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 張溥歸心

得知了朱由檢和朝廷的決定,蘇天成更加的安心和放心了,人總是有良心的,儘管說政治人物講良心,就是對自身的犯罪,但蘇天成內心還是有些愧疚的,穿越之後,他也是依靠着科舉考試,一步步起來的,到如今手握重權,可以與朝廷分庭抗禮,可以說朱由檢對他還是不錯的,至於說人家的擔憂,以及功高震主的思慮,幾千年來都是這樣的,這是皇權的痼疾,誰也無法改變,但朱由檢這次做出來的決定,讓蘇天成覺得自己做對了。

若是朱由檢真的有宏才大略,或者說內心想到的是顧全大局,那就不會做出來這樣的決定,後金韃子的威脅,滿朝文武都是知道的,一旦給予了後金韃子時間,他們恢復起來是很快的,朱由檢寧願讓後金韃子恢復,也要不管不顧,一心想着對付蘇天成,就從這個方面來說,歷史上大明王朝的衰敗,就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蘇天成沒有義務挽救這種必然衰敗的王朝,若真是愚忠到底了,那他纔是真正的犯罪,最終大明王朝垮下去了,後金韃子掌握了政權,閉關鎖國的政策推行了,幾百年之後的很多歷史,就要繼續重演。

雖然說安排部署了最近一段時間的重點任務,可蘇天成的內心還是掛着遼東和大同的,儘管說朝廷決定和後金韃子和談了,可能答應後金韃子的臣服了,也可能在短時間之內,遼東和大同都是平靜和安穩的,但這種安穩,究竟能夠保持多長的時間,誰也不知道。蘇天成甚至估計,最多兩年到三年的時間,休養生息再次復原的後金韃子,又會興兵大舉進攻遼東了,到了那個時候,朝廷恐怕難以抗拒了。因爲朝廷的大部分精力,都用來解決內訌了。

所以蘇天成要加快時間,用最快的速度穩固自身的統治,強化自身的實力,他沒有想着在逼迫朱由檢下臺之後征伐後金韃子,在他的設想之中,還是要求朱由檢承認自身的地位,就好比是暫時形成割據的形式一般,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大舉進攻後金韃子,徹底剿滅後金政權,接下來轉頭對付朝廷的諸多事宜。

這樣做的難度非常大,有些癡人說夢的味道,江寧營不管如何的驍勇,也難以同時對付來自於朝廷的進攻,還要去剿滅後金韃子,可蘇天成就是要這樣做。他相信自己能夠完成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山東巡撫張溥專程來到了登州。

督師府發出了邀請函,張溥是必須要來的。其實蘇天成就是不通知,張溥恐怕也要趕赴登州了,有些事情,他必須和蘇天成商議了。

朝廷裡面傳來了消息,皇上準備大肆調整官吏了,調整的範圍涉及到了山東、陝西、山西、河南、遼東、大同等地。爲什麼這些地方會調整官吏,誰都是明白的。

張溥很清楚,自己肯定是在調整之列的,而且不會有什麼好的位置,最大的可能是回到京城之後。安排一個賦閒的位置,弄得不好,被朝廷裡面那些御史和給事中彈劾了,甚至不安排什麼職位,若是朝廷內部的鬥爭激烈化了,皇上刨根問底,追究責任,自己甚至有可能被關進大牢裡面去的。

這一切都是因爲張溥與蘇天成之間的特殊關係了。

擔任山東巡撫,看似封疆大吏,其實不然,山東的登州、萊州和青州,被督師府直接控制,巡撫衙門根本不能夠過問這些地方的事情,不僅僅如此,因爲登州、萊州和青州的官吏,拿到的俸祿高,引發了諸多官吏的羨慕,不少人都想着到這些地方做官。

張溥能夠出任山東巡撫,這是蘇天成舉薦的結果,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張溥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不客氣的說,張溥擔任山東巡撫以來,山東境內的諸多事情,都是按照督師府的要求來辦理的。

接到了皇上的明昭和蘇天成的奏摺之後,張溥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來了決定,他深知蘇天成的能力,更清楚自己不可能得到皇上的信任,朝廷裡面的爾虞我詐,朋黨之爭,從來都沒有平息過,更加嚴重的情況是,錢謙益進入了內閣,當年錢謙益是東林書院的領袖,他張溥是復社的領袖,兩人之間的關係是不一般的,可後來的發展,張溥偏向了蘇天成,錢謙益和蘇天成之間,因爲認知的不同,導致關係惡化,錢謙益一直認爲他張溥是學術界的叛徒。

試想一下,這等的情況下,回到京城的張溥,怎麼可能有好日子過。

可作爲讀書人,公開的反對朝廷、背叛皇上,張溥實在下不來決心,故而遲遲沒有動作,想看着事態究竟如何的發展,只要聽說了朝廷裡面的消息,才決定趕赴登州。

督師府廂房。

蘇天成的臉上帶着微笑,看着張溥,張溥顯得有些不自然。

蘇天成分析過張溥的心理,讀書人大都是這樣,特別是那些自詡爲大儒的讀書人,虛僞是免不了的,迂腐更是難以改掉的毛病。

“張大人,這次請你來,想必你是清楚事情的,皇上的明昭和我的奏摺,你都看到了,你我之間說話,有些觀點也不必要隱瞞了,你是朝廷任命的山東巡撫,儘管說是我推薦的,可你也不要有什麼顧慮,我今日和你交談,就想看看你是什麼態度,分歧已經明確,皇上和朝廷對我是恨之入骨了,欲除之而後快,偏偏我不想任人宰割,這樣矛盾是出現了,你也需要明確態度了,究竟是準備好了效忠朝廷,還是繼續聽從督師府的調遣。”

