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6章 尊嚴之戰(3)

進入關內之後,濟爾哈朗的心情越來越沉重,從遼東開始,一直到關內,他所看見的是與之前絕不相同的場景,感受到的是滿地的富足,這樣的情形,預示着什麼,他是非常清楚的,在大清國之內,懂軍事又清楚民生重要的滿人權貴部隊,濟爾哈朗就是其中之一。

進入大晉京城的時候,濟爾哈朗對此行的任務,有了一些絕望的想法了,皇太極的想法,是做出來一些實質性的讓步,保住大清國,可從他沿途看到的情況,這樣的想法能不能得到大晉朝廷的允許,換位思考,自己若是在大晉朝廷,面對着如此富足的局面,是不是允許另外一個朝廷的存在,傻子都能夠想到的結局。

但肩負重要的使命,濟爾哈朗還是需要努力的。

負責直接與濟爾哈朗接觸的是兵部右侍郎閻應元。

閻應元一直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在遼東協助盧象升,朝廷的相關安排,他當然是清楚的,不過後金派出使者前來,也不能夠不理睬,故而接受了朝廷命令的閻應元,與盧象升仔細商議之後,迅速回到了京城,畢竟將來征伐後金韃子,還是以駐紮在遼東的江寧營爲主。

回到京城之後,閻應元見到了朱審烜和洪承疇,清楚了朝廷對此次談判的意見,不過他暫時沒有見到皇上。

談判的地點,安排在兵部。

此次談判的氛圍,與以前完全不一樣了,頗有些城下之盟的味道,朝廷馬上就要開始進攻後金韃子了,主戰場肯定是在遼東,駐紮大同方向的江寧營。以及河套府與烏魯木齊府,都做好了一切的準備,恐怕在遼東取得節節勝利的身後,草原方向也會有動作了。

朝廷的意思很簡單,這不能夠算是談判,朝廷將在遼東設立若干的官府。派出官員去管理,同時遼東還要駐軍,滿八旗和漢八旗悉數解散,聽候朝廷的處置。

這個意見,濟爾哈朗不可能接受,若是接受了,大清國就徹底完了。

雙方的談判,剛剛開始就陷入到了僵局之中。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閻應元進宮見到了皇上。

“閻應元。談判進行的很不順利吧,你剛回到京城的時候,朕沒有見你,其實就預料到這樣的情況了,後金韃子的前身是建州女真,前朝的時候,曾經傳言女真不過萬,過萬不可敵。可見其兇悍,面對兇悍的女真。唯有徹底擊潰其優勢的心理,徹底打垮其軍隊,接下來經過長時間的治理,才能夠真正征服他們,若是想着通過這些所謂的談判,就讓後金韃子臣服了。不過是掩耳盜鈴,就算是後金韃子接受諸多的條件,不長的時間,他們一樣會捲土重來,一樣會造反。”

“皇上。臣也是這樣的看法,盧大人在遼東準備了多年,兵精糧足,正是進攻後金韃子的好機會,臣以爲這談判,不需要進行了。”

“不要着急,談判還是需要進行的,看看後金韃子究竟有什麼要求,摸清楚他們的底細,唯有如此,來日的征伐,纔有這強烈的針對性,朕的意思,談判不需要拖得太長,不需要耗費過多的時間,一旦弄清楚了後金韃子的意圖,談判就可以結束了。”

“臣明白了,幾日的談判下來,臣也弄清楚了一些情況,後金韃子的目的,還是想着保住他們的大清國,除開這個條件,其餘的都可以商談。”

“異想天開,在我大晉的土地上,建立了朝廷,如今還想着保全,這個皇太極也真的是糊塗了,以爲憑着滿八旗、漢八旗和們蒙八旗,就可以抗衡了,以爲這是資本,朕就打的他成爲光桿,看看他還有什麼可以倚重的地方。”

說完這些之後,蘇天成站起身來,不僅僅是對着閻應元,也是對着諸多的丞相開口了。

“朕決不允許分裂國土的情況存在,更不能夠容忍獨立於朝廷的勢力存在,濟爾哈朗代表後金韃子來談判,甚至願意讓皇后到京城來成爲人質,不知道諸位是不是見過爬山虎,遇見危險的時候,丟掉了尾巴,保全性命,皇太極這次是想着丟掉尾巴,保住他的大清國,朕甚至可以預料到,那些滿人權貴是吵吵嚷嚷的,是不服氣的,滿八旗、漢八旗、蒙八旗很是強悍啊,不說進攻關內,保護瀋陽總是沒有問題吧,朕就是打掉他們的幻想,朕就是要徹底的剿滅滿八旗、漢八旗和蒙八旗,徹底滅掉後金的朝廷。”

