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節 退卻

正月十九日這一天,西面城牆諸門,險象環生,幾乎在每個時辰中幾乎都有五次、十次被攻入的危險。所有的樓櫓全被擊毀,用以阻擋炮矢的虛柵和繩網也都被火箭燒成灰燼。宋軍只能憑血肉之軀,在城頭上抵禦矢石。有時一矢中胸,人被直直地釘在燒焦的木柱上,手足頭部都佝僂起來,象只烤紅的大蝦;有時一炮飛來,被擊碎的頭顱和折斷的四肢一齊在天空中飛舞,陣陣血雨,灑在雪堆上。

洞子車在城根下一子排開,猛攻城門,地面上層層疊疊的全是屍體,辛康宗指揮的是開遠門,他眼看開遠門那鐵鑄的大門發出吱吱呀呀的響聲,就知道這道大門再也堅持不住了。他命令屬下在城牆下埋伏好,一聲號令,突然打開城門殺出去,把金兵打了個錯手不急。宋金兩軍在開遠門下混戰,。負責支援的辛道宗看兄弟陷在城外,也帶領親兵去救,隨後辛企宗也派來援兵,辛家兄弟一起奮力拼殺,終於沒讓金兵把城門攻破。

在金兵退去以後,辛企宗對着劉延慶、,劉光國父子大哭,環慶軍最後的一點本錢,就要這麼損失光了麼?

但宋軍中現在整體上卻瀰漫着一種樂觀的情緒,看來南面援兵大集,讓金賊着急恐慌,這纔不要命的進攻,今天四城,金兵損失超過萬人。入夜以後,汴梁的老百姓掌着燈上城頭來看今天的戰績,大家感到歡欣鼓舞,一種樂觀的說法,認爲金軍經過這樣一次挫折,已經無以爲繼,看來他們只能象第一次圍城之役一樣自動撤兵回去了。

此時,睿思殿中,國舅王宗濋正在對趙桓說道:“皇上勿憂,金賊已是強弩之末,只要把這七千七百七十七名神兵放出去,金賊定然灰飛煙滅,到時在講和,金賊無有不從。”國舅王宗濋在這次圍城戰中寸功未立,而且對親貴支糧的聖旨也拖延怠慢,現在他看到宋軍有打勝的苗頭,就跳出來搶功了。

王宗濋早就在禁軍中找到郭京等三個神將,按郭京的要求找齊了七千七百七十七名軍漢,屯在天清寺裡,過着神仙般的生活。現在他就要把這隊神兵放出去,收取勝利的果實。

趙桓正猶豫間,童穆就來通報,劉延慶求見。劉延慶是來哭慘的。這一天他的環慶軍舊部損失慘重。趙桓一面是心軟,另一面也想見見神兵的威力,就答應讓劉延慶部撤下來,明日換神兵去戰鬥。

郭京提出了三個條件:第一,郭京到時要在城頭上作法,祭一座血海罩在金軍營寨上,不可使凡夫俗子看見,城頭守軍一律撤退。二,每壁城上都要樹起三面繪有玉帝天王之象的繡象,使金人喪膽。三要趕製檻車數十輛,縛置粘罕、斡離不等酋,一車一人,決不落空。

這些要求,都被接受了。這下不僅是環慶軍,整個西面城牆的守軍都要退下來。

正月二十日,郭京率神兵出開遠門出戰“郭京六甲法能使人隱形,言未脫口,賊兵分四面鼓譟而進,我軍方逾濠,虜二百餘騎突之沖斷,前軍一埽而盡,居後者盡墮護龍河吊橋已爲積屍所壓不可持矣。蹂踐殆盡哀號之聲所不忍聞。”

七千七百七十七名神兵被金兵二百餘騎一掃而盡。金兵乘着城樓無人值守,以鵝車攀上城牆,以撞車撞開城門,開遠門城牆失守了。

何慶彥、徐寧所部在順天門城樓下駐屯。得知金兵上城的消息,便率領兵將上城,城上金兵箭矢如雨下,一時之間攻不上去。順天門外金兵又用撞車攻城,而不斷有金兵登上城樓,隨後往下殺來。見城不可收拾,何慶彥無奈之下,往內城退去。

