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奪情

來自雲南的血書狀紙一事,此時京師裡也已經傳開。由於事情是由東廠這邊報上去的,不是走的正規官府流程,其內容不是很容易搞清楚。但是總歸京師裡有手段的人多,只要用心調查,還是能查出些許端倪。

刑部衙門之內,新科觀政進士鄒元標咬牙切齒道:“那所謂血書血跡早已發黑,字跡模糊不清,需命他人謄抄一份,才能看得清楚。由此證明,這血書不知是幾年前寫的,只是現在纔拿出來而已。我想馮保拿着這血書不是一天兩天,只等着找機會賣個好價錢,現在拿出來,也就是爲了張居正不丁憂在造勢。”

在他對面的,乃是刑部主事伍惟忠。此人與鄒元標是同鄉,都是江西人,在刑部天生親厚,政見素來與張居正相左,這一點上也和鄒元標相合。伍惟忠心裡也明白,鄒元標仇恨張居正和行政策略的關係不大,主要還是在科舉上。

鄒元標號稱江西神童,素有才子名號,自認爲這一科即使不爲一甲,也必然是前十。沒想到張榜之後,他雖然在二甲裡,但是名次平平,不符合其江西才子身份,讓鄒元標心內一直憤憤不平。

他倒不認爲是主考官問題,而是認定張居正在裡面做了什麼手腳。不給張居正面子,不肯揄揚附和張嗣修的江西才子湯顯祖名落孫山,那是自己老鄉。雖然兩下關係不算特別好,但總歸是鄉黨,同仇敵愾乃是必然心態。

自己這個江西人與張家不親厚,張嗣修在京搞文會時,自己又不肯給他面子,必然是因此被張家記恨才導致自己名次不高。張嗣修的才學,又憑什麼得中榜眼?父爲首輔兒子做榜眼,這還能不能要點臉了?

私下裡類似的話說了不少,後來爲伍惟忠所吸引,便成了堅定的倒張派。他年紀輕,衝勁也足,說話也就較爲簡單直接。像是這次張居正丁憂,按鄒元標的看法,那就乾脆不要回來,纔是利國利民的事。是以對於奪情之議,以及黔國公的案子,他心裡滿是憤懣。如果不是忌憚給事中權重,他都要忍不住與侯守用當面理論。

伍惟忠年紀大些,人也比較沉穩,皺着眉頭道:“這血書的事,最多說馮保做事有些紕漏,但是依此否定血書真實顯然辦不到。當年世廟修道濫用國帑,以至太倉空虛,國用不足。黔國公府兩次捐獻銀兩以助大工,萬歲加旨褒獎,雲南方面也有謝恩奏章上陳。李氏的文字,宮裡是有記錄的,兩下對比,便可知筆跡如何。內中所陳之事若爲真,則是悖逆人倫喪心病狂之惡,朝廷不能不問。可是黔國公手握兵權,一旦催逼甚急,沐朝弼狗急跳牆,真在雲南造反,又或是殺人滅口,那也是一場不小的亂子。這種事,確實得有個有才能的首輔,才能料理。”

鄒元標道:“有才能的首輔未見得只有張居正一個!呂閣老老成持重,正是謀國之人,居然被一幫人擠兌到辭官告老,簡直是欺人太甚。好在萬歲還沒批這奏章,依我看不如這就寫奏章彈劾侯守用。他身爲言官,最重操行,結果提議奪情,這眼裡還有人倫二字麼?”

“呂閣老……註定是要致仕了。”伍惟忠道:“現在就是在走流程而已,三次辭官,便肯定要準。他已經不入閣理政,可見是真心要走,朝廷留不住。內閣只剩了一個張鳳磐,無論如何也不是個辦法。怎麼也得有人入閣掌樞。何況雲南這事,非有力大臣不能處置,依我看,天子多半是要下旨奪情。如果張居正真回來掌樞的話……”

“我第一個跟他沒完!”鄒元標正色道:“首輔爲百官表率,不孝之人有何面目忝居相位?若是張居正當真奪情,學生必效法孔夫子誅少正卯,鳴鼓而擊之!”

“伍某亦不落人後!此乃禮法之大防,不可不講。天子即使下旨,張居正也應堅辭。何況從馮保拋出這血書的時間來看,難保這不是兩人之間演的一場戲,雲南只事不過是爲了讓張居正奪情找的藉口。張居正如果真想要以此奪情,伍某人絕不能坐視不理!”

