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面授機宜

范文程離開崇政殿之後,豪格急着要開口說話,皇太極揮手製止了。

范文程離開崇政殿,這個舉措,已經說明了一切,這種情況,以前是不可能出現的,范文程幾乎參與了所有機密事宜的商議,也知道皇太極最終做出來的決定,但現在,范文程沒有資格參與商討了,這也表示了,范文程被排除在大清國核心的決策層了。

皇太極示意大殿裡所有人都退出去,包括護衛和太監。

很快,偌大的崇政殿裡面,僅僅剩下了皇太極與豪格兩人了。

這個時候,皇太極終於開口了。

“豪格,朕知道你要說什麼,先不要着急,聽朕說話,朕早就想着和你好好談談了。”

聽見皇太極這樣說,豪格安靜下來了,成爲了皇太子之後,豪格學會控制自身的情緒了,儘管說這裡面有着范文程的功勞。

“豪格,我大清國的局面,你應該清楚了,你是我大清國的皇太子,若是還不清楚大清國的整體局勢,朕會很失望的,不過這段時間,你的表現是很不錯的,朕很欣慰,要做好大清國的皇帝,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啊。”

“當年的四大貝勒,你是清楚的,那個時候,你的年紀也不小了,多年以來,你都是在外面征伐廝殺,極少參與到朝廷事物之中來,所以說,你的習性,有些急躁,總想着立竿見影,做事情也缺乏耐性,這些都是軍人的顯著特點,這不怪你,但你成爲了皇太子,若是不能夠徹底改變這些缺陷,朕是很擔憂的。”

“你要記住,權力只能夠集中在一個人的手裡,這就是朕當年極力排斥四大貝勒的原因,朕用盡了全力。想了很多的辦法。總算是徹底廢除了四大貝勒主政的規矩,如今的大清國,無人敢於提出四大貝勒主政的事宜,也不敢有人提出來這樣的建議,不管什麼時候,一個國家都只能夠有一位皇帝。”

“你是朕的兒子,知子莫若父,朕不得不說,你還不完美,至少沒有超過朕。這就註定了,你恐怕會比朕更加的艱難。可你也有有利的條件,那就是朕會爲你創造最好的條件,一切對你有威脅的力量,朕都會剪除的。”

“明太祖朱元璋,是朕很崇拜的人物,太祖皇帝經歷了太多的苦難,一手創立了大明王朝。這份豪情,無人能及啊,不過太祖皇帝后來誅殺功臣,引發了很大的爭議,甚至連當時的太子都頗有微詞,你知道太祖皇帝是怎麼教育太子的嗎,太祖皇帝拿出一根佈滿荊棘的棍子,遞給了太子,要求太子拿起來。太子當然不好拿了,太祖皇帝拿出了寶劍,很快將荊棘砍掉了,棍子平滑了,也好拿了,太祖皇帝教育太子,朝廷之中有着太多的重臣,這些人都是棍子上面的荊棘,削掉這些荊棘,太子就能夠坐穩江山。”

“朕告訴你這個典故,是讓你清楚,你將面對什麼樣的局面,太祖皇帝是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江山已經穩固,當然可以那樣做了,可朕不能夠那樣做,這世上的人才都是有個性的,平庸的人好管,可沒有什麼能力,有本事的人,大多桀驁不馴,只能夠用手段來籠絡,有些時候,甚至是自身受到委屈。”

“我大清國面臨的局勢,朕不想多說了,滿人權貴之中,有很多有能力的人,當初的阿敏、莽古爾泰,都是很有能力的人,也是有野心的人,朕迫不得已之下,清除了他們,那是因爲朕有把握,能夠掌控局面,能夠帶領大軍征伐,能夠獲取勝利。”

“朕想着,你恐怕也要面臨這樣的局勢,該怎麼做,朕還是那句話,該籠絡的一定要籠絡,該下手的不要心軟,若是有人危及到大清國的穩固了,動搖了你的地位了,你就要毫不猶豫的動手清除,不能夠有絲毫的心軟。”

“這些日子,朕仔細思考了,如何的對待漢人,要說在范文程的身上,體現的是非常明確的,朕清楚,范文程是很忠心的,沒有異心,。也絕不會威脅到朕的地位,但正是因爲這樣,朕出現了失誤,重大的失誤啊。”

“豪格,你要記住,有能力的漢人是很多的,有些漢人的能力,甚至超過了滿人,幾千年漢文化的傳承,不是嘴上說說那麼簡單的,只要是有能力的人,都是有缺點的,在范文程的身上,就完全體現出來了。”

“范文程雖然忠心,但也是嚮往權力的,而且權力慾望很強,朕記得很清楚,當年朕換回代善的時候,范文程從中運作,算計了耿仲明和尚可喜,讓兩人心甘情願的自盡了,當時還覺得,這是范文程的能力,現在想起來,覺得可怕啊,爲了自身的權勢,不惜出賣他人,這等的心機,豈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范文程很聰明,討好朕的同時,也注意搞好和你的關係,取得你的信任,不得不說,這是范文程的優點,范文程的這種能力,你也是要學習的,這世上,並非是黑白分明,處理問題需要從自身的情況來考慮,顧全大局的同時,也要兼顧個人,凡是他人的優點,都是要學習的,都是要吸取的。”

