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下)

“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關於形容箜篌的那些古詩,高俊倒也記得幾首,但是直到今日親耳一聽,才知道什麼叫三月不知肉味。一曲演奏完畢,全場極度靜默,就連交頭接耳的人都沒有,大家都被神乎其神的演奏所徹底震驚了。

一共要演奏六首曲子,在前三首結束的時候,大家可以略微休息一下,高俊不住的搖頭,對何志也說:“此曲只應天上有啊。”

“高俊,你別像是沒見過世面的人,要我說,你這是穿越了七年很少聽音樂,所以說感知度下降,隨便什麼樣的音樂都能讓你非常感慨。”

“這麼說,演奏並不好?”

“誰說演奏的不好了,夏師的技巧神乎其神,讓人歎爲觀止,但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你看到那箜篌了嗎?是用木頭做的,以絲爲弦,全憑匠人自己慢慢調試,所以音域不寬,音色也談不上十分清亮。說實話,後市的工廠產品也要比這個強。”

“此話當真?”

何志也嘆了口氣:“其實,最好的樂器還是手工製作的,不過那是因爲成本。但是這個時代,手工製作的樂器卻遠遠達不到咱們那個時代的工業產品的水平,不是不能進行精加工的原因,而是本時代的樂理知識還不夠先進,連十二平均律都沒有呢。咱們所熟知的各類民族樂器,包括琵琶,揚琴,古箏,古琴等等,都是在新中國建立之後,根據西方樂理知識,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完善,才終於確定了形制。”

高俊點點頭,同意何志遠的看法,確實,雖然夏芳師已經發揮出了人演奏的極限,但受於樂器所限,如果仔細回憶兩個人以往聽過的各類音樂的話,《我的滑板鞋》配樂可能都比這強一截。

但是對於在場的其他人而言,心情卻截然不同,即便生活困頓,音樂也足以震撼心靈,在清脆的箜篌聲當中,有人流下了滾滾熱淚。

真靜不是個能平心靜氣欣賞音樂的人,但是也被演出的效果所吸引了,不過她更關心的是另一個事實:全山東最有權威的人恭敬的坐在臺下,聽一個年已三十的女人演奏,而且無比恭敬,無比尊崇,他們深深被這個女人手中那件有魔力的武器所俘獲,牢牢的被其所操控着。

這真是美妙而又可怕的事業啊。

演出結束的時候,真靜還陷入這種震驚之中,以至於退場的時候差點撞上別人,她的父親趕忙道歉賠禮,但是真靜卻頭也不回的繼續向前走了,這讓差點和她撞上的高俊感到有些驚訝。

但這也只是暫時的,音樂聽完了,正事還要繼續去做,就像電視劇裡所演的一樣,主角總是不能平心靜氣的聽完一場音樂會,大概是演奏到第五首曲子的時候,傔從給高俊遞來一封急報。

“看樣子我們不得不出兵了。”

“北邊出事了?”何志也考慮了一下:“不應該啊,雖然說河北大軍壓上,對義軍運動又產生了一些抑制,但是他們不能這麼快就又能對根據地發動進攻吧。”

“不是北面。”

“南宋就更不可能了,現如今他們還嫌自己的力量不夠弱小嗎?”何志也覺得更奇怪了。

“也不是南面。”

這下何志也明白了:“蒙古綱要搞摩擦!”

情況確實是這樣,而且一下子就戳到了高俊的痛點:蒙古綱直接動手截留了高俊運往河南內地的一大批商品,其中包括不少貴重的玻璃製品和香皂,這些東西本來是要換根據地急缺的硫磺的。而另一方面,更是直接扣留了採購人員剛剛從河南那裡弄來的煤礦設施,這些東西要是十天內運不進來,新開的沂州煤礦整個都要擺工。

是可忍孰不可忍,面對蒙古綱這種灼灼逼人的態勢,高俊和整個軍政院的主要幹部連夜開會,確立了基本原則:

既然對手已經欺負到家門口了,那太平軍就沒有選擇的餘地,爲了商業路線的暢通和軍事物資的供應,太平軍必須立刻出動。

這場打擊有兩個要求,第一是一定要迅速猛烈的挫敗敵人,震懾蒙古綱,迫使他讓開商路,絕不能黏糊不清,拖泥帶水,甚至與敵軍陷入長期糾紛當中。但是在另一方面,也不能展現出過於強大的實力,刺激金朝朝野,要把威懾力控制到一定的範圍內。

