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

“哎,話說你今天去看了沒?咱城外那個火車站開過來一條龍,吐着黑煙,還帶着滾滾的雷聲呢。對了更奇怪的是巨龍停下來的時候居然鑽出來一大堆人來,你說這是不是這惡龍在東邊吃了人在咱們城外吐出來吧?”涼州城外耶律商行的一個夥計一邊記載着這些天在城內卸貨的種類一邊和身邊負責幹活的另外一聲說着今天早上發生的一切,嘖嘖稱奇道:“咱們如今大唐盛世,怎麼會有這種孽障出來作亂呢?”

“什麼惡龍啊,那是火車知道不?我早晨被掌櫃的派去火車站接貨,早就聽說了,關中那邊早就通車了,這次啊是專門打通賀蘭山才通到咱們涼州的,聽說還繼續往西呢,沒見這一大早火車上那麼多的鐵軌和人員一下車就離開涼州往烏鞘嶺那邊去了嗎?聽說那邊的路基都修好了。”

“朝廷一開始不是準備修到金城嗎?”這時候旁邊另外一個人接過話茬道:“咱們涼州布政使衙門之前貼出來的公告不也是說什麼長金線嗎?金城好像在咱們南邊吧?”

“金城那邊也要修的,但是這不是徵西大軍準備收復安西嗎?自然要優先滿足大軍所需了。”之前說話的那名夥計搖頭晃腦的點頭道:“現在聽說啊準備修到張掖呢。不過這火車一次拉的東西可多了,比起咱們之前的馬車牛車可是不能比了。這一次能夠拉幾百馬車的貨物呢。”這名夥計的話頓時吸引了大傢伙的好奇心,紛紛對於這個沒見過的怪物好奇不已。之前因爲賀蘭山的阻攔,其實涼州很多百姓基本上都沒去過關中,而河西省雖然很早就被天策軍收復,但是除了往來做生意的其他的基本上很少出河西,自然不知道火車是怎麼一回事。而那些去過關中等地見識過火車此時成了大家圍攏的對象。

“布政使,火車通到涼州,只怕很快涼州就會真正的踏上飛速發展的道路了。”涼州布政使衙門內,大傢伙包括前來主持通車儀式的鐵道司司長張家成都是紛紛對着張全復恭賀不已。河西本來就是東西來往的要道,自古以來就有河西走廊的稱號,而按照內閣的計劃,包括甘州在內的新收復的地區都會納入到河西省的轄區,這樣一來的話真正坐實了河西省的名號。

“鐵路修到河西,從此東西往來變成通途,這是皇上高瞻遠矚,更是我大唐繼往開來盛世輝煌的明證。”張全復哈哈大笑,舉杯和大家慶賀,同時讓身邊的人傳訊整個河西省,告知這個天大的好消息。

而在張全復這邊慶祝河西通車的時候,從靈州那邊運送過來大批物資也在涼州卸貨,包括大隊的鐵路工人和建築器材也隨之卸貨然後依靠慕容家和耶律家爲首組建的大大小小几十家運輸公司運送到前線,將涼州鐵路繼續往西延伸。對於涼州而言,這條鐵路只是在這裡中轉了一下,滾滾巨龍還要繼續往西。

鐵道司司長張家成在涼州呆了一天之後就啓程往西,往西修建鐵路最大的難題還是大漠戈壁,這對於年輕的鐵道司和建築公司而言是第一次面臨這種地形,而且這和靈州那邊的流沙地不一樣,這裡纔是真正的黃沙大漠無邊無際,自己大隊人馬在大漠之中曠日持久的進行高強度作業,不說能不能修建鐵路光是生存下去難度都會不小。

“張司長,是否在擔心往西過了河西走廊地界之後面臨的大漠地形?”張家成的擔憂隨行的建築公司負責人楊虎自然是明白,見到張家成一邊騎在馬上愁思不已頓時問道。

“莫非楊兄有什麼辦法?”張家成點了點頭苦笑道:“如今甘肅一帶打的是如火如荼,咱們的鐵路如果早日修好那麼就能夠極大的支援西征軍,爲收復安西立下一大功勞,可是面對大漠,我是真的沒有什麼好辦法。”

