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節 參劾

“明日,這些任命就要發表。宰輔一定下來,大宋的擔子,就不用我這個婦道人家一人承擔了。”

呼延庚想勸諫一下,但宰輔的人選,絕對不是他這個品級的人可以多話的。一時他沒想好怎麼開口,僵在那裡。

這時,朱鳳璉道:“上午對着李相公、張相公,還有慈聖在旁邊,真是不敢亂說一句話,還是和庶康你說話,本宮可以放肆一下。”

你把我當男閨蜜嗎?呼延庚有些哭笑不得。他聽見朱鳳璉說:“今日也議定了守城諸將的封賞,庶康你猜一猜,你被提了什麼本官?”

呼延庚想了想,以馬擴閣門舍人的身份,因爲出使遼國,就轉爲刺史,那自己是武節大夫,以汴梁守城還有救駕之功,應該也可以轉橫行了。但他故意猜錯:“轉了武功大夫吧。”

“不對,再猜。”

呼延庚又猜了兩次,都錯了。

朱鳳璉咯咯笑道:“張相公要授你右武大夫,本宮以汴梁戰功準了,以救駕之功再轉一輪,轉遙郡刺史。本宮加恩,再升半級,爲實任刺史。”

宋制,橫行武官,以功勳可以連跳七階,成爲遙郡刺史,也就是說呼延庚一次升到頂,也只能遙郡刺史。但朱鳳璉把守城和救駕的功勞分開計算,又把他往上提了半級。而且按照一般的升遷,遙郡刺史只能轉遙郡團練使,而朱皇后又特旨讓呼延庚轉正任刺史。

正任刺史與遙郡刺史都是從五品,品級上差別不大,而且也都沒有實權,只是工資條,但是正任刺史在封地可以有食邑,朝廷還給宅子,以後再升遷可以直接蹦到正任團練使或遙郡防禦使。

朱鳳璉道:“本想把你封作汴州刺史,在都門安下家來,以後可以時時招你進宮來說話,嗯……諮議軍事。但李相公、張相公都說沒有將都城封給人的,而且張相公還說你太過年輕,封賞太厚,難免驕縱,故而你只有一個正任刺史的名,沒有食邑。”

“那是哪一州的刺史呢?”呼延庚忍不住問。

“王節帥說,你在汴梁只是中規中矩,倒是河東的幾仗,重振了我大宋與金賊相較於疆場的信心,故而最好封在河東。本宮封你爲‘幷州刺史’。本朝職官,本無幷州名號,我定要叫你與別人不同。”

“幷州?”大宋現在並沒有一個真正叫做幷州的州城,故而肯定不會有食邑了,但是如果計較起來,“正任幷州刺史”可以把整個河東都當做食邑。呼延庚心下這麼想着,口頭謝恩。

“好了,這是你應得的,食邑之事不用着急,總會把俸祿算得高些,補償於你,庶康,你成家了吧,儘快在汴梁安頓下來,待吾找個時機,給你家娘子一個誥命。聽說你家娘子尚未及卉?”

“出嫁之前已經及卉了。”

“我也是十四歲,爲了完婚,提前及卉的。”朱鳳璉不管呼延庚,自顧自說些家常。呼延庚只能站在屏風前面聽着,既不想聽,也不敢走。天色漸漸暗了,朱鳳璉驚覺過來:“不知不覺,嘮叨了整個半晌,在李相公、張相公面前,我都不敢說話,只好讓庶康你受些累。”

呼延庚心想:朱鳳璉這是擔負着她無力承擔的重任,壓力太大了,找個人分擔壓力。

“好了,庶康,你告退吧。”

呼延庚正要行禮,朱鳳璉又道:“等着,本宮先走。”說完,她從屏風後走了出來,呼延庚低着頭,看着她漂亮的裙裾路過自己身邊。朱皇后的裙裾在呼延庚身邊停了會,再走出睿思殿去。

呼延庚回到家中,把升正任刺史的消息與張崇說了,張崇幫他分析,大體是好事,不過應該推辭一下,這次就遙郡刺史好了,既然太后這麼看重呼延庚,以後隨便一點機會都可以升這半級,不要急在這一時,顯得自己貪圖官位。

