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節 劫收

對於程方望的抱怨,呼延庚哈哈大笑,也不在意。昔日這些豪強在於金兵刀下,也不是顫慄而從。相對於金兵,自己已經仁義的不可言說。

他對着程方望笑道:“金賊質豪強妻子,這些豪強父俯首聽命,此計策我欲行之,君以爲如何?”

看着程方望發白的面孔,呼延庚擺擺手,笑道:“當日代州諸公商議與我等聯姻,此乃良策,若有一人聯姻,衆人或以爲是一時之計。但若紅巾與代州諸公一體,當勢無可當。我紅巾衆人,多有年少高志之人,或才告智深,或武藝精熟,不少都獲得朝廷的功名,程君心中以爲如何?”

程方望心中一振,聯姻的提議,他也贊同,不過與呼延庚衆人的想法一樣,確實是存有一時之計的想法。如今呼延庚的紅巾若與代州豪強廣結姻親,那麼代州豪強中愛子女之人,則無不被他綁在戰車之上。

他心中一橫,對這呼延庚說道:“將軍不必試探於我,當日我曾送將軍一些兵馬,更何況我已有一子,現在正在將軍軍中。吾已經毫無退路可言。”

“哦?姓程?”呼延庚在腦海裡把豪強送來的家丁頭領思索了一番:“可是程強?”

“正是,強乃我之庶子,昔日我欲送其作爲質子,其心懷怨恨,後將軍徵兵,他主動要到將軍麾下,如今他視我如路人。其實送質於金兵,乃不得不爲爲之,然我等之心,仍向大宋。我亦不想路甲卻如此瘋狂,或者金兵於他有什麼天大的好處,也未可知。”

呼延庚一陣沉默,天大的好處,能夠有什麼天大的好處。他嘿嘿之笑,充其量不過是代州知州,難不成爲他奉一個王公不成。

一個官迷野心家,最是壞事,最是難以琢磨。升斗小官,都可以收買。也不知道那些當初代州諸位豪強送來的家丁心情如何?還是乾脆將他們直接編入紅巾裡邊吧。

代州豪強的援軍營,普六茹伯盛正宣讀着呼延庚的公告,陽繼忠正帶着一千左右的紅巾,正在四周戒備。普六茹伯盛一字一字的讀着,一邊查看着下面那些人的神情。但是卻沒有得到他想想中的憤怒,驚訝,或者任何不適的舉動。

讀完了,他看了一眼下面有些麻木的人羣,後者彷彿不知道這些對他們的家族意味着什麼,沒有一絲一毫的表示。

過了半晌,竟然還是冷場,普六茹伯盛只好自己問道:“諸位對將軍告示可有看法?”

冷場,普六茹伯盛只好再問一遍:“諸位中有豪強之族人,均已無意於家族興衰?”

這一次,下面的人亂了一下,一個人從人羣中間走了出來,對這普六茹伯盛苦笑道:“統領或許不知,我等以前若非跟隨兩河雙石,便爲昔日韋栓所募集的義軍。石大哥爲金兵所滅,全軍皆散方帶部分袍澤回到族中。族中之人,對我等皆有驅趕之心,唯恐因爲我等某天串連而起佔據塢堡抵抗金兵,爲家族招致滅族之禍。因而即便將軍不來,我等也會被送離代州。”

說完這話,又躊躇問道:“不知將軍將如何處置路氏家族?”

“將軍向來仁義,路氏不會因此而滅,不過不加懲戒,總就難以威懾。路甲一家或因此事而牽連,其他叔伯兄弟,當可無礙。”

看着衆人如釋重負的神情,普六茹伯盛心中知道雖然家族視他們爲棄子,但他們心中依然對家族關切非常。

普六茹伯盛當下笑道:“我來此都將軍之令,非是不信任諸位,而是將軍不欲以此事欺瞞諸位。若諸位有心抵抗金兵,將軍便命我將諸位編入代州營,而非以前模糊不清之身份。諸位是否願意。”

“謹聽將軍號令!”下面的代州營士兵立刻迴應到。他們既被家族送來,便已被視作棄子,又受到紅巾的猜疑。

如今編成代州營,便相當於承認了他們紅巾軍的身份。升遷,獎賞當與他人相同。普六茹伯盛看着衆人臉上的喜色不象是作僞,心中的戒備終於放了下來。

在呼延庚的威逼之下,代州那些小型的豪強在第二日,第三日紛紛前來繁峙。縱然一些大豪強紛紛閉門不言,但那些平日被金兵擄掠的小村寨卻紛紛擁擠而來。少者帶來了百餘人,多者帶來數百人馬前來代州。

