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節 黃雀(下)

返回安慶的時候,周培公愁容滿面。蔣國柱那邊已經聲稱,他定於半個月後也就是七月十五日誓師出發,要把江西一口都吞下去;而張朝也正在從江西的南邊和西邊抽調兵力集結於九江,決心挫敗蔣國柱的武力進犯,並反攻到江南的地面上。現在南京和南昌正在互相攻擊對方爲“通鄧”的大清逆賊,脣槍舌劍戰得不亦樂乎。

剛返回沒幾天,索額圖的密信送到了,稱趙國祚密報北京,耿精忠似乎偷偷向浙南集結兵力,有窺伺浙江之意。在秘報朝廷的同時,趙國祚還緊急約見了前靖難軍大帥之子、四川軍校步科畢業生、現任浙北保安司令莊廷鉞。如果浙江真的遇到入侵的話,趙國祚希望莊廷鉞看在浙江父老的面子上,和杭州並肩作戰抵禦外辱,並希望莊廷鉞立刻就能派出一支浙北保安隊,南下開赴浙江、福建邊境。

“三天之內,浙江的股票就該大跌了吧?”周培公看信看到一半,就先停下,命令剿鄧總理衙門立刻拋出有關浙江的股票,並責成幕僚研究一下浙江期權的短期投資戰略。如果索額圖做不到保密,那周培公就需要趕快行動,以免本衙門的利益受損;如果索額圖保密工作做得很好,那周培公就是第一個利用內幕消息進行交易的人,肯定能大賺一筆——所以無論索額圖是否保密,周培公選擇不保密都是最優解。

而且周培公泄密都泄得理直氣壯,因爲他也被別人坑過。再說,以索相的才智,還有他多年來坑人與被坑的經驗,肯定也能料得到周培公一見到這份密信就會泄密。估計索相肯定有了完全的準備,周培公知道自己根本不用替索相擔憂,更不用有絲毫的愧疚或是其他什麼心理負擔。

完成泄密工作後,周培公繼續看索額圖的信,對方要求剿鄧總理衙門一定要全力維持國內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不能讓蔣國柱、耿精忠之類的野心家得逞。如果張朝在取得江西保衛戰的勝利後意圖反攻江南,那也要堅決攔阻。

索額圖和朝廷高官的心思周培公心知肚明,那就是全力維持滿清天下共主的位置,並繼續等待時機。康熙四年和六年的兩仗,讓滿洲太君都明白成都是肯定打不過了,但只要維持現狀,避免某個軍閥脫穎而出,北京就可以確保目前這種僅次於成都、實力天下第二的位置。如果鄧名突然掛了,他的手下開始大規模內訌,那自然還是“我大清”一統江山萬萬年;如果鄧名依舊強勢,那滿洲太君就能把這幾十年搶來的土地、人民賣給鄧名一個好價。要是天下大亂,清廷失去了共主的地位,那八旗貴族集團能變賣的貨物就少了很多,總而言之,維持現狀很重要。

不過索額圖還表示,暫時北京是無法提供太多幫助給剿鄧總理衙門,因爲皇上依舊在吵鬧不休——雖然滿洲太君們都認命了,開始與鄧名合作傾銷大清的財產,但皇上卻不甘心他的家產被手下的人賣光,現在還在沒完沒了地要給大夥兒添堵。而皇上也有他的消息渠道和忠於皇室的勢力,聽聞耿藩不穩後,皇上興奮得睡不着覺,連夜寫密信給耿精忠,稱讚他公忠體國。還給廣州和桂林那邊去信,要藩王們幫助他討伐通鄧的督撫——頭幾封信被朝廷拼死給截住了,但後來聽說皇上又派遣太監化妝,帶着密信離宮,往南邊去了。

用索額圖的話說,康熙大帝這是存心要製造一個“三藩之亂”出來,現在大夥兒正在努力安撫皇上,求這位爺別再鬧了。前不久皇后放風說,皇上炒期貨賠了不少銀子,索額圖把此事報告給傑書後,康親王他老人家就私下裡牽頭,要每個靠內幕消息投機獲利的人都拿出一點銀子來補償皇上——不過進行得不是很順利,這些投機的滿洲太君人人哭窮,對康親王賭咒發誓他們沒掙多少,更有老婆孩子等着這點救命錢抓藥、吃飯。

