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聲抱歉!本書很久沒更,現在是瘦身結局,大慨一萬多字。
《決戰朝鮮》士兵寫的新書,已經有二十幾萬字了,書號:1501306。不一樣的時代,同樣的精彩,
半個時辰的時間,奴隸兵們終於停止了進攻,蒙古人顯然也知道這種進攻並不能達到消耗擂木、滾石的目的,所以他們放棄了,同時也放棄了繼續增加奴隸兵。此時成都的城牆已被奴隸兵的鮮血給染成了一片紅色,城下到處都是他們留下的屍體。但民兵們卻沒有爲這場戰而歡呼,因爲他們都知道這只是一場自相殘殺的戰爭。歡呼的應該是那些不遠處冷眼旁觀的蒙古人,他們纔是這場戰爭的真正勝利者。而且奴隸兵一退,民兵們緊崩着的神經也隨之放鬆下來,接着強憋在他們心中的,第一次殺人的感覺便毫無保留地表現了出來。意志堅強者,還可以強撐着依靠女頭牆站立,更多的卻是像被抽空了一般癱軟在城牆上,更有甚者早已拄着長槍在一旁狂吐不止了。
看到了這些,我不禁慶幸他們只是在守城戰上對敵。因爲在守城戰上收放夜叉擂和狼牙拍畢竟還是沒有直接接觸敵人。如果讓他們面對面的和蒙古韃子肉搏,就算他們能殺死一名蒙軍,但讓他們清晰地體會到兵刃入肉、刀鋒切骨的感覺,再加上鮮血襲面,敵人的慘叫和臨死前的慘相,他們不呆立上幾分鐘纔怪呢。
正像我所想像的一樣,蒙軍顯然是不想給我們喘息的機會,他們在奴隸兵退卻後很快就躍下馬來,擡着奴隸們做好梯子,不緊不慢地往城牆攻來。
蒙軍是不得不攻城,因爲成都城中糧多,蒙軍不會不知道這一點,他們不會傻到用半年的時間圍成都等待城中糧盡。他們也不可能放棄成都城轉而進攻川南與川東,因爲他們若是這樣做,那無疑便將後背毫無保留地暴露在我們的面前,就算蒙軍再怎麼自負卻也不敢冒着被包圍的危險,這也正是成都城的重要性。所以蒙軍只有攻城或是撤軍兩條路,不過照目前的情況看,他們顯然是選擇了前者。
李庭芝很快就將城牆上銳氣盡泄的民兵們全部撤走,跟着他們一起退下城牆的,還有對付奴隸兵用的夜叉擂和狼牙拍,這兩樣東西如果用來對付蒙軍無疑是自找死路。在李庭芝的號令聲與鎧甲互撞的鏗鏘聲中,城牆上很快就站滿了弓箭手和新的一批擂木手,一種緊張的氣氛立時籠罩在城牆上下。
不可否認,相對於與奴隸兵們作戰來說,我還是很希望看到蒙軍出戰這一幕的,因爲蒙古人下馬攻城無疑是以已之短攻彼之長。雖說守城的都是些加入不過一天時間的民兵,但即便如此,就算他們能攻得下成都,損失也不會小。以蒙人兵源奇缺這一點來說,能給蒙軍以重創,從長遠來看已經是一場大勝仗了,哪怕這其中的代價是成都一百多萬人命。更重要的是,我知道現在終於可以不用屠殺自已的同胞了。
蒙軍走在最前面的是下了馬,手拿刀盾的重騎兵,這種重騎兵本來是用在敵軍陣形亂了之後衝鋒的。雖說是重騎兵,但他們盔甲的重量卻與大宋弓箭兵盔甲的重量相若。據王堅所說,這種盔甲叫鐵羅圈甲,它分爲內外兩層,內層是由牛皮製成,外層爲鐵網甲,甲片相連如魚鱗,箭不能穿透,製作極爲精巧。
在七、八排重騎兵的後面,就是蒙軍的弓箭兵。實際上蒙軍中人人都可以稱作是弓箭兵,包括以衝鋒爲主的重騎。蒙古之所以能在歐亞大陸上滅國四十,與他們人人都會弓箭且個個箭術精湛是分不開的。這裡所說的蒙軍弓箭兵,是指下馬攻城的蒙軍輕騎。相對於前面的重騎來說,他們的裝備除了頭盔之外,身上的皮甲與其說防護,倒不如說是保暖更爲妥當些。
一萬餘人的蒙軍黑壓壓的一片,無聲無息地擁着幾輛轒轀車緩緩地往成都城逼來。蒙軍手中的盾牌上,一頭頭怪獸在霧氣裡瞪着兇狠的眼晴張牙舞爪着,它們彷彿已迫不及待地想一嘗熱血。我冷冷地望着眼前這一切,耳旁不時地傳來了周圍民兵們粗重的呼息聲。在這些殺氣騰騰的蒙軍面前,城牆上的民兵在聲勢上相差實在太遠了。雖然民兵的人數並不比蒙軍少,但是蒙軍的軍容是如此的強盛,在霧氣中又是一眼望不到邊際,密密麻麻的,簡直就是一片浩瀚的海洋。蒙軍雖然沒有發出喊殺聲,但他們所透露出來的殺氣卻讓民兵們壓抑得喘不過氣來。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蒙軍跨着整齊而又堅定的步伐一步一步逼近城腳,刷刷的腳步聲越來越重。我轉頭朝身邊望去,民兵們個個都是臉色蒼白,眼中流露出驚駭之色。我可以很清楚地感覺到弓箭兵們手中的弓箭在抖動,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擂木手們的雙腳在顫抖。只有李庭芝還是像往常一樣的冷靜,雙眼一動不動地緊盯着緩緩逼近的蒙軍。
三百步,我疑惑地望向李庭芝。雖然城牆上的弓箭手平射不能射出三百步遠,但是在這三丈餘高的城牆上,三百步對他們來說卻已不是問題了。而李庭芝卻好像什麼也沒發生似的,依然像剛纔一樣靜靜地望着蒙軍。我並沒有出聲提醒李庭芝,因爲我覺得我既然已將這面城牆交給他負責,便不該干涉他的指揮。而且我也並不認爲他會犯下這麼明顯的錯誤,他這麼做一定有他的理由,只是我還沒有想到其中的原因而已。
兩百八十步,我眉頭微皺,我已清楚地聽到蒙軍轒轀車搖晃時發出的咯吱聲。
兩百五十步,我心跳加快,情不自禁地倒吸了一口涼氣。透過眼前濃濃的霧氣,蒙人那一張張猙獰的面孔已經漸漸地在我面前清晰起來。
兩百二十步,我還來不及發出什麼感想,李庭芝已深吸一口氣,大喊一聲:“放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