“我們大清國的滿人權貴,雖說在心機方面,比不上漢人,但我們滿人團結,這是我大清國能夠崛起的主要原因,你想想,幾十萬的滿人,和漢人比較起來,微不足道,但我大清國卻能夠數次的打敗明軍,依靠的是什麼,僅僅是驍勇嗎,朕看不是,重點還是團結,一旦我大清國遭遇了重大的變故,不管個人平日裡有什麼恩怨,都能夠拋開,至少以大局爲重。”

“朕也思考過了,做皇帝不能夠沒有心機,那樣會遭遇他人的算計,可做皇帝更加需要的是團結,需要衆人齊心協力,缺失了這個條件,什麼事情都辦不成,朕常常和你說,大明的那個崇禎皇帝,異常刻苦,自我要求嚴格,從來不耽誤政事,可爲什麼大明王朝還是衰變下去了,還不是因爲大臣不團結,陽奉陰違,如此的情況下,崇禎皇帝就是累死了,也不會有好的結局。”

說到這裡,皇太極咳嗽了幾下,長長嘆了一口氣。

“朕想到的是那個蘇天成啊,可惜朕沒有能夠早點注意到這個蘇天成,任由其發展了,朕曾經以爲,這個蘇天成,總比不上袁崇煥吧,最終也會喪身在大明官僚體制之中,想不到這個蘇天成,能夠規避大明官場上的麻煩,迅速壯大,朕現在恐懼這個蘇天成,十個袁崇煥,也比不上這個蘇天成啊。”

“此次蘇天成使用了障眼法,欺騙了朕,明軍主攻的方向是海州,朕判斷失誤,認爲是遼東方向,所有的部署,都是以遼東爲重點出發的,朕決定從海州方向發起進攻,現在看來,正好中了蘇天成的計謀啊,多鐸率領的大軍,被江寧營包圍了,凶多吉少。”

說到了這裡,皇太極的臉色愈發的蒼白了。

豪格準備再次開口,被皇太極揮手製止了。

“豪格,聽朕說,不要打亂了朕的思路。”

豪格安靜下來了,皇太極休息了片刻,再次開口了。

“剛剛范文程說出來的辦法,一半是朕想到的,那就是攪亂蒙古草原的局勢,牽扯蘇天成的注意力,蒙八旗從義州方向發動進攻,牽扯遼東明軍,滿八旗和漢八旗的主力,調集到海州方向,與蘇天成展開殊死決戰。另外一半是朕沒有想到的,那就是利用日本倭寇。”

“朕知道,你肯定是反對的,日本倭寇是異族,絕不能夠染指我大清國的事宜,放在以前,朕也是這樣的想法,可如今要發生變化了,朕前面和你說過,需要利用方方面面的力量,只要是對我大清國有利的,都可以利用,至於說許下的承諾,總是能夠變化的。”

“豪格,還有一點你要注意,范文程掌握的秘密太多了,有些事情是對你不利的,你絕不能夠繼續信任范文程了,如今的情況下,你可以利用范文程,讓他與日本人接觸,定下協議,一旦與日本人簽署協議了,利用日本人展開攻擊了,那個時候,你就要徹底撇開范文程了,利用日本人,一定會引發軒然大波的,將這些責任全部都放到范文程的身上,到時候,該怎麼做,就不用朕說出來了。”

“利用日本人的事宜,不是短時間的時間,日本人的進攻,還要從朝鮮開始,若是蘇天成暫時置之不理,就沒有什麼作用了,況且朝鮮駐紮的還有明軍,也是能夠抵擋一陣子的,所以這方面是不能夠抱多大的希望的。”

“朕這樣說,是告訴你,重點需要依靠的,還是滿八旗、漢八旗和蒙八旗,包括我大清國的滿人權貴,這一次的戰鬥,我們不能夠輸,雖然說海州方向,我大清國暫時處於劣勢,但這樣的情況,很快就能夠改變的,也必須要改變。”

第321章 聖旨下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157章 遇匪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158章 籌謀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225章 贖身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211章 江寧營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773章 海戰(3)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92章 會試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648章 夜襲(3)第139章 官田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66章 鄉試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1030章 妥協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54章 遇險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034章 聖旨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06章 禮儀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1117章 硬骨頭(2)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767章 波動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405章 募捐(1)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486章 出現變故
第321章 聖旨下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157章 遇匪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158章 籌謀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225章 贖身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211章 江寧營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773章 海戰(3)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92章 會試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648章 夜襲(3)第139章 官田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66章 鄉試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1030章 妥協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54章 遇險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034章 聖旨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06章 禮儀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1117章 硬骨頭(2)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767章 波動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405章 募捐(1)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486章 出現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