心踏實很多了,他好像看到了勝利的希望,說不定滄州之戰,就是他揚名立萬的時候了。(未完待續。。。)

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23章 些須情況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669章 心結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347章 榮耀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1079章 明志第33章 精心策劃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1054章 遼東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735章 青州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728章 江湖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405章 募捐(1)第485章 計劃第817章 爭執第653章 預判第846章 慘敗(4)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551章 辯解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387章 小手腕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58章 後續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268章 敵情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820章 面對面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1029章 救贖第236章 擴軍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560章 變通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279章 借銀子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41章 收服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335章 中都鳳陽
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23章 些須情況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669章 心結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347章 榮耀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1079章 明志第33章 精心策劃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1054章 遼東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735章 青州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728章 江湖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405章 募捐(1)第485章 計劃第817章 爭執第653章 預判第846章 慘敗(4)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551章 辯解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387章 小手腕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58章 後續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268章 敵情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820章 面對面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1029章 救贖第236章 擴軍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560章 變通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279章 借銀子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41章 收服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335章 中都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