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虎牢之戰

雖說李世民帶幾百人騷擾了一下竇建德軍,但是竇建德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會輸。畢竟十萬大軍和幾千精兵數量懸殊,李世民就算是天才,也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以少勝多。而李世民也明白,這一場仗只能智取,不可硬拼。於是他採用了一個很絕妙的計謀,用諜報取勝。

李世民早就在竇建德軍中安插了間諜,這次讓間諜散佈了假消息,說**糧草已盡,不日將牧馬於黃河北岸。竇建德得知之後,信以爲真,打算在**牧馬時,偷襲虎牢關。

而李世民正好準備用牧馬之計誘出夏軍主力,他故意在河邊留下幾千匹戰馬。竇建德果然中計,率領他的主力部隊進至牛口,北距大河,西薄汜水,南屬鵲山,亙二十里,鼓行而進。

李世民站在高處,瞭望竇建德浩浩蕩蕩的大軍,不僅不驚,反而竊喜。他對將士們說道:“賊起山東,未嘗見大敵,今度險而囂,是無紀律,逼城而陳,有輕我心;我按甲不出,彼勇氣自衰,陳久卒飢,勢將自退,追而擊之,無不克者。與公等約,甫過日中,必破之矣!”

實事也卻如李世民所預言的,竇建德根本沒把李世民這個毛頭小子放在眼裡。李世民召回放牧的那些戰馬後,李世民暗中觀察竇建德的大軍,自辰至午,李世民見夏軍士卒飢倦,皆坐列,又爭飲水,逡巡欲退。李世民默默一笑,知道進攻的時刻到了。

李世民命宇文士及將三百騎發起攻擊,臨行前,李世民告誡道:“賊若不動,爾宜引歸,動則引兵東出。”

宇文士及領命,剛一發起試探性進攻,竇建德軍立刻躁動。世民站在高處觀察得清清楚楚,見狀大喜道:“可擊矣!”

李世民翻身上馬,拿起手中長劍,利劍出鞘,李世民發起總攻的命令。一瞬間,數千**傾巢而出,跟隨着主帥掠過汜水,直衝夏軍陣地。

而此時,竇建德還不知道危險已經逼近,還在軍帳中和諸位將領商量軍情。直到帳外喊殺聲響起,竇建德才後知後覺的發現不對勁了。竇建德軍營中的士兵們都已亂成了一團,潰不成軍。

竇建德抓起武器就衝了出去,想要組織士兵們反擊,可惜現在全軍都亂了,沒有人聽到竇建德的喊聲。李世民一馬當先,率領着史大柰、程知節、秦叔寶、宇文歆等大將,將敵營攪了個天翻地覆。見唐兵已至,建德窘迫,退依東陂,然而不幸還是被**抓住了。

一代梟雄竇建德,自大業七年起義反隋,從農民起義軍中漸漸脫穎而出,虎踞河北,建立夏國,功業不可不謂彪悍。然而最終,還是被**所俘,落得個身死國滅的下場。

當李世民看到五花大綁的竇建德時,兩人都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這一場戰爭來的太快,勝負也太快,快到讓人不敢相信。李世民本意只是阻擋竇建德救王世充,沒想到一不小心,就把夏國給滅了。

敵對的兩人沉默良久,李世民突然輕笑了一聲,饒有興致地看着竇建德,“我自討王世充,何預汝事,而來越境,犯我兵鋒!”

竇建德聽得出,李世民的話中帶着笑意,如此戲劇性的結局,任誰也沒有想到。竇建德倒不是苦大仇深之人,雖然被俘虜了,仍然開玩笑地說道:“今不自來,恐煩遠取。”

“哈哈哈。”李世民笑了,他聽到了竇建德玩笑中的苦澀。李世民有些佩服竇建德的心胸,死到臨頭卻仍然樂觀。可惜了,竇建德和大唐是死敵,否則他們定會能夠好好交談上三天三夜。

李世民嘆口氣,對士兵說:“押下去,給他好吃好喝的,讓夏王好好享受最後的時光吧。”

竇建德被抓住後,王世充也傻眼了。本來王世充最後的指望全在竇建德身上呢,沒想到竇建德居然栽在了李世民身上,那他自己還有希望嗎?

