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各人去向

十月二十五日,蘇天成回到了江寧縣,跟隨他回來的,還有江寧營的兩千將士,至於說家眷,悉數留在了京城了。

蘇天成回到江寧縣的時候,是很低調的,畢竟自己已經是河南府知府了,與江寧縣沒有多少的關係了,這次回來,主要是辦理好相關的事宜,這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江寧營將士的家眷,是不是跟隨到河南府。

這本來不是問題,將士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帶着家眷的,將來若是到關外去征戰,所謂帶着家眷過去,那是笑話了,可蘇天成想到的問題不同。

河南府條件不好,與江寧縣沒有可比性,自己到河南府去了,首要面臨的問題,還是發展經濟的問題,這個時代發展經濟,離不開人口。

偏偏河南等地,缺乏的就是人口。

連年的災荒,加之流寇的騷擾,已經使中原地帶,人數銳減,此等的情況之下,想着發展經濟,難度太大了。

蘇天成不是神仙,儘管他是穿越人士,有着優先於這個時代的認識,可也是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的做事情的。

解決河南府的經濟發展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增加人口,而且是增加富裕的人口,促進當地的消費,官府就能夠從中收取賦稅,隨着需求的越來越大,富裕人口的增多,消費水平提升起來了,當地的農戶,也能夠從中直接獲得好處。

基於這樣的情況,蘇天成考慮,是不是讓江寧營將士的家眷,跟隨遷移到河南府。

前前後後加起來,五萬多人的家眷,這可不是一個小團體了。

江寧營將士的待遇很不錯,要說這些家眷,都屬於殷實戶,家裡都存着一些銀子。

不過。遷移到河南府,也面臨一些具體的問題,比如說小孩讀書的問題,河南一帶的教育水平,遠不能夠和南方比較的。

當然,江寧營將士家眷的遷移,只是一個。更加重要的,還是宋思軍和萬成貴等商賈,跟隨到河南府,沒有商賈的支撐,沒有銀子的投入,發展經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白手起家的滋味,可不是那麼舒服。

這一切的問題,他需要在短時間之內,完全處理好。

剛剛回到府邸,中興學社的孫承宗、劉宗周、黃道周以及鹿善繼等人,就上門來拜訪了。

蘇天成來不及洗漱,趕忙迎出來了。

看見風塵僕僕的蘇天成。孫承宗等人,很是感慨。

“蘇大人,想不到啊,老夫到江寧縣的時間不長,中興學社正在興旺的時候,你卻要離開了,到河南府了,老夫恭喜你。可也有些不甘心啊。”

“諸位大人,其實不用這樣想的,晚輩到河南府,乃是朝廷的調整,中興學社的影響力,非同一般,想來前景美好。晚輩還等着諸位大人揚名立萬的時刻啊。”

蘇天浩的話語,帶有一絲的玩笑,他很想融合氣氛。

“蘇大人,皇上提拔你了。老夫也不能夠拖後腿,老夫和諸位大人也商議過了,中興學社,不能夠僅僅是在江寧縣一地,也要在其他地方設立,你到河南府去了,中興學社也要跟隨到河南府去,劉大人和鹿大人跟隨過去,不知道你意下如何啊。”

“這個,求之不得啊,只是河南府的情況如何,晚輩還不是很清楚,還是等到晚輩在河南府立足之後,專程來接劉大人和鹿大人。”

“只要你有這個意見,就好了,這些事情,你不說老夫也清楚的。”

蘇天成和孫承宗等人閒聊了一會,接受了孫承宗的邀請,下午到四海酒樓去赴宴,這等的宴席,估計這段時間少不了的。

孫承宗等人離開之後,柳敬亭來了。

柳敬亭在縣衙做的很不錯,身爲蘇天成的幕僚,盡到了職責,如今蘇天成離開了江寧縣,柳敬亭自然要做出來選擇。

還沒有等到蘇天成開口,柳敬亭主動說了,這一次,一定要跟着蘇天成到河南府去,不管幹什麼,都是可以的。

柳敬亭願意跟着到河南府去,當然是好事情,蘇天成很爽快的答應了。

柳敬亭的作用,蘇天成是很清楚的。

朱由檢已經默許了,蘇天成到了河南府之後,一定程度上面,可以自行考慮官員的配備,這給予了蘇天成不小的權力,能夠用自己的人,做起事情來,方便很多的。

除開柳敬亭之外,他還想着,將鄭克友也帶走。

鄭克友這人的能力還是不錯的,加之他在南京的時間有些長了,形成了一定的老資格,如果留在江寧縣,閆子章不一定能夠很好的做事情,一山不容二虎,如果兩人出現了矛盾,誰勝誰負,還說不清楚。

江寧縣有着如今的局面,蘇天成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當然要盡力保證這裡的發展。

在四海酒樓吃飯之後,蘇天成回到了府邸。

蘇平陽、蘇俊、蘇二童等人,都來了,就是回到山西參加鄉試的劉仲基,正在準備參加會試,也趕來了。

這些人,算是蘇天成絕對的心腹了。

關於他們的去留,蘇天成早就有所考慮。

劉仲基還要參加會試,情況究竟如何,還不能夠確定,所以說,暫時不會離開江寧縣。蘇俊和蘇二童跟隨自己到河南府去,蘇平陽留在江寧縣。

蘇天成說出來這個決定之後,蘇平陽的臉色,迅速變化了。

“少爺是不是覺得我老了。。。”