兩日後,呼延庚於代州便新聚集了三千人馬,呼延庚又帶了陽繼忠一團,總共五千餘人,浩浩蕩蕩直奔路氏塢堡而去。會合馬擴前面圍困路氏的兩千紅巾,總數七千人馬,即便路氏人人皆兵,也不過三千精壯,哪裡能抵擋七千餘精壯人馬。

此刻,被圍堵在臨時營寨之內的路家諸人,以及逃亡在其內的附近居民,正在恐慌的看着外面正在加工的攻城器械。臨時的營地防禦措施只是針對那些小規模的敗兵擄掠以及流賊,哪裡抵擋的住正規的攻城器械。

所幸的是,城外的紅巾,並不向無畏的消耗,終日只是在塢堡前面試驗兩下,然後就帶了回去。但是每一次攻城器械擺出來的時候,開門投降的吼聲就越發的激烈起來。

“兄長,莫要猶豫了,趁着現在外面人少,我們衝殺一陣,然後奔向附近羅家的塢堡,那呼延庚假仁假義,不會因爲此事將代州諸位豪強全部得罪。長兄之仇,終究是要報的。”

看着這個與長兄一樣對官位熱切的弟弟,路家的老二路明一陣黯然。路家不是別的豪強大族,本族人口稀少,若一時不慎,必有全族覆滅之禍。

當日代州衆人推舉自己長兄爲首的時候,他便勸過長兄,長兄被野心衝昏了頭腦,否則哪有今日之禍。亂世之中,爲首者,終究是要付出多過於得到。

“以我看,我們還是開門投降如何?”旁邊的一個老人,與路氏相鄰而居數十年,因而得意全族避禍於塢堡之中。“敵人勢大,我等也只能如此。”

路明看着這個沒有腦子,只有野心的三弟,苦着臉對老者說:“非我不想,這幾日與圍城的紅巾接觸,卻都被擋了回來,實在是無法可想。”

以往常的經驗,路甲一死之後,繼任者將自己的家人作爲質子送到戰勝者的地盤,然後一切重新開始。

但是當他寫了一封投降信送給馬擴之後,對面既沒有回覆可以,也沒有回覆不可以,只是將路家,厚厚的圍了起來。

“難道想屠滅我路氏立威?”他不自主的向着那個老者看去。

“我聽呼延庚,非喪心病狂之人,他是朝廷命官,若公然屠滅一族,難逃朝廷的責罰。何況公告上也已經明示,當無害於我等。若兩位賢侄不放心,老夫親自前往紅巾營中一趟,以探紅巾口風。”

他站起來,顫顫巍巍的走向門口,路明想喊住他,卻終於沒有喊出口來。

“兄長,他會不會出賣我們?”

路明瞪了一眼弟弟,老者家族人口更加稀少,如何出賣?刀都沒有拿到,就會被路家的族人給砍個精光。

“將軍~,將軍~”

外面忽然一陣陣整齊的呼喝,山崩海嘯一樣傳了過來,路明臉色大變,趕到程強之上,看到“兩河走馬”的大旗下,一個年輕人正緩緩接近堡壁壘。

他的身後,跟着數千人馬,其中大約有數千裝扮各異的士卒。仔細看了一看,那些昔日對哥哥命令無不俯首聽命,對金兵擄掠,無不甘心認命的小小村寨,正在那隊列之中。

“奪”一封書信被幫在箭上,從下面射了上來,箭枝深深的射入城門上面的屋檐上。

顫慄的路家衆人,在大軍壓境之下終於將命運交給了呼延庚的仁慈。

大門一打開,紅巾軍一聲歡呼,前鋒的紅巾蜂擁衝入了塢堡的大門。不一時,塢堡內傳出哭聲與喝罵聲。呼延庚策馬走入塢堡,看見那些小校們正在竭力的組織着隊列,卻不斷的瘋狂搶掠的紅巾衝散。

不斷的有衣衫破爛的士民從裡邊奪路而出,隨即便被瘋狂的紅巾追上,立刻打到在地,然後懷中財務被搜刮一空。

路氏兄弟以及衆位小村寨豪強均站在身旁,彷彿對一切都熟視無睹。呼延庚皺了皺眉頭,喝道:“軍法官,何在?”

