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琉球(上)

政和三年四月二十辛丑。【西元3年5月7日】

琉球。

這條劃分了東海和太平洋的千里島鏈日後的‘萬國津樑’在此時仍只是一隅蠻荒之地。宋史中所稱的‘流求’甚至讓人無法確定說的是到底是臺灣還是這條鏈狀羣島。沒有商貿沒有朝貢在宋人眼裡琉球完全是不值得關注的存在就算張冠李戴又有什麼關係?

不過在衢山的海圖上兩者卻已區分得很明白。這是趙瑜憑藉殘存的記憶先標定出來然後再依靠幾年來不斷的航行探索才逐步確認的。由於洋流的因素衢山的海船隻去過幾次臺灣僅僅勉強把海路探清但琉球則由於有對日貿易的緣故航線上的資料都積累了不少早已是常來常往。羣島中的幾個主要島嶼都已列入海圖島上的風土人情也探得分明。

這個時代的琉球雖然在其後人的史中是歷經二十五代國王傳承一萬七千八百年的天孫王朝剛剛覆滅重新統一全國的舜天王尚未出生的混亂年代。不過這些傳說完全是日本國天皇萬世一系神話的翻版近乎於扯淡。

真正的琉球現在不過剛從部明中進化出來僅僅出現了一點國家的雛形。琉球島上各個土著酋長自稱按司各自統治着一小塊土地。這些按司互相攻伐征戰不休。如果沒有衢山軍的插足到百年後在琉球本島上各按司將會逐漸併吞整合成山北、中山、山南三個王國也就是所謂三山時代。

遺憾的是衢山軍的到來打斷了他們統一的進程。三年前趙瑜剛剛得掌浪港寨衢山島上人手不足尤其是奴工被趙瑜殺了一批又放了一批只剩下區區數百鹽場、田地都荒了採石場也幾乎停工。沒有人所有的計劃就都只是紙面上的笑話趙瑜也不得不抽調兵力出外徵集不要工錢的人手。

那時浪港剛被招安至少得循規蹈矩一陣同時也沒有去內陸捕奴的膽量只能把目光放到海外。南洋太遠只有東洋地界——也就是日本、高麗——最爲合適。再加上趙瑜本也有過出逃海外的計劃去日本、高麗的海圖、領航的船工都是現成的只要載上食水便可立刻揚帆出航。

大觀四年三月衢山安定下來不過半月趙瑜就派出了第一支船隊。三條海船上滿載着瓷器、絲綢。表面上是做生意暗中卻有着探查高麗、日本沿海內情的任務。但這次航行下來高麗的五道兩界【注】中的西南四道近海都走了一遍日本太宰府治下的九州島也繞了半圈生意可說是大利市。沿海村寨也各自攻破了幾個但卻現要想不付出大的代價就捕捉到充足的人手難度很大。在火器尚未裝備的情況下面對有一定組織的土著軍隊區區三船的海盜就算能勝也必須付出血的代價。反倒是回程時因避風船隊誤登琉球島卻給他們帶來了意外的驚喜。

琉球島上沒有統一的政權沒有脫產的軍隊所謂的按司所轄地域不過一個鄉的大小。每個按司都是從一個或幾個部族展而來通常有兩三千人互相之間皆有血緣關係分居幾個村落。各按司之間的戰鬥甚至比不上大宋國內鄉村中因爭水而生的械鬥激烈。而對捕奴隊最有利的一點便是這些按司之間多有舊怨並不互相支援。衢山軍可以從容的一個村寨一個村寨的攻破。

衢山船隊當日避風的地點爲當地土人所稱的那霸按司所在乃是琉球本島上唯一的良港。不過此時琉球與外界尚無商貿往來這個良港也僅僅是安扎了幾個漁村大半都荒廢着。漁村中的土著見人不避衢山捕奴隊很輕易的就將他們一網打盡。帶着捉到的年輕精壯留下老弱病殘自生自滅衢山船隊滿載而歸。

自此之後除了六到九月的颱風季衢山每個月都要派出船隊去日本交易用絲綢、瓷器換回大量金銀而回程時就順道走一趟琉球把空餘出來的艙位都裝滿。而在當初避風的那霸一個小小的殖民地已建立起來殖民地的軍寨中駐紮了一個都整整一百名士兵。幾年來這些士兵和殖民地的主持者不斷更替一方面爲了避免他們長久在外對衢山離心另一方面也是爲了讓更多士兵見見血。到了今日那霸寨中的主事者已是第四任——趙琦。

清晨趙琦從睡夢中驚醒汗流浹背渾身都溼漉漉的。琉球的四月已經進入夏季溼熱無比連呼吸都感到氣悶。幾日來他煩躁無比始終睡不安寧。

兩個使女見趙琦醒來連忙趕上前服侍他更衣梳洗用餐。這兩個使女都是從日本抓來的奴隸中挑出來——衢山的商船從日本回來時偶爾也會做上一票不過因爲當地防衛甚嚴也只能是偶爾——兩女做事伶俐長相也看得過去更重要的是漢得很快。因她們把趙琦服侍得好她倆的家人也受到一些優待。