“其實問題也不是太大,至少在甘肅境內問題還不大,雖然你們鐵道司前期的規劃當中鐵路只是修到張掖,這一段路基本上都是在走廊地帶,大部分地區都是草原和綠洲地帶,氣候溼潤,周圍大小湖泊河流衆多不會有什麼問題的。”楊虎笑道:“張掖以東也就是咱們當前的施工路段沒有任何問題,我已經安排人兩班倒進行施工,儘快將鐵路修到張掖城下。而至於張掖以西我們建築公司和河西布政使府也組織人手進行勘察過,那邊的路線可以儘量沿着河流湖泊的行徑而設置路線,這樣一來施工難度比較小,而且配合張部長事先在河西這邊植樹造林建立起來的防風帶,可以很輕易的將鐵路修在防風林中,通過這道防風林將鐵路延伸向西,以樹草來抵擋風沙。”

“你說的這些鐵道司這邊也有研究,事實上這個辦法我們也有考慮,我說的是將來安西境內的鐵路修建只怕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啊。”張家成主持鐵道司,對於交通部和李玄清的打算可是比楊虎知道的多,鐵路肯定會修到安西境內的,他這個鐵道司司長如果不能未雨綢繆提前想到大漠地帶修建鐵路的各種問題那麼將來真到了那一天只怕肯定會手忙腳亂。

“這樣吧,咱們兩家組成一個勘探隊,叫上張部長的水利環保部幾個人一起走一趟安西如何?至少去西征軍萬大帥那裡取取經,聽聽他們有沒有好建議,而且那邊是前線見的肯定比咱們多。”楊虎想了想點頭道,相對於鐵道司只是規劃,他這個建築公司可是負責具體施工的,所以想到這裡他也坐不住了。

兩人商議已定之後立即回頭去找張全復,開始組建聯合勘探隊準備去西域探探路。這個辦法也爲後來安西鐵路大通道的修建建立了堅實的基礎。

而長金線順利進入涼州境內的好消息不僅僅河西歡欣鼓舞,身在長安的大本營得到消息也是高興不已,李玄清將手中收到的加急彙報放到案几上長吁一口氣,對着身邊的巧兮笑道:“隴海線這下終於往西走了一大步了,接下來就看鐵道司那幫小子能不能搞定沙漠地形在安西那邊修出一條鐵路來了。”在沙漠裡修路別說是這個時代就算是在後世都是一個世界難題,當年爲了修通前往新疆的鐵路,費了那麼久的時間和全國的人力財力,自己這一世還真不一定能完成。就說風沙就足以淹沒任何一條鐵路線。

“大哥哥不用着急,咱們身處一千年以前,西北那邊的沙漠可沒有後世那麼大,所以說難度自然沒有前世那麼大,再加上咱們不是將前世的那些辦法都告訴吳部長他們了嘛。我想依靠着目前河西省那邊那麼好的植被條件,只要張部長他們能夠堅持在鐵路沿線種植防風林,堅持下來三五年以後鐵路線就不會出現問題的。”巧兮倒是沒有那麼多惆悵,反而覺得應該比前世要好得多。

“算了,至少目前這一階段的建設任務沒有多大的難度,修到張掖問題不大,沿途基本上都是草原,氣候地形條件和內地沒有多大差別。”被巧兮這麼一說李玄清摸了摸鼻子也是跟着笑道:“反正現在有一點,總算是過了賀蘭山了,後期只要將隧道養護好也沒有太多的問題了,賀蘭山基本上都是玄武岩結構,倒是出不了大問題。”

“如今鐵路修過去了,萬師兄那邊也得到了增援,相比西征沒什麼大問題了。大哥哥是不是該考慮考慮咱們自己的事情了,之前跟你說的讓你把飛雪姐姐娶了的事情也不能拖了。現在已經六月中旬了,再拖的話只怕飛雪姐姐覺得咱們在耍她了。”巧兮走過來拉着李玄清歪着腦袋笑道。

對於巧兮的提議李玄清現在也沒什麼意見,至少在這個時代自己之前想的男女平等和一夫一妻還爲時過早,唐代雖然是社會風氣和精神風貌最爲開放的時代,但是整個社會適合女性的工作仍然不多,雖然李玄清並沒有在任何場合禁止過女性參與社會活動,甚至很多時候以巧兮和慕容飛雪等爲首的女性還會鼓勵更多的女性參與到這個時代大潮之中,但是截止到目前爲止女性仍然不多。而沒有了社會和經濟基礎的話那麼提倡男女平等只怕就會成爲空中泡影了。所以想來想去李玄清還是決定老老實實從頭開始多多鼓勵女性走出家門參與社會活動,等到什麼時候女性真正的能夠在社會活動中佔據一定的地位那時候也就會自然而然的出現男女平等的觀念來。

“好吧,這件事讓內閣那邊和皇室禮儀司籌劃一下吧,”李玄清放下手中的活計拉着巧兮邊走邊笑道:“不過這件事光是籌劃也需要時間,莫不如咱們帶着小天啓去一趟豐州如何?去度假那邊你不是還修建了一個行宮嗎?”

