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整訓(下)

山東總督連大營都沒有回,直接去了青州府。

很快宋唯慎就派人來報告鄧名,他已經把山東總督大營的清軍監視起來,雖然看上去有數百人之多,不過多半都是無甲兵。

“把祖澤溥的旗幟給他們送去……不,我還是親自去一趟吧。”鄧名剛下完命令,遲疑了一下就收回了,這裡戰場已經打掃得差不多了,鄧名就讓山東友軍和他一起去接管祖澤溥的大營。

把祖澤溥的帥旗、儀仗往營地前一擺,大營裡的守兵就徹底絕望了,剛纔已經有人逃回來說大軍覆滅,不過這些守兵還心存僥倖,盼望總督大人還能派援兵來或是明軍自行退走。這些守兵沒有馬匹也沒有多少武器,營地草草建成也沒有什麼可觀的防禦力,不過鄧名實在不想再付出損傷,所以就開出了很優厚的條約:只要獻營投降,軍官可以自行離開,鄧名還可以送他一匹馬;若軍官在這個營地裡有披甲部下,鄧名也不會阻攔他們離開,而且他們還可以帶走自己的武器。

鄧名的條件讓山東友軍都面面相覷,保國公很有耐心地解釋道:“我知道軍官都是清廷的爪牙,披甲兵說不定也有山東義軍的血債,而無甲兵反倒沒有罪孽;不過這個營地裡是這幫人說了算的,你們肯不肯爲了正義的伸張而強攻營地,如果你們肯,我沒有意見。”

不過山東人也沒想進攻,因爲鄧名說營地裡可能還有一些物資,要是強攻可能會被絕望的守兵燒燬。再說他們覺得留在大營裡的綠營多半不是什麼精銳部隊,可能也不是山東義軍的仇人,既然如此他們就不打算攻營了。

出乎大家的意料,最後出來投降的披甲兵只有三十餘個,而書吏,負責倉庫、後勤的軍官倒有好幾十人。剩下的都是無甲兵。剛纔虛張聲勢站在營牆上的人,見明軍保證不殺人還放他們走,他們就急不可待的答應了鄧名的條件,出賣了剩下的無甲兵和民夫。

見營地裡的抵抗能力如此薄弱,不少山東好漢臉上就露出後悔的意思來,不過鄧名沒有聽取他們的建議,每個書吏和軍官都發給了一匹繳獲來的馬。鄧名甚至打算留他們吃一頓飯再走,不過山東人還不熟悉鄧名的脾氣,要是營地還有抵抗的可能也不會甘心投降。這些留守人員見鄧名居然不毀約自然喜出望外,不少人本來連馬都不敢要,既然鄧名堅持要履約那他們也就收下了,但這頓飯是無論如何也不敢吃的,拜謝了鄧名後他們就急匆匆地逃走。

祖澤溥的大營裡雖然沒有多少糧食,但卻有一羣綿羊,是爲總督大人和總督衙門的幕僚準備的。

“我們真是來對了。”鄧名就猜到祖澤溥的營地裡會有一些好吃的,下令把綿羊都殺了給衆人分享:“雖然還沒有到吃午飯的時間,就當是多吃一頓早飯吧。”

今天清軍雖然戰敗得很快,但緊張的精神放鬆後,川軍一個個都感到飢腸轆轆,而山東好漢當然也不會反對多吃一頓飯。

直到這個時候,鄧名纔有時間整理他的盔甲,他把甲冑上的小鐵砂一個個地摘下來,他把這些鐵砂都扔在一個盆裡,很快就佈滿了一盆底。仔細檢查了幾遍,確定再也沒有殘餘後,鄧名把盆端起來掂了掂,對高雲軒等人笑道:“也有好幾兩了。”

甲冑上的這些彈丸有一部分是首次衝鋒嵌入的,不但鄧名的盔甲上有,他的坐騎身上也有不少擦傷。還有一些是衝陣過程中打中鄧名的流彈,當時有很多三眼銃騎兵下意識地射擊,大部分都沒打到鄧名而是被其他的清軍士兵擋住,不過也有一些掛在了鄧名的甲冑上。

“這東西對義軍的威脅很大,因爲義軍沒有盔甲。”鄧名把那盆鐵砂搖了搖,輕蔑地倒在了一邊,這東西的威力比鄧名見過的手銃還差,怪不得擁有火器的明軍會被清軍打得一敗塗地,要是山東督標使用的是漢八旗的鳥銃,那效果一定會大不相同。

今天明軍就沒有因爲三眼銃而負致命傷的,三眼銃就是當榔頭砸,都比當火銃使用強。其實鄧名覺得,別說是對身披鐵甲的川軍,如果山東義軍事先經過訓練,不被這東西的響聲嚇住的話,就是沒有盔甲,恐怕也很難讓人立刻失去戰鬥力。