不過這幾天趙琦的心情不好見人都冷着臉兩名使女做事說話都小心翼翼生怕觸怒於他。吃完早飯趙琦掀簾出門卻聽見身後的使女們長舒了一口氣好像解放了一般惹得他更是不快。

不過趙琦並沒有回頭責罰她們的想法。從脾氣上講十五歲的趙琦還是比較善良的對奴工也十分寬和完全不似趙瑜那般殺人不眨眼的性格。

出門之後趙琦的幾個親隨便跟了上來。幾人一行在寨中開始例行的巡視。那霸寨改建自那霸按司的主村趙琦的居所本就是當年的按司御所。衢山軍進駐後築高籬砌石牆開鑿壕河把原來疏漏的村寨防禦體系打造得鐵桶一般。雖說防禦嚴密但寨子卻也不大周圍不過一里沿着及胸的石牆半刻鐘便能巡視完畢。

寨中之人見到趙琦出行紛紛躬身行禮。畢竟他是趙瑜幼弟衢山的二當家那霸寨一寨之主縱然年幼寨中也無人膽敢不敬。幾人走過寨中主路雞犬之聲不絕於耳幾頭健壯的水牛在路邊閒逛。寨東的校兵場上幾隊士卒呼着號子操演着隊列陣型。而寨西一片屋舍上炊煙裊裊但不是做飯而是在製糖。

這個殖民點不僅僅是爲了捕捉奴隸才設立琉球島上土著再多也有捉完的一天。開種植業纔是趙瑜真正重視的工作。幾年來那霸寨周圍已經開闢出了千餘畝田地一部分種糧以期自給自足但大半田地還是闢爲了甘蔗園。

琉球終年如夏最宜甘蔗生長。由於雨水充足地力肥沃那霸寨的甘蔗園畝產常有三四千斤出紅糖率接近一成【注2】。單單去年一年那霸寨七百畝甘蔗田中出產的紅糖就過了一千五百石給衢山帶來萬餘貫的純利。同時在衢山島上趙瑜還試着把紅糖加工成白糖、冰糖小批量的製取已經成功現在正在訓練工人修建作坊希望下一季甘蔗收穫後能大批量的生產利潤遠比紅糖高出數倍的白糖。

而且這一切還是剛剛開始現在甘蔗田還只是試驗田等過幾年甘蔗戶們把種植甘蔗的經驗都總結出來琉球島上的甘蔗種植業纔會真正展起來。

現在的那霸寨漢軍百人此外還有十幾戶從衢山遷來的農戶主要是料理寨外的農田和甘蔗地。當然他們基本上不做重活大半農事都由三百奴工完成。這些奴工多來自日本也有少部分是高麗人卻沒有一個土著。

之所以不用當地的土著卻是因爲前年連續生多起奴隸殺了所服侍的主人趁夜逃入山林之事趙瑜因此而下令禁止在琉球役使本地人改用從高麗、日本或捕捉、或誘騙來的奴工。這些外來奴工在琉球人生地不熟就算逃跑也很容易捉回來如果落到當地人的手中更不會有好結果因而只能老老實實地依附於那霸寨。不似當地土著犯了事後還能依靠熟悉地理而逃脫懲罰。犯了事卻能安然逃脫便會引起其他奴隸競起效尤當然不利於統治。這也是日後趙瑜治下逐漸形成的異地爲奴制度的主因。

趙琦一行沿着石牆走到寨東角的望樓下扶着木梯獨自爬了上去。望樓上的兩個士兵見他上來慌忙行了一禮。趙琦點點頭算是回禮。他站在望樓上向四面眺望那霸寨周邊幾十裡地方盡收眼底。

西面浩瀚一片乃是東海。向南看就是那霸灣。那霸灣東西長南北窄在深入島內的海灣東部有一條河流流入此處。東面則是山林只有靠近寨子纔有一片田地。如向北望去在遙遠的地平線上融融綠色中間有一小片暗影那便是浦添按司所在。在衢山殖民者攻破了島南的大里按司【注3】之後這浦添按司便成了琉球島上最大的土著勢力。

在衢山殖民者的威脅下琉球本島中部諸按司月前在浦添城寨會盟公推浦添按司領爲世主會兵一處共同對抗那霸寨的‘唐人’。從派去探子口中得到的消息現在的浦添城下已聚集了十幾個按司過五千人的兵力。

望着北面趙琦心中忐忑不安五十倍於己的敵軍他到底能不能抵擋得住?

