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家事國事

“有什麼爲難的事情嗎,不妨說出來。”

朱審烜看了看蘇天成,點點頭,慢慢開口了。

“也不是什麼特別爲難的事情,前些日子,蘇天浩到陝西來了,專門找到我了。”

蘇天成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了。

對於家人,蘇天成是兩種態度,自己的老婆孩子,那是沒的說,疼愛有加,但對於父母和兩個哥哥,蘇天成很是不感冒,這麼多年過去了,除開在陝西去剿滅流寇,順便回家去看看,其餘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回去過,在他的內心裡面,那個家沒有什麼值得留念的地方,或許自己要是沒有穿越到這副身上上面,以前的那個蘇天成,說不定鬱鬱而終了。

大哥蘇天浩一直都是在王府長史司做官的,小小的八品紀善,儘管說朱審烜已經到陝西去做官了,但王府長史司還是沒有撤銷,這也是因爲還有着諸多的藩王,長史司的設置是固定的,只不過朱審烜離開之後,沒有什麼事情可做了。

這些年來,朱審烜也在慢慢想辦法,以前王府長史司一些能幹的官吏,都出來做官了,比如說藍橋正,以前也是八品的紀善,如今已經是正五品的漢中府同知,最近朱審烜還準備將藍橋正調到承宣布政使司,出任從四品的左參議。

蘇天浩到陝西來,找到朱審烜,不用說,也是想着做官的,王府長史司紀善這個官職,實在是太小了,根本就沒有什麼實權。

蘇天浩是國子監監生,也是標準的讀書人,只是沒有那些科舉出生考生的牌子響亮,要說通過一定的關係,做一個知縣什麼的,也是有可能的。

蘇天浩和蘇天然兩人,是不好意思直接找到他蘇天成的。

蘇天成記得很是清楚。父親蘇化文曾經來信,委婉的說到了蘇天浩和蘇天然的事情,那個時候,蘇天成如日中天,年紀輕輕出任了陝西巡撫,後來又總督五省軍務,包括家鄉山西都一併管理了。但蘇天成的回信很是明確,蘇天浩和蘇天然通過自身的努力,能夠在官場上混出模樣來,自己不會反對,想着藉助自己的光環,這件事情沒得商量。

蘇天浩和蘇天然其實也沾光了。

因爲蘇天成的關係。他們在太原和平陽府城過的很是舒服,沒有誰敢欺負,可以說平陽府城的蘇家,是最爲耀眼的家族了,父親蘇化文的生意做得很大了,每年收入的銀子很多,家族慢慢壯大。銀子多起來了,王氏的心裡也舒服了很多,反正這些銀子是留給自己的兩個兒子的。至於說蘇天成從來不回家,王氏也不是很在意,反正不是自己親生的兒子。

蘇天成對父親尚存一絲的掛念,其餘的根本就沒有想過。

至於父親說,準備給自己存下一些銀兩,蘇天成也很直接的拒絕了。他不需要那些銀子,自己的財富,早就超過父親蘇化文的財富了。

“哦,大哥是爲了什麼事情啊。”

蘇天成這種輕描淡寫的態度,在朱審烜的預料之中,蘇天成和家裡的關係不是很好,這件事情。好幾年前,朱審烜就知道了,也偷偷打聽了一些底細,知道大致情況之後。對王氏的態度,實在是不理解,覺得這個女人有些不可理喻。

牽涉到蘇天浩的事情,朱審烜也是很謹慎的,就算是想着幫忙,也要給蘇天成說說,免得幫了倒忙。

大約幾年前,朱審烜曾經說過,是不是想辦法舉薦一下蘇天浩,但蘇天成沒有表態,朱審烜也就明白了,不再去關心蘇天浩的事情。

這一次,蘇天浩找上門來了,想到有着這樣的一層關係,加上蘇天浩在王府長史司的時間很長了,一直都是八品的紀善,沒有得到提拔,也想着幫忙解決一下,至少在王府長史司裡面,提拔一下品秩。

“坤元,我的意思,還是幫忙一下。”

“看來大哥是爲了品秩的事情啊,不是我不願意幫忙。”

蘇天成搖搖頭,不繼續說下去了,有些事情,他不願意提及。

朱審烜反而放開了心緒。

“坤元,這件事情不是我說你啊,家人的事情,還是要關心一下的,大家都知道,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就連王府長史司的諸多官吏,這些年來都陸續來找我了,去年底和今年開年的時候,來的人很多啊,想到過去的情分,能夠幫助的,我都是儘量的幫助,蘇天浩是你的大哥,人品不是很差,我也詢問過情況,這些年在王府長史司,沒有什麼事情做,還是能夠控制自己,不惹是生非的,這樣的情況下,你要是置之不理的,別人可能就真的要說閒話了,就算你是位高權重,可人家也要說到你的父親母親啊,認爲他們肯定是做錯什麼事情了,俗話說得好,家醜不可外揚。”

