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那些尼德蘭人便自信滿滿地向開普敦發起了進攻。要說這些尼德蘭人的運氣不錯。因爲他們的英國對手,不斷武器裝備低劣,就連作戰方法都非常老套,面對進攻,竟然沒有擺出一套如今在歐美非常流行的約瑟夫防禦。而是直接出來排開隊列和尼德蘭人野戰。
如果說沒有挖戰壕,弄鐵絲網,搞出約瑟夫防禦,可能是因爲物資的缺乏——畢竟英國人根本沒太顧得上開普敦,開普敦殖民軍手中的傢伙,和反法聯盟戰爭之前基本上沒什麼變化。(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變化,比如說要塞炮的數量增加了,口徑也大了不少——英國海軍退役了太多的風帆戰艦,他們上面的艦炮,基本上都被丟到各個要塞廢物利用了。)什麼線膛槍、鐵絲網、手雷、地雷這些東西通通沒有。
但是居然拿出線列步兵的那一套出來和人家打,這就只有兩種可能了,一種是因爲無知,因爲遠處天涯,對於世界的進步一無所知。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傲慢,認爲民兵什麼的都是烏合之衆,自己怎麼着也是正規軍,怎麼着也能吊打外面這羣烏合之衆——他們連排隊都不會呢!
然而後面的事情,對英國人簡直像是噩夢一樣。看到排着隊列的英國人,那些尼德蘭民兵們便亂哄哄地,毫無隊形地涌了上來。英軍指揮官希爾頓少校覺得,如果他手上有幾門輕便一點的銅炮,光靠實心炮彈,就可以打死一大堆叛逆了。
然而,他手中並沒有輕便的銅炮。他根本就沒有帶大炮出來,因爲英國本土的運輸船,在運來那些從海軍淘汰下來的沉重的鐵質艦炮的同時,也將開普敦的英軍原有的幾門輕便的銅炮給拖走了——要知道那時候,全歐洲的銅都在漲價。
所以希爾頓少校帶出來的隊伍中,並沒有大炮。
民兵,啊,不,應該是叛匪們越來越近了,不過希爾頓爵士覺得,只要一排齊射,就能打垮這些暴民。然而,然而在兩百多米外,這些叛匪,就朝他們開槍了,然後,英軍居然被打倒了一大排。
“該死的!他們用的都是線膛槍!”
希爾頓少校並不是不知道線膛槍的事情——他也沒有閉塞到這種地步,他只是沒想到,叛匪居然有這麼多線膛槍。不過這很自然,人家是自己買的槍,保護自己的命的,當然是什麼槍好買什麼,哪像他們,是什麼東西淘汰了,就給他們用什麼。
兩百多米的距離要整隊逼上去一百五十米,然後再齊射打垮那些叛匪?這樣想想倒是好的,但是考慮到距離,再考慮到叛匪的人數比他們多得多,這樣做只會全軍覆沒的。
於是希爾頓少校迅速地做出了決定:“撤退!撤回城裡去!騎兵負責斷後!”
於是英軍便開始敗退,民兵們一路追擊,幸虧英軍出來的距離不遠,但即使如此,逃回去之後,希爾頓少校把人數點了點,發現自己帶出去的一個營,已經只剩下了一半人了。
但是接下來的吃虧的就是那些民兵了。在輕而易舉地獲得了這次勝利之後,民兵們紛紛自信心爆棚,他們紛紛表示,其實英國人根本不堪一擊。
“就連祖魯人都比他們厲害!”一個民兵表示。
而這種看法也得到了更多的民兵的贊同,大家都紛紛表示,英國人連祖魯人都不如。
“早知道這樣,咱們早就該幹他們了!”
