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關山海(下)

山谷間的風很大。烈風捲起地上的冰雪。劈頭蓋臉的砸向行走在山間的隊伍。差不多一千人的隊伍,人人都牽着馬,深一腳淺一腳的在雪中跋涉。他們都披着白色的連帽斗篷,護住全身。只在擡頭時,才能從相貌上,看出他們女真人的身份。

山海關下的戰事已經打響,但隆隆的炮聲傳到離關城近三十里的山谷間已經微不可聞。始建於北齊的關牆並沒有覆蓋到燕山深處。崎嶇的山脈中,有數條可以繞到山海關城後的小路。女真人控制了平州地區三四年,對周邊的地理了解甚深,尤其是山海關附近的地勢道路,更是當年對付割據平州的張覺時,而多次被利用過。

他們是完顏宗望派出來的又一支偏師。但凡名將,都會利用一切手段去削弱敵軍,以期能全師而勝。完顏宗望擁有多出陳伍數倍的兵力,自然不可能全數堆在山海關前。雖然他並不指望派出來的這一支偏師能起到克敵制勝的作用,但最不濟,也要在山海關的後半段,放火燒山,鬧出聲勢來,讓守軍軍心不穩。只要能在戰鬥中擾亂陳伍的軍心,那也已經足夠了。

這千多人的女真騎兵覺得他們很幸運。預料之中的敵軍並沒有出現。穿過現在身處的樹林,翻過眼前的山丘,再往前六七裡,便能直抵山海關後。出發之前,沒人想到,他們的行動會如此的順利。

但他們更沒料到,他們的一舉一動早已落入敵人的眼中。林中深處,一座雪堆動了一動,一隻手從下面探了出來,左右撥了一撥。積雪被掃開後,便露出了下面的一個窟窿。如果將視線深入進去,就能發現這是個用樹枝和泥土搭起的哨棚。

就在棚子中,一人壓低了聲音:“想不到女真人真的來了!”

“有什麼想不到的!他們兵多,我們兵少,不分兵偷襲側後纔有鬼!”說話的是個大鬍子,亂蓬蓬的鬍鬚將他大半張臉給遮住,連年歲也分辨不清。

“要是我們有多餘的兵力去側擊女真人就好了,也省得我們要守在這裡!”

大鬍子一聲嘲笑:“女真人的大營一直佈置到潤州以北,哪有空隙穿過去偷襲!?”

說着,他擡腳便是一踢:“小七,別睡了!女真人來了!”

就在兩人的腳邊,一個十七八歲的士兵裹着雙層毛毯睡得正香,卻被一腳正中屁股,哼哼唧唧的醒了過來。被喚作小七的少年揉着眼睛站起來,睡意仍留在臉上,“女真人來了?……那我去點狼煙!”

“你睡糊塗了,才一千人點什麼烽火?!睜開眼睛看看清楚!”大鬍子一巴掌拍在少年的後腦勺上。“別磨蹭了,快點去,不要讓其他幾個哨給搶了先去!”

……

山海關前。

傳入耳中的尖嘯聲低沉了下去,如同一聲驚雷後的隆隆尾音,漸漸的消失在身後,而慘叫聲就在炮彈落地之處響起。

一枚炮彈從頭頂剛剛掠過,完顏宗望卻沒有半分動容,這一年來,他見識了太多的炮火,已經分辨出什麼聲音的炮彈需要趴下,什麼聲音的炮彈根本不需要躲閃。

雖然在如暴風雨的炮火中,宗望並不敢豎起他的將旗,但他卻仍是隨着大軍,逐步向前邁進。不論對面的炮火有多麼猛烈,他的軍隊也必須徑直向前。

沒有人比完顏宗望更瞭解如今大金國面對的形勢。內憂外患的國家,已經瀕臨崩潰的境地。所謂盛極而衰,古往今來,歷朝歷代,乃至四方小國,都逃不過這四個字。不過有的拖得時間長些,有的時間短些。完顏宗望知道這個道理。但他沒想到大金的時間卻這般短暫。

起兵滅遼打下了興盛的根基,南下破宋可謂國勢最旺盛的時候,但站在東京城中的那些日子,誰能想到一年之後,他們就要面對亡國的風險。大金國,倏忽而起,倏忽而落,竟然轉瞬間就要煙消雲散。

