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

朱常洵安排了酒宴,蘇天成和劉宗周自然不好離開。

吃飯的時間還有一會,朱常洵安排管家,在廂房陪一會蘇天成和劉宗周,說自己有事情,稍微耽誤一會,接着和朱由菘出去了。

蘇天成知道,朱常洵一定是和朱由菘說今天的事情去了。

因爲有管家陪着,所以說,蘇天成和劉宗周也沒有多說什麼。

不過一刻鐘的時間,朱常洵和朱由菘再次出現在廂房,這一次,劉宗周陪着朱常洵,留在廂房說法,蘇天成和朱由菘出去走走看看。

蘇天成很想接觸一下朱由菘。

歷史上的朱由菘,被描述爲蠢豬,貪婪好色,什麼都不懂,做了一年的南明皇帝,後來被活捉殺掉了,可以說,名氣甚至超過他的父親朱常洵。

蘇天成對歷史的描寫,早就沒有興趣了,他一直都認爲,那些寫歷史的人,總是將藩王描寫成豬一樣的任務,估計這些寫歷史的人,纔是豬腦子,就算是藩王紈絝,可人家接受的教育是不少的,不管怎麼說,學識水平都不是尋常百姓可以比較的。寫歷史的人,可以有自身的偏見,可以爲某個王朝服務,但不能夠歪曲起碼的歷史。

大明朝這個時代,普通百姓,絕大部分都是文盲,不識字不讀書,將讀書人看做天上的神仙下凡,儘管說藩王沒有多少的政治地位,但也不是尋常官員可以接觸到的,那些所謂的歷史學家,怎麼就這樣瞭解諸多的藩王,將藩王描寫的如此不堪。

很快。蘇天成和朱由菘走到了後花園。

府邸確實很大,在洛陽縣城內,這麼大的府邸,估計是唯一一家,就是府衙。也沒有這麼大的面積。

“蘇大人到河南府時間不長,河南府發生瞭如此巨大的改變,我很是佩服啊。”

“謝謝小王爺的誇獎,下官到河南府不足一年時間,沒有做多少的事情,也是心有餘力不足。就說今日到府邸來,請求福王殿下募捐,也是迫不得已的。”

“蘇大人太客氣了,父親捐銀子,這是應該的,父親的封地在洛陽。一定要爲河南府的發展做出來努力的,父親一直都很關心河南府的百姓,每年都拿出來一些銀兩和糧食,救濟百姓,不過今年不需要拿出來了,府州縣都設立了濟農倉,很好的救助了百姓。”

蘇天成不經意的看了看朱由菘。

朱由菘的臉上。神色平靜,看不出來想些什麼。

這位後來做過一年南明皇帝的藩王,確實不簡單,說話有禮有節,頗似朝廷大臣的口氣,看來能夠在競爭異常激烈的時候,登上南明皇帝寶座,確實不簡單。

“福王殿下和小王爺能夠這樣想,是河南府百姓的福氣,更是下官的福氣。”

“哦。蘇大人的意思,父親這樣的做法,很少見嗎。”

蘇天成楞了一下,想不到這樣的語病,居然被朱由菘抓住了。看來這位小王爺,不好對付,日後還需要小心纔是,難道說心疼捐出來的十萬兩白銀,想着找自己的麻煩嗎。

“下官這樣說,沒有什麼奇怪的,各地的藩王,不得參政,雖說各自有封地,只不過是一處住處罷了,既然不能夠干政,地方上的事物,也不需要關心,那是朝廷和官府考慮的事情,藩王不干涉,不出力,不能夠說是錯誤的。”

“蘇大人,我是第一次聽見這樣的說法啊,是不是有道理,我不敢評論,蘇大人若是有興趣,能不能繼續說說你的認識啊。”

有些話是不好深入說的,想不到朱由菘不忌諱,兩人畢竟是第一次見面,再說了,藩王府邸裡面,不知道有多少的錦衣衛和東廠內衛,稍不小心,一些要害的話,傳到朝廷裡面去了,就是皇上想着偏袒,估計大臣都不會答應的。

就在這個瞬間,蘇天成對朱由菘的看法,有些好的地方了,藩王的後代,包括藩王本人,絕非都是傻瓜,都很是精明,可能正是這樣的原因,皇上和朝廷裡面的大臣,不顧一切的防備各地的藩王,這樣做,有一定的好處,避免了爲皇帝寶座的自相殘殺,但這樣一來,也限制了皇室人才的發展,生在皇家,不一定是好事情。

至於說歷史上,傳說福王朱常洵守着萬貫家財,就連洛陽城快要被攻破了,都不願意拿出來銀子鼓勵士氣,這樣的事情,不說真假如何,至少蘇天成不相信。

“小王爺關心的事情不少啊。”

“呵呵,蘇大人若是有這樣的認識,那就算是我關心的事情不少吧。”

蘇天成有些語結了,朱由菘爲什麼這麼直接啊。

“小王爺,有些事情,下官覺得,還是注意一些的好。”

