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

一系列的變化令皇太極沉不住氣了,儘管他想着,能夠趁着這個時間,好好建設大清國,但大明朝發生的一切事情,直接刺激到了他的神經。

自從建立大清國之後,皇太極的權力更加的鞏固了,在范文程等人的幫助下,大清的諸多制度也慢慢完善起來了,基本都是按照大明朝的諸多制度仿製的,但這些制度的貫徹落實,比起大明朝要好很多的。

特別是在對待漢人官員的政策上面,皇太極做出來了很大的改變。

前些年,有一個很是平常的情況,投降的漢兵,只要有機會,必然會再次的反叛,再次回到大明朝去,面對這樣的問題,皇太極曾經仔細的思考,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父皇努爾哈赤在位的時候,認識到了漢官的重要性,也曾經專門制定出來政策,優待漢官,按說這樣的政策,算是不錯了。

經過了認真的思考之後,皇太極終於發現了其中的問題,那就是滿漢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滿族的權貴,壓根沒有將漢人放在眼裡,動輒就說諷刺挖苦,甚至是直接的欺凌侮辱,而且這些滿族的權貴,都是身居高位的,這就致使父皇立下的優待漢人的制度,根本沒有落到實處,導致了投降的漢人逐漸的失望,最終選擇離開。

皇太極很清楚,漢官的作用很大,可以說,大清要支撐下去,離不開漢官的支持,因爲這些漢官有能力,熟悉官場上的諸多規矩和事情,也知道如何將農業生產抓上去。如何讓老百姓豐衣足食,相對來說,很大一部分的滿族官員,可以用大老粗來形容。

皇太極曾經在父皇的基礎上,出臺了一條政策。漢官降與不降,絕不勉強,投降後又逃走的,或來或去,悉聽尊便,不做要求。不加迫害。同時,他開始限制滿族權貴的權勢,對於那些歧視和欺凌侮辱漢官的行爲,嚴厲批評,甚至是直接懲罰,多爾袞就在這件事情上面吃過虧。

正是因爲皇太極堅決執行了這一政策。漢官慢慢穩定下來了。

當然,大明朝也是幫了不少忙的,要不是大明朝國力孱弱,皇太極也沒有這樣的機會。

這種政策,在建立大清國的時候,達到了高峰,投降大清的孔有德被封爲定南王。耿仲明被封爲靖南王,尚可喜被封爲平南王。

皇太極還專門進行了科舉考試,錄用漢人爲官,這也是想着提高漢官的地位。

經過了一系列的努力,大清留住了一些人才。

但這樣的情形,在崇禎九年的時候,再次開始出現變化了。

出現變化的原因,是阿濟格率領滿洲十萬八旗兵入關的時候,遭遇慘敗,被大明朝的江寧營殲滅了三萬人。本來是想着趁着建立大清國的機會,炫耀一下武力的,誰知道適得其反。

這也標誌着大明朝開始出現轉變了。

身在大清國的漢人,自然有些動搖了,畢竟他們視滿族爲異類。爲大清國服務,本來就是不得已而爲之,死後都不能夠進入祖宗的祠堂的,大明朝開始出現了變化,這些人自然想着要回去的。

到了崇禎十年,這種情況開始嚴重起來了,隨着蒙古部落一些被劫掠的漢人回到陝西,身在大清的漢人,也開始偷偷的往陝西去,偏偏這些漢人,沒有受到歧視,還能夠耕地種田,能夠很穩定的生活下來,這令皇太極極爲惱火,也不得不改變了一些策略,開始嚴控人口了。

大清國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口不多,每次入關作戰,必然要劫掠大量的人口來補充,這幾乎成爲了一項制度,也是得益於這樣的做法,大清國的人口開始慢慢多起來了。

人口是大清國的根本,絕對不能夠少的,所以說,在邊關一帶,八旗軍開始駐守要塞,禁止漢人返回。

皇太極對蘇天成和江寧營是恨之入骨,如果有機會,他幾乎願意用大清國絕大部分的財富,去買下蘇天成的人頭。

幾年時間以來,皇太極投入了大量的錢財,想着採取離間、構陷等計謀,但都沒有成功,相反,江寧營越來越強大,甚至直接征服了蒙古的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在安寧堡和靖邊開始了互市。

這種局面刺痛了皇太極的心。

蒙古的部落開始亂起來了,隨着錫伯族和達烏爾族部落的強大,草原和大漠的局面開始失衡,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能夠直接和大明進行商貿交易,能夠輕鬆獲得糧食、鐵騎、食鹽甚至是刀槍火器,周圍的一些部落開始懼怕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開始投靠這兩個部落,這就徹底打亂了皇太極的部署。

