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雁門之圍

大業十一年,七月,隋煬帝聖駕臨於汾陽宮。次月,隋煬帝帶着文武百官、後宮嬪妃、宮女太監、禁軍侍衛等等十幾萬人,浩浩蕩蕩巡遊北塞。這是隋煬帝第二次巡幸**厥,第一次是大業三年,當時啓民可汗熱情接待了隋煬帝,讓楊廣享受了至高無上的待遇。

而這一次巡行,則和第一次是截然不同的待遇。此時啓民可汗已經去世,**厥現由始畢可汗當政。始畢可汗接到隋煬帝北巡的詔書後,二話不說立刻率領幾十萬騎兵,殺氣騰騰的向南奔去,企圖襲擊隋煬帝的車駕。隋煬帝得到始畢可汗妻子義成公主的密報後,迅速撤退至雁門城。八月十三日,突厥軍隊急攻雁門,將天子困於雁門之內。

隋煬帝被困在城內,眼見兵臨城下,很有可能就會命喪黃泉。他不得已將勤王詔書綁在木頭之上,投汾水而下。鄉民發現詔書後,立刻上報。很快,皇上被困雁門的消息迅速傳開,天下大驚!

而李淵,自然也得到了消息。此時,他恰巧任山西、河東撫慰大使,離天子被困之地不遠。救與不救,該如何救,又成了李淵頭疼的一個重大難題了。

李淵最近有難題,喜歡問計於李建成和李世民。這日就將他們緊急叫來,給他們看了楊廣用木頭傳來的詔書。

李建成和李世民分別看完後,一時間都陷入了沉默。李淵打破沉默,問長子:“天子遇難,我們要率兵前去勤王嗎?”

“這個……”李建成思索片刻才道,“不如暫時觀望觀望,看看有沒有其他軍隊前去救駕?”

“觀望?你擔心突厥人多勢衆,還是……”李淵看向長子,目光犀利的盯着他問道,“還是你根本不想救陛下?”

“我……”李建成默默低下頭,不敢直視父親的眼睛。李淵向來看人很準,尤其是這幾個兒子,他更是對他們內心瞭如指掌。

李淵笑道:“就算是,也沒什麼。陛下是昏庸,但是不應該死於突厥人的手下。”

李建成一聽父親的話,彷彿是想要去救駕。他急忙道:“父親,突厥起兵疾如風,徐如林,不動如山,動如雷震。我們最多隻能召集幾萬兵馬,如何與他們幾十萬大軍抗衡?”

李建成的擔心不無道理,突厥遊牧民族,都是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他們的戰鬥力,不是一般中原部隊能夠相比的。更何況現在突厥騎兵佔據優勢,勤王軍隊就算能幹聚齊,也是東拼西湊,如同散沙一樣,沒有什麼時間練兵了。

可是李淵的擔憂更深一層,他說道:“可我們現在距離陛下最近,若無動於衷,將來陛下脫困,第一個要算賬的,就是我們家了。”

“父親,我贊同勤王。”李世民終於開口了。

李建成驚訝的看向弟弟,他根本沒想到李世民願意去救隋煬帝?二弟什麼時候,變得如此忠君愛國了?

李世民繼續解釋道:“不讓陛下再度猜疑李家,此其一。其二,便是我們李家可以藉此機會,更進一步。”

“更進一步?”李建成不解。

李淵聞言也挑了挑眉頭,不置可否。

李世民說道:“雖然陛下已經不再懷疑父親,但李家要想再度崛起,不能這樣碌碌無爲。現在有一個機會擺在我們眼前,父親,兒子想試一試。”

李建成有些愣住了,他聽不明白二弟所說“更進一步”,是指哪一步。而李淵對此心領神會,李世民雖然沒有明說,但他明白,李世民想說的是,爲將來起義更進一步。

李淵想起自己曾經也有這種念頭,啞然失笑道:“哈哈哈,我兒果然胸懷大志。”