立在身前的馬擴尷尬一笑,回答到:“將主,我軍暫無軍法官。”

“武松,抽出親兵,立刻維持秩序。”他話音未落,卻被一聲求救打斷。一個女子衣衫破爛跌跌撞撞的跑了過來,看到這邊人羣微微一愣,站在當場。

幾個紅巾士卒嘿嘿淫笑着,從房屋的一側衝了過來就要去撕破一付的衣衫。

呼延庚心中怒極,看着這些正在瘋癲狀態的士兵,縱馬上前,用手中的馬鞭朝幾個正在搶奪財物的紅巾狠狠的抽去。幾個士卒正在興奮頭上,被人一抽,立刻大怒把刀。一看騎在馬上之人,立刻扔下刀來,跪伏在地上。

“怎麼?”呼延庚黑在面孔,冷冷的說道:“怎麼又放下刀來?”

“馬防使,你們便是如此治軍嗎?,趙武節,你的俠義之心呢?”

呼延庚喝道:“武松,立刻帶親兵入寨中維持秩序,不聽號令者,斬。”

第三十九節 上元節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二十八節 打虎上山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第十六節 林銘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第一百七十九節 不問蒼生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二百一十六節 嫁妹第一百四十八節 歷史名城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一百六十六節 死戰!保家!第一百六十節 社稷爲重君爲輕?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二百三十二節 計成第九十五節 參劾第五節 河間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五十九節 低調第二百五十六節 獻俘第一百二十二節 樂陵第二百四十八節 自轉第八十九節 恨嫁第八節 金慄山第一百六十八節 京兆府第二百五十一節 良機第五節 河間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五節 潰兵第十七節 鎮撫使第八十七節 名言第二十節 驚雷第九十節 會戰的一致搶更新字數,請大家先不要購買第兩百一十八節 平亂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二百一十六節 嫁妹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一百零七節 天下一家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五十四節 張崇第十八節 宋第四十七節 柏鄉第一百四十二節 一碗粥第九十節 會戰的一致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一百九十一節 迴鑾第二百三十六節 質子營第十六節 平州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一節 孤城第二百四十五節 入甕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二百三十二節 計成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二百五十六節 獻俘第四十節 定製第一百七十二節 西伯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第四十六節 救趙州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八節 謀叛第一百四十三節 回汴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六十九節 傳首第二百三十九節 祭黃帝第二節 踹營第八十六節 嗣業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三十五節 長冶第一百七十九節 不問蒼生第二百五十五節 背水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七節 嘲諷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七節 嘲諷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敗第八十六節 團練第十四節 議和第一百零四節 徹查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一百二十八節 階官與軍銜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二十一節 梁山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十七節 中計第六十二節 誰來付賬第八十四節 援魏第八十九節 恨嫁
第三十九節 上元節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二十八節 打虎上山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第十六節 林銘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第一百七十九節 不問蒼生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二百一十六節 嫁妹第一百四十八節 歷史名城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一百六十六節 死戰!保家!第一百六十節 社稷爲重君爲輕?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二百三十二節 計成第九十五節 參劾第五節 河間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五十九節 低調第二百五十六節 獻俘第一百二十二節 樂陵第二百四十八節 自轉第八十九節 恨嫁第八節 金慄山第一百六十八節 京兆府第二百五十一節 良機第五節 河間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五節 潰兵第十七節 鎮撫使第八十七節 名言第二十節 驚雷第九十節 會戰的一致搶更新字數,請大家先不要購買第兩百一十八節 平亂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二百一十六節 嫁妹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一百零七節 天下一家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五十四節 張崇第十八節 宋第四十七節 柏鄉第一百四十二節 一碗粥第九十節 會戰的一致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一百九十一節 迴鑾第二百三十六節 質子營第十六節 平州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一節 孤城第二百四十五節 入甕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二百三十二節 計成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二百五十六節 獻俘第四十節 定製第一百七十二節 西伯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第四十六節 救趙州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八節 謀叛第一百四十三節 回汴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六十九節 傳首第二百三十九節 祭黃帝第二節 踹營第八十六節 嗣業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三十五節 長冶第一百七十九節 不問蒼生第二百五十五節 背水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七節 嘲諷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七節 嘲諷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敗第八十六節 團練第十四節 議和第一百零四節 徹查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一百二十八節 階官與軍銜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二十一節 梁山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十七節 中計第六十二節 誰來付賬第八十四節 援魏第八十九節 恨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