看見蘇平陽的臉色不好,蘇天成連忙解釋了。

“叔叔千萬不要有這樣的想法,我主要還是考慮到江寧縣的事情,叔叔現在是江寧縣的典史,江寧縣發展到現在,不容易,我也不想看着江寧縣出現什麼變故,有叔叔在這裡把關,情況會好一些的,其實這樣的想法,很久以前就有了。”

“少爺的這個安排,我有不同的看法,江寧縣發展到現在,確實是少爺的心血,可少爺離開了,我就是留在這裡,也不一定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少爺到河南府去,我跟着過去了,如果能夠將河南府建設好了,那裡的老百姓,能夠豐衣足食了,這纔是最好的穩固辦法,江寧縣也不會出現什麼變動的。”

聽見蘇平陽這樣說,蘇天成有些吃驚了,兩年多時間過去,蘇平陽的認識完全不同了,已經能夠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問題了。

蘇平陽說的確實是有道理的,自己離開了江寧縣,留下蘇平陽,其實是不合適的,閆子章不大好處理,想要保住江寧縣的成果,唯有在河南府做出來成績,用成績來證明,江寧縣所有的一切,都是正確的。

稍稍考慮了一下,蘇天成點點頭。

“叔叔說的確實有道理,既然這樣,那就跟着到河南府去吧,我們都離開了,江寧縣的府邸,也要處理了,這件事情,還請叔叔負責,此外,府邸裡面的下人,悉數到京城去,京城裡面的府邸,缺少下人,蘇二童,這件事情,你直接負責,帶着府邸的下人,悉數到京城去,你也在京城呆一段時間,等候我的通知。”

“蘇俊和蘇二童,都在縣衙做事情,貿然離開,肯定有不方便的地方,明日到縣衙去之後,你們自己給閆大人說說,相信閆大人是明白的。”

“叔叔是吏部備案的官員了,離開不是口頭上說說的事情,需要正式的手續,明日閆大人、鄭大人和藍大人,都要到府邸來的,這件事情,我來請他們幫忙操作一下。”

“從明日開始,蘇俊,你主要負責一件事情,看看江寧營的家眷,究竟是什麼想法,是不是願意跟隨到河南府去,若是他們有這樣的意願,恐怕要做好相應的準備了,幾萬人的搬遷,不是小事情,需要嚴密的組織,我到河南府上任的時間,在正月十五之後,計劃出發的時間,在十一月下旬,江寧營需要提前到達,做好一切的安排。”

安排完一切之後,蘇天成獨自一人在府邸裡面轉悠了。

到江寧縣兩年多時間,他在府邸裡面歇息的時間不多,主要還是事情太多了,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縣衙和江寧營,離開江寧縣的時間,也是比較多的。

漂泊的時間長了,很難對一個地方有歸屬感。

也許是穿越的緣故,蘇天成對這一切,都看的有些淡,更有可能是年紀和閱歷的原因,他沒有什麼葉落歸根的感覺,按照自己的志向和需要做的事情,包括歷史的走勢,可能很多的時候,自己都是註定要漂泊的,居無定所,四海爲家。

府邸裡面的下人,已經開始忙碌起來了,都在開始收拾了,蘇天成落實事情非常迅速。

按照蘇天成先前說到的安排,第一批的下人,幾天之後就要離開了,直接到京城去,第一批出發的,大多是丫鬟和廚房裡面的下人,第二批出發的下人,主要是青壯,第三批下人,與江寧營將士一道出發,要護送諸多的金銀財寶。

蘇天成不知道,幾年時間下來,他已經是富裕階層的人員了。

蘇天成不斷的和來來回回的下人點頭示意,叫他們各自去忙碌,這些下人還好,到了京城之後,基本就固定下來,不會跟着自己四處漂泊了。

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684章 都會算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880章 對決(2)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321章 聖旨下第139章 官田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1012章 誤判?(1)第20章 雪中送炭第7章 馬市驚魂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37章 安排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623章 行刺第1186章 行動(3)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3章 痛下殺手第1084章 廷辯(2)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406章 募捐(2)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1280章 變化(1)第182章 家信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88章 拜訪第139章 官田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1280章 變化(1)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79章 回家之後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機會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114章 在路上(1)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201章 軍心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374章 順理成章
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684章 都會算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880章 對決(2)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321章 聖旨下第139章 官田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1012章 誤判?(1)第20章 雪中送炭第7章 馬市驚魂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37章 安排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623章 行刺第1186章 行動(3)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3章 痛下殺手第1084章 廷辯(2)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406章 募捐(2)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1280章 變化(1)第182章 家信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88章 拜訪第139章 官田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1280章 變化(1)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79章 回家之後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機會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114章 在路上(1)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201章 軍心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374章 順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