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澠池大捷

(感謝wp行走江湖、狐磯磯投出的寶貴月票,感謝肥仔兵、洛凡祿、大笑熬糨糊的打賞,謝謝了

南廄門,兵部尚書範景文,帶着一幫官吏,竟然在等候蘇天成一行。

老回回馬應守的首級,以及這次征戰的情況奏摺,已經送到廄了,這一次,聖旨來的特別快,朱由檢對江寧營進行了表彰,譽爲澠池大捷,賜予朱審馨誥命夫人。

這是對蘇天成的最高獎賞和肯定了。

老回回被朝廷貶斥爲反覆狙詐,怙惡不悛之類的人物,可見朝廷是很頭疼的,而且老回回在流寇三十六營裡面的位置,也是不一般的,紫金樑被剿滅之後,闖王高迎祥成爲了流寇中間的頭號人物,老回回的地位,僅次於高迎祥,甚至比闖將李自成以及八大王張獻忠的名氣都大,如今,流寇中間的重要人物,一一栽倒在蘇天成的手裡,朱由檢當然高興了。

當然,也有密奏,說蘇天成放縱老回回自殺,不肯直接向朝廷獻俘,甚至和老回回交談之後,顧全老回回的面子,沒有繼續剿殺流寇,放任部分的流寇逃走,這是罪大惡極的。

這當然是晉王府護衛裡面的某些人,傳遞上來的密奏。

朝廷剿滅流寇,消耗了太多的銀兩,迄今爲止,戰績都不怎麼樣,至少流寇三十六營的一些重要頭領,都活得好好的,就是崇禎五年的西澳大捷。斬殺了杜三和楊老柴,也不過是尋常的頭目。其重要性,遠不能和紫金樑、老回回等人比較,而且剿滅的流寇,也就是幾千人,朝廷卻消耗了不少的糧草。

看看蘇天成,沒有消耗朝廷的一兩銀子,卻接二連三的取得英山大捷和澠池大捷,生擒流寇首領紫金樑。令流寇重要頭目老回回被迫自殺,這是多大的功勞,朝廷中間,要是多出來幾位這樣的官員,朱由檢還有什麼值得擔心的。

對於那些彈劾蘇天成的密奏,朱由檢絲毫不在乎,而且是有些惱怒的。不知道有些人,到底想的是什麼,若是這樣的官員,都要遭受處罰了,那誰還敢做事情。

他已經默許了蘇天成剿殺流寇首領的做法,內心裡面。他覺得這樣做有些過分,但這樣做的好處,也是明顯的,頭目被斬殺了,餘者不能夠掀起多大的風波了。流寇的力量,必將越來越弱了。

有了蘇天成。有了江寧營這樣的一支重要的力量,朱由檢意見有些心安了,他以爲,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剿滅流寇,不是太困難的事情。當然,在他的內心,流寇不是最爲重大的問題,北邊的後金,纔是心腹大患。

後金幾次的長途奔襲,侵擾廄,已經令朱由檢膽戰心驚了。

連續幾次的勝利,令他也有些忍不住了,想着賦予蘇天成更大的任務,不過,思來想去,他還是沒有直接做出來決定,大明千瘡百孔,需要解決的問題太多了,不是一時一刻能夠做好的,接近七年的時間過去,他已經遭受了太多的磨礪,早就明白,好多的事情,着急是沒有辦法的,只能是慢慢來。

本來心情不好的他,此刻看到了希望,心情也好了很多了。

廄再次被震動了,想不到蘇天成帶領兩千將士,竟然擊敗了老回回率領的六千流寇,老回回兵敗自殺,這是重大的勝利,朝廷軍隊剿滅流寇處處失利的情況下,這是難得的勝利。

接踵而來的,也是諸多的議論和猜測,當然,也有官員,看中了機會,上了奏摺,請求皇上獎勵江寧縣知縣蘇天成,認爲蘇天成有才幹,雖然年輕,但能夠擔負更加重要的官職。

這一切,都不是重點。

朝廷正處於微妙的氛圍裡面,內閣首輔周延儒,明顯失去了皇上的信任了,前幾次的朝會,皇上對周延儒的態度,有了明顯的變化,其實戶部尚書畢自嚴被罷官下獄,就是很明顯的徵兆。

畢自嚴被罷免入獄,其實也不是多大的事情,無非是保護了御史鄭友元,鄭友元擔任華庭縣知縣的時候,有二千九百兩金花銀沒有上繳,畢自嚴說上繳了,查察太倉,發現沒有上繳,就因爲這件事情。

幾乎所有文武官員都知道,畢自嚴是周延儒的心腹,陳於泰能夠高中狀元,與他有着莫大的關係,也正是因爲這樣的事情,畢自嚴遭遇了諸多的彈劾。

雖然說畢自嚴已經出獄了,可一蹶不振,遠離了朝堂。

周延儒作爲內閣首輔,推薦了兩次戶部尚書,都被皇上否決了。

這是非常明顯的信號了,說明周延儒的內閣首輔職位,已經搖搖欲墜。

相反,內閣次輔溫體仁,越來越顯示出來勝券,皇上很是信任溫體仁,在幾次的朝會上面,當着諸多文武大臣的面,諮詢溫體仁有關事情的處理意見。

不少人相信,不要多長的時間,內閣首輔就是溫體仁了。

處於這樣的時刻,蘇天成再次立下了大功,並且是在新婚的時候,斬殺了流寇首領老回回,加上前面斬殺的不沾泥,生擒紫金樑,如此看來,蘇天成就是流寇的剋星了。

大家的猜測,蘇天成已經真正成爲一顆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了,周延儒和溫體仁兩人,不可能沒有動作的,這次的聖旨,下的如此之快,是很少見的,說不定兩人都在博弈,都在爭取蘇天成。

