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節 韓家

曹正方纔在一旁聽得分明,立刻自告奮勇:“莊中小兒都在本地長大,大師需要幾人。”

魯智深便分派了一都兵丁,以什爲單位,跟着曹正的家丁到外圍佈防。

幾人正在說話,突然通道口處一陣喧譁,幾個家丁模樣的人,拿着大棒子,要把人羣趕開,一時間老弱婦孺哭天喊地。

魯智深等人急急趕過去,武松幾步一跨,來到通道口,一拳一個,把這些家丁打倒在地:“欺侮百姓,沒有王法了嗎?”

這時,一個尖細的聲音在旁邊叫道:“宰相家的人,也是你這樣的丘八打得的。”

衆人定睛一看,見是一個穿的管家的服飾的人,怒氣衝衝的站在發算籌的桌子邊上。

魯智深捏起醋罈大的拳頭,就要動手。朱武精細,拉住魯智深,問道:“哪位宰相家?”

管家洋洋得意:“相州魏國公韓家。”他這句話,若是有幾個讀書人在場,自然知道是相州韓贗胄家,韓贗胄是名相韓琦的曾孫。這管家說道:“俺家相爺不跟你們計較了,給你們一百貫,我們都上船去了。”

但現在在場這幾人,讀書最多的是朱武,連他也弄不清楚相州韓家是怎麼回事,更不用說其他人。朱武嗤笑:“當朝宰相沒有姓魏的,這幫姓魏的敢冒充宰相,小的們,給我打。”朱武又對史進交待了幾句話,史進跳到馬背上,大聲喊:“都看見了吧,誰敢不守規矩,就是這樣的下場。”

說話之間,武松等人又把家丁管家打了一頓,綁在邊上的木樁上示衆。

魯智深一揮手:“放百姓們上船。”

不一會兒,就裝滿了一艘大船,這艘大船駛離碼頭,另一艘大船靠上棧橋,又放上來兩個都的兵士,指揮使是楊可發,楊可髮指揮兵丁搭起了第二座棧橋和通道。第二座棧橋搭好後,又有兩百宋兵從棧橋下船。

這時,第一座和第二座棧橋供百姓排隊上船,第三個指揮的宋軍從第二座棧橋下船後,隨後開始搭建第三座棧橋。

如此依法炮製,一上午的時間,搭起五座棧橋,運走十餘船百姓婦孺到河對岸,也有五個滿編指揮的宋軍到達黃河北岸,加上史進等人,宋軍在黃河北岸已經有了三千步兵。

這時,又一艘大船在靠上了棧橋,船艙打開,一個個宋兵牽着戰馬下船。一百騎兵下船後,百姓們開始上船。

騎兵中的一名將領翻身上馬,史進驚喜的叫道:“將主。”

各個指揮使紛紛上前見禮,武松大步上前,俯身便拜:“草民武松見過將主。”

“武松!”呼延庚連忙跳下馬,雙手攙起武松:“你可是打虎的武松。”

武松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將主說的可是白二,他人稱坐地虎,被俺一拳打死了。”

呼延庚乾笑兩聲:“除暴安良,令人佩服。”

“俺今日見到將主的仁義,纔是打心眼裡佩服,請將主准許草民,提鞍點鐙。”

呼延庚想了想:“二郎你先在我親兵隊裡做個都頭吧。”

衆人正說話間,突然有人送名帖過來,呼延庚展開一看,自言自語道:“相州韓?”便對送帖子的人道:“你家老爺在何處?”

送帖子的人順手一指,在人羣之外,停着幾頂轎子,十幾輛大車。

呼延庚正要過去。朱武已經想明白了是什麼事情,便道:“將主,那姓魏的家人不守規矩……。”

呼延庚擺擺手:“我自有分寸,你放心。”他一面往韓家德轎子處走,一面心中思量。相州韓家阿,五六十年屹立朝堂不倒,豈是自己這樣一個武夫可以得罪的?正想着,已經來到了轎子前,呼延庚上前行禮:“敢問是韓知州嗎?”