對於繳獲的三眼銃,鄧名的意見是統統回爐打造刀劍,不過山東義軍倒是有不同的意見,他們說這東西很好用。山東好漢的看法是,這東西又能當榔頭使,還能噴鐵砂,實在是一流的兵器。山東好漢告訴鄧名,曾經有人端着一杆繳獲的三眼,就讓一排綠營士兵畏縮不前;而這個好漢往前走一步,綠營就後退一步,生怕被三眼噴個滿臉花。

“這肯定不是戰陣之上,也不是山東督標、提標的精兵。”鄧名想也不想地評價道。

確實不是,這是一個好漢與幾個縣裡的駐防綠營在山裡峽谷相逢時發生的事,他靠着一杆三眼就震懾住了好幾個敵兵,得以逃出昇天。

聽說自己猜得不錯,鄧名連連搖頭,不過也不再勸說山東好漢用這種火器武裝自己。既然在山東這種武器有用,那就沒有必要當做廢品處理。反正山東督標、提標經此一戰已經損失大半,剩下的部隊更是不堪大用。

“怪不得傑書、遏必隆不用山東兵,”趁着山東大俠不在,鄧名的幾個突擊隊長在背地裡議論起來。山東、直隸、河南自打滿清入關以來就沒有經歷過大戰,除了督標、提標和少數鎮標,幾乎沒有可戰的部隊:“就是放在東南,這種武器也不會有人要吧?”

“當然沒人用。張尚書在東南打了二十年了,兩江和浙江的綠營可不是沒有見過血的。”

就比如現在歸樑化鳳指揮的江南提標,在和鄭成功打仗時,江南提標是敢冒着鄭軍的弓箭和鳥銃發起進攻的,其中的軍官大都是在和張煌言多年的拉鋸中立下過戰功。

不過南京城下一役,大批老兵被李來亨一把火燒了個精光;後來蔣國柱、樑化鳳火併管效忠,又狠狠地殺了一批人。再加上馬逢知帶走了一些,江南綠營從此一蹶不振。而最近幾年,鄧名每次下東南都是和平解決,張煌言也不需要武裝走私,因此蔣國柱始終無法通過戰爭來選拔得力軍官。

正因爲山東承平日久,所以鄧名才加倍覺得訓練山東義軍的重要性,這個時代除了四川,沒有其他的地方使用預備兵役或是類似的制度,因此先發優勢非常重要。一旦一支軍隊擁有了戰鬥經驗,他們就能通過欺負沒經驗的魚腩對手而變得更強。現在山東起義軍比較沒戰鬥力,那得到鍛鍊的就是山東綠營。只要扭轉這個局面,讓山東起義軍擁有擊敗山東綠營的能力,那麼義軍就會越打越強,而山東的清軍就會因爲精銳被消滅而不得不去拉壯丁作戰,這實際上是繼續培訓起義軍。

想扭轉這樣的局面,一般有兩種方法:

一種就是堅守某個城池,在守城時戰鬥力再差的守軍也可能創造奇蹟——因爲攻擊者其實也是極端缺乏訓練的部隊。在這個時代,守城時什麼都可能發生,進攻者可能會因爲魯莽地攻擊而把手中的精銳部隊拼光,這樣原來的劣勢一方就扳平了,大家要重新來過。

還有一種就是抽調實力強勁的部隊入援,比如清廷發現山東綠營打不過義軍後,把甘陝綠營調過來。不過只要鄧名在其他方向上保持足夠的壓力,兵力已經捉襟見肘的清廷不太可能有很多這樣的機會,就算強行抽調,那也就意味着山東戰場在支援明軍的其他戰線。

中午過後,鄧名就把山東好漢的頭領們找來,要他們抓緊時間訓練隊伍。通過今天的戰鬥,首先川軍的聲望達到了新高,現在川軍無論說什麼山東義軍都會相信;其次,鄧名估計山東的清軍已經元氣大傷,如果不考慮外省援軍的話,濟南在半年內都不能干涉膠東的戰局。

而外省清軍援軍也不可能很快到達,這樣鄧名不再需要再把大量的衛士留在身邊,可以把半數以上的衛士派去訓練山東義軍,讓他們熟悉基本的旗號、隊列,還有行軍宿營的注意事項。

“如果沒有訓練,所有的軍事知識都要靠實戰來摸索,其中很多還可能是錯誤的,比如讓和尚誦經,或是殺黑狗可以強化火炮等。”

“殺黑狗不能強化火炮麼?”有人發出了驚呼聲。

“不能!這就是爲什麼你們需要接受訓練。”鄧名飛快地答道:“爲了加深印象,我們需要實戰的鍛鍊。我們就先從萊州府的縣城打起,這就算是題集吧,而你們的科舉考試就是攻打萊州府。我們不用着急,慢慢來,至少一個月內濟南是什麼也做不了的。”

