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屋時一片混亂時候,聽得外面有人嚷道:夫人來了!”
屋裡人都吃了一驚,擡頭朝門口處望去。
門口處,傳來一陣急促腳步聲,四個三十歲左右僕婦和一個丫頭簇擁着一位華貴婦人款款步入大廚房中。
這位婦人雖已三十出頭,看容顏卻不過二十左右樣子,杏眼桃腮,眉色青黛,膚若凝脂,保養得極好。她正把青蔥般玉手搭旁邊丫頭手上,繡了金絲銀線裙襬隨着腳步移動輕輕擺動着。雖無聲,卻於靜謐中透出一股威嚴來。
此人便是陳府當家主母,寧氏寧清秋。
寧氏一族當朝極負盛名,自其曾祖父起,三代人曾先後翰林院供職,爲皇家編纂史書,書香味道極濃。對於極重文韜武略這個時代而言,出名文人這個時代享有很高地位。
而寧氏外曾祖父,則是當代名醫,寧氏一手絕妙醫術,就是傳承自寧氏一族源遠流長醫術。
寧家與陳家三代世交,寧氏與陳父也算是青梅竹馬,親事是自娃娃時代就定下。只是後來寧氏一族正是官運亨通,而陳氏一族正不斷沒落,到了陳父這一代僅有一個頭銜而已,家中生活窘困,要赴當時達官貴人宴會,連一套體面衣衫也拿不出來。
那個時候,寧氏一族這邊起了悔婚念頭,但做爲家族嫡長女寧清秋死也不肯,說是不做背信棄義之人,即便陪着陳家一起受苦,也要嫁過去。這件事情鬧動靜很大,後,一向視女兒爲掌上明珠寧父無法,只好答應了女兒要求。
沒想到是,陳氏一族到了陳父這一代居然飛黃騰達起來。陳父天資聰明聰慧,讀書自不話下。從鄉試,到會試,再到殿試,均名列名茅。兼之長得一表風流俊雅,一表人才。皇上極爲喜愛,當場欽點爲狀元郎。
此後,陳父青雲直上,先入翰林院,成了皇家專門聘請老師。然後又被皇上賞識,放了幾年外任之後,再調回京城時,就委於三品吏部侍郎高位。而陳父三個弟弟,傍了大哥福氣,也混得不錯。大弟弟陳炳之開了一家古玩店,專供京城高官賞購古玩之用,與經常前來採購一幫高官很有交情。二弟弟陳潤水與三弟弟陳瑞海都雙雙考取功名,大哥與二哥幫助下,分別放了外任,一個任廬州知府,一個任通州知府。雖說現官,即便沒有太大貪污受賄,作奸犯科之事,但三年做下來,百萬雪花銀總是有,但好歹保住了清正名聲。
陳氏一族日益興旺,昔日那些小看陳父人,包括寧氏一族內,再也不敢對這位官運亨通姑爺說一個“不”字。而做爲昔日狀元夫人,一品誥命夫人寧氏,是閨中姐妹中風光無限,大大地出了當年那口惡氣。
源於這段典故,陳父對於這位青梅竹馬,兼之無論貧困交迫,仍然不離不棄妻子心存感激,寧氏當家主母位子坐得穩穩當當,根本無須擔心有人可以撼動得了。
而寧氏肚子也十分爭氣,成親當年就懷上了,第二年生下大公子陳宗綸。五年之後,再添一名千金小姐陳寶珠。有兒有女環繞膝下,這當代算是有福之人。
寧氏雖然先後生下兩個孩子,但是一點也不顯老,青蔥水潤如未出閣大姑娘一般,不像黎姨娘與白姨娘,雖然與寧氏年紀相差不大,但是看上去就像是寧氏大姐一般,顯出幾絲老態。這就難怪陳父爲何一個月中有大半個月都宿寧氏房裡了,而黎姨娘與白姨娘那裡,不過是例行公事走走罷了。
有時候,讓陳寶珠覺得奇怪是,以寧氏這樣一個強悍人,怎麼會容忍陳父一連納了兩門妾室,而根本看不出一點擔憂神色呢?
這個問題她也悄悄地問過寧氏,寧氏只是愛撫地摸了摸她頭上盤着雙丫髻,滿不乎道:這有什麼,以後有了生養頂多添一副嫁妝罷了,也不值幾個錢。”
寧氏說得如此篤定,令陳寶珠不得不懷疑,寧氏絕對是內宅爭鬥中高高手。別家內宅爭鬥,總是想方設法,千方百計讓其他妾室孩子流掉,不讓孩子生下來。而寧氏,根本不乎孩子生不生得下來。生不下來就好,生得下來又怎麼樣,不過是女兒罷了。庶女嫁妝無須太奢華,反正嫁過去對方絕不會是什麼顯赫門第。
沒有庶子堵心,寧氏當然生活得十分滋潤。而關於爲何陳府姨娘只生女兒事情,陳寶珠也曾暗暗試探過寧氏。寧氏只是微微一笑,撫着女兒頭道:珠兒啊,等你長大以後,要出嫁了,爲娘自然會傳授給你,這可是我寧氏一族祖傳秘方,從不外泄。”
對於這個秘方,陳寶珠並沒有什麼期待。她想自己不可能像寧氏那樣,如此委婉地做着賢妻良母,讓別女人爬自己丈夫牀。一想到這,她就覺得十分不可思議。所以,與其爲了防範那些庶子出生,倒不如一開始就斷了自家夫君納妾念頭。
她相信,情到濃時,一個人心裡面是很狹小,只能容得下一個人。如果那人心胸如此寬大,非得要兩三個女人才能夠填滿話,那就證明,是他不夠愛她。這樣人,不要也罷。
寧氏一進來,屋裡人頓時靜了下來,自覺朝兩旁各退一步。而趴屋子中央萍兒,也被拖到了一邊。早早有殷勤廚娘,拿過一張竹凳,擦了又擦,才請寧氏坐下來。
陳寶珠一看到寧氏,忽然有些心酸。她知道寧氏是個極愛乾淨人,入府這些年來,極少進廚房這種煙熏火燎地方。聽說陳父考取功名那段時間,爲了給陳父補充營養,也曾進過一次廚房,那次陳父吃得津津有味,但寧氏卻一點胃口也沒有。自那以後,陳父再也不讓寧氏入廚房了。
如今,寧氏爲了她,破了慣例步入大廚房……
陳寶珠心下感動,軟軟地叫了聲: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