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節 前途

“我將主力都調到河北,五臺雁門一帶,就勞兄長勉勵支持了。”

在忻縣小做休整之後,呼延庚告別馬擴,率軍向西北行進。大約在十月底的時候,抵達岢嵐縣。前哨去岢嵐縣打探回報:“縣城四門大開,城內靜悄悄的,沒有人煙。”

呼延庚心想:不會是已經被屠了城吧。他讓郝思文親自去查探,小心埋伏。郝思文回報說:除了倒閉在城中的幾具屍體,不見一個人影,雞犬無聲,整整一座空城。

呼延庚在城中查探了一遍,感覺是居民已經提前撤走了,因爲城中各家各戶房門緊閉,不像是都被擄走當民壯的樣子。

“走,趕緊走。”呼延庚吩咐,全城居民撤走,意味着肯定有不好的事情就要發生了。也許是金兵馬上就要來了,更大的可能,是宋軍和金兵達成了什麼交易,已經放棄了這座縣城。

“要不要在城中搜些補給?”郝思文建議。

“不行。敵情未明。爲了區區補給,被金兵大隊咬上就了不划算了。”

背嵬軍趕緊向西北方向撤退,到了酉時,到達府州一百二十里外,安營下寨。待軍漢們安頓下了,呼延庚召集高寵、史進、郝思文、折月嵐和高鷺開會。

“從今夜起,我等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千萬小心,就當我等身在敵境。”衆人領命。

呼延庚又問:“郝思文,在附近查探如何?”

“將主,既不見居民,也不見敵蹤,不像有埋伏的樣子。”

呼延庚對“井木犴”的戰場警覺還是比較信任的,囑咐道:“不能喪失警惕,各類明哨,暗哨都要安排好了。”隨後安排探馬,去府州方向打探。

探馬在第二天的中午回到宿營地,稟報說:府州左近一片肅殺,盤查嚴密,探馬進不了城。

“三娘子,可知城中有什麼古怪。”呼延庚只知道折可求在另一個時空投降金人了,但性格習慣一無所知,只好求教於折可求的遠宗侄女。

“吾家遠在代州,與府州的叔父們素無來往,折太尉何種心思,猜也猜不到。”

這可難辦了,府州盤查嚴密,定然有大事發生,但無從打探。呼延庚總不能帶着背嵬軍一頭扎進府州去,萬一折可求已經投了金兵,那不就是自投羅網嗎。

折月嵐抿了抿嘴脣:“我去府州查探一番吧。”

“三娘子,這樣太冒險了。”

“不算冒險呀。我畢竟是折家侄女,父親戰死去投靠本家,合情合理,不會引起疑心。而我又是女子,定不會被折太尉重視,還能以拜見老太君的名義進內宅打探消息。”

呼延庚猶豫着,折月嵐已經站起身來:“高家妹子,高長史,你可有隨身的丫鬟,借我一用,必要時可以幫我傳遞消息。”

“姐姐,我不帶丫鬟呢。”

“那就只好就路眉隨我去府州了。”

高鷺低頭想了一會,說道:“姐姐多帶些親衛吧。”

“若是真有不測,吾身在府州城中,若是憑着一杆槍,一張弓也殺不出來,那再多親衛也無濟於事。”折月嵐當即挑選了十名親衛,就出發了。

到了府州城下,折月嵐讓親衛去喊門。聽說代州折家三姐到來,城上擾動了一會兒,隨後城門打開,一員二十多歲的小使臣迎了出來:“折家三姐在哪裡?小弟折彥文特來迎候。”這裡姐、弟之稱只是宋代的慣稱,不涉及兩人年紀大小。

折彥文將折月嵐引入府州折家府,折可求高踞在上,折月嵐拜倒:“見過叔父。”

“代州三娘子,好大的名頭,折八若是泉下有知,定然欣慰。”說完,折可求從座位上走下來,“聽說你去了河北,怎麼到府州來了?”