大金國勢每一日都在衰退,人心每一日都在離散。國中的百萬外族,不,甚至包括完顏部以外的女真人,他們眼神也一天天的變得桀驁起來。金國立國時間太短,根基尤未穩定,除了幾十萬女真族人,其餘外族都沒有忠心可言,全都是被女真鐵騎的戰力所壓服。

塞外並不像中原講究着君臣大義,像趙瑜明明早已擁有併吞天下的實力,卻還在南朝被攻破都城之前恪守君臣之道的做法,在北地是難以想象的。實力決定一切,哪一部的兵力強盛,哪一部就能君臨北地。完顏部就是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已經強過了契丹,纔得到所有北方部族的擁護。但一旦完顏部失去鎮壓的實力,就像頭狼位置的狼王,就會被舊日的部下羣起而攻,撕成碎片。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大金若是亡了,他完顏宗望又能到哪裡去。所以宗望才能毫不猶豫讓自己的部衆全數去送死,如果一部分族人的死能換來的整個部族的平安,他就能斬釘截鐵的去做。

鐵浮屠也好。帶着炸藥包的柺子馬也好,還有派出去翻山越嶺的幾支千人隊,都是削弱敵軍戰鬥力的犧牲品。就在宗望身邊,還有一千精銳。從衣甲裝備上看上去,與其他女真鐵騎並沒有區別,但。精心訓練出來的親衛。他們也是一樣是。只要能獲勝,誰都可以犧牲掉。

以打促和。帶給南朝承受不起的損失,使得趙瑜放棄北進的念頭。在丟失了故遼的南京道,金國上下甚至還做好了放棄西京道的準備。他們的底線就是維持着塞外之地,以等待將來的時機。但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付出代價。

就在出戰的時候,完顏宗望心中已經有了覺悟。就算犧牲了自己,也無所謂!宗望寧定的看着城頭上閃爍着的火光,自家的身體自己最清楚,若能在死前爲完顏家爭取了一線生機,那他也沒有什麼遺憾了!

前方的號角喧囂起來,前軍已經到了可以開始突擊的距離。鐵浮屠在行進中一直承受着狂風暴雨般的攻擊,一枚枚從前方飛來的炮彈撞碎了擋在彈道前的一切阻礙,在隊伍中趟開一條血路,將騎手和坐騎的血肉打散、混合、攪拌在一處。但鐵浮屠還是逐漸接近到距離敵陣兩裡的突擊點。

蹄聲開始變重,第一排騎兵逐步提高了速度,等他們提前了五十步,第二排也開始了衝鋒。這是爲了防止宋人一炮收穫去兩條性命。而刻意拉開了距離。衝在最前的騎手是犧牲品,而趕在敵陣火炮發射前跟進的第二排,會爲倒在炮火下的第一排騎手報仇雪恨。

五十步這個距離,是經過多次測算。重騎兵衝過五十步的時間並不算長,在這段時間裡,並不足以讓火炮再次發射。這並不是以金國自家的炮兵重新裝填炮彈的時間來計算,而是將這時間減去一半,當做南朝炮兵的裝填速度來衡量。

完顏宗望慘敗了下去,他曾經覺得,將南朝炮兵攻擊速度算作高過自家一倍,已經是足夠慎重。甚至有些過分。但現在他終於發現他錯了。完顏宗望從來沒有想到,火炮竟然能以張弓射箭的速度來發射!

……

轟然一身巨響,百十枚鉛丸隨着火焰從炮口飛射而出。半人高的子母快炮猛地向後一頓,又寬又後的兩隻輪子在雪地上拖出來兩條甚深的車轍。

一隻帶着棉布手套的右手無視因火藥燃燒而變得滾燙的火炮,一下拉開了炮閂。砰的一聲,一枚冒着熱氣和硝煙的鑄鐵彈殼就從炮膛中掉了出來。

**的絨布拖把隨即插入炮管,來回兩下,便將留在裡面的火藥殘渣清理乾淨。丟下拖把,兩名炮手將炮身推回原位,輕巧的火炮並沒有讓他們費太大的氣力。

“炮彈!”炮長一見準備完畢,便立刻大聲吼道。

其實也不需要他下令,裝填手早已做好準備,一枚黝黑的炮彈——或者說叫子炮——就託在手中。一見炮手們爲他讓開身子,便上前一步擡手就將炮彈送入炮膛中。關上炮閂,點燃引線,幾次呼吸的時間,這門速射步兵炮就再次轟鳴起來。

