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節 索女

“臣在滄州,缺女人呀。”呼延庚開始訴苦,大意他手下兩萬軍隊,二十萬流民,男子太多了。而且無論是安定軍心,還是招撫流民,女子都是最佳的武器。何況這次金兵退去後,呼延庚所部立功的人不少,呼延庚卻沒給他們報功,也要想辦法安撫一下。

“那也沒有把帝姬宗女都嫁過去的道理。”

“微臣有個替代的方法,請聖人恩准。”

“說。”

“道君皇帝的宮人。”

呼延庚說得隱晦,朱鳳璉一聽就明白了,道君皇帝,也就是趙佶,在他晚年的時候,每天要臨幸一個處女,道君皇帝留下後宮一萬餘人,趙諶也還小,這些宮人現在除了吃糧食,沒有任何用處。

“這些宮人的命運,不過是在冷宮度過餘生,請聖人大發慈悲,送他們到滄州嫁人。”

“這倒也是仁政。不過,她們都跟從過道君皇帝,那些軍漢,流民,想來都只有錢財娶正妻,他們不介意嗎?”

呼延庚心想,還正妻。顛沛流離之人,終於能找個女人成個家,那就謝天謝地了。於是他說道:“道君皇帝開過光的,小民想都想不來。”

朱鳳璉輕聲嬉笑:“一萬宮人就夠了嗎?”

“肯定不夠,按照軍人,匠人,普通流民的順序排吧,按軍漢按官階上。”

“你總有這許多胡話。宮人的去留是後宮的事情,我直接就準了。三位帝姬的事情,你去找童穆合計下,再稟明李相公。”

又過了一天,呼延庚面聖。在磕過頭之後,呼延庚站起來,看了一眼趙諶,這小孩還是如同一年前那麼瘦小,臉色蒼白。昨天呼延庚已經面見朱鳳璉,把該要的都要到了,今天就沒必要節外生枝。

趙諶努力做出老成的樣子來:“呼將軍救駕之恩,朕銘記在心,將軍不負朕,朕亦不負將軍。將軍勞苦功高,以後還要代朕在河朔提調四鎮。”

呼延庚聽到這話,心中一凜。

趙諶還在繼續說:“以團練使而提調四鎮,官階稍顯不足,特授定州防禦使,享食邑。”

沒想到小升了一級,看來趙諶至少這次不是針對他的。但這個官階和食邑實際沒什麼用,定州,即保定西部,現在完顏達懶佔據,收不了稅。

“謝主隆恩。”

見過趙諶之後,呼延庚又去拜訪了李綱。李綱對限制武將的勢力樂見其成,但他同時又覺得虧欠呼延庚了。呼延庚向李綱說了邱穆陵仲廉、歩鹿孤樂平、普六茹伯盛三人招駙馬的事情:“此三人都是我屬下大將,既然朝廷要他們三人自立門戶,當以駙馬籠絡之。”

“且由聖人決斷。”朝廷用帝姬籠絡武將,李綱看來沒什麼用,但也沒什麼害處,他犯不着做這個惡人。

此後呼延庚在汴梁就沒有什麼事情了,他通知王彥淑,和他在船上會面,一同返回滄州。

此次汴梁之行,他爲滄州一萬人解決了老婆問題,可算收穫巨大,唯一的遺憾就是“河朔四鎮都統制”這個討厭的差遣沒有拿掉,只有以後再想辦法。

他這次回汴梁,本已經做好了大鬧一場的準備,結果發現事情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糟糕,無論如何,自己對趙諶有救駕之恩,金兵南下的威脅還在,趙諶也好,趙構也好,在確定合適的替代者之前,不會真正的拿他怎麼樣。

至於“河朔四鎮都統制”帶來的猜忌要發揮作用,還需要時間潛移默化,不是眼前能夠解決的問題。而眼前的問題是,儘快把滄州、靜海縣、霸州、莫州、平州儘快一體化,在一萬宮人被送來之前。

塘沽,原先還是一片灘塗,在去年呼延庚佔領渤海沿岸之後,張彥橘組織流民,在塘沽修建了一個簡易碼頭。自建炎二年三月,朝廷將呼延庚手下一分爲四之後,張彥橘先到霸州接管了州衙,隨後按照呼延庚的部署,將滄州的煤鐵漁鹽都往塘沽附近搬。

