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闡明態度

正月十六。

河南府的士紳富戶代表,齊聚府衙,他們是專門來拜訪新任知府大人的。

河南與南直隸,有着不小的區別,流寇作亂,不少的士紳富戶都搬走了,到開封府去了,河南府靠近陝西和山西,是流寇經常關注的地方。

來府衙拜訪的,主要還是士紳,大部分的富戶都是有功名在身的,至於說商賈,沒有資格進入府衙,中原一帶,商賈是沒有多少地位的。

蘇天成還是熱情接待這些士紳富戶,儘管說他對士紳富戶的印象,不是很好。

蘇天成和江寧營的威名,沒有完全傳到河南府來,前來拜訪的士紳富戶,都是禮節性的,說一番客套的話語,言辭中間,沒有絲毫實質性的內容,不過大家還是帶來了禮物的,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反正還在正月,拜年不是什麼稀奇事情。

至於說江寧縣對士紳富戶的態度,要求這些人做些什麼貢獻,估計衆人都不清楚。

特殊情況也是存在的,中原一帶,流寇騷擾,民生凋敝,就算是中興學社,在這裡的影響也不是很大,這也難怪劉宗周和鹿善繼想着到河南府來,將中興學社的思想傳播開。

因爲流寇的騷擾,這裡的士紳富戶,更多的注意到的,是自身利益的保護。

正月來拜訪,氣氛是不錯的。

大家都說完之後,等候知府大人表態了。

當然,這樣的表態,也是在衆人預料之中的,什麼今後多多仰仗、什麼爲民謀福利等等的話語,這是一套基本的程序了。

如何與河南府的士紳富戶見面,以及應該說些什麼,蘇天成仔細考慮過,話說深了。這裡沒有很好的基礎,還有藩王在背後,尚未開展工作,就遇見莫大的阻力,肯定不是明智的選擇,話說淺了,日後推行若干政策的時候。可能被某些人揪住小辮子了。

“諸位都是河南府的名流士紳,本官就不說那麼多的客套話語了。”

“本官在江寧縣的時候,推行過諸多的政策,有些事情,可能會牽涉到諸位的,大家若是有興趣。可以去打聽一下江寧縣的情況,也好有一定的思想準備。”

“本官到河南府赴任,有一個最爲重要的事宜,那就是剿滅流寇,維護地方上的治安,江寧營調防河南府,就是最好的說明。”

“不管是發展本地經濟。還是剿滅流寇,都是需要銀子的,本官也不忌諱了,若是需要諸位做出來貢獻的地方,還望得到諸位的支持,若不然,老百姓流離失所,流寇騷擾。荼毒地方,本官失職了,諸位的日子也不好過的。”

“新年伊始,本該說一些吉利話語,可本官就是這樣的脾氣,喜歡直來直往,不喜歡兜圈子。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好我好大家好,府衙需要諸位的支持。本官祝願諸位新年大發,萬事大吉,更希望河南府民衆豐衣足食,江寧營早日剿滅流寇。”

一番話說完之後,蘇天成舉起茶杯送客。

衆人尚未明白過來,知府大人說的這些話,隱含着不少的意思,不過人家已經舉起茶杯送客了,也應該知趣,主動告辭了。

衆人滿懷疑惑的離開了。

很快有人想起來,江寧縣來了一些商賈,這些商賈,肯定是知道知府大人在江寧縣的所作所爲的,所以說,不少人開始琢磨着,是不是去仔細問一問。

這些天的時間,蘇天成主要關心兩件事情,江寧營的立足問題和春耕生產的問題,兩件事情都是大事,不能夠有絲毫的疏忽,特別是春耕生產的事宜,河南府下轄一州十三縣,可不是以前那麼簡單了,若不是考慮到時間特殊,他早就下去看情況了。

江寧營安頓好了,將士的素質不同了,到了軍營,很快開始自己動手,整理軍營房屋,動手建設,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也沒有忘記訓練的事宜。

孫傳庭完全能夠做好這些事情,蘇天成只是時常的去看一看,不需要過多的操心,倒是春耕生產的事情,他有些擔心了。

河南府的人口總數和耕地總數,按照府衙和縣衙統計的情況,人口爲53萬人左右,耕地549萬畝,分佈在一州十三縣,不過,這個統計數據,延續了好多年了。

洛陽的名氣很大,可這不能夠代表說,河南府就富裕了,情況恰恰相反,明初的時候,戰亂的影響,河南府民不聊生,地廣人稀,朝廷通過民屯、軍屯和商屯等形式,增加河南府的人口,開發荒無人煙的土地,改變地廣人稀的局面,還長期見面這裡的賦稅,提供牲畜和農具,刺激經濟發展,多年建設之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人口一度增加到73萬人。

可惜這些年的災荒,加之流寇的騷擾,一切都遭遇到破壞了。

河南府多爲山地丘陵,地勢複雜,可這裡土地肥沃,民風淳樸,易於管理。

有利和不利的條件,河南府都具備了,關鍵看官府的作爲了。

土地首先成爲了問題,大量土地兼併在士紳富戶的手裡,最大的地主頭子,就是福王朱常洵。河南府共有耕地549萬畝,可能夠收到田賦的,不足300萬畝,這個數字的懸殊是驚人的,也就是說,接近一半的土地,被士紳富戶兼併了。

