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

蘇天成開始征伐後金韃子,這樣的事情,在朝廷看來,是天大的好事情,從大明各處的軍力來說,能夠承擔起剿滅後金韃子任務的,也就是江寧營了,雖說遼東和大同等地的邊軍,這些年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還不足以承擔進攻和剿滅後金韃子的重任,特別是去年遼東的大敗,極大的削弱了遼東邊軍的力量,若不是江寧營及時在復州和宣州等地展開進攻,說不定關寧錦防線就出現重大問題,直接威脅到京城了。

可奇怪的是,蘇天成帶領江寧營、遼東邊軍和大同邊軍,準備展開對後金韃子攻擊的時候,朝廷裡面的反應卻有些匪夷所思了。

皇上沒有顯得高興,早朝的時候,也沒有專門提到征伐後金韃子的事宜,不管怎麼說,蘇天成領導的這次征伐,是大明朝廷對後金韃子的征伐,可以說這是對大明朝廷至關重要的一件事情,若是能夠徹底剿滅後金韃子,大明將在若干年時間之內,徹底的安穩下來。

皇上沒有表態,朝廷裡面肯定是議論紛紛的,征伐後金韃子不是什麼特別保密的事情,皇上曾經專門下過聖旨,這是很多朝中大臣都知曉的事宜,一些文武大臣,從關心或者是其他的角度,議論這件事情,各種各樣的傳聞,也隨之出現。

內閣次輔朱審烜,非常注意蒐集信息,不管有什麼傳聞,他都要弄清楚,而且儘可能的知道這些傳聞來自於什麼地方,自從後金韃子派出談判人員,表示臣服朝廷以來,議論就沒有停止過,皇太極立豪格爲皇太子,而且是在談判剛剛結束的時候,朝廷裡面的文武大臣不敢公開的議論。可內心裡面,也是認爲朝廷是上當了,被後金韃子拖延了時間。要知道談判之前,江寧營攻佔了復州和宣州等地,剿滅了代善率領的正紅旗,而且生擒了代善,這是最好的機會。趁此對後金韃子展開攻擊,將取得出乎預料的戰果。

一段時間之後,朱審烜收集到了不少的信息,面對這些信息的時候,他也是越來越擔心了,因爲不少的信息表露出來的意向。隱隱指向了蘇天成,而且是較爲明確的指出蘇天成權勢過於的強大,威脅到皇權了。

朱審烜心知肚明,蘇天成早就做了相應的準備,依照他的判斷來說,蘇天成想要推翻大明,建立新的王朝。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大明境內的軍隊,遇見了江寧營之後,可能只是望風而降的情況了,再說了,依照蘇天成的能力,建立起來新的王朝,恐怕比大明朝強很多。

所有這些情況。朱審烜都在信函裡面寫下了,通過秘密的途徑,送到蘇天成的手裡,同時,朱審烜也非常注意自身的言行,沒有特殊的情況,儘量不與妹妹朱審馨接觸。儘管說兩人都在京城裡面。

最大的異常之處,還是在錦衣衛和東廠。

朝中不少的文武大臣,對錦衣衛和東廠,是心懷怨氣的。因爲錦衣衛與東廠,所做的事情,的確是令人不齒的,但誰都明白,錦衣衛和東廠,就是皇上的心腹,監視着文武大臣的一舉一動,從中發現異常。

朱審烜隱隱約約的趕到,錦衣衛和東廠,在注意他和朱審馨了。

錦衣衛分爲兩個部分,公開的錦衣衛,屬於京營的組成部分,看上去耀武揚威,但真正發揮作用的,還是暗線,譬如說偵查以及提供證據等事宜,都是暗線來完成的,沒有哪個官員能夠徹底掌握暗線人員的名單,而暗線的總頭目,就是董昌了,這個董昌,與蘇天成還頗有些交集,可惜人家重點還是皇上的心腹,若是遇見了侵犯到皇權的事宜,董昌下手是不會留情的。

朱審烜的懷疑和感覺,絕不是空穴來風,自從皇上下了聖旨,要求蘇天成馬上對後金韃子展開攻擊之後,這種情況就出現了,因爲蘇天成沒有按照聖旨的要求,馬上展開進攻,皇上開始變得多疑,懷疑一切了,之前就遭遇了皇太極的欺騙,雙重壓力之下,什麼事情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到了如今,蘇天成總算是對後金韃子展開攻擊了,但傳到京城的消息,卻在一定的範圍之內,引發了轟動,關鍵是蘇天成做出來的兩個決定,一是有關作戰的部署,不會直接稟報朝廷,需要在開始實施之後,纔會逐漸的稟報,這有着先斬後奏的味道,二是征伐開始之後,登州、萊州、青州、遼東和大同等地的官吏,一律暫時不調整,一切都是爲了征伐後金韃子服務,哪怕是朝廷想要調整某個官吏,也是不行的。

這樣的安排,本來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爲了能夠取得戰役的最終勝利,有必要做出來這樣的佈置,有必要不受到外力的干擾,但時間不是很合適。