塘沽附近是個好地方,就在黃河——海河口邊上,外面就是渤海漁場,正處於渤海灣北部中央,往陸地上,順着海河可以一直到燕京。更妙的是,塘沽這個地方在朝廷的行政文書里根本就不存在。

這裡以前靠近宋遼邊境,沒有平民敢來開發,宋朝最近的行政單位是靜海縣,遼國最近的行政單位是薊州,都離着一百多裡地。

呼延庚在這裡,就可以萬丈高樓平地起,

要人,去年的流民他留下了一半,十萬人;要錢,他作爲鎮撫使,把去年河北東路的夏秋兩稅都截留了,而且去年開始開發的煤鐵漁鹽都有了一些實際的收入;要權限,橫海鎮撫使司和平盧鎮撫使司都歸呼延庚管。

塘沽在朝廷裡又不存在,所以呼延庚現在相反可以自由發展。那麼,就開始發展吧。

塘沽海邊,已經開闢出了一片鹽場和漁場,也劃出了煤鐵等產業的地區。再往內陸,則是爲流民劃定的居住區。大部分流民都被徵召爲建築工,爲他們自己家建房子,而這些房子的所有者,則是呼延庚新設立的機構:建築公會。

這次朝廷將呼延庚的軍隊一分爲四,讓呼延庚設立獨立機構的進城加快了。這些機構對外不能使用官方的名義,看起來只是民間自發地抗敵互助組織,呼延庚按照行業和事務讓從業人員組成公會,總辦、會辦和協辦都由呼延庚及張彥橘任命。

這幾日,張彥橘一個一個的審覈公會的成立,管理人員的任命,忙得腳不沾地,而在平盧,趙伯臻也在如此行事,他雖然被任命爲范陽鎮撫使,但並沒有赴任,仍舊留在灤州。

平州刺史,平盧鎮撫副使張承言在一番糾結之後,終於想清楚了,宋廷根本沒有意願和實力,讓他在平州府佔住腳跟,到現在,宋廷對平州府沒有增援過一兵一卒,遑論其他。故而他也對呼延庚個人表示了效忠。他還將朝廷給他的鎮撫副使印交給了邱穆陵仲廉保管。

在塘沽經過了一番調整之後,

呼延庚做了一個試探,他上書朝廷,說新任橫海鎮撫使,滄州知州歩鹿孤樂平是武將,不通政務,保舉張彥橘爲河北東路轉運使,總管滄州、莫州、霸州、清州(靜海縣)的政務。

張彥橘本身是河北東路轉運判官,現在朝廷有三種回覆可能,一是照準呼延庚的保舉,這就是在籠絡呼延庚了。

第二種是讓張彥橘以轉運判官身份總攬橫海各州政務。

第三種就是給滄州派一個知州來,那就擺明了繼續分化呼延庚的權力和勢力。

呼延庚也不會呆板的等候朝廷來決定自己的命運,在等待朝廷回書的時候,他召見了各州的中小豪強地主。

自從呼延庚進滄州以來,府守大堂上還從來沒有如此的人聲吵嚷,在金兵再次南下的威脅中,在柴進等人將夏秋兩稅轉嫁到中小地主的頭上的焦慮中,滄州、莫州、霸州、清州的的各路牛鬼蛇神們,終於在一陣陣的強風吹襲下,拋開他們厚重的,拒人千里之外的面具。

此刻,淡淡的米酒的香味瀰漫在空氣之中,這些多者擁有田戶千人,少者數十人的各路豪強們,正在把酒言歡,口中不斷說出“久仰”“呼將軍英名”之類的客套的話語。呼延庚也彷彿春風得意,在張彥橘的引薦下,不斷的與下首的豪強們,一一的飲酒而語。歩鹿孤樂平等人默默的坐在下首

“聽聞呼將軍帥百戰之師,一年以來連戰連勝。我等有幸,終見英雄。若公早爲高位,我等河北民衆或許不在受金兵之苦。”一個老者,從人羣之中擠了進來,一把推開正在前面與呼延庚交談的豪強,搖搖晃晃,手中拿着一個木質的酒器。