“父親的志向,不比兒子小。”李世民躬身說道。

與此同時,在雁門被困的楊廣也不是隻會幹等救兵之人。他雖然已經將詔書秘密傳出,但是直到今日,依然沒有見一兵一卒。隋煬帝又想起給他傳信的義成公主,此人是宗室女,先帝時和親去突厥,嫁給了啓民可汗。啓民可汗去世後,依照突厥人的風俗,嫁給了老可汗的兒子——始畢可汗。隋煬帝心想,義成公主既然曾傳信給他,告知始畢可汗要謀反,看來此女心在大隋,而不是她丈夫那邊。

於是隋煬帝派人秘密聯繫了義成公主,向她求救。義成公主果然沒有辜負隋煬帝的期待,給使者說一定會襄助,請他們堅守雁門,等待時機。

雁門之中,隋煬帝聽完使者的話,疑慮重重的對宇文化及說道:“義成公主女流之輩,她有什麼好辦法,能讓突厥退兵?”

宇文化及也猜不透義成公主的計謀,只好安慰楊廣,“義成公主女中豪傑,定能有妙計退兵,陛下請勿擔憂。”

“你們說得好聽,要是你做事能和說得一樣好聽,朕也就不會被困在這個鬼地方,丟人現眼了。”

宇文化及急忙跪下叩首,口口聲聲說着微臣無能。楊廣看他的樣子,氣不打一處來。他煩躁的在室內走來走去,宇文化及跪在楊廣腳下,不敢說一句話。宇文化及心道:陛下還顧及自己臉面的問題,能把命保住了,就不錯了。

勤王詔書下達三天後,天下陸陸續續有軍隊前去救駕。比如江都宮監王世充,一聽到皇帝有難,馬上召集起江都勇士,親自帶兵前去雁門。他在軍中蓬首垢面,悲泣無度,曉夜不解甲,藉草而臥。李淵在山西都聽說了王世充的事蹟,他一下子警覺了起來,看來投機搶功者,早就已經行動起來了。

李淵立馬對李世民說道:“二郎,你先應徵入伍,去找屯衛將軍雲定興。爲父帶大軍,從太原取道陽曲,隨後到崞縣與你匯合。”

“兒子領命。”李世民明白,父親李淵要徵召勤王義士,需要幾天時間。他先去前方打探消息,或許還能夠立一大功呢。

年僅十六歲的李世民穿着銀白色盔甲,拿着一柄長劍,騎着高頭大馬慷慨赴難。這是李世民第一次征戰沙場,彼時的他年少氣盛,意氣風發,如同一柄剛剛出鞘的寶劍,迸發出銳利的光芒。

