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端倪初現

吳偉業的神情,變得奇怪起來了,在廄的時候,他曾經私下裡與同僚議論,認爲蘇天成此舉,不過是因爲江寧縣需要諸多的士紳富戶出力罷了,並非某些人想象的,要動一動士紳富戶的利益了,可從蘇天成說出來的話語看,真的是要動士紳富戶的利益了。

來到南直隸的時候,他接到了恩師張溥的來信,信中對蘇天成的所作所爲,提出來了嚴厲的批評,認爲此舉是大逆不道,是破壞祖宗法制的。

吳偉業非常的爲難,蘇天成的能力,他是清楚的,在江寧縣一年多的時間,做出來瞭如此多的大事情,幾乎都是轟動朝廷的,已經得到了皇上朱由檢的高度重視,假以時日,一定能夠進入內閣,進而掌控朝廷的,可恩師的教誨,令他不知道該怎麼做了。

張溥的威望,吳偉業更是明白,如果說蘇天成和張溥之間,發生了直接的衝撞,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看見吳偉業的神色很是奇怪,蘇天成敏感到了一些事情。

“吳大人,此次巡按南直隸,是不是可以順便去拜訪一下恩師啊。”

吳偉業有性驚的點頭,他想不到,蘇天成有着如此的敏銳性。

“如此說來,張先生一定很關心江寧縣發生的事情了。”

“蘇大人萬萬不要誤會,我是代表朝廷,來了解情況的,至於說是非曲直,自有朝廷論斷的。我準備去拜訪恩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吳大人。先前的交談,你是巡按御史,我是江寧縣知縣,我們之間,是公事交談,接下來的話語,就是個人之間的交談了,你的恩師張溥先生。威名遠揚,我也是有所耳聞的,若是學術上面的交流,我願意聆聽張溥先生的教誨,說到這施政之事,還請吳兄見諒,就算是張溥先生名震江南。都不要想着干涉我江寧縣的事宜。”

吳偉業的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不知道說什麼好,有邪,他也不好說的,特別是今年三月。復社在蘇州召開了第三次大會,從全國各地前往參加的人數,竟然達到了數千人,引發了巨大的轟動,復社和張溥的名望。達到了巔峰了,以至於江南一帶的讀書人。都不敢直接稱呼張溥的名字了。

這絕不是什麼好事情,朝廷內部的黨爭,吳偉業是清楚的,復社目前表現出來的狀況,也有了黨爭的味道了,而且是特別明顯的。

張溥本來是去年冬回到家鄉蘇州太倉,安葬父親的,之後便在家裡著書講學,這期間,無數的士子登門拜師,據傳張溥的門生,有七千人之多。

之所以有這麼多的士子拜師,原因就在於張溥在提攜和獎勵門人的時候,不遺餘力,想盡辦法,當然,不可能都是正大光明的做法,儘管是這樣,可想做到這一點,不是那麼簡單的,有人說了,南直隸的鄉試,考試錄取的名單和順序,都是張溥事先就編好了。

這一切,都預示着,張溥已經在開始干預朝政了。

這是很危險的做法,吳偉業也是有些意見的,既然想着在學術上面,有所作爲,就安安心心的著書立說,打着著書立說的幌子,干預朝政,這是最爲令人切齒的。特別是這次寫來的那封信,令吳偉業很是不舒服,自己是代表朝廷,到南直隸來巡按的,皇上都是要自己來了解情況,並未下什麼斷言,可張溥卻在信裡面,大肆的譴責蘇天成,好像蘇天成十惡不赦,是整個士紳官僚的敵人了。

蘇天成的倔強和能力,還有手腕,吳偉業當然清楚,他不願意恩師張溥與蘇天成之間,有着大的衝突,儘管說張溥的門下,有着諸多的學生,可魚龍混雜,真正的遇見事情了,這些人鬧鬨起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蘇兄,既然是私下裡的交談,我也該實話實說,恩師確實對這件事情,頗有些微詞,不過孰是孰非,我覺得,還是由皇上定奪的,我想到的是,蘇兄在南直隸做官,還是不要和諸多的士紳富戶,過於的對立了,否則日後舉步維艱啊。”

蘇天成的神色緩和了一些,吳偉業確實是爲他考慮的。

“吳兄,你還是不瞭解我啊,這也難怪,我們沒有在一起共事,周順清的事情,你應該是知道的,當時,周延儒大人是內閣首輔,周順清在江寧縣作惡多年,大家都是睜隻眼閉隻眼,無非是想到了自身的前途,至於說老百姓的利益,暫時放到了一邊,可我是怎麼處理的,我不會管那些事情的,我到江寧縣上任之時,就說過一句話,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甘薯,要是做事情考慮太多,還不如不做。”

“蘇兄的意思,我是明白的,只是恩師門下的學子很多,我是想着提醒你啊。”

“謝謝你了,你的意思我清楚,我從來不相信權威,更不喜歡空談,江寧縣的官吏,都必須要做事情,不能夠做事情的,你就是有着點石成金的口才,也不要想着在這裡出頭。”