折月嵐先將折可與傳給她的信物交給折可求,折可求默默地看了一眼,還給折月嵐。兩人都沒有就此說什麼,但憑此信物,折可求已經驗明瞭身份。

折月嵐道:“侄女到代州收拾族人屍骨,被金賊阻斷歸路,萬不得已,只好來求叔父。”

“這說什麼話來,什麼萬不得已。到了叔父這裡,斷不能虧待了你。你先帶着丫鬟去後堂拜見老太君,文哥兒,將三姐兒的住處安排下了。眼下兵荒馬亂的,三姐兒好生安歇,不要亂走。”

折月嵐去拜見老太君,折太君頭髮花白,神智已經不大清醒,聽到丫鬟跟她說三姐兒來了,口齒不清的兒呀心肝兒一陣哭泣,問道:“你夫君可好,可曾將孩兒帶回來。”

折月嵐盡到禮數,就退了出去。

折月嵐客隨主便,在客房坐下,待折彥文告辭後,折月嵐也覺得疲憊,畢竟趕了大半天的路,她讓路眉打些水來,主僕倆準備洗漱睡下了,就在這時,外面一陣輕柔地聲音:“三妹妹睡下了嗎?”

折月嵐應了一聲,一名女子挑簾進來:“三妹妹,我是月茹,嫁在延州呼延家的。給妹妹拿些女兒家的貼身物事,也不知合不合用。”

“姐姐快請。”

折月茹坐下,兩人家長裡短的聊了一通。

“原來姐姐也是呼家的媳婦啊。”說出一個“也”字,折月嵐臉色一紅,幸好折月茹沒發覺。

折月茹輕輕嘆了口氣:“唉,呼家媳婦很難做呀。”

“呼家規矩很大嗎?”

“那倒不是,我這夫君,和他爹爹一般模樣,要保扶大宋的,可是我爹爹,卻別有心思?”

“姐姐說什麼?”折月嵐故意做出大吃一驚的樣子“叔父要投降索虜嗎?”

“妹妹小聲些,”折月茹做出捂住折月嵐嘴巴的樣子,又把手往下揮了揮,“倒不是要投降索虜,按彥康的話說,是擁兵自重。”

“那姐姐和我說這些……”

“聽我家彥康說,妹妹是在河北呼安撫手下爲官?女中豪傑,了不起。”

“姐姐謬讚了。”

“呼安撫以六千疲弊之兵,佔據河北千里之地,居於朝廷和索虜之間屹立不倒,倒是比我家爹爹走得遠些。”

“原來姐姐是打探竅門來了。”折月嵐正色道,“妹妹只是在河北安撫救助婦孺,其他一概不知。”

折月茹碰了個軟釘子,卻毫不着惱。“妹妹想錯了,姐姐已經嫁到呼家,郎君想做成什麼事,那就是妹妹自己的事情。”

折月嵐不說話,等着折月茹繼續往下說。

“彥康他想,請折宣副出來主持大局。”

喔?折月嵐知道折彥質已經到了府州,還打算明天去拜訪這位堂兄。但聽折月茹這麼說,莫非折彥質歸隱了?

“哪有歸隱這種笑話,”折月茹壓低了聲音:“折宣副被我爹爹押起來了。”

折月嵐騰的站起來:“這是府州家事,姐姐休得再說,天色晚了,妹妹也乏得厲害,姐姐請回吧。”

“好吧,妹妹早些休息。”

折月茹走了,讓路眉打水,主僕兩人洗漱之後,齊身睡下。折月嵐一直沒有說話,面上波瀾不驚,心中卻在翻江倒海。

自己今天剛到,折月茹就來找自己,一面說自己親爹要擁兵自重,一面說自己丈夫要把宣撫副使救出來,反折可求。她話說得這麼急切,會不是是折可求派來試探自己的呢?