呼延庚這一句話出口,帶着呼延庚來的僕人撲哧一笑,趕緊用手遮住嘴。宋代稱呼人,依據雙方的年齡,身份等,稱呼方法各有不同。呼延庚這一開口,立刻暴露了他只是一個武夫,什麼禮儀也不懂。

шшш ⊙Tтkд n ⊙¢ ○

轎子裡坐的,不是韓肖胄,而是他的弟弟韓贗胄,他聽了呼延庚對自己的稱呼,一方面是不屑,另一方面,卻有些害怕,萬一自己惹惱了這武夫,他發作起來,自己就要吃個眼前虧。

於是韓贗胄爽朗的笑了幾聲,一掀簾子,從轎子裡出來:“唉呀,敢問將高姓大名,現居何職,哪裡人氏?”

“末將呼延庚,爲河防都虞侯。” Wωω⊕т tκa n⊕CO

“和龍捷四廂度指揮使呼太尉如何稱呼?”

“末將在西軍長大,未曾見過呼延灼太尉。算起輩分,呼太尉當是末將的叔父輩。”

原來還是個旁支。韓贗胄忽然變臉:“那邊木樁上綁着幾人,卻是爲何呀?”

“回相公,那幾個刁民,無緣無故毆打婦孺,被末將的下屬制服了。”

韓贗胄心想:“什麼無緣無故,他們是爲老夫開路而已。”但“毆打婦孺”這個帽子扣下來,韓贗胄也不好意思承認是自己的家丁,一門七學士,父子三宰執的臉還是要顧全的。

“敢問將軍,老夫什麼時候可以過河?”

韓贗胄問自己什麼時候可以渡河,呼延庚往棧橋看去,眼見五個棧橋都有密密麻麻的人羣排起長隊。他回過頭說道:“若是依照這等速度,今晚便可運走一半人。相公可叫家丁去上工,相公的家丁多,想來做上一天活計,便都能過河了。若是相公不願等待,向做活的百姓買些算籌也成。”

以呼延庚所想,你本來根本找不到過河的辦法,現在我帶來了渡船,你就謝天謝地吧。這幾萬百姓好不容易讓他們排起長隊,願意爲我去挖戰壕,總不能爲你一人,把整個秩序打亂,那我如何服衆?

韓贗胄聽了呼延庚的回答,愣了好一會兒,才道:“呼延都虞侯,隨我到河岸邊看看。”

兩人便往河岸走,韓贗胄道:“老夫聽聞李樞密,折宣撫都不在軍中,呼延都虞侯不僅能堅守南岸,還能徵發大船渡百姓過河,着實不簡單啊。”

“相公繆讚了。末將也未曾多想,只是將這幾萬百姓留在河灘上讓金人屠戮,末將於心不忍。”說到這裡,呼延庚突然想得瑟一下,“孟子有言,民爲貴,若是拋棄了百姓,朝廷也就爲百姓拋棄了。正如當年三國時,劉玄德不棄百姓,百姓亦不棄漢室。”

韓贗胄心中一動:“劉玄德終成蜀漢之主。”

這時,兩人已經走到排隊的百姓邊上,主持着一隊的兵丁過來見禮,又對百姓們喊道:“就是呼延將軍,帶船渡大家過河的。”聽到這話的百姓先是一陣議論,突然有幾個人跪下:“呼延將軍大仁大義,公侯萬代。”

邊上的人見狀也紛紛稱頌:“呼延將軍大仁大義,公侯萬代。”如同一陣漣漪,百姓中“呼延將軍大仁大義”的稱頌聲此起彼伏。

呼延庚道:“傳令,教百姓好好排隊,不要亂了秩序,自相踩踏。”

韓贗胄在一旁說:“呼延將軍大仁大義,深得人心啊。”

呼延庚正要謙虛,卻聽見韓贗胄接下來一句話:“蜀漢先主,南朝宋武帝不棄百姓,終成一番霸業。”

呼延庚面無表情:“末將還要到其它幾處看看,相公請自便。”

韓贗胄揮揮手:“都虞侯請自行去忙。”

他望着呼延庚的背影暗暗冷笑:“今天在河灘上,幾萬人親見你收買人心,我把你比作劉備,劉裕。這話必定會傳回朝廷,待回了汴梁,不消我動手,自有言官找你麻煩。你一個武夫,連辯解也沒處尋去。也算報了今日之辱。”

