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明的秘密戰士

兵部職方司主事張國棟,范進在兵部觀政時結交的朋友,這麼幾年下來,他依舊是主事,位置絲毫不動。上次查辦朱國臣一案張國棟的堂弟,兵馬司指揮張國維也捲到裡面,不但官職難保,就連性命其實也是難說。當時范進高擡一手,把張國維放過去,給了他一個反口咬人的機會,事後被判以充軍,連地方都是他自己挑的,高舉輕落,於他而言已經是格外的寬待。

范進肯手下留情固然是考慮到要打擊高拱的需要,儘量爲自己一方增加力量,同時也是考慮到自己與張國棟的交情,對他的手足手下留情。事後范進並沒有去找張國棟說明什麼,後者也沒向范進道謝,彷彿對范進這份人情壓根就沒理解。等到范進成婚時,他也就是送了四兩白銀的賀儀,在當時那些禮品里根本就不出色,就如他的官職一樣,不顯山露水,沒人在意。

這次他能主動登門,倒是讓范進大出意料。他並不是沒想過找張國棟,只是根據他的感覺,張國棟有點高深莫測,找他能否獲得幫助實在吃不準,最後也就放棄了這方面的念頭。這麼一個在兵部職方司做了十幾年主事的官員,對於兵事的熟悉程度,自然遠超過那些年輕的給事中。尤其是在繪製地圖時兩人閒談也可以確定,這位張主事絕對是個知兵之人,其胸中丘壑遠超同儕,此時上門自有大用。

落座之後張國棟並不客氣,開口道:“今晚上定要擾退思一頓酒席,酒就要滿殿香,雖然眼下市面上也有,但都是掛個牌子,根本不是宮裡的味道。至於菜麼,你家開的酒樓我也是去過幾次的,炒菜的味道比之吳菜亦不遜色,價錢上還要便宜許多,像我這種窮京堂倒是可以吃得起。今天到了你這宰相東牀家中,千萬別拿尋常菜色敷衍我,不上幾道好菜我可是不答應。”

張國棟是個很有節制之人,雖然好酒,但控制自己只喝了幾杯就不再飲,只品評着滋味道:“好酒!確實是好酒!這滿殿香本來是宮中之物,還是太監們爲了牟利,把方子偷出來在民間私釀,市面上才能嚐到滋味。要說太監們做的壞事多了,但這件事做的堪稱功德無量。不過這幫人做生意永遠是那副樣子,只認錢不知廉恥。滿殿香的牌子闖出去,就開始在酒里加花頭,味道越來越寡淡,到如今這酒就只剩了名字,味道遠不如當初。其實國朝的事大多如此,當年和現在用的一塊牌子,實際的東西則是天淵之別。如果只認牌子不看現實,等若刻舟求劍愚不可及,一準碰個滿頭包。”

“張兄此言甚是。就像這官職一樣,六部都有主事,但是張兄就只有一人。以兵部爲例,張兄穩坐主事無人可以代替,普通的主事怕是沒有這般本事。”

“過獎了。國朝棟樑無數,小小司戟不足一論,誰都可以做的來。之所以我能在這個位置上不動,無非是職方司油水太少,沒人願意屈就罷了。若是武選司、武庫司那幾個肥衙門,誰又坐得住十年八年?咱們職方司的情形退思是知道的,除了檔案就是地圖,老鼠、蠹魚是咱們的好伴當,其他就沒什麼往來,這個位置誰願意來啊。也就是我這個懶散之人願意在這裡享清閒,大家也就樂得容我偷懶。”

范進一笑,“張兄不必繞彎子了,有話說在明處就是,難不成是要打小弟的秋風?看在你我交情份上,只要張兄開口,小弟自然一諾無辭。”

“好說,當日退思在庫房修繕地圖功德無量,可惜未竟全功,甚爲遺憾。不過說句實話,繪製原圖之人能力參差不齊,態度上也不是都肯認真,是以那些地圖本身也有訛誤。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退思這次前往宣大,正好可以根據實景參照地圖修正,保證咱們兵部存的地圖不至於出了紕漏。”

說話之間張國棟從懷中取出個包裹放在范進案頭,“鄭軍門三代本兵,論起行軍打仗乃是個好手,自然也知輿圖妙用。然而身邊沒有精擅此道之人,鄭軍門自己又不可能親臨前線去做這種粗使活計,退思拿着這輿圖去,他一準歡喜。”

范進道:“張兄給了這麼一份厚禮,要小弟該怎麼報答呢?”

