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

王承恩這麼一質問,文武百官盡皆低下了頭。

誰都知道此刻即便南京城被潞王朱常淓圍着,但南京城內依舊是由崇禎帝朱由檢的人控制着。

即便真的有別有居心者此時也都只能緘默不語,或者尋求其他的方式趁着這種政治動亂的時候達到自己的目的。

“我等食君之祿自然是忠君之事,值此叛軍壓城之際,要麼替陛下死守南京,要麼便只有城失殉節,什麼是從賊,還望王公公不要隨意疑忌朝中大臣!”

內閣首輔高弘圖這時候站了出來。

對於東廠提督王承恩如此威脅大臣,他自然是心裡不滿的,但也明白現在這種時候的確會有人想趁機鬧事,便先自己站了出來把腔調先定下來。

因而,內閣首輔高弘圖在叱問完王承恩後便轉身問向身後的內閣六部大臣:

“諸位,你們說說,我等是不是要爲陛下盡忠!”

“誠如首輔所言,難不成就你們東廠的忠於陛下,我們這些做文臣就都君心叵測不成。”

“就是,我等若連這點忠貞都沒有,怎有面目忝居於這廟堂之上!”

……

百官們相繼發言,都表示自己沒有勾結叛軍之心,皆表示寧肯爲崇禎朱由檢殉節也不向潞王朱常淓投誠。

其實大家也都知道現在即便有心投誠也不能在明面上表現出來。

而如今內閣首輔高弘圖這麼一表態,也就更加確信現在是不能有任何動作,只能靜觀其變。

更何況,此時所有人都已得知了朱由檢的諭旨,知道近衛軍第一軍已經大敗譚泰且即將全殲清軍主力然後回師江南。

因而,此時誰也不敢在這種時候動歪心思。

即便有不相信前線軍事消息是真的人,此刻也都只能暫時保持沉默。

阮大鉞走了過來向內閣首輔拱了拱手:

“到底是閣老,如今這種時候,也只有您老能穩住人心。”

王承恩也過來向高弘圖拱了拱手。

“城防與治安的事也得仰仗兩位了”。

內閣首輔高弘圖也同樣向阮大鉞和王承恩拱了拱手。

而此時,吏部尚書華允誠站了出來:

“諸位且聽華某一言,陛下在臨走前已着定王監國,依華某看,陛下只怕已有屬意定王爲皇儲之意,如今陛下遠在河南,而南京城卻又危在旦夕,不如先讓定王帶着傳國玉璽和皇后巡視南昌,以備不患。”

“爲什麼是定王,怎麼不是惠王,惠王乃陛下嫡長子,理應是惠王出巡!”

禮部尚書王思任則提了反對意見。

而這時候高弘圖不得不再次大喝一聲:

“夠了!南京城還沒破呢,就先爭起這事來了,即便南京城破了,陛下的近衛軍也能再次打回來,陛下的諭旨你們不是沒聽見,爾等不覺得自己想得太多了嗎?”

“高閣老此言差矣,我等不過是未雨綢繆耳!

清軍百萬大軍南下,陛下到底能不能全殲清軍不是聖旨上說說那麼簡單,江南遍地皆是叛軍,陛下能不能回到江南也是個問題,我們若不早做打算,難道我大明的江山就要拱手讓他潞王接手不成,爾等皆是朝中重臣,不讓皇子出巡,到底是何居心!”

這時候一名叫袁宏勳的翰林院掌院學士兼詹事府詹事也站了出來,指着高弘圖和阮大鉞等便叱問起來。

“永王就在山東,還要什麼皇子出巡,爲人子不應爲君父死守國都不成!”

阮大鉞這時候大吼了一句。

而袁宏勳則是冷冷一哼:“永王哪及惠王殿下之身份高貴,惠王殿下乃嫡長子,他是嗎?阮大鉞,別以爲我等不知道你的心思,你是想讓永王成唐肅宗,你好做杜鴻漸!”

阮大鉞看向了王承恩和李若璉,他可不敢承認自己有這樣的想法,不然王承恩和李若璉都會殺了自己。

但阮大鉞此時卻也是百口難辯,他氣的漲紅了臉:“胡說八道,胡說八道!”

“夠了!該不該讓皇子出巡,也得先問問皇后願不願意走,哪有自己母親處於危境之中,自己出巡外地的道理!”

高弘圖自然知道眼下這些百官們都想着的是趁着這個機會陪着一位皇子出城,一旦天下有變,他們好直接扶這位皇子登基。

但偏偏這些官員們口口聲聲都說是爲大明的江山社稷,他也找不着理由反駁,即便阮大鉞此時都有口難辨,因而他乾脆把這個問題拋給皇后周氏。

畢竟國朝以孝治天下,如果皇后周氏不走,這些心懷叵測的官員們也沒辦法讓自己支持的皇子拋棄自己母親而離開南京。

“兩位殿下,還請你們回宮詢問詢問皇后娘娘吧。”

高弘圖拱手向惠王朱慈烺和定王朱慈煥行了一禮。

惠王朱慈烺和定王朱慈煥向內閣首輔高弘圖回了一禮,便進了宮中。

待這兩位皇子一進宮,其餘大臣也都相繼離開,王承恩不由得感嘆:

“還好南京城的軍權還在我們幾個手裡,不然的話,真不知道會亂成什麼樣子。”

“不僅僅如此,好在三位皇子中唯獨就永王沒在南京城,陛下就是陛下,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

高弘圖說後就意味深長地看了阮大鉞一眼。

……

此時,惠王朱慈烺和定王朱慈煥都跪在了皇后周氏面前:

“母后,叛軍已經包圍了南京城,您不能再留在這裡了,您就答應兒臣們隨兒臣離開南京吧,兒臣也不想看見母親您身處如此險境啊!”

啪!

皇后周氏突然一巴掌接着一巴掌地扇在了這兩個皇子臉上,且臉色變得異常嚴厲了起來:

“你們知不知道你們在說什麼!

別以爲做母后的不知道你們在想什麼,你們的陛下還沒死呢,就想着單飛了!

這個家還沒散!

要走你們走,我不走,我相信他!

我相信他一定會回來拯救我們的,拯救這個天下的,這裡有他的一切!

即便南京城破了,我也要在這裡等他回來!他是我的丈夫!”

皇后周氏說着便淚眼婆娑起來。

惠王朱慈烺和定王朱慈煥見此也不好再說什麼,心裡略微有些失望,拱了拱手就直接離開了坤寧宮。

兩人第一次覺得自己的母后也不是那麼可敬。

多謝書友劉存100閱點打賞

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二百六十七章 處決尚可喜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五百五十二章 整個大明的人都知道你是大漢賊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
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二百六十七章 處決尚可喜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五百五十二章 整個大明的人都知道你是大漢賊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