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

午門前方的空地上,已經擺起了一個堅固的木臺。

京城四品以上的官員,都在木臺的下面,木臺上面,自然就是朱由檢了。

距離木臺還有五百米距離的時候,朱慈烺首先下馬了,其餘人悉數跟着下馬了。

依舊是朱慈烺走在最前面,蘇天成和楊嗣昌走在朱慈烺的後面,隔開了十米的距離,這個時候,錦衣衛已經退到了旁邊去了。

在衆多大臣的注視之下,朱慈烺顯得很是沉穩,見過了最爲慘烈的廝殺之後,他的心智不一樣了,人說一夜之間可以成熟,看來這話說的不假,經過了半年的磨礪,此時的朱慈烺,早不是剛剛離開皇宮的那個弱不禁風的太子了。

朱慈烺走到了木臺的下面,整理了衣袍跪下了。

“孩兒拜見父皇。”

“太子快快平身。”

可憐天下父母心,朱由檢登基之後,忙於政事,無暇顧及太子,一直都在皇宮中的太子,顯得柔弱了一些,這是朱由檢的心病,大明如此的景象,太子必須堅強。

看到一直走過來的朱慈烺,步履沉穩,毫不慌張,表現的大氣雍容,朱由檢怎麼不高興。

“孩兒謝過父皇。”

朱慈烺站起來了,朱由檢也站起來了。

朱慈烺的皮膚略微黑了一些,也瘦了一些,但眼神發生了徹底的變化,以前的眼神存在躲避的意思,現在看不見了,看見的是平靜和自信。

“太子上來,做到朕的身邊來。”

看見朱慈烺走上了木臺,坐在了朱由檢下首,蘇天成等人才慢慢走過。

“臣兵部尚書、右都御使、總督陝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廣五省軍務蘇天成,拜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兵部尚書、江寧營都指揮使洪承疇拜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奴婢秦三德拜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衆人依次跪在了木臺下面。

朱由檢站起來了,親自走下了木臺,在衆人的注視之中,走到了蘇天成的面前,彎下腰,親自扶起了蘇天成。

“諸位愛卿平身。”

朱由檢捏住了蘇天成的手。

“蘇愛卿,剿滅流寇。你居功至偉啊。”

“皇上,臣盡力而爲,若非皇上的英明決定,若非太子殿下的激勵,若非江寧營將士和白桿兵軍士的勇猛,若非四川百姓的鼎立支持。臣不可能取得如此的成績。”

“好,好,說的好啊。”

朱由檢用力捏了捏了蘇天成的手。

朱由檢走到了囚車的前面,看着這個令他頭疼不已的李自成,眼神有些凌厲。

看見這一幕,蘇天成感慨萬千,歷史被他完全改變了。不知道幾百年之後,人們會如何的評價這段歷史,褒貶肯定都是存在的,若不是自己的穿越,送朱由檢上煤山的就是這個李自成了。

“李自成,朕想到你們乃是迫不得已造反,多次招募,可你屢次造反。爲害我大明,朕就是想着饒恕你們的罪過,上天也不會答應的,來人,將匪首李自成綁縛午門,午時三刻問斬,昭告京城百姓。都來看看,這就是爲害我大明的下場。”

李自成的舌頭早就被割掉了,避免說出來不敬的話語,這個時候。只能是看着朱由檢,怒目圓睜,說不出話來了,其實李自成也認爲,朱由檢是個勤勉的皇帝,比起有些皇帝好太多了,不顧既然造反了,就想着能夠坐江山的,能夠永享榮華富貴的。

養心殿。

除開孫承宗坐着,包括朱慈烺在內的所有人,都是站着的。

朱由檢正在仔細看着蘇天成寫出來的奏摺,上面是對大半年時間以來的所有戰事的詳細描述,包括對有功之臣的獎賞建議。

朱由檢看的很是認真。

養心殿裡面的人還是不少的,除開內閣大臣、六部尚書、左右都御使,包括戶部、兵部、禮部左右侍郎,其次就是秦良玉、馬祥麟和江寧營衛指揮使以上的軍官了。

養心殿裡面很是安靜,朱由檢臉上的神情很是恬靜,看得出來心情很好。

奏摺裡面,對朱慈烺的表現,做出來了重點的描述,包括朱慈烺堅決不離開夔州府城,親自去視察將士的準備情況,激戰之際,親自到城牆上面鼓勵士氣,要求錦衣衛參與到守衛夔州府城的戰鬥之中等等,對江寧營將士、白桿兵軍士的功勞,也做了很多的描述。

這樣的奏摺,是朱由檢最願意看見的,從裡面他看到了朱慈烺慢慢的成長。

其實朱由檢已經下定了決心,蘇天成到遼東去對抗後金韃子,太子朱慈烺依舊跟隨,這樣的鍛鍊是非常重要的,幾年時間下來,朱慈烺學到的東西,比在皇宮裡面多很多。這對於朱慈烺的成長太重要了。

朱由檢終於看完了奏摺。

“蘇愛卿,朕看了奏摺,感慨萬千啊,奏摺裡面,說到了所有人的功勞,唯獨沒有說到你的功勞啊,朕是明白的,你的功勞是最大的,這獎賞的諸多有功之臣,朕也仔細看了,唯獨沒有說到你,若是我大明的文武大臣,都有你這樣的胸懷,朕不知道多高興啊。”