半個時辰之內,全城大譁。

範瓊所部守金輝門,他在城樓上看見開遠門和順天門似乎被攻破了,便帶頭大叫:“何統制獻了城門。”隨後帶領自己親兵往內城撤退。金兵順着城樓,往南北兩路劫殺,在北面安肅門的城樓上,爲姚友仲率領部隊擋住,北面城下還有壕壘護持,金兵不能內外夾攻。同樣,在南面的安上門城樓,也被邱穆陵仲廉擋住。

時間倒推到前一天晚上,呼延庚在聽說朝廷準備用神兵的時候,就知道大事不好,他先去找張叔夜,又請了他的叔父,龍捷四廂都指揮使呼延灼到樞密院商議。

張叔夜因此連夜覲見,要勸誡趙桓,但徒勞無功,趙桓只是同意讓汴梁城內待機的一萬五千名龍捷軍做好迎敵準備,以備不測。呼延庚對這個命令加以發揮,一大早龍捷軍都在天波門和崇明門集結,這個時候,即使被皇帝猜忌,被御史彈劾也顧不得了。

天波門和崇明門分別處於皇城的西北角和西南角,在皇城的西側,緊鄰着西大街,西大街南北走向,北通安肅門,南接安上門,在西面城牆城破之際,龍捷軍已經快速在西大街佈防,從安肅門到安上門,已經構成了宋軍一道新的防線,這道防線中間的一段背靠皇城城牆。

東面的都虞侯吳革和北面的都虞侯姚友仲,呼延庚都提前和他們打好招呼,因此在西面城牆大潰的時候,東、北、南三面都巍然不動。

金兵在佔領西面城牆之後沒有下城,也許他們以爲,攻破城牆,汴梁已經是囊中之物了。但西面城牆的崩潰在汴梁全城引起了極大的混亂。

金兵在西面縱火焚燒開遠門、順天門、金輝門的城樓,火光沖天全城可見。

一家在內城居住的的百姓,遠遠望見城樓起火,妻子說:“快些關好門戶。”話音未落,一夥穿着宋兵服飾的亂兵衝了進來,爲首的把刀一橫:“我等韃虜也,快些拿錢財出來,饒你狗命。”

這家人戰戰兢兢的取了家中僅有的幾罐錢,遞給爲首的亂兵,亂兵一刀先殺了丈夫,再殺了妻子,連孩子也不放過。

西面城牆崩潰的宋兵退到城裡,乘亂持刀到百姓家中劫取財物“軍兵輩乘時劫掠橫屍滿道,或持器甲於里巷民家脅取柴米酒食。百姓哭泣之聲震天動地。”

開封府的一個小吏,見到西面城牆失火,趕緊跑到公署去,自己還有些“積蓄”放在公署呢。誰知剛到開封府,一夥亂兵衝了出來,把他撞到在地,隨後無數只腳在他身上踩來踩去,把他活活踩死。“胥吏效用與兵卒自相踩踏,死者莫知其數。”

有些機靈的百姓,見到城樓起火,就趕緊領着收拾好的東西,帶着家人要逃出城去。西面是不敢去的,據說南面情形還好,於是就往南逃,汴河穿城而過,逃難的百姓堵在橋樑上,誰也過不去,力氣大的就把力氣小的扔到河裡,大人落水後在水裡呼救,懷中抱的嬰兒卻掉落在地面上,慢慢的就沒有聲息了。百姓自南之北者摩肩接踵,或渡河而逃,嬰兒襁褓被扔在道路旁邊,先是大哭,而後哭聲嘶啞,最後死去。

開封知府徐秉哲穿上破舊的衣服,帶着妻子兒女,躲到城裡一個遠親家中。這個親戚平日裡是絕不來往的。“虜登城雖未下而京師驚擾。”

呼延庚見到這般情形,心中懊惱,一面城牆丟失會在城內造成這麼大的混亂,是他始料未及的。百姓不是接到命令就執行的機器,而是有各自生活的,活生生的人。呼延庚一面請張叔夜接管坐鎮開封府,一面下令普六茹伯盛帶隊巡城,遇到亂兵先勒令棄械,收容,不聽命令當場格殺,同時派人沿着朱雀大街和汴河河岸宣示城還未破,勸百姓歸家。