第二十一章 建成續絃第三十九章 齊聚太原第十一章 竇氏病危第三十一章 勸說裴寂第十四章 竇氏病逝第十六章 李氏天子第三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十七章 隱姓埋名第六十六章 秦王中毒第三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二十九章 結交謀士第二十七章 發兵救駕第六章 南巡江都第二十七章 發兵救駕第十四章 竇氏病逝第六十七章 兄弟相殘第十七章 隱姓埋名第六十六章 秦王中毒第五十章 李密降唐第四十章 晉陽起兵第二十八章 太原留守第六十二章 明辨是非第五十三章 屢建奇功第十一章 竇氏病危第三十七章 黎明之前第十三章 高麗戰爭第六十一章 誅殺亂臣第四十章 晉陽起兵第十七章 隱姓埋名第三十四章 收買人心第十五章 楊家叛亂第二十七章 發兵救駕第五十一章 功臣之爭第十九章 楊廣起疑第四十八章 李淵登基第四十四章 擁立代王第六十二章 明辨是非第十章 長孫無垢第五十章 李密降唐第十一章 竇氏病危第二十二章 一家團聚第四十九章 立儲之爭第六十章 太子謀反第二十九章 結交謀士第二十四章 雁門之圍第四十章 晉陽起兵第六十九章 玄武喋血第二十三章 死因成謎第六十七章 兄弟相殘第二十三章 死因成謎第二十二章 一家團聚第六十一章 誅殺亂臣第五十四章 虎牢之戰第四十九章 立儲之爭第十九章 楊廣起疑第四十九章 立儲之爭第五十一章 功臣之爭第五十三章 屢建奇功第五十四章 虎牢之戰第六十六章 秦王中毒第六十五章 東宮夜宴第十八章 李密逃亡第十八章 李密逃亡第四十二章 西進京都第十一章 竇氏病危第四章 修建運河第五十五章 天策上將第六十六章 秦王中毒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任第五十四章 虎牢之戰第十九章 楊廣起疑第六十九章 玄武喋血第十六章 李氏天子第十章 長孫無垢第六十七章 兄弟相殘第六十三章 齊王元吉第二十二章 一家團聚第十一章 竇氏病危第五十七章 平定山東第六十章 太子謀反第四十六章 江都政變第六十章 太子謀反第六章 南巡江都第三十四章 收買人心第三十五章 召集兒女第二十八章 太原留守第五十四章 虎牢之戰第十八章 李密逃亡第四十九章 立儲之爭第六十章 太子謀反第三十八章 聯合突厥第六十四章 兄弟猜忌第四十六章 江都政變第五十五章 天策上將第四十二章 西進京都第五十八章 魂斷運河第七章 秀寧出嫁第十七章 隱姓埋名
第二十一章 建成續絃第三十九章 齊聚太原第十一章 竇氏病危第三十一章 勸說裴寂第十四章 竇氏病逝第十六章 李氏天子第三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十七章 隱姓埋名第六十六章 秦王中毒第三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二十九章 結交謀士第二十七章 發兵救駕第六章 南巡江都第二十七章 發兵救駕第十四章 竇氏病逝第六十七章 兄弟相殘第十七章 隱姓埋名第六十六章 秦王中毒第五十章 李密降唐第四十章 晉陽起兵第二十八章 太原留守第六十二章 明辨是非第五十三章 屢建奇功第十一章 竇氏病危第三十七章 黎明之前第十三章 高麗戰爭第六十一章 誅殺亂臣第四十章 晉陽起兵第十七章 隱姓埋名第三十四章 收買人心第十五章 楊家叛亂第二十七章 發兵救駕第五十一章 功臣之爭第十九章 楊廣起疑第四十八章 李淵登基第四十四章 擁立代王第六十二章 明辨是非第十章 長孫無垢第五十章 李密降唐第十一章 竇氏病危第二十二章 一家團聚第四十九章 立儲之爭第六十章 太子謀反第二十九章 結交謀士第二十四章 雁門之圍第四十章 晉陽起兵第六十九章 玄武喋血第二十三章 死因成謎第六十七章 兄弟相殘第二十三章 死因成謎第二十二章 一家團聚第六十一章 誅殺亂臣第五十四章 虎牢之戰第四十九章 立儲之爭第十九章 楊廣起疑第四十九章 立儲之爭第五十一章 功臣之爭第五十三章 屢建奇功第五十四章 虎牢之戰第六十六章 秦王中毒第六十五章 東宮夜宴第十八章 李密逃亡第十八章 李密逃亡第四十二章 西進京都第十一章 竇氏病危第四章 修建運河第五十五章 天策上將第六十六章 秦王中毒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任第五十四章 虎牢之戰第十九章 楊廣起疑第六十九章 玄武喋血第十六章 李氏天子第十章 長孫無垢第六十七章 兄弟相殘第六十三章 齊王元吉第二十二章 一家團聚第十一章 竇氏病危第五十七章 平定山東第六十章 太子謀反第四十六章 江都政變第六十章 太子謀反第六章 南巡江都第三十四章 收買人心第三十五章 召集兒女第二十八章 太原留守第五十四章 虎牢之戰第十八章 李密逃亡第四十九章 立儲之爭第六十章 太子謀反第三十八章 聯合突厥第六十四章 兄弟猜忌第四十六章 江都政變第五十五章 天策上將第四十二章 西進京都第五十八章 魂斷運河第七章 秀寧出嫁第十七章 隱姓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