在這片戰場上,上百門子母快炮吞吐着硝煙和死亡,用炮聲奏響了完美的樂章。不似古箏一聲聲的錚錚作響,而是像胡琴一般纏綿悱惻,連綿不絕。

多少個日夜,宗望和宗幹一起絞盡腦汁、費盡心思,來策劃攻擊炮兵陣地的方案。但他們所花的心血卻建立在無知和誤算之上。曾經讓每一個女真將領引以爲傲的鐵浮屠,在金屬彈流中,脆弱得不堪一擊。一列列高速衝鋒的騎兵橫隊,在炮火覆蓋的瞬間,便損失殆盡。屍山血海堆積在陣前,重騎兵們無力將步伐多跨出去一步。

但此時,完顏宗望原本蒼白下去的臉色又重新紅潤起來。鐵浮屠雖然無法逾越火炮劃出的死線,但他們已經完成了宗望心中最低的目標,吸引了足夠多的炮火。就在這時候,兩翼的柺子馬已經提前一步衝入。前部與敵軍的騎兵隊糾纏在一起,將他們盡數堵在外圍,而帶着炸藥包的敢死隊,便覷空以從側翼高速衝進敵方戰線,直插中軍陣列。而且與此同時,山海關城的側後方。隔着稍遠的山巒中有幾束濃煙騰起,煙火逐漸覆蓋了了山頭,宗望派出去的幾支偏師,也達成了最基本的戰果。

‘能贏!’宗望牙齒咬得死緊,緊張得幾乎要屏住呼吸。再強的軍隊也沒有辦法在軍心不穩的情況下繼續作戰,“肯定能贏!”

……

“該死!”

“完顏宗望瘋了!”

城頭上,陳伍和耶律大石忍不住叫道。他們沒有心思去關心遠處山中騰起的烽煙,那裡早有佈置。完顏宗望玩出的一點小花樣根本誆騙不了他們,以及下面飽受教育的士兵。讓陳伍和耶律大石動容的,是城頭下,一記記驚天動地的爆炸聲。

女真騎兵竟然使用了自殺性的爆炸襲擊,這完全超出了陳伍和耶律大石的想象。一團團赤紅色的火球就在方陣邊爆開,近在第一線的士兵們被吞沒進火焰中,消失無蹤。爆炸鼓起的熱浪甚至衝上了城頭,帶着濃濃的血腥氣息。

空心方陣本就是對抗騎兵而使用的陣型。方陣與方陣之間都隔有數十步的空隙,十幾個方陣可以互相支援,消滅衝進空隙中的敵騎。方陣四面都有槍口和刺刀對外,完全不怕敵騎出現在側翼。就算敵軍騎兵來攻,戰馬在刺刀的威脅下,也只能繞着方陣打轉,最後被來自前後左右的子彈所消滅。

安置兩翼的驍騎兵也就是因爲這樣,纔沒有拼死攔截衝入陣中的敵騎。但一時的疏忽大意,卻造成了讓人難以承受的結果。

“大將軍!”耶律大石對陳伍叫道,他被女真人的瘋狂所驚到,“派預備隊出援罷!”

陳伍整了整領口,借這個動作讓自己恢復冷靜,“我相信我的兵!”他口氣堅定。就算兩翼的方陣正在潰散中,陳伍的信心依然沒有動搖。

“我相信我的兵!”他再一次重複道。

奔馳中,烏延古拔出了腰間的火摺子。迎風一晃,火焰嗤嗤亮起。看着前方的敵陣,他狠狠的大笑。南朝的士兵瘋狂的開槍射擊,但他耳中已經靜了下去,聽不到任何聲音。火摺子靠上了引線,烏延古只覺得周圍一切都變慢了,引線冒着火星,戰馬一步步踏前。在烏延古生命中的最後一刻,沒有想起死在舊日戰場上的兄弟和長子,只是驚異的看着,在他馬前仍然堅定的一雙眼。