就這樣擾攘一夜,開封百姓所受的損失,比金兵圍城兩月以來都大。

張叔夜氣憤的說:“勾用神兵,何慄、王宗濋罪不容誅。”

此時,何慄、孫傅、王宗濋等人正在睿思殿向皇帝請罪。神兵是他們三人推薦要用的,這個罪過無論如何都逃不掉。

何慄痛哭流涕,要撞柱而死,以贖己罪,但看看睿思殿裡的柱子都太小了,只怕一撞不死,反而驚了聖駕,便決定待會再撞。

孫傅說:我先幫皇上應付了眼前的危局,便要去投河,只是冬天水太涼,待開春了再去。

王宗濋身爲武將,要拔刀自殺,但面聖不能帶刀,請皇上下令,讓侍衛借一把刀給他。

趙桓下令,禁止三位愛卿尋死。

王宗濋謝恩之後,憤憤然的說:“神兵雖是作戰不利,但卻也身死殉國了,最可恨的是西面城牆守將何慶彥,平白就丟了順天門,局面才一發不可收拾。”

孫傅道:“劉延慶所部也難辭其咎。辛康宗守開遠門,範瓊守金輝門,未戰就失守,真是豈有此理。”

王宗濋卻道:“開遠門的守軍是應郭京的請求調開的,而在開遠門、順天門都失守之後,範瓊獨木難支,才撤走的。若是加以責罰,只怕寒了將士的心。只斬了何慶彥,以禁效尤。”

何慄道:“還有一人,居心叵測。臣等是受了郭京的矇蔽。但張叔夜明知郭京不可靠,卻不派人守住西面城牆,他是何居心?”

請收藏、紅票、月票、評論。

第一節 孤城第三十六節 偃旗息鼓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八十四節 援魏第二百二十九節 借勢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九十五節 參劾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一百六十八節 京兆府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一百三十六節 責任之爭第十二節 南山賊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九十五節 參劾第一百七十七節 吾爲建炎天子守第四十節 定製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七十五節 移駕第二百一十五節 愛國賊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九十八節 內訌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十五節 盧龍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十七節 中計第二百四十八節 自轉第一百三十一節 阻止杜充的方法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二百二十六節 拖延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第五十一節 飛火第二百三十二節 計成第十五節 崩盤第四十七節 司農寺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二百三十六節 質子營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一百三十六節 責任之爭第五十六節 兌賞第二十九節 舊瓶裝新酒第三十一節 前陣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七節 馬場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十五節 崩盤第一百七十一節 拒絕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一百四十三節 回汴第九十八節 內訌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一百八十三節 僵持第二百二十一節 英雄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三十三節 白袍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二十三節 夏謝鎮第六十節 劉彥宗第五節 潰兵第十六節 平州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七節 魯達第十四節 灤州第二百五十六節 獻俘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二百三十九節 祭黃帝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九十八節 改元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四節 棣州第六十二節 誰來付賬第三十二節 襄漢失守第九十四節 秦檜
第一節 孤城第三十六節 偃旗息鼓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八十四節 援魏第二百二十九節 借勢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九十五節 參劾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一百六十八節 京兆府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一百三十六節 責任之爭第十二節 南山賊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九十五節 參劾第一百七十七節 吾爲建炎天子守第四十節 定製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七十五節 移駕第二百一十五節 愛國賊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九十八節 內訌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十五節 盧龍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十七節 中計第二百四十八節 自轉第一百三十一節 阻止杜充的方法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二百二十六節 拖延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第五十一節 飛火第二百三十二節 計成第十五節 崩盤第四十七節 司農寺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二百三十六節 質子營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一百三十六節 責任之爭第五十六節 兌賞第二十九節 舊瓶裝新酒第三十一節 前陣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七節 馬場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十五節 崩盤第一百七十一節 拒絕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一百四十三節 回汴第九十八節 內訌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一百八十三節 僵持第二百二十一節 英雄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三十三節 白袍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二十三節 夏謝鎮第六十節 劉彥宗第五節 潰兵第十六節 平州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七節 魯達第十四節 灤州第二百五十六節 獻俘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二百三十九節 祭黃帝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九十八節 改元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四節 棣州第六十二節 誰來付賬第三十二節 襄漢失守第九十四節 秦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