這世界上的事情,就是有那麼巧,在皇上最爲疑心的時候,傳來了這樣的消息,可以想象,皇上會是什麼想法,會有什麼樣的考慮。

自從蘇天成準備展開對後金韃子的進攻之後,朱審烜也很難私下裡見到皇上了,除開皇上與內閣商議事情,其餘的時間,朱審烜沒有見到皇上的機會。

出現了這種情況,朱審烜是很敏感的,他清楚皇室之內的規矩,信任一個人的時候,幾乎時刻都想要見到,徵求諸多的意見,開始不相信一個人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都不會見面了,要知道,朱審烜剛剛到朝廷來的時候,幾乎每日裡都要見到皇上,而且其權勢絲毫不亞於內閣首輔楊嗣昌。

一系列的情況,令朱審烜相信了,蘇天成的預計是完全準確的,皇上不可能容忍蘇天成,只不過如今的情況很是特殊,剿滅後金韃子的戰鬥,離不開蘇天成,蘇天成是江寧營的靈魂,若是以莫須有的罪名,扳倒了蘇天成,江寧營也就徹底的散了,皇上和朝廷都經受不起這樣的打擊。恐怕這段時間之內,皇上是非常焦慮的,害怕蘇天成的強大,又需要依靠蘇天成。

朱審烜早就下定了決心,皇室中人的身份,對於他來說,只有痛苦的回憶,父親一輩子都在山西太原,忍受着錦衣衛和東廠番子的監視,一言一行都是小心翼翼,生怕惹惱了朝廷裡面的某位手握實權的大人,遭遇算計,朱審烜接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安守本分,儘量的少說話,哪怕是在府邸之內,都不能夠亂說,擔心遭遇到彈劾。

有了這些痛苦的回憶,朱審烜早就對皇室一肚子的意見了,要不是蘇天成提出來建議,讓皇室之中的人蔘與朝政,恐怕自己還在太原府邸,過着膽戰心驚的日子,可就算是蘇天成提出來了建議,一部分的皇室中人蔘與了朝政,這個比例也是很低的,寥寥無幾,更多的皇室中人,根本無法進入到朝廷裡面來。

有些規矩是根深蒂固的,短時間無法徹底改變的。

朱審烜可不會坐等,放在以往,皇上不信任他了,開始疏遠了,朱審烜會坐立不安,不知道該怎麼辦好,可現在不一樣了,朱審烜有着自身的考慮,蘇天成已經開始征伐後金韃子,這場戰役,需要一定的時間,自己必須在這段時間之內,想辦法離開京城,到蘇天成的身邊去,那樣就能夠保全自身,這樣的機會是很好找的,督戰就完全可以。

至於說京城裡面的家眷,作出安排也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蘇天成已經安排了一些精銳的將士,進入了京城,成爲了兩個府邸的護衛,朱審烜和朱審馨等人身邊的貼身護衛,悉數都是蘇天成派來的,這些護衛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在關鍵的時刻,護送家眷離開京城,趕赴登州。

不需要每天見到皇上,也不會有什麼特別的召見,朱審烜的時間反而多一些了,只不過蘇天成在征伐後金韃子的時候,做出來這樣的部署,還是令朱審烜捏一把汗的,要是換做他朱審烜來做這樣的事情,絕不會如此的做,還是要稟報朝廷的,哪怕是用一些沒有真正定下來的方案來忽悠,至於說朝廷想要調整某人,也好辦,皇上的聖旨或者是吏部的敕書到了之後,壓下來就是了,一切都是因爲征伐的需要。

朱審烜的家眷早已經來到了京城,這個時候,他需要考慮了,如何將諸多的家眷,逐步安排到登州去,蘇天成的家眷,在京城的不多,絕大部分都到登州去了,這件事情,朱審烜也專門給蘇天成寫信了,得到了蘇天成的支持,認爲首先可以將一部分的家眷,送到登州,至於說登州這邊,蘇天成早就做好了安排。

朱審烜所考慮的事情,以及所做的準備,都是絕密的,幸好蘇天成有着先見之明,安排了諸多的護衛,錦衣衛暗線與東廠的番子,在府邸裡面,根本就沒有用武之地,要知道,所有的護衛,都是江寧營斥候營的精銳,在他們的面前,錦衣衛和東廠根本就不算什麼。

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317章 大比武(2)第2章 破局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1273章 驚奇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117章 秦淮河(1)第596章 怪異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704章 隱患第817章 爭執第405章 募捐(1)第1165章 苦嶺關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630章 山海關第150章 面聖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5章 馬市賣馬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01章 軍心第8章 交易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843章 慘敗(1)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790章 偶遇1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240章 故人來(2)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773章 海戰(3)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347章 榮耀第148章 辯解第159章 剿匪(1)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91章 周康的態度
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317章 大比武(2)第2章 破局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1273章 驚奇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117章 秦淮河(1)第596章 怪異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704章 隱患第817章 爭執第405章 募捐(1)第1165章 苦嶺關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630章 山海關第150章 面聖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5章 馬市賣馬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01章 軍心第8章 交易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843章 慘敗(1)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790章 偶遇1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240章 故人來(2)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773章 海戰(3)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347章 榮耀第148章 辯解第159章 剿匪(1)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91章 周康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