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特權巡撫

穿越七個年頭了,一路走來,蘇天成完全適應了大明的生活,他的仕途,也是從基層一步步上升的,鄉試、會試和殿試,很是平穩,波瀾不驚,殿試榜眼的身份,令他有了很大的活動空間,當初選擇外放,這項衆人不能夠理解的選擇,如今也呈現出來良好的效果了,不過,在二十五歲的時候,出任陝西巡撫,還是出乎了他的預料。

要是按照幾百年之後的比較,那就是出任了省委書記了,二十五歲的年紀,做夢都不要有這樣不切實際的想法。

不過,大明朝畢竟和幾百年之後,有着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管理體制上面,有着典型的懸殊,總體來說,幾百年之後的省委書記,權力大很多的。

蘇天成雖然是巡撫,但是在官吏的任命上面,還是受到了限制,五品以下、七品以上的官員,悉數要通過吏部考覈,四品包括四品以上的官員,任命的時候,需要皇上親自考校,所有七品以上的官員,都是通過聖旨的形式任命的。

也就是說,官員任命的權力,主要還是在吏部和內閣。

幾百年都是這樣,各地的巡撫早就習慣了。

可蘇天成不能夠習慣,如果不能夠掌握官吏的任免權,他無法放開手腳做事情,在諸多的方面,都要受到限制,若是陝西某地的官吏,與上面有着不一般的關係,他這個巡撫,最多也就是將人家攆走了事,而且在官員調整方面,也是縮手縮腳,身爲巡撫,重點是管好知府、知州和知縣,管好了這些主管,就能夠做好陝西的事情。

人事任免權是第一位的,只有掌握了官吏。才能夠做很多的事情,包括經濟上的改革,也包括土地方面政策的微調。

幾百年之後,特區就是存在的,將那個時候的觀念,搬到明朝來,不是不可行。再說了,事在人爲,具體應該怎麼樣來操作,蘇天成內心還是有數的。

朱由檢很是奇怪,蘇天成主動求見,這還是第一次。雖然說蘇天成立下了很多的功勞,甚至冒天之大不韙,提出來皇室宗親入朝參政的事宜,但每一次到京城來,都是自己召見的,蘇天成有着不錯的品質,從來不主動巴結權貴。總是默默無聞的做事情。

所以說,接到了奏報之後,朱由檢馬上要身邊的太監,傳蘇天成覲見。

看着蘇天成微微喘氣進入養心殿,朱由檢臉上帶着微笑,這些天以來,他總算是徹底琢磨透了蘇天成的那份奏摺,裡面表露出來的意思。無疑是加強皇權、抑制大臣權力的,這些事情的內在聯繫,朱由檢不是太明白,也沒有誰給他系統說過,這一次,通過仔細分析和揣摩,總算是明白了一些蹊蹺了。

“蘇愛卿。怎麼想着主動來見朕了。”

“皇上,臣求見,乃是爲了陝西省的事宜。”

“哦,朕知道。陝西省面臨諸多的困難,那裡是流寇的老巢,如今還是數十萬的流寇,治理起來,一定是有着不小的難度的,你到了陝西,不要着急,慢慢治理就是了,朕給你五年時間,需要朝廷出銀子的,或者是出糧食的,你儘管寫奏摺上來。”

“臣不是說這些事情的。”

朱由檢有些奇怪了,不要銀子,不要糧食,還需要什麼啊。

“皇上,臣要政策。”

“哦,那好說啊,朕賜予你尚方寶劍,可以便宜行事的。”

“臣要的不止是尚方寶劍。”

“那你說說,還要什麼。”

“皇上,臣要求的是特殊的權力,或者說是政策,臣有三個方面的要求,第一,臣可以自行任免陝西境內的官吏,包括罷免,第二,臣可以自行執行一些政策,包括土地方面的政策,第三,臣懇請得到皇上的信任,臣在陝西主政期間,期盼得到皇上最大的信任。”

看見朱由檢臉上出現了吃驚的神情,蘇天成連忙接着說了。

“皇上,臣的意思,陝西省還是按照朝廷的旨意辦事情的,只不過臣不想受到太多的掣肘,陝西經歷了多年的動盪,情況很是特殊,若是沒有雷霆手段,難以治理,皇上若是給予臣這些條件,臣可以保證,在三年時間之內,治理好陝西。”

朱由檢稍微思索了一下,蘇天成的意思,他明白一些,不過,他希望知道深層次的原因。

“蘇愛卿,你提出來這些要求,朕可以答應,這不是太難的事情,但朕需要知道,你爲什麼提出來這樣的要求。”

“皇上,臣需要令行禁止,上行下效,若是官吏陽奉陰違,依舊按照以前的作風來辦事情,臣沒有辦法管理,臣在江寧縣和河南府的時候,地方都不大,臣可以身體力行,其實這樣的做法,在河南府的時候,就有些困難了,只不過皇上準了臣的奏摺,河南府一州十三縣的知州知縣,和臣的想法差不多的,很多的事情,能夠很好的貫徹下去,但到了陝西省,這樣的做法,不可能有很好的效果了。”