王世充的投降已是必然,再反抗下去已經是沒有必要的了。李淵在長安聽到前方接二連三的捷報,驚喜非常。李世民一役滅二王,一戰定乾坤,天下統一了?

於是李淵不僅是史上第一個最快登基的皇帝,還是最快統一天下的開國之君了。

“好好好,二郎不過二十四,竟然有如此成就,果然不愧是我李淵的兒子。”李淵撫掌大笑,對裴寂道,“賞,朕要大賞秦王,以及此次出征的將士們。”

裴寂問道:“陛下想如何賞?”

裴寂這句話,一下子問住了李淵。李世民已經位列秦王、太尉,兼尚書令,可以說是封無可封了。除非,將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交給李世民。

可是太子李建成雖然功勞沒有李世民大,但他雖說無功,卻也無過。只是爲了捧二兒子,而廢除無辜的大兒子,李淵做不出這樣的事。

而且,在李淵的內心深處,一直遵從着“長幼有序”的古訓。楊勇和楊廣血淋淋的例子放在眼前,李淵怎會讓自己的兒子重蹈覆轍?

裴寂見李淵陷入了沉默之中,適時的轉移話題,“陛下,王世充、竇建德二人,要如何處置?”

“殺!”李淵眼睛眨都不眨一下,殺氣騰騰地說道。

王世充、竇建德不像是李靖和屈突通那樣,他們只是將領,有將帥之前。然而王世充和竇建德確實梟雄,是起義軍的頭領,一國之主。這種人李淵是十分忌憚的,要是寬恕了他們,恐怕會放虎歸山。就像之前的李密,只要逮到機會,就想東山再起。

可是李淵沒料到,李世民居然婦人之仁了。原來李世民爲了讓王世充投降,答應不殺他。武德四年,七月,秦王李世民班師回朝,俘王世充以獻。李淵數其罪,王世充對曰:“計臣之罪,誠不容誅,但陛下愛子秦王許臣不死。”

李淵汗顏,詫異地望了一下二郎,這個兒子竟然擅作主張。可是李世民誓言已經放下去了,李淵也不得不放了王世充,讓他和妻兒一起流放蜀地。

不過王世充不死,一直是李淵的心頭大患。就在王世充準備出發去蜀地之前,被仇人定州刺史獨孤修所殺。至於竇建德,則早被李淵給處斬了。

至此,大唐統一了天下!

