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擴軍

看着身穿白衣的隊伍過來,範景文等人震驚了。

蘇天成的奏報,他也看到了,感覺到這是一次巨大的勝利,蘇天成帶領的兩千軍士,傷亡不到五百人,卻剿滅了六千流寇,斬殺二千餘人,生擒一千餘人,逃脫的不足兩千人,而且流寇首領老回回自殺身亡,如此輝煌的勝利,絕非一般軍隊,能夠做到的。

取得了如此巨大的勝利,爲什麼隊伍盡是身着白衣。

範景文有些明白了,爲什麼江寧營有這不一般的戰鬥力,或許他們這種對普通軍士尊重的態度,能夠說明很多的問題。

看見了範景文等人,蘇天成連忙下馬,疾步上前。

“江寧縣知縣蘇天成,拜見大人。”

“免禮,蘇大人,剿滅了流寇老回回部,皇上異常欣喜啊,聖旨已經到了,你且隨我到兵部接旨,對了,請縣主也一同到兵部接旨。”

“下官遵命。”

皇城外面,宴席已經擺好了。

蘇天成和朱審馨,進入了兵部大堂,跪接聖旨。

朱審馨被欽封爲誥命夫人,這是蘇天成沒有想到的,按照規矩來說,朱審馨是縣主,身份不一般,皇親國戚,很難有機會被封爲誥命夫人,如今,既是縣主,又是誥命夫人,身份愈發的尊貴了。

宣旨之後,範景文專門和蘇天成交談了很久,這一次的交談,沒有任何人蔘加。誰也不知道,他們談了一些什麼。

鎮守太監秦三德。高興的不得了,到了南京之後,他給予了蘇天成最大的支持,皇上是非常讚賞的,已經下密旨,表揚他幾次了,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下一步。就是回到司禮監,出任掌印太監,也不是困難的事情了。

張泰寧完全是震驚,如果說上一次,蘇天成帶着江寧營軍士,包括驍騎營、安慶衛的軍士,戰勝了紫金樑率領的一萬餘流寇。還存在偷襲的突然性,可這一次,完全是正面的對決,以兩千軍士,迎戰六千流寇,沒有絲毫的投機取巧。完全是血拼。由此可見,江寧營的戰鬥力,有多麼的恐懼。他是武將世家出身,清楚軍隊的戰鬥力,看見了戰報。見到驍騎營損失如此的慘重,也明白了。爲什麼迎親的隊伍,一律身着白衣了。

在張泰寧的印象裡面,能夠有着如此驍勇戰鬥力的,非後金的滿八旗莫屬了,野外戰鬥,明軍遇見了滿八旗,毫無勝算,滿八旗不善於攻城,要不是這樣的原因,還不知道北邊的戰事如何。

他不禁暗暗猜想了,要是江寧營遇見了滿八旗,會是什麼結果。

江寧營軍營裡面,陣亡將士的遺骸,悉數運回來了,統一下葬,將士的家眷,也被請到了軍營,送他們最後一程,澠池戰鬥結束之後,曾經有人建議,陣亡將士,是不是就地焚化,蘇天成拒絕了。

陣亡將士的家眷,可以領到一百兩銀子的撫卹金,她們租種的官田,免去一切的賦稅,持續三年時間,土地上所有的收成,都是自己的。

晉王府陣亡的將士,也一併安葬了,從這一天開始,他們有了新的身份,同樣是江寧營的將士了。

江寧營的書記員,記錄下來了所有陣亡將士的名單,包括個人的情況,這些都是蘇天成要求的,而且這些記錄,要認真保存,供所有軍士瞻仰。

這是從來沒有過的激勵,青史留名的激勵,試想一下,哪朝哪代的普通軍士,陣亡之後,會留下姓名,一將功成萬骨枯,不知道有多少默默無聞的軍士,成就了將軍的名聲,可在江寧營,情況不同了,普通的軍士,陣亡之後,也是要留下姓名的。

參加了葬禮,晉王府的護衛,要回去了。

蘇天成拿出來了一千五百兩黃金,交給了回去的護衛,這裡面,除開陣亡護衛的撫卹金,餘下的銀兩,護衛每人可以拿到一兩黃金。

本已是滿員的驍騎營,經過了這次的鏖戰,人員不足了。

劉實亮、羅昌、馬華彪和劉鐵漢等人的招募工作,基本結束了。

因爲蘇天成大婚,這件事情,自然耽誤了,招募軍士,肯定是需要蘇天成點頭的,將士越多,意味着開支越大,可不要小看江寧營的開支,算是天文數字了,就算是南京兩大營,也沒有這麼大的開支,要不是蘇天成想到了辦法,肯定是無法維持的。

接近兩個月的考覈和招募工作,三千的新兵,進入了軍營,加上晉王府的五百護衛,江寧營的將士,已經達到了九千人左右了。

人數雖然增加了,但戰鬥力還需要大幅度的提升。

特別是這次遴選的軍士,蘇天成不是很滿意,這些人,以前是流寇,作戰還是不錯的,知道服從軍令,而且紫金樑帶領的軍士,是流寇隊伍中間,戰鬥力比較強的,但他們的缺點,也是非常明顯的,甚至是有些致命的。

