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節 編戶

完顏闍母讓寶興軍寨把兵刃交出來,如果不交,就是要謀害大金的都統國王。

羅乙無法,叫人把寨子裡的兵刃弓箭都交了出來。這時,完顏闍母離寨門大約一里地,他一揮手:“你們先進去吧。”

先是草原蠻部的首領帶着親兵搶下了寨門,緊接着,後方的猛安謀克已經趕來,孛堇們各帶部屬,一擁而入。

“大王?這是怎麼回事呀?大王怎麼沒有信譽?”羅青喝問道。

羅乙一把將自己的兒子拉回來,帶着兒子跪下:“寶興軍寨的一切,都是大金的。怎麼處置寶興軍寨,是大王的私事。”

完顏闍母等人的注意力都在寨子中,寨子裡已經喊殺聲,哭喊聲連成一片。

見完顏闍母和其他的金將不注意,羅乙瞥見一匹散放在不遠處的馬匹,低聲對羅青說:“跑。”

羅青正想說什麼,羅乙說:“跑去請救兵,你我父子還有相見之日。”猛地一推羅青。

羅青聽話的跳起來一路飛跑,上了戰馬,逃走了。

寨子裡已經安靜下來了,完顏闍母帶着羅乙,向着寨子裡走去。所有的木屋和帳篷都被打開了,羅家的女眷躲藏的一個地窖也被找到。寨子中的兩三萬百姓被金兵驅趕着,跪在一邊,黑壓壓的一片。

完顏闍母看看身旁的羅乙,問道:“怎樣?”

“大王用兵如神,草民佩服。”

聽完通譯的轉述,完顏闍母哈哈大笑:“你還是不服氣,你當本王沒有守信用?你看一看,兒郎們並沒有放火,除了幾個不知死活反抗動手的,其他人都還活着。至於糧食,本王是收的稅,而且是你交上來的。”

羅乙終於忍不住了:“索虜,就靠着大話欺人嗎?”

完顏闍母道:“爾等漢人自詡文辭機巧無雙,卻在言辭上也說不過我,還有何面目與我對談?”

羅乙又變得低聲下氣:“大王要如何處置我寨中族人。”

“自然是按照塞外的規矩,將生口分給猛安謀克,草原諸部。”

“但求爲一農戶,世世輩輩爲大金完糧納稅,大王切勿以吾等爲部奴。”

“讓你們爲農戶,那猛安謀克如何括地?”

羅乙還待哀求,完顏闍母煩了,說了句:“休得呱噪。”一刀砍掉了羅乙半個脖子。羅乙頭歪在一邊,血順着身體往下流。

高慶裔是完顏粘罕身邊的漢官謀士,被派在完顏闍母身邊充當聯絡官。在各個部族分配、爭奪寨中子女的時候,他悄悄的和完顏闍母說話。

“國相定下宣撫五策,重在收拾河東人心。大王雖然用言辭機巧,取了寶山軍寨,但若是傳將出去,只怕往後各寨都會拼死抵抗,反而對我大金不利。”

完顏闍母苦笑道:“你當我真貪圖他這一個寨子?可是我現在帶了五千硬軍,來自五個猛安,都是太祖當年的親隨,契丹、渤海、奚各兩千人,七八個部族,草原蠻部五千人,十來個部族。若是他們得不到好處,既無糧草,也無財帛,更無子女生口。他們憑什麼跟着咱們完顏家打生打死呢?”繁峙縣,呼延庚已經見到了羅青。

“將軍,草民有眼無珠,誤信了金賊,請將軍發兵,救救家父家母吧。”

呼延庚好言撫慰,讓羅青先下去休息。呼延庚已經知道了“宣撫五策”的全部內容。他暗暗好笑。

金國畢竟是從黑水河畔的一個簡陋的漁獵部落成長起來的政權,突然佔領了宋朝這麼大的土地,社會發展程度,宋國遠遠高於金國,自然無法再沿用以前的統治方式。

金兵中的一些有識之士,例如粘罕,試圖學習和借用宋國的統治方式,但他們絕不會成功。因爲用宋國的統治方式,就會破壞掉金國的舊貴族,以及完顏部聯合的塞外個部落的貴族的利益。