沒有人說話。

蘇天成感覺有些不自然了,不過他也不好開口說什麼,事情是擺着的,功勞最大的自然是他了,就算是朱慈烺,也不會站出來爭功的。

“朕準了你的奏摺。”

“蘇天成接旨。”

“敕封蘇天成太子太保,出任薊遼督師,掛兵部尚書銜,兼任左都御史,代朕總理薊遼所有事宜,有着臨機專斷職權,可先斬後奏。”

“洪承疇接旨。”

“敕封洪承疇太子少保,任掛兵部尚書銜,兼任江寧營都指揮使。”

“秦良玉接旨。”

“秦良玉掛兵部尚書銜,出任四川都指揮使,總督四川、河南、山西軍務,負責剿滅剩餘的流寇。”

“孫傳庭接旨。”

“孫傳庭任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兼任江寧營都指揮同知。”

“熊子健接旨。”

“熊子健任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兼任江寧營都指揮同知”

“渠清澤接旨。”

“渠清澤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兼任江寧營都指揮同知。”

“劉實亮、羅昌、劉鐵漢接旨。”

“劉實亮、羅昌、劉鐵漢任都察院左僉都御使,兼任江寧營都指揮僉事。”

“馬華彪、秦睿、狄懷祥、賀人龍接旨。”

“馬華彪、秦睿、狄懷祥、賀人龍任都察院左僉都御使,兼任衛指揮使。”

“王大治接旨。”

“王大治出任江寧營親兵營衛指揮使。”

“馬祥麟接旨。”

“馬祥麟出任江寧營前鋒營衛指揮使。”

。。。。。。

聖旨直接下來了。

畢懋康出任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孫元坤任出都察院左僉都御使,兼任江寧營都指揮僉事,只是兩人沒有到京城,所以聖旨沒有當場宣讀。

江寧營不僅引起了朝廷的注意,也引發了地方的注意。

按照大明的規矩,文官掛帥征戰,武官一般都是執行命令,文官的地位遠高於武官,這是規矩,如今的江寧營,所有的衛指揮使,都是文官了,也就是說,他們的身份完全不同了,以文官的身份征戰,他日離開江寧營,可以直接進入朝廷爲官,也可以到地方上爲官了。

這是轟動大明朝的聖旨。

年輕的蘇天成橫空出世,成爲了太子太保,薊遼督師,總理薊遼所有事宜,可臨機專斷,這就意味着,蘇天成可以避開內閣,代表皇上直接行使權力了,至於說蘇天成一手創建的江寧營,已經不同於任何的大明軍隊了,成爲了一支文臣武將兼備的軍隊了。

秦良玉出任兵部尚書,總督四川、河南、山西軍務,更是引發了巨大的轟動,要知道,秦良玉是女人,而且是土司的身份,一躍成爲朝廷正二品的高官,而且擺脫了純武官的身份,這在大明朝的歷史上面,是唯一的一人。

白桿兵併入江寧營的事情,倒是沒有引發多大的注意,只是馬祥麟成爲了江寧營前鋒營衛指揮使,不可能兼任石柱宣慰使了,可朝廷沒有任命新的宣慰使,這是不是意味着,下一步四川也會對衛所軍隊和土司進行改革了。

宴會之後,蘇天成終於回家了。

朱審馨帶着衆人,等候在院子裡。

看見了家人,蘇天成內心一陣溫暖,在外面累死累活,首先想到的,還是家人能夠好好的過日子,四歲的蘇明劼帶着三歲的蘇明玥,努力向着站穩,可惜兩人閒不住,看見蘇天成回來,馬上就撲過去了,他們見到父親的時間太少了,好在兩個小傢伙的年歲都不大,長期在衆人的呵護之下,還不知道離別之苦。

王芙蓉的女兒蘇明娟剛剛滿歲不久,還不能夠跑動,至於說柳如是的兒子蘇明輝,剛剛滿歲,更是不可能走路,兩人都被抱在懷裡。

抱過了四個孩子之後,蘇天成一一擁抱了朱審馨、春屏、王芙蓉、柳如是和顧橫波,抱着顧橫波的時候,蘇天成格外的用力,顧橫波的情緒不是很好,一直都沒有懷孕,當然着急了,女人要是沒有孩子,那是要頂着巨大壓力的。

第822章 準備(1)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1273章 驚奇第159章 剿匪(1)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279章 借銀子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115章 在路上(2)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115章 在路上(2)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160章 剿匪(2)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159章 剿匪(1)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1章 殺良冒功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210章 廷議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1029章 救贖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160章 剿匪(2)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29章 從容應對第118章 秦淮河(2)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1165章 苦嶺關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
第822章 準備(1)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1273章 驚奇第159章 剿匪(1)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279章 借銀子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115章 在路上(2)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115章 在路上(2)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160章 剿匪(2)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159章 剿匪(1)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1章 殺良冒功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210章 廷議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1029章 救贖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160章 剿匪(2)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29章 從容應對第118章 秦淮河(2)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1165章 苦嶺關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