皇上發話了,談判的進度就快了很多,閻應元改變了策略,不再與濟爾哈朗多費口舌了,要求濟爾哈朗列出來條件,也就是後金的底線是什麼。

兩天之後,談判眼看着就要破滅了,這個時候,濟爾哈朗提出來了要求,懇請見到皇上。

這個要求,蘇天成接受了。

進入到乾清宮的時候,濟爾哈朗居然跪下了,這表示了臣服。

接下來,濟爾哈朗開始陳述自身的觀點,重點說到了兩個方面,大清臣服大晉朝廷,就好比是父子之間的關係,大清每年都會專門到京城來拜謁,若是皇上不能夠來,太子殿下也是要來的,同時大清願意送皇后娘娘到京城爲人質,其次就是大清會大力的壓縮軍隊,僅僅保留一部分必須的軍隊,遼東的廣寧、西平堡和義州,全部都讓出來,以遼河爲界,對於朝廷派去的官吏,大清一定是禮遇的,作爲貴賓接待。

濟爾哈朗陳述的時間不短,從其態度來看,後金這次是有真正的行動了。

濟爾哈朗能夠提到父子之間的關係,這已經很不簡單了,但這一切的前提,就是大清依舊是存在的,就好比是大晉朝廷的藩屬國,只不過與藩屬國比較起來,大清需要付出更多的代價而已。

等到濟爾哈朗說完之後,蘇天成笑了。

費過多的口舌是沒有必要的。

“濟爾哈朗,回到瀋陽之後,轉告皇太極,既然是父子了,難道還要在兩個地方吃飯嗎,還要分開爐竈嗎,就算是分家,也需要朕的允許啊。”

濟爾哈朗看着蘇天成,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了。

談判終於結束了,從濟爾哈朗進入遼東,到最終的談判結束,持續的時間僅僅半個月,這與以前的談判完全不一樣,濟爾哈朗是不可能答應大晉朝廷提出來的條件的,滿八旗、漢八旗和蒙八旗悉數都接受大晉朝廷的整編,就是這一點,就讓大清國陷入到萬劫不復之地。

離開京城的時候,濟爾哈朗的心思悲愴無比,他似乎感受到了大清國即將面臨的命運了,儘管說滿八旗、漢八旗和蒙八旗都是強悍的,但江寧營更加的強悍,而最終發揮出來決定性作用的,還是整體的實力,這樣的一場戰鬥,大清國沒有絲毫的勝算,就算是開戰之後,大清國能夠支撐一段時間,但隨着戰鬥的持續,大清國根本就無力支撐,打戰是需要錢糧作爲保證的,這一點濟爾哈朗非常的清楚。

該盡力的地方,濟爾哈朗完全盡力了,甚至見到了皇上,可惜這次的談判,也就是大清國的一廂情願,大晉朝廷根本沒有和談的意思,目的就是要滅掉大清國。

濟爾哈朗到了黑山,盧象升和閻應元專門在這裡設立了酒宴。

這一次,濟爾哈朗喝了不少酒,表現出來了醉意,這恐怕是他能夠喝到的最後一次安穩酒了,一旦大晉朝廷開始進攻,大清國面臨巨大的壓力,面臨覆滅的命運,那個時候,瀋陽恐怕是陰雲密佈,無人有心情喝酒了。

酒後吐真言,或許是壓力過於的巨大了,喝酒之後的濟爾哈朗,終於說出來了一些真話。

“盧大人,閻大人,盛情款待,在下心領了,他日二位大人到了瀋陽之後,在下希望能夠有機會款待,只不過這種情形,怕是見不到了。”

盧象升笑着開口了。

“鄭親王,本官也希望有這等的機會啊。”

送走了濟爾哈朗,盧象升和閻應元開始忙碌起來了。

皇上馬上就要來到遼東了,親自指揮這次的戰役,駐紮在其他地方的江寧營將士,也紛紛提出了申請,懇請能夠參與到這次的戰鬥之中,不過這種要求,皇上沒有準許,唯一例外的是,皇上將帶着吳三桂來到遼東,這也就表明了,吳三桂是能夠參與到對後金韃子的征伐之中去的。

盧象升和閻應元是有着強大信心的,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準備,所有將士早就信心爆棚了,一門心思想着能夠剿滅後金韃子,能夠親手覆滅後金的政權。

這也恐怕是大晉朝廷爲數不多的戰役了。

(未完待續……)

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498章 內訌(3)第20章 雪中送炭第494章 宿命論(3)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397章 開花彈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5章 馬市賣馬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467章 敗退第1191章 稱帝(3)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1185章 行動(2)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1157章 算計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127章 密旨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58章 後續第698章 大遷移第114章 在路上(1)第57章 下狠手(2)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45章 租子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494章 宿命論(3)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133章 準備第866章 兩重天第106章 禮儀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1282章 後宮第115章 在路上(2)第493章 宿命論(2)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467章 敗退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280章 變化(1)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73章 原來是郡主
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498章 內訌(3)第20章 雪中送炭第494章 宿命論(3)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397章 開花彈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5章 馬市賣馬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467章 敗退第1191章 稱帝(3)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1185章 行動(2)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1157章 算計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127章 密旨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58章 後續第698章 大遷移第114章 在路上(1)第57章 下狠手(2)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45章 租子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494章 宿命論(3)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133章 準備第866章 兩重天第106章 禮儀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1282章 後宮第115章 在路上(2)第493章 宿命論(2)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467章 敗退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280章 變化(1)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73章 原來是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