因此,也許形式上,金國可以效仿宋國,設置一些官制,甚至學習文章詩賦來標榜漢化,但是在經濟結構上,仍舊不得不保留塞外的“部落掠奪制”——搶到手的,就是部落的。

在現在的起始階段,是掠奪子女財帛糧草,分配給各個部落。

而在另一個時空,則更明顯的表現爲“猛安謀克括田”——以猛安謀克爲單位,分配奪到的土地。而到了蒙古興起以後,華北的失地農民和農奴“皆叛”,成羣成羣的投蒙古投宋,遍地紅襖到處殺女真。金國的統制在華北像春雪一樣溶化。

“這個時空有沒有蒙古就另說了。”呼延庚把思緒收回來,他傳下命令,讓羅青今晚休息好以後,明天開始在各個塢堡寨子之間動員,專門和人講述寶興軍寨的事情。

在代州以北,大約有十來個塢堡和寨子與金兵合作或者被攻陷,寶興軍寨是人數最多的一個。

其餘大約五六萬百姓,聽從了馬擴等人的勸告,放棄了自己的塢堡,跟着豪強沿着滹沱河向五臺縣轉移。

在瓶形寨被放棄後,完顏闍母完全可以從南面進攻雁門關,並切斷雁門關的補給,而雁門關只是一座關城,並不適合在南北兩面夾攻,外援斷絕的情況下據守,因此陽繼忠放棄了雁門關,退往雁門縣集結,雁門縣即後世的代縣。

整個代州諸縣,是環繞五臺山並沿着滹沱河分佈,從瓶形寨沿着滹沱河向西南面,最先到繁峙,繼續往西南是雁門、崞縣、原平。在原平滹沱河折向東面,穿過忻口寨、定襄,從五臺縣南面流過,切穿系舟山和太行山,進入河北真定境內。

各個縣環繞五臺山呈逆時針佈置。而五臺縣位於五臺山的南麓。

呼延庚所設立的望平,則位於五臺山深處,和外圍的各縣都有山路可通,與五臺縣距離最近,但之間的山路最爲崎嶇。這地方在1942年的反掃蕩時期,做過八路軍的臨時指揮部。代州的少部分扶老攜幼,向着望平撤退。而大部分則是沿着滹沱河,幾乎是逆時針繞着五臺山,向五臺縣轉移。

路眉跟在折月嵐身邊,蹣跚的走着。折月嵐的任務,是帶領繁峙縣的百姓到五臺縣會齊。幸好現在是春天,天氣還算暖和,婦孺沒有凍傷之患。但沿途的糧食卻成問題。這是繁峙的百姓第一次有組織的大遷移,但並非每家每戶都能準備好乾糧。

折月嵐按照呼延庚的吩咐,在山道沿途設了一些粥點。婦孺順着粥點,向五臺集中。

路眉終於支撐不住,一下子摔倒了。折月嵐把她拉起來,說:“坐到馬上去。”

“折姐姐,你自己的戰馬,走山路捨不得騎,把它讓給我嗎?”

“誰叫你身體弱呢,人總比馬重要,騎上去吧。”折月嵐扶着路眉,幫她上馬。

路眉騎在馬上,不好意思的說:“我是你的親兵,卻騎着你的馬。”

“讓你做親兵,是說給呼將主聽的。你若只是個奴婢,他難免老是打你的主意。”

路眉在馬上愣了一愣,“折姐姐,你說,要是路家寨沒被呼……他攻破,是不是會落得和羅家一樣的下場,全都被擄掠爲奴啊?”

“應該是吧,塞外的番人野蠻,只會掠奪生口,我折家和番人大小數百仗,對番人的秉性,最清楚不過。”

“那爹爹一樣會死,我也會被索虜……”

“嗯。呼將主倒是告訴我一個新詞,‘生產關係決定財富分配方式’。”

“什麼意思?”

“他說,索虜和蠻部都是奴隸制生產關係,因此在財富的分配上,也是奴隸制的,生口是部落的財富,便註定要分配給奴隸主們爲奴。因此中原的百姓,無論是像羅家一樣做順民,還是像路家一樣賣身投靠,下場都是一樣的。”

路眉聽到這裡,臉色黯然。

折月嵐沒有發覺,繼續說道:“只有反抗,纔有生機。”

路眉坐在馬鞍上,默然不語,兩人就這樣跟着大隊民衆走了一段山路。

路眉突然問道:“折姐姐,你能教我射箭嗎?”

折月嵐道:“可以啊。不過你學射箭幹什麼呢?家父折公沒有兒子,我爲了繼承代州折家的衣鉢而習武。你,喔,你是要習武之後找呼將主報仇嗎?”