第四十八章 李淵登基第五十五章 天策上將第五十七章 平定山東第六十八章 父子相絕第二十一章 建成續絃第二十三章 死因成謎第五十一章 功臣之爭第十九章 楊廣起疑第二十章 李淵自污第四十四章 擁立代王第五十章 李密降唐第十七章 隱姓埋名第十八章 李密逃亡第五十四章 虎牢之戰第六十二章 明辨是非第三章 楊廣登基第四十章 晉陽起兵第四十九章 立儲之爭第五十章 李密降唐第十二章 世民娶妻第二十九章 結交謀士第三十五章 召集兒女第三十章 獄中長談第二章 仁壽宮變第五十三章 屢建奇功第五十二章 蒙冤被殺第三十八章 聯合突厥第三十一章 勸說裴寂第六十二章 明辨是非第二十三章 死因成謎第六十八章 父子相絕第二十二章 一家團聚第十三章 高麗戰爭第三十六章 剷除內奸第二十六章 勤王之軍第三十八章 聯合突厥第二十八章 太原留守第六十五章 東宮夜宴第三十五章 召集兒女第三十九章 齊聚太原第三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五十四章 虎牢之戰第四十一章 兄弟齊心第六十二章 明辨是非第三章 楊廣登基第二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四章 虎牢之戰第二十九章 結交謀士第二十二章 一家團聚第七章 秀寧出嫁第六十二章 明辨是非第六十二章 明辨是非第十二章 世民娶妻第五十九章 軍禮下葬第五十五章 天策上將第三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十三章 高麗戰爭第十八章 李密逃亡第三十一章 勸說裴寂第三十五章 召集兒女第四章 修建運河第五十一章 功臣之爭第五十七章 平定山東第六十九章 玄武喋血第三十六章 剷除內奸第五章 赴任太守第三十五章 召集兒女第二十七章 發兵救駕第六十四章 兄弟猜忌第十三章 高麗戰爭第五十九章 軍禮下葬第四十七章 煬帝之死第十五章 楊家叛亂第三章 楊廣登基第六十九章 玄武喋血第五十六章 太子請戰第六十四章 兄弟猜忌第五十七章 平定山東第四十六章 江都政變第四十四章 擁立代王第六十章 太子謀反第二十七章 發兵救駕第四十七章 煬帝之死第十章 長孫無垢第六十七章 兄弟相殘第十九章 楊廣起疑第六十八章 父子相絕第五十一章 功臣之爭第三十六章 剷除內奸第三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四十六章 江都政變第二十三章 死因成謎第三十一章 勸說裴寂第二章 仁壽宮變第二十四章 雁門之圍第三十九章 齊聚太原第四十六章 江都政變第五十三章 屢建奇功第五十一章 功臣之爭
第四十八章 李淵登基第五十五章 天策上將第五十七章 平定山東第六十八章 父子相絕第二十一章 建成續絃第二十三章 死因成謎第五十一章 功臣之爭第十九章 楊廣起疑第二十章 李淵自污第四十四章 擁立代王第五十章 李密降唐第十七章 隱姓埋名第十八章 李密逃亡第五十四章 虎牢之戰第六十二章 明辨是非第三章 楊廣登基第四十章 晉陽起兵第四十九章 立儲之爭第五十章 李密降唐第十二章 世民娶妻第二十九章 結交謀士第三十五章 召集兒女第三十章 獄中長談第二章 仁壽宮變第五十三章 屢建奇功第五十二章 蒙冤被殺第三十八章 聯合突厥第三十一章 勸說裴寂第六十二章 明辨是非第二十三章 死因成謎第六十八章 父子相絕第二十二章 一家團聚第十三章 高麗戰爭第三十六章 剷除內奸第二十六章 勤王之軍第三十八章 聯合突厥第二十八章 太原留守第六十五章 東宮夜宴第三十五章 召集兒女第三十九章 齊聚太原第三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五十四章 虎牢之戰第四十一章 兄弟齊心第六十二章 明辨是非第三章 楊廣登基第二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四章 虎牢之戰第二十九章 結交謀士第二十二章 一家團聚第七章 秀寧出嫁第六十二章 明辨是非第六十二章 明辨是非第十二章 世民娶妻第五十九章 軍禮下葬第五十五章 天策上將第三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十三章 高麗戰爭第十八章 李密逃亡第三十一章 勸說裴寂第三十五章 召集兒女第四章 修建運河第五十一章 功臣之爭第五十七章 平定山東第六十九章 玄武喋血第三十六章 剷除內奸第五章 赴任太守第三十五章 召集兒女第二十七章 發兵救駕第六十四章 兄弟猜忌第十三章 高麗戰爭第五十九章 軍禮下葬第四十七章 煬帝之死第十五章 楊家叛亂第三章 楊廣登基第六十九章 玄武喋血第五十六章 太子請戰第六十四章 兄弟猜忌第五十七章 平定山東第四十六章 江都政變第四十四章 擁立代王第六十章 太子謀反第二十七章 發兵救駕第四十七章 煬帝之死第十章 長孫無垢第六十七章 兄弟相殘第十九章 楊廣起疑第六十八章 父子相絕第五十一章 功臣之爭第三十六章 剷除內奸第三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四十六章 江都政變第二十三章 死因成謎第三十一章 勸說裴寂第二章 仁壽宮變第二十四章 雁門之圍第三十九章 齊聚太原第四十六章 江都政變第五十三章 屢建奇功第五十一章 功臣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