廄的周府。

以前這裡是車馬聚集,異常熱鬧,可現在,確實門庭冷落,很少有人來拜訪了。

周延儒坐在書房裡面,神情很是憔悴,管家周康站在旁邊。

“周康,這一次,我恐怕要主動上奏辭呈了,要不然,被皇上免去內閣首輔,也顯得太沒有面子了,溫體仁咄咄逼人,我是真的不甘心啊。”

“老爺,您可以給皇上做出來解釋啊,事情可能還有轉圜的。”

“好了,不要說這邪了,情況你都是知道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已經沒有機會了,我太瞭解皇上了,與其自取其辱,還不如順水推舟,彼此留下了面子,今後還有機會的,要不然,這次撕破了臉一切都失去了。”

周康低下頭,不說話了。

“兩日後的早朝,我會遞上去辭呈的,你和蘇天成見過幾次面,彼此有些交情,待我遞上辭呈,皇上批准之後就出發,到南直隸去,找到蘇天成,好好談談,不要說什麼其他的,就是攀攀交情,若是蘇天成態度冷淡,他也就是那麼大的出息,若是蘇天成以禮相待,你一定要謹慎回答,依照我的估計,蘇天成一定會以禮相待的。”

“老爺,現在就出發,也不錯啊。”

“不行,等到皇上批准我此去內閣首輔職位之後,你再去,那個時候,他一定收到朝廷的邸報了,那個時候的態度,纔是真實的態度。”

“這樣做,好像沒有什麼必要啊。”

“很有必要,這是未雨綢繆啊。”

周康看了看周延儒,發現周延儒的眼睛裡面,迸射出來的,是不服氣的眼神,他很快明白了,老爺這是以退爲進,沒有完全死心。

要說自家老爺,想的夠深遠了,蘇天成擒獲周順清的時候,沒有手下留情,實際上已經冒犯了周延儒的權威,換做其他人,早就動怒了,明的不行,就來暗的,蘇天成的日子肯定是不好過的,可自家老爺沒有這樣選擇,相反,是直接支持了蘇天成,還派自己去做了工作,這很不簡單了,當初自己還有些奇怪,江寧縣知縣算什麼啊,現在看來,老爺看的真遠。

要說蘇天成對自家老爺的印象,不會太差,所以說,這次自己去拜訪蘇天成,就顯得特別的重要了。

溫府很是熱鬧,前來拜訪的官員,絡繹不絕。

坐在書房的溫體仁,臉上帶着微笑,這一次的鬥爭,他是徹底的勝利了,相信周延儒是聰明的,應該要主動辭去內閣首輔的職位了,盼望了三年了,目的終於要達到了。

他已經六十一歲了,這樣的年紀,想着在朝廷上繼續奮鬥幾十年,不現實了,花甲之年,能夠躍升爲內閣首輔,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周延儒畢竟太年輕了,得志便猖狂,最終還是敗在了自己的手裡了。

來拜訪的官員雖然很多,但他還是很謹慎的,畢竟周延儒還是內閣首輔,這個時候,自己需要的是低調,再說了,這些年以來,主導朝廷內部的鬥爭,已經解下不少的冤家了,可不能夠在關鍵的時候,被人抓住了把柄。

薑是老的辣,掄起政治權謀,周延儒還是嫩了一些。

此時此刻,溫體仁想到了蘇天成。

這個年輕人,太不簡單了,且不說當初主動要求外放,就說上任的這一年時間以來,接連做出來轟動性的大事情,上繳朝廷兩千多萬兩白銀,使朝廷順利度過了難關,斬殺了不沾泥、老回回,生擒紫金樑,取得了英山大捷、澠池大捷,這樣的成績,哪裡是一個弱冠之年的年輕人可以建立的豐功偉績啊。

可蘇天成偏偏做到了。

溫體仁的內心是有些複雜的,蘇天成桀驁不馴,洞悉一切,絕不會輕易依附誰的,這樣的官員,自己想着掌控,難度太大,弄得不好,會引起皇上的不滿,好在蘇天成年輕,不過是江寧縣知縣,今後,可以慢慢想辦法,或者是擡舉、或者是打壓,總是要讓蘇天成明白,服軟之後,纔有這更好的前途。(未完待續。

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129章 忠告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866章 兩重天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107章 授官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210章 廷議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843章 慘敗(1)第676章 分析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36章 如願以償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790章 偶遇1第820章 面對面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133章 準備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843章 慘敗(1)第645章 部署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39章 官田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128章 上任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347章 榮耀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818章 挑撥第1030章 妥協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1122章 熱鍋(2)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90章 先手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1章 殺良冒功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192章 稱帝(4)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59章 收穫季節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414章 傷情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498章 內訌(3)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771章 海戰(1)第112章 善後第420章 頭疼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347章 榮耀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250章 端倪初現
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129章 忠告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866章 兩重天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107章 授官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210章 廷議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843章 慘敗(1)第676章 分析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36章 如願以償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790章 偶遇1第820章 面對面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133章 準備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843章 慘敗(1)第645章 部署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39章 官田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128章 上任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347章 榮耀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818章 挑撥第1030章 妥協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1122章 熱鍋(2)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90章 先手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1章 殺良冒功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192章 稱帝(4)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59章 收穫季節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414章 傷情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498章 內訌(3)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771章 海戰(1)第112章 善後第420章 頭疼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347章 榮耀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250章 端倪初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