應該說,蒙古各部落,有實力的還是不少的,察哈爾部落是蒙古部落的老大,也是皇太極重點打擊的對象,經過一系列的打擊,察哈爾部落歸順了大清,其次就是科爾沁、扎魯特、喀爾喀、敖漢、喀喇沁等部落,至於說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以前是兩個小部落,皇太極還沒有看在眼睛裡。

皇太極通過鐵血和懷柔的手段,基本上將蒙古族部落全部都征服了,蒙古的版圖也劃入了大清國的範圍之內,這裡成爲了大清國的大後方,皇太極在這裡建立了蒙八旗,每次入關作戰,蒙古各部落都會出兵出力,蒙八旗也作爲一支驍勇善戰的部隊,參與諸多的大戰。

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強大,成爲了蒙古的威脅,皇太極下令科爾沁等部落去剿滅這兩個部落,爲科爾沁部落提供了火器,誰知道錫伯族和達烏爾族部落的火力強大,打的察哈爾等部落哭爹叫娘。

偏偏去年蒙古草原遭遇了雪災,無數的牛羊凍死,戰馬也損失了很多,好多人生存不下去了,若是沒有糧食的補充,可能遭遇部落覆滅的危險,錫伯族和達烏爾族有着大量的糧食,兩個部落反而進一步的壯大。

皇太極發現了危險,如果說錫伯族和達烏爾族部落征服了草原各個部落,後金就有了失去整個草原的危險,這兩個部落已經向大明朝俯首稱臣了。

春季開始,草原諸多部落,在皇太極的直接授意下,再次聯合,開始向錫伯族和達烏爾族部落展開進攻,包括一些依附於這兩個部落的小部族。

爲了能夠達到打敗這兩個部落的目的,皇太極甚至咬牙爲諸多的部落提供了五門大將軍炮,這可是皇太極視爲心頭肉的寶貝。

盡力想着穩定蒙古的同時,皇太極也沒有忘記關注大明朝的動向。

范文程投入了大量的金銀財寶,雖說沒有能夠對付到蘇天成和江寧營,但是在大明朝組建起來了一張強大的情報網,這個情報網發揮出來的作用,令皇太極感覺到驚喜,正是因爲情報網的作用,皇太極知道了大明朝派出蘇天成和江寧營,剿滅流寇,知道蘇天成出任了大明朝的兵部尚書、右都御使,總督五省軍務。

也是得益於情報網,皇太極派人和流寇取得了聯繫,當然流寇是不知道聯繫人身份的,大明的流寇,人員複雜,只要是願意加入流寇隊伍的,來者不拒,想要混進去是很簡單的,通過聯繫人,皇太極暗地裡給流寇提供了火繩槍、弗朗機跑和虎蹲炮。

說起來有些好笑,火繩槍竟然是後金的商賈從互市的市場買來的,只是彈藥有些少,弗朗機炮和虎蹲炮,就是孔有德帶過來的,孔有德當年投降的時候,帶來了大量的火炮,這些火炮,極大的提高了滿洲八旗的戰鬥力。

皇太極時刻通過情報網,獲得四川流寇的消息。

有着遠見卓識的皇太極,很清楚流寇的重要性,只要大明境內有流寇作亂,就能夠極大的牽扯大明朝廷的精力,而且削弱了大明朝的實力,不管怎麼說,征戰是非常消耗國力的。

得到流寇利用火器、險些殲滅白桿兵的消息之後,皇太極高興的哈哈大笑,他對白桿兵有着很深的印象,這是一支能夠打戰的部隊,曾經和滿洲八旗軍交手過,給予了八旗軍很大的損失,白桿兵的指揮秦良玉,是女中豪傑。

應該說,皇太極這兩個方面的安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兩個方面的部署都成功了,能夠極大的損耗大明朝的實力,如果互市被摧毀了,流寇開始重新發展壯大了,大明朝馬上就要陷入到腹背受敵的境況之中,儘管有江寧營和蘇天成,但也不要想着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強大起來的。

可惜這一切,好像在發生不利的轉變。

最近一段時間,通過情報網獲得的情報,顯示出來了一些異常,而且是很要命的異常,蒙古部落的交戰還在繼續,流寇也在堅持,大的局面暫時沒有什麼變化,可小的轉變,開始悄悄出現,皇太極着急了,若是這些轉變真的成爲現實了,他就必須要做出來決定了,關乎大清國興衰的決定。

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485章 計劃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128章 上任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22章 青樓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282章 後宮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118章 秦淮河(2)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1273章 驚奇第395章 畢懋康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424章 屠殺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1013章 誤判?(2)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467章 敗退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880章 對決(2)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122章 眉姑娘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405章 募捐(1)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843章 慘敗(1)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
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485章 計劃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128章 上任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22章 青樓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282章 後宮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118章 秦淮河(2)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1273章 驚奇第395章 畢懋康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424章 屠殺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1013章 誤判?(2)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467章 敗退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880章 對決(2)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122章 眉姑娘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405章 募捐(1)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843章 慘敗(1)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