只要蔣國柱或是耿精忠真的悍然挑起武裝衝突,索額圖保證朝廷會克服皇上的阻擾,宣佈他們爲“通鄧”的逆賊。但軍事方面索額圖無能爲力,只能把維護大清尊嚴和穩定的希望寄託在周培公身上,而且剿鄧總理衙門出兵討伐“通鄧”的逆賊更是名正言順,如果周培公實力不足的話,索額圖覺得,可以從川西僱傭一批退伍軍人蔘與討賊,反正將來再多劃一片禁海區還債就是了。

至於給周培公的補償,索額圖表示,朝廷正在討論授予周培公山西、河南、直隸和雲南布政使(就算李定國有意見清廷也不在乎)的提議,這樣周培公也就算是功德圓滿了。這次索額圖還送來了一個新官印的式樣,上面寫着“天下佈政”這四個大字。索額圖說,等周培公把差事辦好了,這個提議差不多也就該通過了。

見北京的支援只有口頭上的,周培公連聲苦笑。剿鄧總理衙門雖然實力雄厚,在各省都有辦事處,但攤子同樣很大。現在剿鄧總理衙門控制了清廷這邊大部分官督商辦企業和商貿利潤,無論是北京還是成都,都不可能容忍周培公控制某個省份,所以周培公對各省的干涉註定要狠狠地得罪人,偏偏還無法把這些懷恨於他的督撫徹底消滅。

“打蛇不死,必受其害啊。”周培公喃喃自語。不過就算他再擔憂,這件事依舊要去辦,因爲這是成都和北京的共同願望。周培公現在給自己的定位就是這兩地之間的中間商,兩邊既然都有此意,那周培公硬着頭皮也要去得罪人。

正在周培公盤算該如何突襲江南軍隊,解除他們的武裝並遣返原籍的時候,突然有衛士報告有人前來拜訪。

周培公急忙把來人請入客廳,敘禮道:“趙將軍別來無恙?”

來人正是帝國少將趙天霸,他開門見山地對周培公說道:“院會命令我來安慶,協助周布政使協調兩江的關係。”

“有趙將軍幫忙,我真是如釋重負了。”周培公嘴上這麼說,但其實心裡還是有些失落。他固然知道趙天霸是鄧名手下的大將,但此人名氣實在太小,如果來的是同樣留守成都的任堂、穆譚中的任何一個,那對江南的威懾力就大不相同了。

趙天霸似乎看破了周培公的心思,淡淡地說了一聲:“院會是特意要我來負責此事的,他們覺得低調也有低調的好處。”

得知周培公打算突襲江南軍隊後,趙天霸有些不以爲然:“首先,襲擊未必會成功,布政使對您手下的保密工作就這麼有信心嗎?其次,就算成功那也是結下了深仇大恨,江南未必肯善罷甘休。而且這會對商貿都產生影響。院會是要阻止戰爭,不是爲了阻止兩江的內戰,就要在安慶和南京之間掀起大戰來。再說,若是相持不下怎麼辦?張朝會不會認爲他的機會來了?”

趙天霸一連問了幾個問題,接着又提到了耿精忠的問題:“我們在北京的人送來消息,說是福建的耿精忠蠢蠢欲動,不知道布政使有沒有聽說,又作何打算?”

見索額圖的保密工作果然做得很差,周培公心裡暗罵了一聲。不過幸好索額圖的信到得及時,讓周培公不至於措手不及:“趙將軍放心,剿鄧總理衙門對此早有察覺。我計劃對福建採用軍火和貿易禁運,發出警告,銷售給杭州更多的軍火,必要時出動剿鄧總隊到浙江參戰。”

“又要在江南和蔣國柱打,又要在浙江打,又是禁運又是大戰,這和院會的意願不符。”趙天霸搖搖頭:“不過,就當做最後的辦法吧。我先去調解一番,如果他們都不肯賣我面子,那也只好看布政使大展神威了。”

對趙天霸的調解,周培公並不是非常看好,終歸還是因爲他的威名不夠。趙天霸到了安慶都是無聲無息的,隨便換個任堂或是穆譚來,恐怕一出夔門就已經是天下矚目,估計等不到他們抵達安慶,兩江衙門都會派使者來詢問他們此行的意圖。趙天霸名氣不足,也不知道宣傳,更沒有攜帶一支精兵同行,這樣低調行事怎能得到調解成功的機會?