注五道兩界楊廣道、慶尚道、全羅道、交州道、西海道、東界、北界。

注2這是明代竹蔗的產量。如果是現代蔗田甘蔗產量最少也有四五噸出糖率大約5%。

注3琉球三山王國。山南國的統治者爲大里按司;中山國的統治者爲浦添按司;而山北國國王則出自今歸仁按司。

第1章 奇襲(上)第22章 勇氣(下)第36章 決戰(上)第45章 蔡攸(下)第41章 關山海(中)第11章 和議(上)第50章 聖公(下)第44章 餘波(下)第31章 局勢(上)第21章 勇氣(中)第5章 滿萬(上)第61章 九五(下四)第29章 攤牌(下)第62章 門戶(下)第19章 衢山(上)第51章 杭州(上)第7章 紛亂(下)第46章 亂象(三)第2章 老種(中)第60章 投奔(下)第39章 帝位(上)第5章 戰前(上)第41章 內附(下)第23章 烈風(中)第35章 改變(下)第15章 傳承(一)第24章 清化(下)第50章 道阻(四)第36章 股票(上)第5章 東京(下)第33章 局勢(下)第4章 奪城(下)第7章 西路(四)第43章 餘波(中)第7章 紛亂(下)第39章 帝位(上)第44章 決勝(中)第9章 懲戒(下)第23章 風雨(上)第8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一)第23章 風雨(上)第41章 關山海(中)第11章 孤舟(上)第63章 等待(上)第18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完)第38章 戰線(中)第45章 決勝(下)第14章 父兄(下)第4章 使團(下)第53章 杭州(下)第18章 豐收(下)第8章 先鋒(下)第14章 間奏(上)第16章 遭遇(上)第11章 琉球(上)第27章 野心(下)第8章 交趾(上)第7章 未雨(上)第46章 新年(上)第6章 戰前(下)第35章 海上(上)第48章 助守(下)第25章 輿論(下)第16章 遭遇(上)第43章 帝位(下三)第31章 中秋(上)第26章 開春(上)第28章 焚城(上)第38章 戰線(中)第4章 滅國(下)第1章 北行(上)第31章 跳牆(上)第30章 回航(上)第38章 股票(下)第9章 綢繆(上)第12章 白山黑水(五)第59章 投奔(上)第39章 故人第4章 滅國(下)第30章 祭靈(下)第4章 對手(上)第7章 先鋒(上)第58章 西軍(下)第24章 輿論(上)第42章 改制(上)第7章 西路(四)第27章 開春(下)第9章 三國(上)第30章 西路(完)第36章 覆亡(下)第12章 和議(中)第54章 涌金(上)第8章 四方(中)第32章 中秋(下)第21章 勇氣(中)第37章 湄嶼(上)第15章 包圍(下)第4章 新港(下)第20章 文治(上)第21章 義學(下)
第1章 奇襲(上)第22章 勇氣(下)第36章 決戰(上)第45章 蔡攸(下)第41章 關山海(中)第11章 和議(上)第50章 聖公(下)第44章 餘波(下)第31章 局勢(上)第21章 勇氣(中)第5章 滿萬(上)第61章 九五(下四)第29章 攤牌(下)第62章 門戶(下)第19章 衢山(上)第51章 杭州(上)第7章 紛亂(下)第46章 亂象(三)第2章 老種(中)第60章 投奔(下)第39章 帝位(上)第5章 戰前(上)第41章 內附(下)第23章 烈風(中)第35章 改變(下)第15章 傳承(一)第24章 清化(下)第50章 道阻(四)第36章 股票(上)第5章 東京(下)第33章 局勢(下)第4章 奪城(下)第7章 西路(四)第43章 餘波(中)第7章 紛亂(下)第39章 帝位(上)第44章 決勝(中)第9章 懲戒(下)第23章 風雨(上)第8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一)第23章 風雨(上)第41章 關山海(中)第11章 孤舟(上)第63章 等待(上)第18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完)第38章 戰線(中)第45章 決勝(下)第14章 父兄(下)第4章 使團(下)第53章 杭州(下)第18章 豐收(下)第8章 先鋒(下)第14章 間奏(上)第16章 遭遇(上)第11章 琉球(上)第27章 野心(下)第8章 交趾(上)第7章 未雨(上)第46章 新年(上)第6章 戰前(下)第35章 海上(上)第48章 助守(下)第25章 輿論(下)第16章 遭遇(上)第43章 帝位(下三)第31章 中秋(上)第26章 開春(上)第28章 焚城(上)第38章 戰線(中)第4章 滅國(下)第1章 北行(上)第31章 跳牆(上)第30章 回航(上)第38章 股票(下)第9章 綢繆(上)第12章 白山黑水(五)第59章 投奔(上)第39章 故人第4章 滅國(下)第30章 祭靈(下)第4章 對手(上)第7章 先鋒(上)第58章 西軍(下)第24章 輿論(上)第42章 改制(上)第7章 西路(四)第27章 開春(下)第9章 三國(上)第30章 西路(完)第36章 覆亡(下)第12章 和議(中)第54章 涌金(上)第8章 四方(中)第32章 中秋(下)第21章 勇氣(中)第37章 湄嶼(上)第15章 包圍(下)第4章 新港(下)第20章 文治(上)第21章 義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