路眉臉上一紅:“不,不去,嗯,父仇還是要報的。”

經過十餘天的跋涉,折月嵐帶着繁峙的百姓經過了忻口寨。忻口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過了這裡,就可以喘口氣了。

他們到達定襄西北,五臺東南的一片山谷,這裡是山谷間難得的一片平地,周圍的山坡也很平緩,據呼延庚說可以開闢爲梯田。

已經有數萬人到了這裡,滿山滿谷的都是人,春天也不太寒冷,許多人裹着破被子,麻布等等,以家族爲單位團在一處,或坐或站,少部分的男子和健婦已經被組織起來,引導不同縣城的人羣有秩序的安頓下來。

折月嵐擡頭尋找了一會,沒有看見呼延庚,而是看見馬擴,她走了過去:“馬防使,繁峙縣萬餘百姓已經到了,呼將主在哪裡,如何安置這些百姓?”

“呼將主率領四個團與金兵周旋,此處由吾來佈置,傳呼將主令,所有代州百姓,編戶齊民。”

“如何編戶齊民?”

“將各縣各鄉各個堡寨打散,以十戶爲一甲,五十戶爲一保,兩百戶到兩百五十戶爲一都保,四個都保設民兵指揮使、指揮虞侯各一人。”

求收藏、求宣傳、求月票

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三十五節 長冶第三十五節 殺陣第二十五節 平陽第三十節 龍崗第二百一十六節 嫁妹第三十七節 鄜延三軍第六十九節 傳首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三十節 沁水第八節 金慄山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一百九十五節 首謀第九節 紅巾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四十五節 疊陣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二百一十六節 嫁妹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四十節 賽跑第一百四十七節 符離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二百二十二節 河東開局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一百七十七節 吾爲建炎天子守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二十九節 上山第一百八十七節 斬首第二百二十六節 拖延第二百四十五節 入甕第五十八節 跨河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二十三節 狹路第二十九節 舊瓶裝新酒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六十九節 傳首第六十九節 公士第九十七節 義軍第二十七節 家破第四節 體系第五十節 旁牌第二百三十六節 質子營第三十五節 長冶第三節 廝殺第二百四十八節 自轉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四十二節 騎戰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一百九十五節 首謀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一百一十四節 苦難行軍第三十六節 偃旗息鼓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四十六節 救趙州第四十九節 任命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三十節 龍崗第二百一十九節 儲君第八節 突圍第十節 復耕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二百二十二節 河東開局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四十節 打探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二十八節 打虎上山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三十六節 偃旗息鼓第二十一節 梁山第二百二十四節 張浚第十九節 陣地第三十八節 孟津第二十二節 兵來第七十七節 借鎮第一百九十五節 首謀第八十八節 援兵第一百四十節 出發第七十三節 小戰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六十一節 秋煞第六十六節 問罪
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三十五節 長冶第三十五節 殺陣第二十五節 平陽第三十節 龍崗第二百一十六節 嫁妹第三十七節 鄜延三軍第六十九節 傳首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三十節 沁水第八節 金慄山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一百九十五節 首謀第九節 紅巾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四十五節 疊陣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二百一十六節 嫁妹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四十節 賽跑第一百四十七節 符離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二百二十二節 河東開局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一百七十七節 吾爲建炎天子守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二十九節 上山第一百八十七節 斬首第二百二十六節 拖延第二百四十五節 入甕第五十八節 跨河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二十三節 狹路第二十九節 舊瓶裝新酒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六十九節 傳首第六十九節 公士第九十七節 義軍第二十七節 家破第四節 體系第五十節 旁牌第二百三十六節 質子營第三十五節 長冶第三節 廝殺第二百四十八節 自轉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四十二節 騎戰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一百九十五節 首謀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一百一十四節 苦難行軍第三十六節 偃旗息鼓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四十六節 救趙州第四十九節 任命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三十節 龍崗第二百一十九節 儲君第八節 突圍第十節 復耕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二百二十二節 河東開局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四十節 打探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二十八節 打虎上山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三十六節 偃旗息鼓第二十一節 梁山第二百二十四節 張浚第十九節 陣地第三十八節 孟津第二十二節 兵來第七十七節 借鎮第一百九十五節 首謀第八十八節 援兵第一百四十節 出發第七十三節 小戰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六十一節 秋煞第六十六節 問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