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村落

呼延庚一聲不吭。

楊可發勸了呼延庚半天,也動了火氣:“呼虞侯,是我不該策動追擊,日後我自會與呼延提轄抵命,只是當下要緊的,我們要分散去找援兵。”

“楊制使有什麼計較?”

“呼延虞侯,也不知幾路援軍到了哪裡,我們還是分作兩路,我往西去,你向東,誰遇到援兵便引去救太原。”

“好,我自帶我的人走。”呼延庚少年心性,他自幼由呼延黑服侍,被魂穿後,也是呼延黑隨待左右,可說是他最親近之人。這次因爲楊可發的建議而陣亡,他也不願與楊可發多說話。

跟着出城的十餘騎中其中有六騎是呼延庚從家中帶來的家將和親兵,他們都跟着呼延庚向東尋找援兵。

只是千里太行山,援兵到底在哪裡呢?

呼延庚等人悄悄轉出山來,順着山路,一路走一路打聽,第二天之後,到了一處山坳,山坳中顯然發生過劇戰,樹木被火燒過,損壞的甲杖器械扔得到處都是,有幾十具宋軍的屍骨,七八具金兵的。屍體的衣甲都被人收走了。

“少兄,這是河北禁軍的護背旗。”丘穆陵仲廉說道。呼延庚仍舊把他們當作兄弟,但自打錄了呼延家的名冊之後,丘穆陵仲廉等人都謹守主僕之道,稱呼延庚爲兄。

“李綱相公和小種經略從東面來,帶了河北禁軍不奇怪。”

丘穆陵仲廉的家訓是“諸葛一生唯謹慎”,他仔細觀察周邊的馬蹄印:“不像是大隊人馬,倒似一小隊被人追殺到此。”

他們草草將宋軍的屍骨收攏到一個坑裡,然後用一棵枯樹蓋住。在太原城中大家見慣了死人,呼延庚心中沒什麼波瀾。

衆人繼續前行,不久就到了一處村落。村中沒有人煙,各家門戶緊閉。

“仲廉,去看看,弄點東西吃。”

衆人牽着馬進了村子,村子裡靜悄悄的,丘穆陵仲廉走到一間屋子前,敲了敲門,屋裡沒人答應,門跐溜一聲打開了,原來沒拴上。

丘穆陵仲廉把刀拔了出來,警惕的走進屋子,搜尋了一陣,沒有發現人。屋角已經結起了蛛網。

衆人碰頭,居然全村都找不到一個人。

“先找間屋子歇歇,再抓點野物來吃。”太原被圍整整十個月,呼延庚等人都吃過老鼠和樹皮,城中老弱已經讓他們自行餓死以節省糧食,隱惻之心對呼延庚來說似乎已經是奢侈品了。

運氣不錯,步鹿孤樂平打來了兩隻兔子,烤兔肉和着榆錢葉,比老鼠好吃多了。

兔骨頭被扔在門角處,呼延庚在主人家的牀上倒頭便睡。

太原城破,青面獠牙的金兵衝進了城裡,抓起城裡的小孩子便咬了起來,小孩子尖利的叫着……

呼延庚被這叫聲吵醒,他一把抓起手邊銀鐗,問:“敵襲?”

“少兄,抓到個孩子。”

呼延庚看着眼前的男孩兒,臉上的塵土將五官都快蓋住了,看不出年歲。從身高看,也就八九歲。

呼延庚遞給他一把榆錢葉兒:“吃吧。”

孩子抓起榆錢葉兒,大口吃了起來。等他精神上放鬆了,呼延庚很快問明瞭原委:村子中的人都被金兵抓走做了奴隸,這小孩兒當時躲在溝渠下面,沒被金兵發現。他一直在村子附近遊蕩着,靠掏鳥窩,挖土撥鼠爲生。呼延庚烤兔肉時生了火,他便跑回村子看是否父母回來了,一下子被哨兵抓住。

女真完顏等部當時仍屬奴隸社會,抓到的俘虜和捕獲的居民,便都是部落的奴隸。

“最近附近可有朝廷的兵馬路過?”

小孩搖搖頭,他不明白什麼意思。

“你知道父母被女真人,就是光頭留辮子的,抓到哪去了嗎?”

“知道,給山外的大營運東西。”

呼延庚心下了然,看來村子的人,都被金兵抓走做了長夫。

“帶我們去救你爹孃好不好?”