朱由檢微微點頭,表示了認可。

“皇上,陝西省的情況特殊,臣到了那裡,肯定要使用一些非常手段,遭遇的阻力也是可想而知的,只要觸及到了權貴的利益,他們必然要抱成團,在陝西省境內,臣沒有什麼擔心的,可這些權貴不一定在陝西省活動,他們有可能到京城來,找到朝中大臣,說臣的壞話,此等的情況下,臣需要得到皇上的信任,否則,臣的很多想法,都無法付諸實施了。”

朱由檢好半天沒有說話。

蘇天成的要求,在他看來,可能有過分的地方,若是在朝會中間討論,這樣的要求肯定是無法通過的,吏部和內閣的權力,都受到了限制,在陝西境內,蘇天成的權威最大了,超過了吏部和內閣,換做其他人,朱由檢想都不會想,立馬否決了,但蘇天成提出來,朱由檢是不會拒絕的。

朱由檢有着一個最爲樸素的認識,蘇天成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爲了朝廷,爲了大明朝,甚至可以說是爲了自己這個皇上。

“好,朕可以答應你,不過,朕答應了你的要求,你是不是也該給朕一個明確的話語啊。”

“皇上,臣到陝西去了,不要朝廷的優惠政策,照樣上繳賦稅,臣保證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在兩年時間之內,剿滅陝西的流寇,第二件事情,在三年時間之內,讓陝西省的百姓自給自足,陝西不出現流民。”

朱由檢猛地站起來了。

“好,好,這是朕聽見的最好的承諾,也只有蘇愛卿,敢於這樣表態,朕也不能夠太苛刻了,你到陝西省上任,朕可不能吝嗇了,朕答應你的要求,還給你一百萬兩銀子,你到了陝西省,儘管做事情,朕做你的後盾。”

“皇上如此體恤臣,臣一定盡心竭力,做好陝西省的事情,臣會時時刻刻向皇上稟報陝西省的事宜,臣還是懇請皇上,不要相信他人的話語,三人成虎,若是皇上擔憂了,臣在陝西就不好做事情了。”

朱由檢楞了一下,隨機哈哈大笑了。

“蘇愛卿啊,也只有你可以在朕的面前如此的質疑,這三人成虎的事情,朕是知道的,不過你也要知道,這些年以來,有不少人,在朕的面前說到你了,朕都沒有聽,所以說,你不要有什麼擔心的,儘管做事情。”

蘇天成跪下謝恩,不過內心還是有些嘀咕的,朝中的情況,他還是知道一些的,朱由檢也有猶豫懷疑的時候,只不過自己得到了王承恩、董昌等人的幫助。

不出所料,朱由檢在朝會上面,說到賦予蘇天成特權,管轄陝西省的時候,諸多的大臣一直反對,認爲這不合規矩,甚至有御史和給事中說出來了,這等同於造反,萬萬不行的,若是陝西巡撫單獨行事,不聽朝廷的指揮了,那還得了,其他的省都這樣做,朝廷還能夠管到什麼事情。

朱由檢的態度非常堅決,他毫不客氣的詢問諸多的大臣了,陝西是什麼情況,朝中大臣都是知道的,有誰能夠保證,在兩年時間之內剿滅流寇,三年之內,解決陝西省流民的問題,讓陝西省不再出現流民,也可以得到這樣的特權,否則就不要開口反對了。

朱由檢的話語說出口之後,大殿之內鴉雀無聲,沒有誰想到,蘇天成敢於如此的表態,不要說陝西,就是條件遠遠好於陝西的山西、河南、山東,乃至於北直隸,都沒有誰敢於這樣的表態,說出來容易,做到就不簡單了。

蘇天成參加了這次的朝會,他一句話都沒有說。

王承恩宣讀聖旨的時候,蘇天成跪下默默的聽着,還是沒有說話。

諸多的大臣眼神複雜,他們看着蘇天成接過了聖旨和尚方寶劍,這預示着,今後的陝西省,就是蘇天成說了算了,難怪鹿善繼總督四省軍務了,原來早就有安排了。

也有一些大臣等着看笑話的,蘇天成的所作所爲,已經超過了他們的承受能力,只不過蘇天成建立了太多的功勳,得到了皇上的信任,暫時無法彈劾,不過兩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的,到時候,蘇天成不能夠剿滅流寇,就等着衆人的彈劾吧。

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139章 官田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316章 大比武(1)第30章 連環計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1256章 悲愴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5章 馬市賣馬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1188章 行動(5)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75章 小王爺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39章 廟會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316章 大比武(1)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177章 無法無天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204章 敵情第65章 現實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790章 偶遇1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1282章 後宮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136章 大調整第793章 都不笨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150章 面聖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211章 江寧營第165章 劉鐵漢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790章 偶遇1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645章 部署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510章 刺激(2)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
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139章 官田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316章 大比武(1)第30章 連環計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1256章 悲愴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5章 馬市賣馬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1188章 行動(5)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75章 小王爺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39章 廟會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316章 大比武(1)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177章 無法無天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204章 敵情第65章 現實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790章 偶遇1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1282章 後宮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136章 大調整第793章 都不笨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150章 面聖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211章 江寧營第165章 劉鐵漢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790章 偶遇1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645章 部署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510章 刺激(2)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