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節 勇者

選鋒才下地道不久,李彥仙側耳聽甕,只覺得喊殺聲沉悶。纔不到兩刻鐘,已有多具屍體拖出。半數是金兵。

李彥仙轉目觀看,死狀皆甚慘烈。地道內拖出來的半數是金兵屍體,證明對方拖出去的也至少有半數宋軍士卒的屍體。

李彥仙道:“不是先放了一輪毒煙嗎,爲何傷亡還這麼大?”

“安撫,金賊都帶了浸醋的面罩。”

李彥仙沒有說話,毒煙地道之中,浸醋的面罩只不過讓呼吸好受點,時間呆久了也同樣會窒息而死。宋軍的選鋒也帶了浸醋的面罩,但人人都知道此次有去無回。

但能拿下這麼多金兵,說明地道中的宋金兩軍都在拼命呀。

他附耳在上,凝神靜聽。帶着一些雜音,地下的殺聲模棱入耳。入地道的士卒,所帶武器皆爲特製,不能太長。本該清脆的兵器碰撞之聲變得嗡嗡的悶響。

李彥仙正聽間,地道里冒出一個頭來。滿臉泥與血。沒等衆人看出他是誰,只叫了一聲:“金賊勢猛,快派後隊入洞!隨即又鑽入地道之中。”

候在洞外的士卒,皆按照十人隊的規模,聞聲而進。一連進入了三十人。地道中輾轉騰挪都不方便,一次性進入三十人已經可謂極限。

看來先進去的三十人已經快耗光了。

李彥仙往左右一掃:“誰願帶隊增援地道中?”

衆人都面面相覷,雖然都知道,困獸陝州城中,難免一個死局,但人人都有掙扎求存之心,不到萬不得已,不會主動送死。而地道之中,就和送死沒區別,無非是拉上幾個夠本。

李彥仙身邊站出一人,叫道:“我來。”

原來是神稷山大俠邵興。

邵興字晉卿,解州安邑人也。靖康初金人犯晉絳,興因起兵爲盜,人呼爲邵大伯,據解州神稷山,屢與金人戰。金人執其弟翼以招之,興不顧其弟飲泣,死戰大破金人之軍。

李彥仙道:“邵大俠,城頭衝殺,還需仰仗你。”

“今日地道頂不住,還談什麼城頭衝殺。”

“大哥,”李彥仙改了稱呼,“令弟已經爲大宋盡忠,大哥……”

“額就更沒什麼牽掛了。額家兩個孩子,一個在代州馬防使處,一個在河北,都不需額照料。此時額不去拼命,還有誰去?”

見李彥仙還要再勸,邵興又道:“休得阻攔,攔來攔去,軍漢都寒了心也。”

李彥仙便不做聲,邵興的命是命,其他選鋒的命也是命,當着衆人的面,不許邵興下地道,其他人作何想?

地下道中,邵興孤身而入。

地道的高度並不一致,最高處人可直腰行走,最矮處,卻需得折身躬背。前半截,有百十步,十分安靜。將近護城河的地方,洞壁的泥土漸而溼潤。再往前走不多遠,鮮血浸透地道底部。排列在地道兩側的輸風管道,是熟銅築成,邵興不小心碰着,滾熱燙手。越往前行,煙氣漸漸越濃。砍殺的聲響,從隱隱約約,也變得清晰入耳。

地下本就壓抑,更戴着面罩,越發使得人透不過氣。邵興仰臉傾聽,地表上好像有些聲音傳來,但他沒時間去理會。地道中交戰的慘烈一幕,已經出現在他的面前。

地道中堆滿了屍體,地道最高的地方也不過纔有一人高,寬度只容兩人並行,四五具屍體堆在一處,便把道路堵塞的嚴嚴實實。

邵興握緊了短刀,走到近處。兩壁插有火把,藉助光芒,看的清楚。那數具屍體,並非全是宋軍。半數以上,都穿着金兵的鎧甲。料來應是前線廝殺的雙方,嫌陣亡的礙事。因此,不管是自己人,抑或敵人,一概拉到後邊了事。

先前下來的三十人已經全數陣亡,故而對在城內這一面的屍體並不太多,邵興慢慢往前摸索着,突然前方的屍體堆一動,一個頭盔鑽了出來。

邵興眼明手快,認得是個金兵打扮,便一刀刺了過去,刀身在頭盔上滑動,從頸部的鎧甲縫隙中刺入,取了他的性命。

見碰到金兵的面,後面跟着的士卒提了盾牌上來,兩面盾牌架在邵興身前,便堵住了坑道,又在盾牌的縫隙和上沿架上幾柄長槍,看着前面的屍體堆,哪裡動彈便用長槍捅刺。

幾番交戰,面前的屍體堆越堆越高,最終對面沒有什麼動靜。

邵興取下面罩,艱難的說:“金賊稍退,大家將屍體清開,到前邊去看看。”