“少兄,不可。”普六茹伯盛叫道,“我等有大事在身。”

“這麼找,什麼時候才能找到援兵,村民被抓了做長夫,金兵的內情總能看到一些。”

根據小孩兒的消息,每天都會有幾個車隊,從山道經過,村民們就在車隊中。

“看來是從榆次向金營運糧食的車隊。”

衆人默默等着,直到當天晌午,一隊獨輪車晃晃悠悠的近了。金軍入寇,將周邊的騾馬都收入營中,長夫只能靠人力推車。

長夫約有百人,幾個監工跑前跑後,用鞭子督促着衆人。

押運的金兵約有二十餘人,爲首的騎着馬,悠然自得。

“金賊也太不小心。”

“那又如何,數十萬援軍盡敗,金賊也想不到有我們這一隊人敢來摸老虎屁股。二十個金賊,足夠嚇唬小股盜賊和流民。”

“諸葛一生唯謹慎,是有道理的。”邱穆陵仲廉嘆道

待金軍慢慢近了,呼延庚率先射出一箭,弓弦聲就是信號,衆人都鬆開了手中弓弦。一陣亂箭,呼延庚兩發兩中,丘穆陵仲廉三發三中,步鹿孤樂平七發五中,其餘親兵也各有斬獲,隨後衆人催馬衝鋒,直撲剩下的金兵。

爲首的金兵頭目聽見弓弦響就跳下馬,算是躲過一劫,見到敵人衝鋒,他跳上馬就跑,迎面轉出普六茹伯盛,他專門負責劫殺漏網的。

步鹿孤樂平叫道:“且住,我的。”

話音未落,普六茹伯盛已經將人刺下馬來。

呼延庚等人將村民們攔下,步鹿孤樂平用匕首將監工一個個的割喉,然後向着村民們晃了晃手中的血淋淋的匕首:“各位鄉親細思量,要給金賊做狗,就是這等下場。”

村民嚇得紛紛跪倒:“我等是被金賊強作長夫……”

丘穆陵仲廉一把將步鹿孤樂平推開去:“各位鄉親,你們誰知道朝廷大軍的情形。”

村民們面面相覷,卻都不做聲。

“告訴我們朝廷的消息,這些糧食你們都帶走,躲到山裡去吧,不要再回村子了。”

還是無人答應。

呼延庚叫道:“昨日俺們在村子裡找到一個孩子。”

孩子?其中有幾個村民身體前傾,想要張口詢問,卻又不敢。

“那孩子想是好幾個月都沒見着爹孃,每日抓取土撥鼠爲生。”

這時,就有一個壯年漢子站起來:“他在哪裡?”

“此處喚作殺熊嶺,數月之前,朝廷和金賊在此有一場大戰。”終於有膽大的村民開口作答。

呼延庚等人勉強將多次援軍的信息拼湊起來,得到了最壞的結論:宋朝的援軍全軍覆沒了。折可求小敗後已經摺返府州,劉光世敵前轉進,不知去哪兒了。小種經略相公在榆次西北面中伏,殺熊嶺上五萬大軍星散,小種經略相公爲完顏活女所殺,姚古等十萬人兵潰三十里,李綱的二十萬援軍也被各個擊破,返回河北的十不存一。

三波援軍,總計四十萬人馬,就這麼完了?

呼延庚完全不能相信,金兵一共纔多少人?其中一半還在圍太原。但殺熊嶺的戰場歷歷在目,宋兵的盔甲已經被金人收走,但殘破的號旗,遍地的屍首,都說明村民沒有虛言。

丘穆陵仲廉道:“少兄,目下只能到朝廷去請援兵了。”

呼延庚冷笑:“朝廷只怕自顧不暇了。”他仍舊保留着穿越的記憶,知道在太原城破的同一年,汴梁被圍,第二年失陷。

“回延州府去請援兵呢?”歩鹿孤樂平提出了另一種設想,雖然達不到像折家一樣世鎮府州的程度,但在延州,呼延家拉出五十家將,三百親衛,調動一將西軍困難不大。

“算上民夫也到不了一萬人,濟得甚事,何況一去一回,十日之期早已過了。四十萬大軍潰敗,周圍定有散兵遊勇,我等可將他們收攏起來,看能否做些事情。”