“我知道這些,一直都是很注意的,注意了二十多年了,這樣的話,每天都在聽,聽到現在,耳朵裡面,已經有繭子了。”

“小王爺說的真是有趣,你身爲皇親國戚,身份尊貴,注意一下,也是應該的。”

朱由菘扭過頭,看着蘇天成,一字一頓的開口了。

“蘇大人,你怕了嗎,若是怕了,什麼都不用說了。”

蘇天成眯起了眼睛,他不知道,朱由菘爲什麼會在自己面前,說到這麼多忌諱的話語,這些交談,若是被皇上知道了,肯定會鬧出來風波的。

“下官有什麼可怕的,小王爺多心了,只不過下官覺得,朝廷有些規矩,不管是不是合適,都是要遵守的,若是不小心觸碰到忌諱了,後果不一定很好的。”

“蘇大人,這裡是後花園,只有你我,難道說我們之間的對話,皇上和朝廷大臣會知道嗎,若是這樣,那我真的不敢說什麼了。”

蘇天成的舅子是晉王朱審烜,面對藩王的時候,他沒有那麼多的忌諱,加之一些不同於這個時代的認識,所以同藩王接觸的時候,都是直來直往的。

不管朱由菘是什麼想法,能夠在自己面前說出來這些話語,已經是很不錯了,至於說內中的原因,蘇天成隱隱猜到了一些。

“小王爺說笑了,下官做人有自己的原則,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福王殿下捐銀十萬兩,用於疏通黃河,這等的豪氣,不是任何人都能夠做到的,下官心裡有數。”

“蘇大人提到這件事情,我正有些疑問,江寧營清理商貿事宜,是真的嗎。”

“真的。”

“對誰都不例外?”

“一視同仁。”

“若是我想着,能夠得到一些照顧,是不是也不行啊。”

“這個下官可以考慮,但這些事情,暫時不能夠公開。”

“若是我一定想着得到照顧呢?”

“下官以爲,福王殿下和小王爺都不是這樣的人,不會做這樣的事情。”

“那不一定,你剛纔都說了,藩王不能夠干政,既然不能夠干政,賺錢總是可以吧,若是什麼都不準做了,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蘇天成的臉上,露出了微笑。

“小王爺,有些事情,不是下官能夠說的,或者說能夠做的,朝廷的規矩,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延續很多年了,但這些規矩,也是人定下來的,並非萬古不變的,事情總是在發展,將來怎麼樣,誰能夠說得清楚啊。”

朱由菘的眼睛裡面,射出來了精光。

蘇天成沒有迴避,微笑着看着朱由菘。

“蘇大人,這樣的話,可不能夠隨便說出來啊。”

“小王爺若是認爲下官是隨便說出來的,那就是隨便說出來的。”

“哈哈,爽快,蘇大人,你這個朋友,我是交定了,日後府衙有什麼事情,需要父親做的,你只管說出來,我一定盡力勸父親做到的。”

“如此謝謝小王爺了,我也有句話,任何的事情,都是變化的,有些規矩,延續的時間太長了,也需要做出來改變了,或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只要有耐心,總是會有曙光的。”

“好,爲了蘇大人這句話,我再拿十萬兩白銀,用於疏通黃河。”

一番交談之後,蘇天成的看法徹底改變了。

朱由菘是人才,不錯的人才,不管是不是有施政的能力,至少在認識方面,非同一般,而且此人做事情果斷,看準的事情,敢於下手,不會有絲毫的猶豫。

朱由菘和自己親近,肯定是有目的的,可這個世界上,誰做事情沒有目的,只要能夠相互尊重,相互扶持,這就是好事情。

朱常洵和朱由菘,兩人都是不錯的,拿出來二十萬兩白銀,用於疏通黃河,表面上看,這件事情虧了,其實自己和河南府,已經欠下福王的人情了,這樣的人情,不是隨便能夠還的。

吃飯的時候,朱常洵和朱由菘都參加了。

劉宗周得知福王將要拿出來二十萬兩白銀,用於疏通黃河,而且將大力支持中興學社的事情之後,異常高興,主動給朱常洵和朱由菘敬酒。

蘇天成卻隱隱有了一絲擔憂。

朱由菘如此的高調,難道不擔心府內的錦衣衛和東廠內衛,或者說是過於相信劉宗周和自己了,甚至忘記了謹慎了。

或者說朱由菘被壓制的時間太長了,有些憋不過氣,需要順氣了。

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49章 春耕時節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417章 訓斥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772章 海戰(2)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1155章 識趣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123章 唐海泰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623章 行刺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22章 青樓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67章 歸屬第81章 未雨綢繆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185章 行動(2)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823章 準備(2)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117章 秦淮河(1)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846章 慘敗(4)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824章 準備(3)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33章 精心策劃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
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49章 春耕時節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417章 訓斥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772章 海戰(2)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1155章 識趣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123章 唐海泰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623章 行刺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22章 青樓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67章 歸屬第81章 未雨綢繆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185章 行動(2)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823章 準備(2)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117章 秦淮河(1)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846章 慘敗(4)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824章 準備(3)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33章 精心策劃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