“四海昇平,國泰民安,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三軍不用受戰陣之苦,京師不聞漁陽顰鼓之聲,就是對我最大的報答了。”張國棟一笑,舉杯一飲而盡。隨後用手輕輕拍了拍包裹。

“退思是歷過庶務的人,對於下面的情形比普通人瞭解得多,與廟堂諸公看法也不相同。在各位大佬眼裡,邊關安定靠的是督臣處置得當,至於三軍兒郎不過是一些數字,傷亡斬首在大佬們眼裡,也無非意味着要出多少撫卹,要頒多少歲賞。所謂傷亡損失都是數字,而不是人。這不算什麼錯處,只是因爲大家站的位置不同。他們是雲端人,站的位置高看的是全局,我們是地上人,所能看到的就是眼前這方寸之地,所以論目光遠大,我們不及大佬,論起看人來,我們或許看得更清楚一些。退思早晚是要成爲雲上人的,到那個時候在你眼裡,或許我也成了螻蟻。趁着你現在還在地上,我可以託付你多看看眼前,少想些大局。所謂天下所謂全盤,都是你成了雲端人之後該想的事,現在還是該多接地氣。”

“宣大爲京師門戶所在,當年庚戌之變,俺答繞過大同,大軍就到了京師。總算是京營拼死守城,虜騎只在城外燒殺一番,隨後就退了。饒是如此,直隸百姓也遭滅頂之災,京師附近幾乎十室九空,事後世廟震怒,斬了兵部尚書作爲懲罰。要說一個二品部堂拉到西四牌樓砍頭,動靜也不算小,可是對於那些被韃虜殘害的百姓而言,不管一個多大的官死了,他們的財物也不會回來,房子也不會建好,又有什麼意義?那次變亂着實傷了百姓元氣,過了許多年才恢復了生息,我聽老人說過,最早那幾年有人聽到鑾鈴聲都要嚇尿褲子,只當虜騎又至,可知百姓被害的情況有多嚴重。而這還只是一次虜騎寇關而已。京師百姓認爲滅頂之災的事,九邊將士卻是每年都要面對幾次,你就知道他們過得是什麼日子了。”

范進當然也明白,大明的繁華屬於天子腳下,屬於錦繡江南,但是於九邊之地的軍民而言,卻沒什麼感覺。即便張居正是個關心邊事的首輔,也沒法把他的關懷化成實物填飽那些人的肚皮,或是給他們平安。

固然腹裡地區也有不少百姓掙扎於死亡線上,每天奔波不一定能填飽肚皮,一場瘟疫可能奪去很多人性命。對比邊塞而言,他們依舊值得羨慕。當京師附近的百姓爲今年莊稼的收成而擔憂時,邊關百姓所要擔心的是自己能否活着看見莊稼成熟,以及莊稼成熟後自己所在的土地控制在誰手裡。有些人離天堂很遠,但是比起身在地獄之中的人,總歸還是幸福多了。

“在那種地方的人,不能用腹裡地區的規則來要求他們。大家生活的環境不一樣,規矩就不同。水至清則無魚,很多時候人們口誅筆伐的罪大惡極,說白了就是站着說話不腰疼,在不就是根本沒在那個環境裡,無法體諒他們的難處。無數的大道理也抵不過一句話:我要活下去。爲了活命,人們做什麼事都很正常。”

“這我能夠理解。”

“能理解就最好不過了。退思是個明白事理之人,很多話不用我提醒自己應該能想明白,京師裡的人喜歡說九邊民風剽悍,兵卒不馴,九邊兵將則認爲京師裡來的老爺目中無人,不知邊上疾苦。兩下的矛盾,往往就是這麼產生的。只要做到前半夜想想別人,後半夜想想自己,我想就不至於鬧出什麼衝突來。我對退思有信心,別讓我失望。”

張國棟說完這些便不再喝酒,只低頭吃飯,不再說軍務上的事。等到他離開之後飛,范進打開包裹,發現裡面除了地圖,另外還有一份厚厚的名冊。在名冊上記錄着百多個名字,每個名字下面都記載着其本名、現用名、原籍所在、家庭情況,外加經營商品,往來區域、部下人數多少最後還有聯繫方式。

每一個名字都是一個商隊首領,這一百多個名字,就代表着一百多個商隊。雖然在俺答封貢之後,明朝在邊塞上開馬市榷場,滿足兩下的商品交易需求,但是對於那些草原上的部落來說,單靠馬市還是不能夠滿足生活需求。再者說來,也不是所有部落都有進入馬市貿易的資格,與明朝馬市交易,必須持有朝廷頒發的金印,而這枚金印就掌握在俺答汗手裡。

誰擁有金印誰才能在文書上蓋印,有了印戳的文書才具備和大明貿易的資格。各大小部落想要貿易,就得先設法取悅於俺答,才能把物資拿出去交易糧食或者棉衣、鐵器乃至絲綢、茶葉。交易的數量也受控制,自己的自主性不強。