“少兄,休言十日之期,就算我等十日之內收攏幾千散兵,也解不了太原之圍,還是早些回到延州府,將這裡的情形報給老太尉。”

呼延庚心中一動:他還記得大致的歷史走向,如果藉此機會,讓家中聯絡折家、種家等西軍將門,早作準備,未必不能保住陝西。

可他轉念想到富平之戰時張浚對西軍疑心重重的樣子,以及富平之戰的後果,立刻心灰意冷了。於是他說道:“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就算不能打破圍城,也要守在邊上,待城破之際儘量搶些百姓的性命。”呼延庚記得太原城破,金兵屠城的“歷史”。

既然這下說定,呼延庚便問村民:“可知道朝廷的潰兵有跑去哪裡?”

“這卻是不知了。”

這時,有一個老頭身子往前一探,又縮了回去。

“老丈,敢問有什麼見教?”

“有好幾百人往東去了。真的去哪我也不知道。”

“往東,那是去了隆德府?”呼延庚將一塊銀錠敲開,用散碎銀子打賞了村民,隨後和家將們商議,“隆德府設有昭義軍,能借來援軍也說不定。”

衆人打馬往東走,太行山中本就荒涼,又逢兵亂,一路都沒有人煙。一行人夜間休息,將歇馬力,白天打馬飛奔,兩日後到了一處高山面前。

天色將晚,衆人尋了一個寨子。一個小小的塢壁,背靠着山勢。前面有些耕地,農戶們正是收工的時候了,呼兒喚女的朝寨子裡走去。

當時大宋也是人心未失,呼延庚亮明身份,又將呼延家的將旗遞進去,這寨子就打開寨門,將幾個人迎了進去。

新書不易,請大家收藏、紅票、評論

第八十五節 根括第二十五節 歸信縣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二百三十九節 祭黃帝第六節 雨荷之盟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一百四十節 出發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一百九十三節 苟和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三十八節 孟津第七節 戰長安(一)第四節 棣州第五十六節 兌賞第七十四節 雪夜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三十五節 年底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十一節 獎懲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一百四十三節 回汴第六十四節 巡城第五十九節 北上支隊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六十二節 代州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第一百四十六節 出籠第八十七節 名言第十五節 夜驚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七十七節 失蹤第七十三節 小戰第十五節 夜驚第五節 河間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四十四節 納頭便拜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八十六節 團練第一百八十九節 密謀第一百五十九節 候援第九節 阻擊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二十節 驚雷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八十八節 援兵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八十七節 藩鎮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十六節 林銘第三節 郭永第八十七節 藩鎮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四十節 賽跑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二節 大名第二百二十八節 惑敵第一百一十四節 苦難行軍第九十六節 盟議第四十二節 逃難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七十三節 小戰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八十五節 守魏第九十九節 幼犬對弱雞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一百三十三節 誰的責任第九十節 保塞第四十節 賽跑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第七十二節 劉汲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六十一節 飛狐陘第十七節 中計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二百四十五節 入甕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九十二節 品字
第八十五節 根括第二十五節 歸信縣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二百三十九節 祭黃帝第六節 雨荷之盟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一百四十節 出發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一百九十三節 苟和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三十八節 孟津第七節 戰長安(一)第四節 棣州第五十六節 兌賞第七十四節 雪夜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三十五節 年底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十一節 獎懲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一百四十三節 回汴第六十四節 巡城第五十九節 北上支隊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六十二節 代州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第一百四十六節 出籠第八十七節 名言第十五節 夜驚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七十七節 失蹤第七十三節 小戰第十五節 夜驚第五節 河間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四十四節 納頭便拜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八十六節 團練第一百八十九節 密謀第一百五十九節 候援第九節 阻擊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二十節 驚雷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八十八節 援兵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八十七節 藩鎮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十六節 林銘第三節 郭永第八十七節 藩鎮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四十節 賽跑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二節 大名第二百二十八節 惑敵第一百一十四節 苦難行軍第九十六節 盟議第四十二節 逃難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七十三節 小戰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八十五節 守魏第九十九節 幼犬對弱雞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一百三十三節 誰的責任第九十節 保塞第四十節 賽跑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第七十二節 劉汲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六十一節 飛狐陘第十七節 中計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二百四十五節 入甕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九十二節 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