“我知道你說的是對的,不過心裡總是有些不舒服啊。”

“不舒服是一回事,但幫不幫忙是另外的事情,有些事情,明知道不舒服,還是要去做的,如今你的身份遠高於我了,太子太保,薊遼督師,兵部尚書,左都御史,職責甚至不亞於內閣閣臣了,說話的分量自然不一樣了,蘇天浩的事情,你還是要考慮一下的。”

蘇天成想到了和蘇天浩之間的諸多交往,要說蘇天浩比起蘇天然來,強了很多的。

“那你是怎麼考慮的,準備如何安排蘇天浩啊。”

“我想着舉薦蘇天浩,出任知縣,或者是承宣布政使司的經歷,做了這麼多年八品的官員,也該提拔一下了,其實我早想徵求你的意見,想着在書信裡面說這些事情,不是很妥當,就等着這個機會,到京城來說了。”

“好吧,就按照你的意見辦理吧,我還是不插手這件事情,不過有一點我是要說說的,有關二哥蘇天然的事情,你絕對不能夠辦理,不管是什麼事情,都不要幫忙,我餓這個二哥,一點都不成器,要是真的做了知縣啊,可能給家裡闖出來潑天的大禍。”

說到這裡的事情,蘇天成突然想起來了一件事情。

“對了,皇上問過你有關朱由菘的事情嗎。”

“問過啊,我也感覺到奇怪,按說朱由菘已經到京城來了,有什麼情況,皇上大可親自詢問的,不用問我的。”

蘇天成點點頭。

“朱由菘可能要動了,這件事情,你暫時不要外傳,我獲得的消息是,朱由菘很有可能出任山西巡撫。”

朱審烜大爲吃驚,在他看來,朱由菘如今是陝西按察使,就算是升遷,下一步也是做到布政使司,接着纔有可能做巡撫的,想不到朱由菘能夠跳過這一步,直接升任山西巡撫。

“目前只是有可能,消息不一定是準確的,皇上既然找你問到了情況,那就很有可能了,我已經看出來了,皇上想着任用一部分皇親國戚了,這也是因爲你在陝西做的很是不錯,令皇上很是放心啊。”

“坤元,說起來這都是你的功勞啊,朱由菘和我經常閒聊,說到這件事情的時候,都還有些不敢相信,總是覺得,會不會哪一天又變化了。”

蘇天成搖搖頭,目光顯得很是堅毅。

“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皇上已經想明白了,事實說明了,皇室宗親出來做事情,是有着莫大好處的,關鍵在於皇上能夠很好的掌控。”

吃飯的時候,朱審馨陪着,自己的哥哥來了,沒有什麼值得避諱的,朱審烜來拜訪,當然帶來了禮物,特別是給自己的幾個侄兒,是帶足了禮物的,根據每個侄子的屬性,都用黃金鑄造了一個相對的動物的模型,高度大約在十公分左右。

看見這些禮物,蘇天成哭笑不得,他想起了一個笑話,說是有個知縣過生日,下屬想盡辦法送個了一個黃金鑄造的老鼠,結果這個知縣不滿足,告訴衆多的下屬,下個月自己的夫人過生,夫人是屬牛的。

朱審烜說的道理,蘇天成是認可的,其實他想的更多,所謂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樣說是道理的,家裡的事情都不能夠擺平,何談國事和天下事。

禮記裡面早就有這樣的話語了: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當然,完全按照古人理解的家齊也是不行的,有些迂腐的思想必須要摒棄,但有一條基本的道理,那就是如果不能夠管理好家族,是談不上治理好國家的。

蘇天成擺脫不了父親和兩個哥哥,這是鐵的事實,儘管說他對王氏一點都不感冒,甚至可以達到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但他不可能擺脫與蘇天浩、蘇天然的血緣關係,兩人是他的哥哥,如果說出了什麼大事情,人家自然聯想到他的頭上,到時候諸多的讀書人有了彈劾的理由,你蘇天成連自己的家人都管不好,還談什麼署理好政務啊。

這是令人頭疼的問題,也是蘇天成無法迴避的問題。(未完待續。。。)

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1273章 驚奇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752章 大度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1101章 帝心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279章 借銀子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1238章 變故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698章 大遷移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1121章 熱鍋(1)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1157章 算計第79章 回家之後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398章 燧發槍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1118章 硬骨頭(3)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884章 對決(6)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424章 屠殺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136章 大調整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1157章 算計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940章 危險重重(2)
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1273章 驚奇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752章 大度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1101章 帝心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279章 借銀子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1238章 變故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698章 大遷移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1121章 熱鍋(1)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1157章 算計第79章 回家之後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398章 燧發槍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1118章 硬骨頭(3)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884章 對決(6)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424章 屠殺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136章 大調整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1157章 算計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940章 危險重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