很多小部落只依靠馬市根本活不下去,所以另一股勢力就填充了這個市場的空白,也就是草原上的行商。這些人另一個身份就是走私商人,他們越過邊牆,給蒙古人帶上急需的物資,換去牲口或是金銀,從中謀取暴利。對於這些小部落而言,商隊往往意味着活下去的希望,所以通常情況下,他們不會攻擊商隊,反倒會對商人加以保護,真正殺害商人的則是邊軍以及大部落的遊騎。

吃這碗飯的,多半是桀驁不馴之徒,很多就是馬賊兼職客串,貨物來源也極爲可疑。張國棟手上居然有這麼一份名冊,就讓范進心裡覺得可疑,也對這些商人的身份產生了好奇。

張舜卿對此倒是感覺平常,“職方司掌管天下輿圖,那些輿圖也要有人畫啊。雖然邊軍有夜不收,但是他們是刺探軍情的,繪圖這事並不方便,再者離兵部也太遠。兵部專門有自己人負責繪製地圖,順帶打探劇情,這些人的上司,便是職方司。這位張國棟,多半就是職方司裡管那些人的頭領,這些商隊的人,就是他的手下。他們在草原上貿易,可以趁機觀看地形,也可刺探北虜虛實,如果有什麼異動也可以及時上報,免得被打個冷不防。再者,這些人做生意,也是朝廷的一種手段,讓這些小部落不至於衣食無着鋌而走險,儘可能維持邊境太平。他們表面是私商,實際大多是朝廷的人,或是與朝廷有關係,其中有一些,還是世襲軍戶。”

范進也聽明白了,這些商人只是掩飾身份,其實都可以算作大明的軍情人員,張國棟給自己的,是一份情報人員檔案。在他的身份來說,做這種事是有點犯忌諱,肯這麼幹自然是有所圖。得到這些情報人員的幫襯,對於自己的行動肯定大有幫助,但是自己顯然也要做點什麼,作爲對張國棟的回報。

回想着他說的話,范進隱約感覺到,可能宣大邊防上,存在着一些紙面上非常可怕的紕漏,一旦兜出來,就會鬧個天下大亂。張國棟此意分明是希望自己從中彌縫,讓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具體是什麼事,張國棟肯定不會說,就只能自己去搜尋。至於這份名冊,說不定這上面的人也捲進這樣的事情裡,自身也陷入危險之中,需要自己給他們做靠山,幫這些人擺脫危機。

張舜卿皺着眉頭,“張國棟倒是會給人出難題。相公到山西先要給他幫忙,真是的……回頭跟爹爹說一句,把他的差事給別人做。”

“別,這年月想找一個像他這樣不會當官,只會辦差的人,已經不容易了。這樣的人對於朝廷來說,越多越好。他把名冊給我,證明對我有信任,我總不能辜負他纔是。只要不是什麼原則問題,我替他彌縫一二也是無妨。”

說着話范進將頭靠在牀邊哼哼起了:當年結拜二賢莊,單雄信對我敘衷腸。揭開了綠林名冊把底亮,我把那響馬弟兄當作手足行……

朝廷的聖旨在張國棟拜訪的二十天後,終於頒佈下來,與張四維奏疏保舉的內容差不多,范進的官職被任命爲都察院御史,巡按宣大,另自戶部領帑銀二十萬並毛藍布八千匹,爲宣大將兵賁賞。

不過與張四維之前的保舉有所區別,范進這次去宣大帶的不是王命旗牌,卻是一口尚方寶劍。

陽和城內,看着朝廷邸報,宣大總督鄭洛臉上陰晴不定,過了良久,猛地將邸報一丟,朝身邊的從人吩咐道:“傳我軍令,着宣府、大同、山西三鎮遊擊以上軍職者,到城裡見我!本官要給他們念念邸報,讓他們知道知道,朝廷派了一位帶着尚方寶劍的新巡按過來,這幫人平日做過什麼心裡有數,這回一個個都把脖子洗乾淨,等着挨刀吧!張江陵,本官倒要看看,你要在宣大砍多少人頭,打掉多少紗帽!九邊不比東南,一個乳臭未乾的娃娃帶着尚方劍來,是怕天下不夠亂麼?若是在這鬧出大事,我看他如何收場!”