這些軍士,以前大都是明朝譁變的軍士,因爲拖欠餉銀的問題、上級軍官的剋扣盤剝的問題等等,起來造反,成爲了流寇的主要力量,但在不斷征戰的過程中,他們的紀律性確實存在很大的問題,隨意的搶掠、隨意的殺人,在他們看來是很正常的。

英山戰敗之後,這些軍士,心理髮生了很大的變化,可能是遭遇了過多的折磨,顯得有些畏畏縮縮了,身上看不到血性,看不到鬥志。

這些是蘇天成所不能夠容忍的。

在他的心裡,江寧營必須是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軍民魚水情,是很有必要的,這是軍隊力量的來源,只有得到老百姓的支持,軍隊纔有可能長期維持下去的。

征戰只是一個方面,僅僅是打贏了,就算是無敵於天下,那也是不行的。

殘酷的訓練,鍛煉出來的是體質,懂得感恩,明白自己爲什麼打戰,纔有可能培養出來不怕死的軍士,培養出來俾睨天下的軍隊。

江寧營暫時定下的編制,是一萬一千人,驍騎營、前鋒營、健銳營、步軍營和神機營,都是兩千人,斥候營一千人,當然,隨着時間的推移,軍士的數量,也是要發生變化的,而且,不長的時間之後,江寧營一定會承擔起來諸多的征伐任務。

蘇天成沒有那麼多的時間耽誤。

孫傳庭、孫元坤、劉實亮、羅昌、馬華彪、劉鐵漢等人,看着蘇天成,他們已經知道了,蘇天成對這次招募的軍士,不是很滿意。

這裡面,孫傳庭顯得隨意一些,他的身份有些特殊,作爲顧問,主要是提出來一些意見建議,暫時不會插手江寧營的具體事情,其餘人就不同了,江寧營的興衰,與他們有着莫大的關係了。

“你們都知道了,我對這次招募的軍士,不是很滿意,雖然說這些人,戰鬥力還是有的,可能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後,也是能夠馳騁沙場的,可僅僅這樣就夠了嗎,不行,所以說,今天我說的一些話,希望諸位能夠牢記,這是江寧營最爲主要的宗旨。”

“江寧營的軍規,不可謂不嚴,不可謂不細緻,表面看起來,很不錯了,但真正的凝聚力是什麼,絕非是這些死板的軍規,而是信念。”

“信念這東西,說起來有些飄渺,大家一時間難以理解,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江寧營的將士,爲什麼征戰,爲什麼奮不顧身的殺敵,在澠池大捷中,爲什麼有着如此英勇的表現,除開軍人的榮譽、江寧營的榮譽,難道就沒有其他的東西嗎。”

“情況肯定不是這樣的,就說江寧營將士的待遇,放眼我大明朝的軍隊,誰能夠達到這樣的標準,對將士家人的關心照顧,必須是無微不至,這就是最爲簡單的道理了,信念需要靠物質來支撐,需要靠關心來支撐。”

“這是我個人的認識,也是江寧營必須要做到的,不管如何的困難,將士的待遇,必須落實到位,再窮都不能夠窮了將士,將士的家人,要爲他們自豪。”

“我們做到了這一切,同樣要求將士要做到很多的事情。”

“今天我說一件最爲主要的事情,從現在開始,江寧營所有的將士,要樹立一種觀點,老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決不能損害老百姓的利益,江寧營的將士,要是爲非作歹,仗勢欺人,一定軍法從事,不管牽涉到誰。”

“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我們江寧營奉命征戰,每到一地,不準隨意徵用老百姓的錢糧,不準隨便進入老百姓的房屋,更不準發生鬥毆和侮辱婦女之類的事情,哪怕就是天上下刀子,也要老老實實的呆在屋外面。。。”

。。。。。。

孫傳庭瞪大了眼睛,這樣的觀點,他是第一次聽到,朝廷大軍征戰的時候,都是要求老百姓做出來貢獻的,大家也都是認爲,打戰本來就是爲了老百姓,要求老百姓做出來貢獻,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想不到江寧營有這這樣的要求。

這是一種全新的觀念,不要說孫傳庭,就是孫元坤等人,都覺得有些不能夠理解,但蘇天成說了,他們就必須要做到。

第684章 都會算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752章 大度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774章 海戰(4)第811章 詫異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202章 商議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58章 後續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791章 偶遇(2)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496章 內訌(1)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41章 收服第1280章 變化(1)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56章 下狠手(1)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684章 都會算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824章 準備(3)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23章 些須情況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67章 歸屬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775章 海戰(5)第153章 吳三桂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444章 想不到第79章 回家之後
第684章 都會算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752章 大度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774章 海戰(4)第811章 詫異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202章 商議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58章 後續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791章 偶遇(2)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496章 內訌(1)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41章 收服第1280章 變化(1)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56章 下狠手(1)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684章 都會算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824章 準備(3)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23章 些須情況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67章 歸屬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775章 海戰(5)第153章 吳三桂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444章 想不到第79章 回家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