而巴貝爾呢,雖然是他們的領袖,但在實際上卻根本管不了這幫子烏合之衆。畢竟他們根本就沒有組織。
特雷維爾呢,他自然是向大家盡到了提醒的責任。他告訴大家,攻擊堡壘和野戰是兩碼事,英國人在堡壘上的那些大炮雖然老了一些,但也不是吃素的。所以他建議大家不要強攻城市,只要打得英國人不敢出門就行了。
要說特雷維爾的口才不錯,也真的說服了其中的一些人。於是大家意見不一,最後只能採取民主的方式來解決軍事問題——大家一人一票,投票解決。
人羣是一種非常奇怪的東西。很多時候,在面臨同樣一個問題的時候,人羣總是會比個人激進得多。如果你和某個人單獨討論這個問題,他也許會顯得非常的理性,甚至可能會遵從心靈的意願,但是一旦他置身於羣體中,他的意見立馬就改變了,而且越是原本遵從內心的人,這時候往往就會變得越發激進。就好像有些姑娘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候總是非常通情達理,但是一旦和男朋友在一起,就立刻變了一個人。
於是毫不意外的,大家通過這種非常民主的方式,做出了立刻強攻開普敦的決定。
事實證明,不聽專業意見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雖然英國人並沒有約瑟夫防禦,但是棱堡加上足夠多的大炮,依舊是那些連大炮都沒有民兵無法對付的。
要說尼德蘭民兵也做了一些準備,他們推舉巴貝爾當任總司令,然後按照地區編成了十四個連隊,每個連隊都有一百多人。他們還進行了一些戰術方面的準備,比如說他們注意到英軍缺乏遠射程的線膛槍,所以他們專門安排了掩護梯隊和突擊梯隊。掩護梯隊的士兵,用遠射程的線膛槍來壓制英軍,而突擊梯隊趁機衝上去。
很多時候,紙上談兵的傢伙總是把情況想得很好,然而真的到了戰場上,他們卻愕然地發現,局面和自己想象的並不一樣。那些尼德蘭民兵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首先他們的掩護梯隊並不能非常有效的壓制英國人。因爲英國人得到了城牆的保護,他們平時縮在牆後面,只在射擊的時候露出頭部和肩部。這個目標太小了,在足夠安全的距離——鐵炮用實心炮彈能打得到,但是效率不高,用霰彈又打不夠的位置上,很難準確地命中這樣小的目標,而如果冒險靠近,堡壘上的那幾十門大炮射出的霰彈,那真是要命。
所以,掩護梯隊幾乎無法壓制住堡壘中的英軍,而突擊梯隊自然就容易陷入了堡壘的交叉火力之中。他們是突擊梯隊,必須衝上前去,於是自然就進入了英國人和滑膛槍和火炮的霰彈的射程之內。而英軍在防禦的時候的表現也比他們在野戰中要強不少,因爲這就是依照他們的設想而進行的老式的攻防,而對方甚至連大炮都沒有。
所以英國人沉住氣,一直將民兵們放到堡壘跟前,才朝着他們猛烈開火。突擊梯隊的民兵們一下子就陷入了棱堡的來自幾個方向的交叉火力的打擊。數十門大炮一起噴吐着霰彈,再加上滑膛槍在近距離的射擊,幾乎一瞬間,突擊梯隊的民兵就被打倒了一大半,剩下的一些也都受了傷,他們倒在自己的血泊中,大聲的哀嚎。
而這個時候,英國人卻不再射擊了。
“我們上去,把人救回來!”一個青年開口道。
“不行,那裡就是個陷阱,英國人不開槍打死他們,就是希望我們會過去救他們。”菲利普·特雷維爾冷冷地說。
那個青年楞了一下,然後道:“如果,我是說如果是你們法國軍隊,處在這樣的局面下,你們會去救他們嗎?”
“我們法國軍隊?我們根本不會這樣打仗。不過我們的確不會放棄自己的兄弟。”特雷維爾回答道。
“那麼您現在有什麼建議?”巴貝爾也問道。
“最好的做法,現在就撤退。”特雷維爾說,“如果不行,就只能讓掩護梯隊的繼續靠近,進入對方大炮的霰彈的射程。這會帶來不小的傷亡,但只有這樣,纔有機會救出那些傷員。至於攻城,司令,我再次建議您放棄這個計劃,至少暫停執行這個計劃,並依據今天的情況,對作戰計劃進行修改,當然,最好還是直接放棄這個打算。”
於是掩護梯隊的人開始向前壓,當然他們採用了較爲鬆散的隊形,以減少火炮霰彈的殺傷。即便如此,因爲堡壘上的大炮實在太多,他們的損失還是非常慘重。
在他們的掩護下,突擊梯隊再次發起衝擊,當然他們的目的不是拿下堡壘,而是救出那些受傷者。
當然也有人提出,希望法國能給他們更多的幫助,比如說,賣一些大炮給他們。還有人乾脆提出,希望法國軍隊能來這裡幫助他們作戰。
“特雷維爾先生,您上次提到過,法國對英國宣戰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既然如此,那麼您能不能和國內聯繫一下,派一支法國軍隊來指導支援我們作戰?”就連巴貝爾也提出了這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