正說話間,突然有黑煙從屍體縫裡飄了出來。

這黑煙邵興認得,因爲宋軍也向坑道中灌入這種將柴草,糞便、毒藥混合焚燒的黑煙。

邵興帶上面罩,轉身揮手,讓衆人速退,自己在隊尾斷後。

在濃煙當中,衆人咳嗽不斷,不時有人喘不過氣來,倒在地上。

煙霧逐漸稀疏。衆人受到鼓舞,加快腳步,受了許久的毒煙燻染,邵興也是有些支撐不住。奔至洞口。洞口就像個井。有用繩索綁着的大籃子垂下來。他翻入其中,上邊的士卒一起用力,將他拉拽上去。

見下去的衆人都退了出來,李彥仙道:“放煙。”一一捆捆點着的柴禾,被士卒們丟入洞中。

宋軍用煙燻了一陣,沒有金兵從地道中追出來,邵興休息了一番,再次帶着十餘人的小隊下地道查探,發現金兵都已退走,他便割了上百個金兵的首級,帶回來掛在城頭,振奮軍心。

地道之中,武藝不得施展,全靠以命拼命,金兵的鐵浮屠是斷斷不會填到地底下,而籤軍的命雖不值錢,卻沒有死戰之心,就更談不上勇氣。

故而邵興贏了狹路相逢勇者勝這一局。

“這地道在此,終是大患,額帶人下去堵了它。”僵持了幾天後,邵興主動請命。

他又帶着二十個選鋒下了地道。

地道中還和這幾天來一樣,煙霧瀰漫,火把帶進來後不久,已經熄滅了,黑漆漆的地道中,全靠摸着道壁前進,不時就會摸到屍體,也不知是宋軍還是金兵。

第二十二節 兵來第二十五節 歸信縣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八節 金慄山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二十二節 兵來第七十二節 劉汲第九節 阻擊第四十三節 爵帥由來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一百七十一節 拒絕第三節 廝殺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二十三節 董平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二節 圍解第一百六十六節 圍澤第四節 村落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五十五節 混亂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第二百三十二節 計成第三十節 沁水第四十四節 納頭便拜第四十七節 陛見第二百五十二節 勇氣第八十八節 援兵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三十七節 明志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四十六節 旋風第四十六節 飛票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五十九節 北上支隊第一百二十三節 擇道第七十六節 生變第三十二節 撞陣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一百四十八節 歷史名城第一百七十二節 西伯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七十五節 移駕第九十二節 蕭牆第二十五節 歸信縣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六節 滄州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十九節 束伍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八十九節 恨嫁第二十一節 梁山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六十三節 老營第九十三節 勸說第九十四節 秦檜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四節 體系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九節 擔保第一百二十三節 擇道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五十二節 花裝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一百四十七節 符離第二百四十八節 自轉第七節 馬場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四十六節 旋風第七十五節 移駕第五十節 青眼虎第二百三十四節 得計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九節 紅巾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二十二節 鄭偉第一百二十六節 軍閥還是革命者第一百二十三節 擇道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二百三十九節 祭黃帝第四十七節 柏鄉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七節 戰長安(一)第七節 馬場
第二十二節 兵來第二十五節 歸信縣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八節 金慄山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二十二節 兵來第七十二節 劉汲第九節 阻擊第四十三節 爵帥由來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一百七十一節 拒絕第三節 廝殺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二十三節 董平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二節 圍解第一百六十六節 圍澤第四節 村落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五十五節 混亂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第二百三十二節 計成第三十節 沁水第四十四節 納頭便拜第四十七節 陛見第二百五十二節 勇氣第八十八節 援兵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三十七節 明志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四十六節 旋風第四十六節 飛票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五十九節 北上支隊第一百二十三節 擇道第七十六節 生變第三十二節 撞陣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一百四十八節 歷史名城第一百七十二節 西伯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七十五節 移駕第九十二節 蕭牆第二十五節 歸信縣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六節 滄州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十九節 束伍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八十九節 恨嫁第二十一節 梁山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六十三節 老營第九十三節 勸說第九十四節 秦檜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四節 體系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九節 擔保第一百二十三節 擇道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五十二節 花裝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一百四十七節 符離第二百四十八節 自轉第七節 馬場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四十六節 旋風第七十五節 移駕第五十節 青眼虎第二百三十四節 得計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九節 紅巾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二十二節 鄭偉第一百二十六節 軍閥還是革命者第一百二十三節 擇道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二百三十九節 祭黃帝第四十七節 柏鄉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七節 戰長安(一)第七節 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