今天從祖澤溥的軍營裡還繳獲了一批火藥,山東好漢既然喜歡三眼銃,那就拿去用好了,不過這些火藥鄧名有更重要的用處:“從今天開始,我的手下還會教給你們一種新式的破城戰術——爆破。”

鄧名在湖廣使用這種戰術已經四年了,張煌言在浙江也用過,但居然還沒有在山東傳播開,這讓鄧名很驚訝。不過沒關係,山東好漢學到的將是夔東軍的最新研究成果。

第15節 朋友第44節 夾擊(下)第4節 平衡第53節 齊射(下)第30節 威壓(上)第40節 擁立第6節 密議(上)第42節 剃髮第2節 VIP第26節 生意(上)第53節 霸氣(上)第33節 孤注(下)第41節 遭遇(上)第40節 困境第6節 戰俘第44節 夾擊(下)第28節 人心第51節 求戰(上)第43節 續戰(下)第68節 混亂(下)第57節 輕取第15節 相識(下)第8節 升級(下)第26節 觀感第53節 齊射(上)第1節 轉運第35節 捆綁第5節 潤滑第50節 追擊(中)第54節 權變(上)第26節 佈防第1節 代售第22節 退讓(下)第30節 三投第56節 蠱惑第69節 忠臣(下)第41節 失控(下)第53節 兌換第10節 決議(上)第14節 初捷第36節 分攤(下)第62節 蠢動(下)第41節 遭遇(上)第9節 失言第37節 干涉(上)第47節 贖買(下)第45節 隊友(下)第26節 判斷(下)第24節 整訓(下)第10節 決議(下)第38節 整訓(下)第36節 方向(下)第35節 表態第22節 退讓(上)第40節 登陸第30節 三投第57節 觀感(下)第46節 證券(下)第39節 王佐(下)第54節 迂迴第55節 報紙(上)第18節 登陸(上)第39節 衝突(下)第31節 佯攻(上)第38節 買賣(上)第64節 平息(上)第48節 專利(上)第58節 斷後(下)第13節 債務第60節 烽火第22節 搶攻(下)第37節 回返第29節 解圍(上)第51節 夢想(上)第13節 勇氣(下)第31節 裁軍(下)第31節 戰備第54節 險境第3節 說服第52節 往事(上)第19節 跋扈(上)第14節 強攻(上)第2節 VIP第23節 臨陣第3節 信號(上)第52節 往事(下)第50節 債券(下)第56節 突擊第55節 俘虜(上)第5節 重整(上)第26節 生意(下)第49節 風氣(上)第35節 表態第51節 救援第30節 成長(下)第37節 重慶第31節 裁軍(下)第21節 煙霧(下)第46節 掃蕩第41節 爭奪(下)
第15節 朋友第44節 夾擊(下)第4節 平衡第53節 齊射(下)第30節 威壓(上)第40節 擁立第6節 密議(上)第42節 剃髮第2節 VIP第26節 生意(上)第53節 霸氣(上)第33節 孤注(下)第41節 遭遇(上)第40節 困境第6節 戰俘第44節 夾擊(下)第28節 人心第51節 求戰(上)第43節 續戰(下)第68節 混亂(下)第57節 輕取第15節 相識(下)第8節 升級(下)第26節 觀感第53節 齊射(上)第1節 轉運第35節 捆綁第5節 潤滑第50節 追擊(中)第54節 權變(上)第26節 佈防第1節 代售第22節 退讓(下)第30節 三投第56節 蠱惑第69節 忠臣(下)第41節 失控(下)第53節 兌換第10節 決議(上)第14節 初捷第36節 分攤(下)第62節 蠢動(下)第41節 遭遇(上)第9節 失言第37節 干涉(上)第47節 贖買(下)第45節 隊友(下)第26節 判斷(下)第24節 整訓(下)第10節 決議(下)第38節 整訓(下)第36節 方向(下)第35節 表態第22節 退讓(上)第40節 登陸第30節 三投第57節 觀感(下)第46節 證券(下)第39節 王佐(下)第54節 迂迴第55節 報紙(上)第18節 登陸(上)第39節 衝突(下)第31節 佯攻(上)第38節 買賣(上)第64節 平息(上)第48節 專利(上)第58節 斷後(下)第13節 債務第60節 烽火第22節 搶攻(下)第37節 回返第29節 解圍(上)第51節 夢想(上)第13節 勇氣(下)第31節 裁軍(下)第31節 戰備第54節 險境第3節 說服第52節 往事(上)第19節 跋扈(上)第14節 強攻(上)第2節 VIP第23節 臨陣第3節 信號(上)第52節 往事(下)第50節 債券(下)第56節 突擊第55節 俘虜(上)第5節 重整(上)第26節 生意(下)第49節 風氣(上)第35節 表態第51節 救援第30節 成長(下)第37節 重慶第31節 裁軍(下)第21節 煙霧(下)第46節 掃蕩第41節 爭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