“大哥哥現在只怕眼睛盯着是東面的鐵路了吧?放心好了那邊的速度還是比較快的,因爲豐州出產的大部分產品都需要通過其他道路送往他地,所以豐州各界對於東邊通往天津的鐵路可是積極性很高的。”巧兮哪還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在想什麼笑道:“不過去一趟也好,小天啓過了今年就該去啓蒙班去學習了,到時候就不好帶他出去,如今也帶着他到處走走吧。”

說起啓蒙教育巧兮前前後後忙碌了一年多,如今長安這邊的啓蒙教育已經開了一個好頭了,還得到了教育部以及長安各大豪門的支持,不光是豪門子弟能夠進入,很多平民百姓也有這個理念。畢竟在皇城長安,見識比起外地人要多了不少。而且皇后親自領銜發動對於長安百姓而言是接近皇室最好的機會了。

“這個啓蒙教育也算是彌補了咱們目前的教育體系的缺陷了。”李玄清點點頭對於巧兮張羅的啓蒙教育很滿意笑道:“這個階段會隨着影響力逐漸推廣到其他各地的,等到成氣候了讓教育部統一納入到政府規劃的範疇之內。”

夫妻倆一邊走一邊商議出行的各項事宜,目前帝國各項事業發展的都很好,李玄清身上的任務也小了很多,所以夫妻倆讓如煙收拾了一下行裝之後和內閣總參那邊打了個招呼就啓程朝豐州而去,結果在火車站碰到了匆匆趕來的胡小四一家。

“得,這走到哪都沒能少得了你啊。”李玄清逗弄了一下格桑懷裡的小孩,再看看跟在自己身後已經滿地亂走的小天啓笑着開玩笑道。

“哪能啊,我以爲皇上是去河西的,結果卻是去豐州,這不就帶着格桑一起,打算好好休休假了。”胡小四一點自覺的意思都沒有,跟着李玄清等上了火車之後笑道。

“你不會真有事吧?”上車之後格桑帶着小孩去旁邊的車廂去了,巧兮則帶着小天啓在一旁靜靜的學習認字,李玄清看着坐在自己身邊裝深沉的胡小四笑道。

“還是什麼都瞞不住皇上啊。”胡小四有點訕訕笑道:“皇上我打算派人去一趟日本,看看能不能將日本納入到帝國的版圖當中。”

胡小四的話讓李玄清吃了一驚,因爲前世的原因,李玄清一直沒有考慮過東洋四島的問題,有的也只是將那裡當成了大唐帝國的錢財來源地和殖民地使用了,沒想到的是胡小四居然有這個想法。

“皇上,東洋四島雖然只是區區四個島嶼,但是位置也很不錯,那是咱們在東面的屏障了。咱們可以出洋貿易,保不齊東面是不是也有一個類似於咱們的大帝國呢?”胡小四的話讓李玄清忽然想起了什麼點點頭道:“東洋四島那邊倒是不用考慮,不過南洋和西洋那邊你們玄影衛可以考慮考慮了。在關鍵的地理要地和資源礦產豐富的地方圈地,然後納入到帝國的版圖,這樣一來咱們就可以在帝國本土之外構築更多的屏障之地。”

“南洋和西洋?”胡小四嘴裡面唸叨了一句若有所思點了點頭,將這句話記在了心裡。

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爭奪(下)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二百零六章 風起洛陽第二百一十章 釣餌戰術(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復河西(三)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業基地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四十三章 豐州新政(下)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歸義軍遣使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幣結算圈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對峙的雛形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
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爭奪(下)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二百零六章 風起洛陽第二百一十章 釣餌戰術(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復河西(三)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業基地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四十三章 豐州新政(下)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歸義軍遣使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幣結算圈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對峙的雛形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