蘇天成的開門見山,令張溥的臉色發白,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說好,本來他還想着,是不是能夠勸勸蘇天成,與朝廷相安無事,儘量的給皇上解釋,現在看來,這等的想法過於的幼稚了,或者說過於的書生氣了,蘇天成是什麼人,早就明確志向了。

看見張溥沒有開口,蘇天成站起來了,只不過臉上的笑容消失了。

“我做出來這樣的決定,或許是你難以接受的,千百年來,我這樣的人都被稱作是謀逆之人,是難以善終的,這是儒家文化的觀點,不過我無所謂,成王敗寇,這也是千百年以來,亙古不變的真理,歷史是由成功者書寫的,但也要看實際情況,若是能夠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能夠消除外部的隱患,能夠然我大明所有漢人,都揚眉吐氣,爲了這樣的目標,就算是造反,我也認了,我不在乎別人怎麼說。”

“再來分析你的情況,張溥,其實我不說,你恐怕也很清楚了,朝廷要調整官吏了,指向是非常明確的,儘管說山東巡撫這個位置,不是那麼好,也不一定有很多人爭取,但你是不可能繼續在山東了,我想過了,你一定回到朝廷,最好的結局是擔任閒職,最壞的結局是直接被關進大牢裡面。”

張溥的身體顫抖了一下。

“大人爲什麼如此說啊。”

蘇天成笑了,但很快恢復了嚴肅的面孔。

“張溥,你曾經是復社的領袖,有些話我本不想說出來的,你擔任復社領袖之時,想到的是振興大明,可後來也想着能夠直接影響朝廷,能夠左右朝廷的決策,能夠實現自身的抱負,所以說朝廷之內存在的黨爭,你是很清楚的。”

“皇上調整了內閣,陳新甲和錢謙益進入了內閣,陳新甲我不是太熟悉,知道一些,但錢謙益我是很熟悉的,這位老先生想些什麼,你恐怕比我更加的清楚,不是我狂妄,我可以預料到,不要多長的時間,東林學子將大量的進入朝廷。”

“我做出來這樣的分析,是因爲周延儒成爲了內閣次輔,這位前內閣首輔,在權力爭鬥方面,可謂是行家了,不出預料,年內周延儒會成爲內閣首輔,至於現任的內閣首輔楊嗣昌,弄不好是要致仕了,周延儒深諳權力的重要,你想想他會利用什麼力量來穩固權勢,東林學子豈不是最好的選擇。”

“本來東林學子大量進入朝廷,對你應該是有利的,可惜的是,你身上打下了我的烙印,如此周延儒和錢謙益都不能夠容納你,既然他們不能夠容納你,你回到京城,會有什麼遭遇,我就不需要多說了。”

“好了,我該說的都說了,這些事情,這些話,多說無益,關鍵還是你自身的選擇,山東如今所轄的府州縣,不是很多了,靠着青州的濟南府和兗州府,這些年來,受到的影響已經很大了,稍遠一些的東昌府,同樣有所反映,不客氣的說,我甚至不需要動用多少的兵馬,就可以統領整個的山東,但我還是希望得到你的幫助。”

蘇天成如此的直接,張溥沒有感覺到意外,恰恰是蘇天成的這種直爽的態度,令他感覺到了希望,朝廷那些官吏,說話都是半真半假,甚至讓你去猜,這是張溥反感的。

到了這個時候,必須要做出來決定了,蘇天成的話,張溥是聽進去了,也不需要繼續猶豫了,蘇天成的能力,他太清楚了。

“大人不用多說,張溥做出來決定了,跟隨大人,不管遭遇什麼艱難險阻,永不變心,永遠聽從召喚。”(未完待續。。)

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108章 恩榮宴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181章 幕僚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55章 真相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30章 連環計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23章 些須情況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1179章 幫倒忙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188章 行動(5)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883章 對決(5)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1184章 行動(1)第884章 對決(6)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1081章 暗戰(2)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51章 遊歷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29章 從容應對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1192章 稱帝(4)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240章 故人來(2)第1115章 老頑固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86章 朝廷嘉獎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1030章 妥協第820章 面對面第1078章 補償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35章 蠢笨如豬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1121章 熱鍋(1)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752章 大度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579 天降神兵(1)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117章 硬骨頭(2)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722章 穩定局勢
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108章 恩榮宴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181章 幕僚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55章 真相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30章 連環計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23章 些須情況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1179章 幫倒忙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188章 行動(5)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883章 對決(5)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1184章 行動(1)第884章 對決(6)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1081章 暗戰(2)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51章 遊歷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29章 從容應對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1192章 稱帝(4)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240章 故人來(2)第1115章 老頑固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86章 朝廷嘉獎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1030章 妥協第820章 面對面第1078章 補償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35章 蠢笨如豬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1121章 熱鍋(1)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752章 大度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579 天降神兵(1)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117章 硬骨頭(2)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722章 穩定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