“這種活我可幹不了,這是要打得強硬,但又不能強硬,什麼事嘛!”張惠第一個發起牢騷,他對高俊的這一方針有些不滿:“蒙古綱扣留我們的合法物資,其曲在彼,既然他們理虧,咱們就應該堂堂正正的挫敗他們,幹嘛這麼扭扭捏捏,好像是咱們做虧心事一樣。”

“這是策略!”高俊有些沒好氣的說:“現在我要求在座的各位,把咱們太平軍想象成一支孱弱的兵馬,現在爲了捍衛利益要進行最後一搏,擺出無比拼命的架勢,在這個基礎上,咱們探討如何進行軍事行動。

俗話說,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只要高俊擺出不要命的姿態,蒙古綱必然會感到事情棘手。而太平軍真正的實力與意圖,都應該妥善的掩蓋好。

在這種指導思想之下,太平軍即將進行的戰鬥變成了一場武裝花衣遊行,按照要求,五個營都要出動,擺出一副全力一搏的姿態,採取突然襲擊的形式,在敵軍低估了太平軍對這件事的反應力度的情況下,突然發動全面攻勢,迫使對手放棄剛剛佔據的商業要道,造成既成事實,隨後再進行談判。

路哲曾經有過機會,但是如今已經卷鋪蓋回家了,馮達也是強力人選,不過,在前不久的演習當中,他表現出了缺乏進攻才能的一面,而僧虔等人也各有各的薄弱之處,直到現在,高俊還是舉棋不定。

這下大家終於看到了一絲機會,也許這次戰場上的考驗就是一個試金石,看看誰能在一場大規模的主動進攻戰役裡完全的逼退蒙古綱這支還算不錯的部隊。能做到這一點的人,毫無疑問,在高俊這裡能獲得極好的印象分。

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七章 木柝傳,金鼓振(上)第二十四章 秋風烈烈(下)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六章 自杞的挽馬(下)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第二十三章 秋風烈烈(上)第三章 白刃紛紛(上)第十九章 一些微妙變化(上)尾聲第三章 淚河在,血海涌(上)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尾聲第五章 苦鬥岱宗(上)第十八章 故(下)第一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上)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二十章 風起雲涌(下)第二十二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下)第二十一章 戰(上)第十九章 霸州的阻滯(上)第十八章 工?農?擇(下)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四章 轉運司(下)第二十章 梁山鏖戰(下)第二十三章 終舉義幟(上)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七章 尺素傳(上)第七章 軍隊(上)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十九章 俘虜法令(上)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十三章 血染石牆(上)尾聲第十三章 魚(上)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五章 散兵(上)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十章 掙扎(下)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尾聲第十六章 同甘苦,共生死(下)第十章 血酬(下)第五章 散兵(上)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七章 風蕭蕭(上)第二十二章 留守司(下)第十八章 密謀(下)第二十章 節鎮(下)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尾聲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第十一章 陸娘(上)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二十二章 戰(下)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十章 鎬如雲,鍬如雨(下)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十六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下)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五章 貓(上)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十一章 人(上)
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七章 木柝傳,金鼓振(上)第二十四章 秋風烈烈(下)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六章 自杞的挽馬(下)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第二十三章 秋風烈烈(上)第三章 白刃紛紛(上)第十九章 一些微妙變化(上)尾聲第三章 淚河在,血海涌(上)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尾聲第五章 苦鬥岱宗(上)第十八章 故(下)第一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上)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二十章 風起雲涌(下)第二十二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下)第二十一章 戰(上)第十九章 霸州的阻滯(上)第十八章 工?農?擇(下)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四章 轉運司(下)第二十章 梁山鏖戰(下)第二十三章 終舉義幟(上)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七章 尺素傳(上)第七章 軍隊(上)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十九章 俘虜法令(上)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十三章 血染石牆(上)尾聲第十三章 魚(上)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五章 散兵(上)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十章 掙扎(下)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尾聲第十六章 同甘苦,共生死(下)第十章 血酬(下)第五章 散兵(上)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七章 風蕭蕭(上)第二十二章 留守司(下)第十八章 密謀(下)第二十章 節鎮(下)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尾聲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第十一章 陸娘(上)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二十二章 戰(下)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十章 鎬如雲,鍬如雨(下)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十六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下)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五章 貓(上)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十一章 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