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計收心(上)第九章 范進出馬第五百零一章 大婚(下)第五百零九章 海珊朝貢(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奪情的代價第一百四十章 神仙睜眼第五百九十八章 神明庇佑土默特(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范進的修、齊、治、平(中)第三百六十五章 內訌(上)第六十三章 錦衣來訪第六十章 借艇割禾(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牛痘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歡而散(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玉杯銀燭第一百一十三章 逃亡第三百四十七章 既做師孃又做鬼(下)第三百五十五章文學少女第二百三十章 幕後黑手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明的秘密戰士第一百三十七章 考前第九十七章 算帳(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左道第二百一十八章 任他風雨滿江湖第二百三十七章 融冰第二百零六章 慧劍斷前緣(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妖書第二百一十九章 君臣(上)第八十八章 分功第一百七十七章 風中一舞第五百五十二章 遇刺第六百零二章 山西變革(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二百九十三章 擒兇第四百六十一章節婦清官(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奪情的代價第五百六十四章 三娘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好用與不好用第三百七十五章 入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一百四十五章 送別(上)第五十二章 國事家事考事事必關心第二百五十八章 蜚短流長(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醜聞第四百七十二章 冬至(中)第二十二章 籌備進城第一百零九章 風雨飄搖第三百三十章 奪情第四百九十二章 踐行第四百一十九章 貢使真相第三百章 合縱(上)第二百零三章 救星(上)第六十二章 飛來禍第五百三十七章 薛五尋親(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馮保之託第三百六十三章 條件第五百四十五章 射鹿中虎第五百六十七章 對症下藥(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窮途末路(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除夕第四百三十六章 楊家危機(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解圍第四百三十二章 幽蘭居(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舊情難忘第三百四十八章 千里行第二百九十三章 擒兇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國公府的善意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三百一十三章 高拱出局第四十五章 師徒合作(上)第五百九十二章 塞上行(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左右逢源第二百一十三章 溫馨時光(下)第四十一章 普法(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四百七十一章 冬至(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薛五的考驗 (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求饒第五百五十八章 報仇雪恨(上)第一百零三章 刺青第三百九十一章 求饒第二百五十章 相府偷會(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鐵案第五百零九章 海珊朝貢(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打開局面第四百八十三章 王穉登的美人計(下)第四十三章 案首送糧第二百六十五章 門生與座主(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考題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手獵物第三百六十八章 榮升第一百三十二章 羅定第二百四十八章 番子進門第四百九十五章 辦學(上)第五百四十四章 京中第五百四十三章 開門揖盜(下)第二十九章 縣試(上)第一百九十章 我的眼中只有她(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范進的反擊第八十五章 范進的選擇第二百章 困境(下)
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計收心(上)第九章 范進出馬第五百零一章 大婚(下)第五百零九章 海珊朝貢(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奪情的代價第一百四十章 神仙睜眼第五百九十八章 神明庇佑土默特(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范進的修、齊、治、平(中)第三百六十五章 內訌(上)第六十三章 錦衣來訪第六十章 借艇割禾(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牛痘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歡而散(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玉杯銀燭第一百一十三章 逃亡第三百四十七章 既做師孃又做鬼(下)第三百五十五章文學少女第二百三十章 幕後黑手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明的秘密戰士第一百三十七章 考前第九十七章 算帳(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左道第二百一十八章 任他風雨滿江湖第二百三十七章 融冰第二百零六章 慧劍斷前緣(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妖書第二百一十九章 君臣(上)第八十八章 分功第一百七十七章 風中一舞第五百五十二章 遇刺第六百零二章 山西變革(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二百九十三章 擒兇第四百六十一章節婦清官(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奪情的代價第五百六十四章 三娘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好用與不好用第三百七十五章 入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一百四十五章 送別(上)第五十二章 國事家事考事事必關心第二百五十八章 蜚短流長(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醜聞第四百七十二章 冬至(中)第二十二章 籌備進城第一百零九章 風雨飄搖第三百三十章 奪情第四百九十二章 踐行第四百一十九章 貢使真相第三百章 合縱(上)第二百零三章 救星(上)第六十二章 飛來禍第五百三十七章 薛五尋親(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馮保之託第三百六十三章 條件第五百四十五章 射鹿中虎第五百六十七章 對症下藥(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窮途末路(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除夕第四百三十六章 楊家危機(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解圍第四百三十二章 幽蘭居(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舊情難忘第三百四十八章 千里行第二百九十三章 擒兇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國公府的善意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三百一十三章 高拱出局第四十五章 師徒合作(上)第五百九十二章 塞上行(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左右逢源第二百一十三章 溫馨時光(下)第四十一章 普法(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四百七十一章 冬至(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薛五的考驗 (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求饒第五百五十八章 報仇雪恨(上)第一百零三章 刺青第三百九十一章 求饒第二百五十章 相府偷會(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鐵案第五百零九章 海珊朝貢(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打開局面第四百八十三章 王穉登的美人計(下)第四十三章 案首送糧第二百六十五章 門生與座主(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考題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手獵物第三百六十八章 榮升第一百三十二章 羅定第二百四十八章 番子進門第四百九十五章 辦學(上)第五百四十四章 京中第五百四十三章 開門揖盜(下)第二十九章 縣試(上)第一百九十章 我的眼中只有她(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范進的反擊第八十五章 范進的選擇第二百章 困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