突然一聲響箭劃破天際,呼延庚道:“敵襲,全體列隊。”

現在在北岸的三千人,列出宋軍慣用長虹之陣,魯智深、楊可發兩個指揮在前,郝思文,石行方兩個指揮在後,呼延庚親自帶領兩百騎兵在左翼。不一會兒,陣型的正面出現了金兵的騎兵。

河灘上的百姓,聽說韃子來了,嚇得亡命奔逃。挖戰壕的壯丁扔掉手裡的鋤頭就要跑,朱武已經領下了管理河灘和挖壕的任務,他命令兵士抽打要逃跑的壯丁:“你們跑了,老婆孩子還在大軍手上呢,跑什麼跑。看看呼延將軍就在那呢,跑什麼?”

壯丁們回頭一望,看見呼延庚挺槍立馬,護背旗在迎風招展。呼延庚麾下的如同牆壁一般,擋在金兵到來的方向上,這才稍稍放下心來。

這時,一個傳令兵騎着馬,順着河灘奔馳:“呼延將軍爲百姓殿後,百姓在,呼延在,百姓在,呼延在……”這一路跑過去,在河灘上又引起了一陣騷動,有人不明白什麼意思,機靈的人就解答說:“呼延將軍會守着咱們,只要咱們不走,呼延將軍就不會走。”

呼延庚手搭涼棚觀望了一會:“不是女真兵。”

來的的確是渤海的部落軍,原來完顏粘罕所部在河陽駐紮日久,糧草漸漸少了,金兵藉着搜捕奸細的名義,到四鄉打糧,女真兵忙着搶各個莊子,纔沒空管河灘上逃難的人呢。附近有一部渤海人,聽聞河灘上有幾萬肥羊,於是就趕過來了。

求收藏、紅票、月票。謝謝大家的月票和打賞

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第二百二十四節 張浚第三十三節 後陣第十五節 盧龍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二十四節 開戰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九十四節 秦檜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二百二十一節 英雄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四十一節 船料場第十五節 崩盤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第一百三十六節 責任之爭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十六節 平州第二百五十六節 獻俘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八節 金慄山第六十二節 誰來付賬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十九節 束伍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一百二十節 遇伏第十七節 中計第二百四十七節 安心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二十五節 平陽第三十五節 殺陣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九節 擔保第三節 廝殺第十五節 盧龍第一百六十六節 死戰!保家!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八節 金慄山第七十七節 失蹤第二十節 練兵第五十五節 混亂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十四節 富平第六十一節 飛狐陘第一百九十五節 首謀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六十九節 傳首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八節 金慄山第十四節 議和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九十節 保塞第三節 真相第十節 復耕第十九節 陣地第七十七節 失蹤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四十節 賽跑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二十三節 狹路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四節 棣州第三十五節 年底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十八節 收稅第九十八節 改元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五十四節 禮教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一百四十節 出發第七十二節 劉汲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八十八節 援兵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一百八十三節 僵持第八十五節 根括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
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第二百二十四節 張浚第三十三節 後陣第十五節 盧龍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二十四節 開戰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九十四節 秦檜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二百二十一節 英雄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四十一節 船料場第十五節 崩盤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第一百三十六節 責任之爭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十六節 平州第二百五十六節 獻俘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八節 金慄山第六十二節 誰來付賬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十九節 束伍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一百二十節 遇伏第十七節 中計第二百四十七節 安心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二十五節 平陽第三十五節 殺陣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九節 擔保第三節 廝殺第十五節 盧龍第一百六十六節 死戰!保家!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八節 金慄山第七十七節 失蹤第二十節 練兵第五十五節 混亂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十四節 富平第六十一節 飛狐陘第一百九十五節 首謀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六十九節 傳首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八節 金慄山第十四節 議和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九十節 保塞第三節 真相第十節 復耕第十九節 陣地第七十七節 失蹤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四十節 賽跑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二十三節 狹路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四節 棣州第三十五節 年底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十八節 收稅第九十八節 改元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五十四節 禮教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一百四十節 出發第七十二節 劉汲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八十八節 援兵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一百八十三節 僵持第八十五節 根括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