又是一團火焰在龍騎一營第四指揮的方陣右側爆開。爆風衝擊波,在陣中帶起了一片血浪。方方正正的口子陣,頓時少了右邊的一豎。硝煙還未散盡,十幾名女真鐵騎從缺口一擁而入,張牙舞爪,揮舞着長刀和狼牙棒,直衝指揮軍旗而來。

第四指揮的指揮使林嵩此時仍高據在馬上。左手緊緊攥着軍旗,右手舉着指揮刀。一條條命令從他口中發出,整頓着被爆炸打亂的陣型,全然不顧敵軍已經殺到身邊。

守護指揮部的親衛們衝過來堵在林嵩的馬前,迎着女真騎兵,舉起帶着刺刀的長槍。蒙着眼罩的戰馬撞開了前排的士兵,但刺刀也同時被刺入騎兵和戰馬體內。親衛們毫不猶豫的迎着敵騎衝前,挺着刺刀前赴後繼。衝入敵陣的女真鐵騎就這麼淹沒在一叢叢刺刀叢中。

隨着一聲慘叫,最後一名女真騎手終於連着他的戰馬倒在地上。但自始至終,林嵩沒有側頭看過他們一眼。

烈火之中,方能辨出真金。逆勢之中,方能表現龍騎兵們的傑出。陳伍的信任,並沒有被辜負。

側翼的幾座方陣被瘋狂的女真騎兵炸出一個個缺口,但組成方陣的龍騎兵們並沒有因此潰散。在一瞬間的慌亂後,士兵在軍官們的呵斥下又恢復了平靜。女真騎兵的瘋狂,反襯托出漢家勇士冷靜。

就如第四指揮一樣,每一個遭到自殺性爆炸襲擊的方陣,都在潰散邊緣被官兵一齊拯救回來。聽着着指揮官們的口令,因爆炸而鬆散開去的戰列,一步步合併壓縮,將缺口補起。

整合起來的隊列中,子彈變得更加密集。排槍的射擊,不亞於炮火的轟炸。後續的敵騎,無法在越雷池一步。

還有許多女真敢死隊員沒能及時衝到敵軍陣前,他們被排槍子彈阻隔在外圍,稍稍近前就會被亂槍打到在地。有人絕望的隔着甚遠便點燃了炸藥包,但他們再也沒有剛開始的成功,僅有的收穫也只是一團很快散去的硝煙。

完顏宗望的孤注一擲,除了一時的混亂,沒有收到任何成果。正如他低估了大宋炮兵們的發射速度,他更是低估了大宋軍官們的冷靜和士兵們的堅毅。威力再強的火器也不是勝利的關鍵,人才是一切。

林羅棋佈在關前的近二十座空心方陣如磨盤一般,將衝入防線的女真鐵騎擠壓、碾碎。再堅硬的黃豆,卻也不可能在沉重而堅實的青鋼石磨中保持完好。剛滿一個時辰的戰鬥,衝鋒的女真騎兵已經血肉成泥,雖然他們給趙瑜的軍隊帶來的傷亡,遠遠超過過去的任何一次戰鬥,但勝利的天平並沒有有因此而倒向女真一方——因爲他們的傷亡更加慘重。

陳伍傲然站在城頭之上,西沉的斜陽在他的大旗上鍍上了一層血色。他腳下的關頭僅僅是一堆土石。土石關隘不足爲峙,熔血肉爲磚,以人心黏合,千萬人會於一處,以生命來守衛,這樣的關城,又有誰家能破!

關城上重鼓再次擂響,由千萬漢家勇士所構築,真正的接山連海的天下雄關,隨着鼓聲,正一步步的逆勢向前!

@!!

()