吳偉業嘆了一口氣,他何嘗不知,蘇天成面對錢謙益、黃道周的時候,表現出來的態度,已經說明了一切,復社主張的觀點,與東林黨完全一致,這方面,恰恰是蘇天成所反對的,一段時間的磨礪之後,他也發現了,清談確實誤事,遇見了任何的實際問題,首先要站在道義的高度去爭論一番,甚至不管實際情況如何,這是很無知的,就說這剿滅流寇的事情,恩師張溥的觀點,就說懲罰首惡,餘者不追究,甚至首惡願意投降,也可以考慮感化。

朝廷在這方面吃的虧,已經太多了。

吳偉業不好表態,他不能夠背叛張溥,否則這個罪名,他是無法承擔的,但在江寧縣這件具體的事情上面,他有着自己的看法。

“蘇兄,你的觀念,我基本上是明白的,按照你這樣的做法,朝廷是能夠得到極大好處的,只是你這樣做了,難道沒有考慮到個人的前途和得知嗎。”

“說不考慮是假的,若是我沒有在朝廷爲官了,就是有着天大的抱負,也不過是一場春夢罷了,可事到臨頭,我不能夠退卻,涉及到根本和原則性的事情,我不會改變一絲一毫的觀點,能夠堅持這樣的原則和底線,依靠的是什麼,就是能夠踏踏實實的做出來成績,這就是最好的反擊,讓那姓談的清流看看,究竟是做事情重要,還是誇誇其談重要。”

吳偉業離開之後,蘇天成陷入了沉思。

今天的交談,是很關鍵的,至少他清楚了,朝廷裡面,已經因爲江寧縣這件看似很小的事情,引發了很大的爭論,而且牽動了東林黨和復社。

張溥的勢力,是不容小覷的,天啓年間,張溥在蘇州創立了應社,專門對付魏忠賢,天下的士子紛紛響應,進入應社的人,不計其數,崇禎二年,張溥在吳江知縣熊開元的支持下,在吳江成立了復社,將明朝各地的學社合併到了一起,崇禎四年,張溥考中了舉人,在南京主持召開了復社的第二次大會,之後到廄參加會試和殿試,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

內閣首輔周延儒第一次見到張溥的時候,就非常重視和賞識,而張溥因爲得到了周延儒的重視,任意臨事,輒相可否,以至於對編修吳偉業都是以門生對待。

崇禎五年冬,張溥因爲回家安葬父親,遵照禮制,辭去了翰林院庶吉士。

蘇天成參加會試和殿試的時候,沒有直接接觸張溥,他對東林黨和復社,有着很不好的看法,不可能直接去接觸張溥,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張溥也沒有來拜訪他。

之後,蘇天成直接外放,到了江寧縣,兩人之間,更是沒有直接的接觸了。

蘇天成對復社的看法,更加的不好,如果說東林黨的黨爭,還有些遮掩的意思,復社就是**裸的,復社創立之初,本意是好的,也是想着糾正朝廷中間的弊端,可隨着發展壯大,加入復社的人多了,難免進來一些宵小之徒,加之管理者自命清高,一味的維護復社的利益,不容他人說一句不中聽的話語,致使復社由一個讀書做學問的地方,漸漸的轉換成爲爭奪權勢利益的地方。

張溥因爲復社的壯大,把持科舉考試,通過其自身和復社的影響力,干預朝政,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

這一次,他預感到,自己和張溥之間,可能有着不一般的碰撞了,張溥不過而立之年,比錢謙益和黃道周的年紀熊多,加之本身得到了諸多士紳富戶的吹捧,更加的不可一世,什麼事情都想着插手。

從吳偉業的態度來看,張溥肯定是施加了不一般的壓力,只是吳偉業很是爲難。

蘇天成的臉上,浮現出來了冷笑,他不會在乎什麼權威,任何的事情,都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張溥若是能夠辦實事的人,也還罷了,依靠着創立復社,擴大自身的影響,暗中操控朝政,面對這樣的局勢,蘇天成絕不會退縮,肯定是對着幹。

第485章 計劃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211章 江寧營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1116章 硬骨頭(1)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317章 大比武(2)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1273章 驚奇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127章 密旨第645章 部署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157章 遇匪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1117章 硬骨頭(2)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321章 聖旨下第398章 燧發槍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113章 離去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57章 下狠手(2)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1282章 後宮第1192章 稱帝(4)第775章 海戰(5)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496章 內訌(1)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3章 痛下殺手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339章 血色殘陽(4)
第485章 計劃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211章 江寧營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1116章 硬骨頭(1)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317章 大比武(2)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1273章 驚奇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127章 密旨第645章 部署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157章 遇匪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1117章 硬骨頭(2)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321章 聖旨下第398章 燧發槍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113章 離去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57章 下狠手(2)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1282章 後宮第1192章 稱帝(4)第775章 海戰(5)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496章 內訌(1)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3章 痛下殺手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339章 血色殘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