話雖然如此,周培公明白有幫助還是比沒有強:“不知道趙將軍要我如何配合呢?”

……

七月十五日,南京。

蔣國柱正檢閱着臺前的數萬雄兵。

幾天前趙天霸再次進行調解,這讓蔣國柱一開始有些緊張,覺得成都可能會激烈反對,他也做好了據理力爭的準備。不過趙天霸這次是孤身前來江南,調解時固然言語中有威脅的成分,但並不是很明確,看起來成都也打算兩面下注。

既然成都的態度曖昧,蔣國柱也就下定了最後的決心,婉言拒絕了趙天霸的調解,向他保證,只有當江西置於蔣國柱的統治下時,才能更好地服務於成都。前天蔣國柱又得到情報,說趙天霸還去過一趟九江,建議張朝對南京做出讓步,當張朝拒絕後,趙天霸告訴張朝,如果形勢不利,成都歡迎他去避難。

當這個情報被蔣國柱在兩江總督衙門內部公開後,他的幕僚和軍官們立刻一片歡騰,看起來成都已經做好了接受既成事實的準備。本來對此事憂心忡忡的樑化鳳也徹底放心下來,不再勸說蔣國柱謹慎從事;而周培公最後也很勉強地回信,重申剿鄧總隊會在兩江的衝突中保持中立,不阻攔江南的軍隊,也不會阻止江南軍隊利用長江上屬於剿鄧總理衙門控制的船隻。

“兵馬如此雄壯,總督大人此番出兵,克定江西必矣。”陪同蔣國柱視察軍隊的樑化鳳大聲恭維道。

“呵呵。”蔣國柱志得意滿,毫不推辭地接受了樑化鳳的恭維。此番出兵他會親自率領大軍到池州,然後在該地督陣——數萬兩江的主力部隊,在池州囤積的大批糧餉,如果不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蔣國柱夜裡睡覺都不踏實啊。

樑化鳳並不在出征將官的名單上,蔣國柱覺得,如果樑化鳳又在此役中立功,如何賞賜他會是一件很麻煩的事。蔣國柱不可能把兩省的兵權交在一人手中,更不可能允許有兵權的樑化鳳獲得江西的治權;而樑化鳳也很乖巧,確定出兵後就自稱年老多病,希望能夠留守江寧,蔣國柱順水推舟地同意了樑化鳳的要求。

三聲炮響後,蔣國柱就統帥着大軍離開南京,沿着長江浩浩蕩蕩地向江西殺去。這是自鄭成功圍攻南京之後,十幾年來江南最大規模的一次軍事集結。軍隊沿着長江拉成一條長蛇陣,當蔣國柱接近池州的時候,他的先鋒已經抵達江西邊境,與忠於張朝的部隊發生交火了,而江南軍的後衛還遠遠落在後面,尚在銅陵以東。

“總督大人,池州,池州拒絕我們入內。”一個親兵哆哆嗦嗦地來向蔣國柱報告。

“什麼?”蔣國柱幾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池州還派出使者,說朝廷已經宣佈大人爲‘通鄧’的叛逆,剝奪大人的一切官職。”這個親兵的聲音抖得更厲害了。

“謝高好大的狗膽!”蔣國柱怒極反笑。池州知府謝高是他的老部下,十年來一直唯南京之命是從,怎麼突然又聲稱忠於朝廷起來?

在蔣國柱調集軍隊打算攻打池州的時候,突然得知剿鄧總理衙門也解除了對他軍隊的支援,不但拒絕繼續幫助蔣國柱搬運士兵,還出動兵艦阻攔江南軍隊的戰船。而剿鄧總理衙門的人居然還振振有詞,說他們始終保證與兩江總督衙門合作,但現在蔣國柱已經不是兩江總督了;在池州知府反水、剿鄧總理衙門翻臉的同時,更有一股可怕的謠言在軍中流傳,那就是留守的樑化鳳提督在南京插旗了,接受朝廷的委任,成爲新任的江南巡撫,代理兩江總督衙門事務。而樑化鳳樑巡撫下達的第一個命令就是:跟隨蔣國柱出征的大軍立刻停止與江西的戰爭,全速返回駐地,不得有誤。