看到呼延庚要辯解,張崇又道:“我知道庶康你不看重官位,但言官不會這麼想,他們總要尋你的不是。這次關係不大,以後遇到類似的事情,千萬小心,爲官真是如履薄冰啊。”

新皇登基之後的幾天,李綱、張叔夜、劉鞈等人忙得腳不沾地,汴梁經過一場大戰,千頭萬緒的事情要處理,流離失所的百姓要安置。

而呼延庚比較清閒,一面按部就班參加樞密院整軍,有時被朱鳳璉叫道宮裡訓上一頓話,每天晚上他都能回到張崇家陪家人,張崇也幫呼延庚尋到了一個致仕官僚的舊宅子,經過汴梁之圍,人家願意把京師的宅子低價賣掉。

正當呼延庚準備在汴梁暫時過一段自己的小日子的時候,四月一日,御史中臣秦檜一封奏摺,平地起驚雷。

“綱者,專以辭藻媚主,道君皇帝簡拔於罪臣,授以少卿高位……而綱棄道君皇帝而奉淵聖淵,淵聖皇帝引綱爲柱石,委之以右丞……汴梁被圍,二帝蒙塵,綱故技重施,棄淵聖而奉今上。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事二夫。綱則棄舊主而擁新貴,希圖倖進……”

秦檜彈劾太宰李綱背主求幸,兩次擁立新帝,非忠臣所爲,而是倖進小人。

“張賊叔夜扶持私軍,縱兵擄掠,或有不忍言之事。”

彈劾同知樞密院張叔夜私自調遣龍捷軍於裡城之側,是私兵,而向高門勳貴借糧,巧取豪奪,甚至縱兵擄掠。既掌兵,又掌財,讓都參議軍事劉鞈擔任開封府,這與唐代的節度使有什麼區別?

建武軍節度使王稟橫行不法,“白河溝潰退於前,失陷太原於後,淵聖皇帝寬仁,未予懲治,反託於戍守大計。稟不知悔悟……與京畿禁軍、龍捷軍等暗通款曲,都門羽林,幾成王家天下,軍漢但知有王稟,不知有聖上。”

“龍捷四廂都指揮使呼延灼疏於職守,至二帝蒙塵……”

秦檜一封奏摺,把宣撫司的高官罵了個遍。

“臣聞攘外必先有安內,故漢高盟白登而傳三十世,晉安滅,燕秦而族亡,唐失其柄,節度化爲敵國,五代紛擾,郡縣目成仇讎,天下騷然,幸天降聖人,懲武夫亂國之禍,以文馭之而定天下,此誠皇宋之家法也!……北虜乃癬芥之疾,效先聖故事,遺之以金帛,鎮之以靜,百年可解;私兵乃腹心之禍,祖宗成法猶在,不可稍縱。臣不敢避死,請出樞密而戮亂首,去寄奴而定國本!”

總而言之,李綱是小人倖進,張叔夜、王稟則文武勾結,有藩鎮之禍。

秦檜又唆使手下言官,彈劾王稟部將呼延庚等人橫行不法,私換防地,劫掠貴胄,暗結民心,在黃河岸邊曾以劉備自比。

秦檜以御史中丞的身份,發動整個御史臺,對整個主戰派從上到下進行了一輪彈劾。

按照慣例,御史中丞彈劾宰相,無論是不是事實,宰相必須請辭,暫時停止工作,由副相暫時代理宰相,而御史中丞升任執政。

朱鳳璉沒什麼政治經驗,不知道該如何操作。面對秦檜的彈劾,李綱、張叔夜也不得不暫時到家中閒坐。朝廷事務暫時有汪伯彥打理。

童穆本想給朱太后一個建議:“聖人只消把彈章留中不發,再慰留李綱、張叔夜便可。”

朱鳳璉聽多了漢朝亡於宦官專權和外戚干政的故事,心中十分警惕:“童穆,這非是爾所當言。”也不敢找自己的兄弟們商議。

鄭太皇太后教導她說:“還是自家叔伯兄弟們靠得住,何不遣使問計於康王。”