被他推開的人側目欲怒,一把拉住老者。老者一個踉蹌,着的豪強眼神鄙夷道。“爾等碌碌之衆,牆頭之草,卻只知在柴進之處投獻,若非我勸說,爾等還想去投靠新任河間知府董誼。”

那位豪強聽他這麼一說,神色不自然的放開了拉着的老者。呼延庚苦笑着看了看張彥橘,張彥橘搖搖頭表示不知。向前一步,扶住老者,問道:“諸位豪強也有苦衷,世事並非如老先生所言如此簡單。不知老丈如何稱呼。”

“老夫姓王,名平,是莫州的一個農戶,靠近保定軍的田土爲金賊所毀,子女也爲金賊所殺。老夫自願破家報國,將所有田土投獻到將軍名下。”

邊上別的豪強地主們急忙阻攔:“非也,吾等不是……”他們今天是來抱團和呼延庚講價的,誰知道老者這麼心急,先把自己的田土投獻出去。

呼延庚哈哈一笑:“老丈何須心急,這位員外,你也不用擔心,我不要你們的田土。先安心喝酒吃飯,吃完了再說。”

等到衆人吃喝完畢,呼延庚坐在上首,笑道:“各位員外可知,吾正在推行新保甲。”

謝謝大家的支持,請幫本書宣傳下。

第十三節 塘沽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二百二十八節 惑敵第一百八十九節 密謀第七十三節 小戰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第一百二十六節 軍閥還是革命者第二百四十三節 神仙的標準第二百一十九節 儲君第五節 潰兵第十節 復耕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十五節 盧龍第十八節 宋第六節 滄州第八十七節 名言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十九節 束伍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四十節 打探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四十三節 爵帥由來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四十八節 鴻臚寺第七十六節 生變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四十四節 該當如何是好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一百二十一節 詐城第三十八節 孟津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第九十四節 秦檜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四十六節 旋風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九十六節 盟議第一百八十五節 勾結第十九節 陣地第七十五節 移駕第四十四節 納頭便拜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八十八節 援兵第十四節 富平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二十四節 故人第二百五十三節 勇者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二百五十八節 搶位第一百八十八節 夢兆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一百五十九節 候援第三十五節 長冶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二百二十五節 爭權第九十節 會戰的一致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七十六節 領袖第六節 成軍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十六節 爭嫡第四十七節 司農寺第六節 雨荷之盟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二百三十二節 計成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四十五節 疊陣第三十節 沁水第一百八十五節 勾結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五十四節 張崇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三十八節 名正第一百三十六節 責任之爭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四節 體系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三十七節 明志第兩百一十八節 平亂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七十七節 失蹤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一百九十一節 迴鑾
第十三節 塘沽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二百二十八節 惑敵第一百八十九節 密謀第七十三節 小戰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第一百二十六節 軍閥還是革命者第二百四十三節 神仙的標準第二百一十九節 儲君第五節 潰兵第十節 復耕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十五節 盧龍第十八節 宋第六節 滄州第八十七節 名言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十九節 束伍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四十節 打探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四十三節 爵帥由來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四十八節 鴻臚寺第七十六節 生變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四十四節 該當如何是好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一百二十一節 詐城第三十八節 孟津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第九十四節 秦檜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四十六節 旋風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九十六節 盟議第一百八十五節 勾結第十九節 陣地第七十五節 移駕第四十四節 納頭便拜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八十八節 援兵第十四節 富平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二十四節 故人第二百五十三節 勇者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二百五十八節 搶位第一百八十八節 夢兆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一百五十九節 候援第三十五節 長冶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二百二十五節 爭權第九十節 會戰的一致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七十六節 領袖第六節 成軍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十六節 爭嫡第四十七節 司農寺第六節 雨荷之盟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二百三十二節 計成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四十五節 疊陣第三十節 沁水第一百八十五節 勾結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五十四節 張崇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三十八節 名正第一百三十六節 責任之爭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四節 體系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三十七節 明志第兩百一十八節 平亂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七十七節 失蹤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一百九十一節 迴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