第5節 密信第46節 脫逃(上)第65節 援助(下)第67節 守法(下)第30節 劍閣第53節 齊射(下)第27節 得兼第39節 哨探第9節 失言第57節 觀感(下)第2節 賞罰第34節 問候(上)第16節 龍騎(上)第51節 保衛(上)第40節 印象(上)第20節 康熙(下)第23節 代理(下)第52節 登陸(下)第17節 隱姓第54節 霸氣(下)第43節 續戰(上)第49節 訓練第46節 掃蕩第22節 突破(上)第20節 合夥第33節 固執第60節 烽火第8節 戰備(下)第13節 攻守第46節 證券(下)第4節 棟樑第38節 整頓(上)第31節 佯攻(上)第62節 蠢動(上)第41節 遭遇(下)第31節 呆仗(下)第44節 夾擊(上)第37節 干涉(下)第53節 烈焰第29節 解圍(上)第29節 機密第22節 搶攻(下)第45節 處置第7節 變臉(上)第59節 細作第61節 未來第65節 援助(下)第3節 裁軍第4節 生變第4節 暗示第11節 優待第40節 入寇(下)第27節 合作(上)第32節 吐哺第11節 優待第53節 霸氣(上)第48節 融洽(下)第58節 處罰第48節 專利(下)第33節 搜索第60節 人心(上)第63節 黃雀(下)第54節 權變(上)第57節 輕取第19節 跋扈(上)第56節 推測第53節 慘痛(下)第50節 追擊(下)第62節 蠢動(上)第63節 黃雀(下)第26節 兄弟(中)第22節 突破(上)第42節 中立(下)第25節 壓力(下)第19節 軍功第7節 變臉(上)第26節 生意(下)第33節 孤注(下)第6節 密議(下)第12節 調整(下)第50節 追擊(下)第15節 相識(下)第15節 相識(上)第32節 爭奪(上)第8節 震怒(下)第24節 怒潮(下)第45節 隊友(下)第3節 上風第51節 救援第12節 強渡(下)第52節 決心第10節 默契第42節 艱苦(上)第26節 反覆第6節 事變(上)第2節 默契第58節 接觸(上)第10節 鎖喉(下)第26節 兄弟(中)第31節 呆仗(下)
第5節 密信第46節 脫逃(上)第65節 援助(下)第67節 守法(下)第30節 劍閣第53節 齊射(下)第27節 得兼第39節 哨探第9節 失言第57節 觀感(下)第2節 賞罰第34節 問候(上)第16節 龍騎(上)第51節 保衛(上)第40節 印象(上)第20節 康熙(下)第23節 代理(下)第52節 登陸(下)第17節 隱姓第54節 霸氣(下)第43節 續戰(上)第49節 訓練第46節 掃蕩第22節 突破(上)第20節 合夥第33節 固執第60節 烽火第8節 戰備(下)第13節 攻守第46節 證券(下)第4節 棟樑第38節 整頓(上)第31節 佯攻(上)第62節 蠢動(上)第41節 遭遇(下)第31節 呆仗(下)第44節 夾擊(上)第37節 干涉(下)第53節 烈焰第29節 解圍(上)第29節 機密第22節 搶攻(下)第45節 處置第7節 變臉(上)第59節 細作第61節 未來第65節 援助(下)第3節 裁軍第4節 生變第4節 暗示第11節 優待第40節 入寇(下)第27節 合作(上)第32節 吐哺第11節 優待第53節 霸氣(上)第48節 融洽(下)第58節 處罰第48節 專利(下)第33節 搜索第60節 人心(上)第63節 黃雀(下)第54節 權變(上)第57節 輕取第19節 跋扈(上)第56節 推測第53節 慘痛(下)第50節 追擊(下)第62節 蠢動(上)第63節 黃雀(下)第26節 兄弟(中)第22節 突破(上)第42節 中立(下)第25節 壓力(下)第19節 軍功第7節 變臉(上)第26節 生意(下)第33節 孤注(下)第6節 密議(下)第12節 調整(下)第50節 追擊(下)第15節 相識(下)第15節 相識(上)第32節 爭奪(上)第8節 震怒(下)第24節 怒潮(下)第45節 隊友(下)第3節 上風第51節 救援第12節 強渡(下)第52節 決心第10節 默契第42節 艱苦(上)第26節 反覆第6節 事變(上)第2節 默契第58節 接觸(上)第10節 鎖喉(下)第26節 兄弟(中)第31節 呆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