在這之前,有內侍對鄭太皇太后說,皇帝趙諶,與她隔了兩輩,而且朱太后孃家到現在已經出了五個節度使,現東道總管朱勝非是她家同宗,可謂外戚勢力強大。

在趙諶登基的過程中,鄭太皇太后也沒提供太大的幫助,想來朱鳳璉和趙諶對老太皇太后的感情也是一般。

而趙構不同,他的母家韋妃地位低微,趙構現在又被逼得結廬讀書,如果鄭太皇太后施以援手,想來他會感恩圖報吧。也不一定要讓趙構當皇上,只要給他夠高的權位就好了

朱鳳璉又問臨時當政的少宰汪伯彥的建議,汪伯彥順水推舟,只說以康王爲侍中,協理朝政,待皇帝成年便可。

朱鳳璉接受了這個建議,她又把呼延庚招來聊天,和他說有言官彈劾他私掠貴胄,幸好茂德帝姬說是自願捐出錢糧,這件事才得以了結。他欠了茂德帝姬一個人情。

呼延庚道:“茂德帝姬現在是軍中財產,豈有欠財產人情的?”

“油嘴滑舌,越來越放肆。既是財產,何不去取來。”

“君無戲言。”

“大膽!”雖說是呵斥,但聽得出來這樣閒聊,朱鳳璉很開心,“唉,庶康你已婚配,不然本宮做主嫁一個帝姬給你,只是本朝帝姬,絕無做妾室的道理。”

“做平妻也行啊。”

“越說越不像話了。”朱鳳璉轉換話題,閒聊起要以康王爲侍中,協理朝政。

“這不是政變嗎?”呼延庚脫口而出。

求紅票、月票、收藏。

第三十節 龍崗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二百二十一節 英雄第一百二十六節 軍閥還是革命者第五十七節 索女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一百八十九節 密謀第一百二十一節 詐城第一百七十九節 不問蒼生第一百七十三節 重回平定軍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七十五節 移駕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十節 復耕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一百五十九節 候援第七十節 奪權第十節 姻緣第一百一十一節 缺點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六十二節 代州第九十節 保塞第三十五節 長冶第四十三節 爵帥由來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七十節 壓力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二百四十七節 安心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一百九十三節 苟和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二百五十七節 解釋第三十二節 襄漢失守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八十七節 名言第五節 平靜第一百三十六節 責任之爭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二節 圍解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二十八節 打虎上山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二十四節 故人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八十三節 僞詔第三節 真相第五十六節 兌賞第二百一十五節 愛國賊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五十節 旁牌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二十八節 打虎上山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十七節 京東東路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十三節 張灝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一百八十八節 夢兆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七節 魯達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十六節 林銘第二百二十五節 爭權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一百一十四節 苦難行軍第一百三十一節 阻止杜充的方法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第四十五節 疊陣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十節 姻緣第一百二十八節 階官與軍銜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十三節 張灝第四十七節 陛見第一百四十八節 歷史名城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二百五十一節 良機第三十五節 年底第六十一節 飛狐陘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九節 紅巾
第三十節 龍崗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二百二十一節 英雄第一百二十六節 軍閥還是革命者第五十七節 索女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一百八十九節 密謀第一百二十一節 詐城第一百七十九節 不問蒼生第一百七十三節 重回平定軍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七十五節 移駕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十節 復耕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一百五十九節 候援第七十節 奪權第十節 姻緣第一百一十一節 缺點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六十二節 代州第九十節 保塞第三十五節 長冶第四十三節 爵帥由來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七十節 壓力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二百四十七節 安心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一百九十三節 苟和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二百五十七節 解釋第三十二節 襄漢失守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八十七節 名言第五節 平靜第一百三十六節 責任之爭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二節 圍解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二十八節 打虎上山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二十四節 故人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八十三節 僞詔第三節 真相第五十六節 兌賞第二百一十五節 愛國賊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五十節 旁牌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二十八節 打虎上山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十七節 京東東路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十三節 張灝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一百八十八節 夢兆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七節 魯達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十六節 林銘第二百二十五節 爭權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一百一十四節 苦難行軍第一百三十一節 阻止杜充的方法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第四十五節 疊陣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十節 姻緣第一百二十八節 階官與軍銜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十三節 張灝第四十七節 陛見第一百四十八節 歷史名城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二百五十一節 良機第三十五節 年底第六十一節 飛狐陘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九節 紅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