聽到話頭不對,折月嵐將堂姐請了出去,如果是折可求派來試探自己的,自己倒沒有露出什麼破綻,眼下還是安全的。

但如果不是試探自己,那可就糟糕了。按照折月茹所說,折可求要擁兵自重,而且已經扣押了宣撫副使折彥質。自己剛到,折月茹就急着來求援,可見局面已經讓呼延彥康慌不擇路了。

自己該怎麼辦呢?給呼延庚偷偷送消息?但他手頭現在就兩千人,再怎麼善戰,也不是府州兩萬人的對手。

折可求的書房裡,折彥文正在向折可求報告:“四姐去看望過三姐兒,隨後三姐兒就睡了。”

“她剛來,自然不會亂動,你且把她盯緊了,國相大軍這兩天就路過府州,去取晉寧軍,千萬不能出亂子。”

折彥文嗯了一聲。

折可求看看兒子的神態,嘆了口氣:“你還是不服氣,不信爹爹的話。爹就跟你說,至少北邊,大宋已經亡了。”

“爹爹。”

“可我折家不能給大宋陪葬,與其拿這兩萬孩兒和大金國硬拼,不如爲大宋保留一分元氣。”

“這些你已經說過了。可是……”

“沒有可是,折月嵐從河北來,河北呼延庚現在是什麼樣?你可以問問她。雖然他還帶着大宋的安撫使這頂帽子,其實大宋和大金,他誰也沒放在眼中。咱們府州老家處於大金和西夏的夾攻當中,不比河北靠海,只用對付金國一面的敵人,老爹我只是把呼延庚做的事情反過來做而已。”

折彥文頹然的低着頭:“怕我折家,要受萬民唾罵了。”

折可求道:“孩兒休得苦惱,若是大金國最終成了,咱們都是開國元勳,若是有一天大宋兵能打回來,咱們都還是忍辱負重的功臣呢。”

“孩兒就怕萬一……”

“萬一大宋也容不下咱們,咱們還可以和呼延庚聯起手來,安心做一個藩鎮。”折可求望着黑漆漆的窗外,“只要有這兩萬折家軍在手,咱們父子都有光明的前途。”

第九節 阻擊第七十節 壓力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四十七節 柏鄉二百四十六節 圍城第三十八節 名正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五十七節 索女第五節 潰兵第一百四十二節 一碗粥第三十七節 明志第二百五十二節 勇氣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三十七節 明志第二節 踹營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四節 村落第一百五十九節 候援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二百一十六節 嫁妹第五十八節 不定第三十二節 撞陣第六十節 劉彥宗第三十七節 鄜延三軍第十五節 盧龍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四節 棣州第三十節 龍崗第十九節 束伍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七十二節 劉汲第四十節 賽跑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四十八節 宴請第一節 出軍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三十八節 名正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第十節 復耕第一百零七節 天下一家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四十七節 司農寺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十八節 收稅第八節 金慄山第三十六節 偃旗息鼓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三十節 沁水第五十節 旁牌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四十一節 船料場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二百三十六節 質子營第二百五十四節 細紅線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八十五節 根括第七十六節 生變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六十三節 譁變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十一節 獎懲第兩百一十二節 報紙第四十六節 飛票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一百五十一節 淝水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四十七節 陛見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六十九節 公士第三十節 龍崗第一百八十二節 收編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八十七節 名言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六十七節 何慶彥第七十四節 雪夜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九十節 會戰的一致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一百五十八節 受困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一百一十一節 缺點
第九節 阻擊第七十節 壓力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四十七節 柏鄉二百四十六節 圍城第三十八節 名正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五十七節 索女第五節 潰兵第一百四十二節 一碗粥第三十七節 明志第二百五十二節 勇氣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三十七節 明志第二節 踹營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四節 村落第一百五十九節 候援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二百一十六節 嫁妹第五十八節 不定第三十二節 撞陣第六十節 劉彥宗第三十七節 鄜延三軍第十五節 盧龍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四節 棣州第三十節 龍崗第十九節 束伍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七十二節 劉汲第四十節 賽跑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四十八節 宴請第一節 出軍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三十八節 名正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第十節 復耕第一百零七節 天下一家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四十七節 司農寺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十八節 收稅第八節 金慄山第三十六節 偃旗息鼓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三十節 沁水第五十節 旁牌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四十一節 船料場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二百三十六節 質子營第二百五十四節 細紅線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八十五節 根括第七十六節 生變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六十三節 譁變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十一節 獎懲第兩百一十二節 報紙第四十六節 飛票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一百五十一節 淝水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四十七節 陛見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六十九節 公士第三十節 龍崗第一百八十二節 收編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八十七節 名言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六十七節 何慶彥第七十四節 雪夜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九十節 會戰的一致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一百五十八節 受困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一百一十一節 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