北方的糧食產量,本就不能夠和南方相比較,低一半左右,不足300萬畝的土地,要承擔549萬畝土地的賦稅,這樣的情況下,老百姓的負擔自然加重了,這還不是主要的問題,連續的災荒,土地上沒有收成,如此的情況下,老百姓只能夠加速變賣土地,最終失去了一切,租賃土地也得不到收入的情況下,只能夠當流民了。

河南府的官田,只有二十餘萬畝,被兼併的土地,達到220萬畝以上。

如此的情況下,老百姓不造反,已經是很不錯了。

蘇天成終於發現了,他避不開福王朱常洵,想要從土地上面動手,必然要接觸朱常洵,其餘的士紳富戶,肯定是看着朱常洵的。

河南府通判譚長洛坐在下首,蘇天成的名氣,他是知道的,如此年輕,就出任了知府,正四品的品秩,至於說江寧營的驍勇,朝廷邸報上面,已經說得很多了。

“譚大人,本官到河南府來,還需要得到諸位同僚的支持,今日請你來,是想着和你商議一下,看看近期有哪些需要着重處理的事宜。”

“下官聽從大人的安排。”

蘇天成看了看譚長洛,這話好像是應付的意思,通判的職責,主要是輔佐知府,掌管田糧水利訴訟事宜,側重於訴訟方面,最爲重要的職責,還是監督本地官員,通判有密摺專奏的權力,可大多數知府轄下的通判,其密摺都直接到了都察院,或者是內閣,不一定能夠直接到皇上的手裡。

譚長洛是天啓年間的進士,年紀不小了,升遷的速度不快,實話實說混的一般,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這樣的官員,多半是沒有多少的背景,但深諳官場哲學,做事情都是四平八穩的,不會出現大的錯誤,也不能夠做出來偌大的功績。

面對這樣的官員,你說話就要直接了,有什麼說什麼,意思表達清楚,不要含糊,不要讓他去琢磨,否則他很有可能曲解你的意思了。

“譚大人,本官主要想到了一件事情,春耕生產,前幾年,河南府遭遇很多的災荒,老百姓遭了很多罪,如今最爲主要的事宜,還是糧食,若是老百姓沒有糧食吃,流民數量必然增加,這些年流寇肆掠,就是因爲老百姓不能夠安居樂業,飯都吃不飽了,談其他的事宜,恐怕是笑話了,本官考慮,自明日開始,到下面的州縣去看看,究竟是什麼情況,各級官吏是不是下去督促春耕生產了,這府衙的事情,還是請你維持一下的。”

“大人說的是,下官有個建議,大人初來乍到,不熟悉情況,可否容下官跟隨下去,也好介紹各地的情況。”

蘇天成輕輕搖頭。

“不用了,時間緊迫,本官這次下去督查各地情況,不超過半個月時間,很快就要回到洛陽,這一州十三縣,都要到的,特別是北邊陝州,盧氏縣,陝州所屬靈寶縣、閿鄉縣,這些地方,歷來都有些貧窮,土地貧瘠,距離府衙也有些遠了。正月以內,府衙的事情,請你多操心了。”

譚長洛倒也乾脆,點點頭。

“大人,處理府衙的事情,下官一定盡心竭力,不知大人有何要求。”

“沒有什麼其他要求,本官初來乍到,還要熟悉諸多情況。”

譚長洛看看蘇天成,欲言又止。

蘇天成發現了譚長洛的這個動作。

“譚大人是不是有什麼事情需要說的,儘管說出來。”

“大人到河南府來了,是不是抽時間去拜訪福王,這也是禮節啊。”

蘇天成有些吃驚,藩王是不準干預地方事務的,怎麼自己到河南府來了,還要拜訪福王朱常洵,這豈不是落下把柄嗎,可譚長洛身爲通判,絕不會隨意開口的。

“本官知道了,事情多,時間緊,還是下去看看情況,回到洛陽之後,看時間決定吧。”

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157章 遇匪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77章 郡主來了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1081章 暗戰(2)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418章 造勢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248章 協調會(2)第444章 想不到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1183章 定局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7章 馬市驚魂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123章 唐海泰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99章 聖眷難測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1012章 誤判?(1)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56章 下狠手(1)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8章 交易第156章 出發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467章 敗退第498章 內訌(3)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127章 密旨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1191章 稱帝(3)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406章 募捐(2)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258章 花絮第1081章 暗戰(2)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809章 前兆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772章 海戰(2)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
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157章 遇匪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77章 郡主來了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1081章 暗戰(2)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418章 造勢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248章 協調會(2)第444章 想不到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1183章 定局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7章 馬市驚魂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123章 唐海泰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99章 聖眷難測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1012章 誤判?(1)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56章 下狠手(1)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8章 交易第156章 出發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467章 敗退第498章 內訌(3)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127章 密旨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1191章 稱帝(3)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406章 募捐(2)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258章 花絮第1081章 暗戰(2)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809章 前兆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772章 海戰(2)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