第25章 俘王(上)第45章 蔡攸(下)第22章 戰船(下)第32章 中秋(下)第16章 軒波(上)第2章 夜話(中)第61章 九五(下四)第21章 戰船(上)第42章 大石(下)第43章 餘波(中)第2章 平安(下)第33章 故鄉(下)第19章 海嘯第19章 陣線(上)第31章 中秋(上)第13章 硝煙(上)第46章 新年(上)第6章 戰前(下)第23章 傳承(五)第11章 和議(上)第6章 戰前(下)第14章 硝煙(中)第17章 商戰(中)第10章 迎擊(下)第9章 三國(上)第28章 帝國(下)第19章 陣線(上)第24章 清化(下)第33章 故鄉(下)第12章 和議(中)第7章 投奔(上)第44章 亂象(一)第25章 俘王(上)第16章 神機(上)第28章 攤牌(上)第25章 帝國(上)第17章 變奏(下)第2章 白山黑水(二)第39章 湄嶼(下)第42章 大石(下)第34章 南行(下)第3章 使團(上)第33章 冬雨(下)第2章 奇襲(下)第23章 武功(下)第15章 船場(上)第44章 餘波(下)第47章 助守(上)第30章 輕取(上)第14章 翻牌(上)第25章 野心(上)第9章 懲戒(下)第6章 戰前(下)第34章 經濟(中)第5章 天津(上)第9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二)第11章 白山黑水(四)第29 傳言(中)第5章 未來(上)第47章 新年(下)第30章 戰備(上)第16章 遭遇(上)第3章 老種(下)第57章 西軍(中)第39章 湄嶼(下)第14章 包圍(中)第47章 新年(下)第24章 輿論(上)第18章 神機(下)第5章 未來(上)第22章 勇氣(下)第36章 股票(上)第18章 商戰(下)第53章 道阻(完)第35章 經濟(下)第15章 間奏(下)第26章 開春(上)第11章 靖安(中)第45章 蔡攸(下)第44章 亂象(一)第48章 助守(下)第21章 勇氣(中)第24章 輿論(上)第30章 連橫(下)第36章 覆亡(下)第49章 道阻(三)第62章 九五第13章 父兄(上)第40章 故人(下)第16章 神機(上)第18章 商戰(下)第56章 西軍(上)第25章 輿論(下)第40章 關山海(上)第11章 孤舟(上)第22章 球賽第42章 大石(下)第19章 陣線(上)第62章 九五第10章 宣傳(上)
第25章 俘王(上)第45章 蔡攸(下)第22章 戰船(下)第32章 中秋(下)第16章 軒波(上)第2章 夜話(中)第61章 九五(下四)第21章 戰船(上)第42章 大石(下)第43章 餘波(中)第2章 平安(下)第33章 故鄉(下)第19章 海嘯第19章 陣線(上)第31章 中秋(上)第13章 硝煙(上)第46章 新年(上)第6章 戰前(下)第23章 傳承(五)第11章 和議(上)第6章 戰前(下)第14章 硝煙(中)第17章 商戰(中)第10章 迎擊(下)第9章 三國(上)第28章 帝國(下)第19章 陣線(上)第24章 清化(下)第33章 故鄉(下)第12章 和議(中)第7章 投奔(上)第44章 亂象(一)第25章 俘王(上)第16章 神機(上)第28章 攤牌(上)第25章 帝國(上)第17章 變奏(下)第2章 白山黑水(二)第39章 湄嶼(下)第42章 大石(下)第34章 南行(下)第3章 使團(上)第33章 冬雨(下)第2章 奇襲(下)第23章 武功(下)第15章 船場(上)第44章 餘波(下)第47章 助守(上)第30章 輕取(上)第14章 翻牌(上)第25章 野心(上)第9章 懲戒(下)第6章 戰前(下)第34章 經濟(中)第5章 天津(上)第9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二)第11章 白山黑水(四)第29 傳言(中)第5章 未來(上)第47章 新年(下)第30章 戰備(上)第16章 遭遇(上)第3章 老種(下)第57章 西軍(中)第39章 湄嶼(下)第14章 包圍(中)第47章 新年(下)第24章 輿論(上)第18章 神機(下)第5章 未來(上)第22章 勇氣(下)第36章 股票(上)第18章 商戰(下)第53章 道阻(完)第35章 經濟(下)第15章 間奏(下)第26章 開春(上)第11章 靖安(中)第45章 蔡攸(下)第44章 亂象(一)第48章 助守(下)第21章 勇氣(中)第24章 輿論(上)第30章 連橫(下)第36章 覆亡(下)第49章 道阻(三)第62章 九五第13章 父兄(上)第40章 故人(下)第16章 神機(上)第18章 商戰(下)第56章 西軍(上)第25章 輿論(下)第40章 關山海(上)第11章 孤舟(上)第22章 球賽第42章 大石(下)第19章 陣線(上)第62章 九五第10章 宣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