“就是!這事都過了好幾年了,何以現在一定要辦?既然血書已經發黑,時間過了這麼久,索性就再等幾年好了!再不行就換個人查,我就不信了,偌大個朝廷,難道離了張居正就不能轉了!這首輔的老子死了,他不回家去守孝,讓其他人怎麼想,這天下還有人再講孝道麼?到時候整個大明朝遍地都是不孝之子,你讓我那外孫怎麼當皇帝?再說,張居正是帝師,他帶頭不孝,當心他把我外孫子教壞了!”

皇宮大內,李太后的父親武清伯李偉滿臉怒容地向李太后抱怨着。作爲一個泥瓦匠出身的皇親國戚,雖然地位上去了,結交的圈子也從過去的的泥瓦小工變成了現在的皇親貴胄,富紳大賈,但是在修養禮儀方面並沒有隨着身份的變化提升多少。在他眼裡,李氏依舊是自己的女兒,而不是太后。如同在家裡一樣,大嗓門叫得震天響,留下伺候的幾個宮女太監都忍不住暗自皺眉。

李太后對於自己的父兄並不像對姐姐那麼親厚,她素來不允許家人以自己的名義胡作非爲。可是這種話說說可以,真正做起來沒法落實。對於一些爲非作歹的家人僕役,她可以直接下命令處置,但是對於父兄,違抗了她的命令,真的去做壞事,她也是無可奈何。

京師裡所有有名的大工,李偉全都有份參加,要麼是以自己的名義承包下來,要麼就去負責材料供應。就連李太后自己捐銀子修的佛寺,最後也得由李高承攬修建,其中剋扣虧空數字李太后不想查也不敢查。

在以孝治天下的大勢面前,即便李太后再怎麼大公無私,也沒法對自己的父親發難,只能聽之任之。她也很清楚,父親現在和一干京師的勳貴皇親混在一起,打起了皇莊皇田的主意。前段時間就到宮裡來找自己哭窮要田,現在鐵心找張居正麻煩,也同樣是爲了那些田地。

張居正準備重新清整天下田畝,覈查土地丁口的事,李太后是知道的。雖然其知識有限,但也明白,田地戶口是財稅來源,是朝廷根基。這些數據不搞清楚,財稅就永遠不可能釐清,國用就不會充足,對張居正的主張自是一力支持。可是這消息不知從什麼渠道走漏出去,隨之便引發了朝中部分皇親國戚權貴勢要的強勢反彈。

在大明的財富結構裡,土地通常佔據第一順位。富商大賈達官顯貴對於土地都有這近乎無窮的需求,侵吞官田,民田乃至皇田,都已經成了尋常事。

可想而知,張居正清查田畝的想法一旦實施,將會損害多少人的利益,讓多少人財富受到損失。是以這次張文明的死,對於這些人來說,從心裡歡喜,張居正丁憂之後,他們有的是辦法把檢地的事乃至之前的新政都予以破壞,讓法令不能實行。是以這份奪情的提議剛一提出,李偉就不顧一切地衝進皇宮裡吵鬧。

愚蠢!

李太后心裡暗自鄙夷着父親。既鄙夷父親的爲人,更鄙夷其智商。作爲新近纔起來的外戚,不管如何貪婪,所能吃到的土地其實也很有限。比之那些老牌皇親勳貴名下田產,差了不知多少倍,即使清查田地,自己家損失也極有限,與那些人的損失不能同日而語。

那些佔了大頭的家族不敢出頭,反倒要父親出來當槍使,不問可知,必是貪了些許好處,就爲別人出頭。卻不想想,自己女兒是太后,外孫是皇帝,纔有李家的榮華富貴。若是大明江山不能穩當,他這皇親又有什麼用處?爲了一點蠅頭小利,就不顧女兒與外孫,若不是親生父親,自己非要給他個難看不可!

不管心裡怎麼氣憤,但是在孝道的大旗下,李太后也只能收斂自己的怒火,耐着性子道:

“爹爹,這話不是這麼說的。那血書是有些年頭了,可是沒辦法。雲南離咱們這關山阻隔,不是朝夕可到。何況沐朝弼敢弒兄囚母,自是個心狠手辣的。那告狀之人要偷出雲南,還要躲避沐朝弼手下追殺,到達京師頗爲不易。若不是東廠的人恰好救了他,這人就被雲南來的刺客給殺了。馮保拿了那份血狀,也不敢隨便就交上來,得先去調查真假,免得冤枉了勳臣。這不是最近剛訪查到準信,知道這事是真的,纔敢替人傳這御狀。說到底,這都是一片忠心,咱們大明有這樣的忠臣,陛下的江山才能穩固,爹爹應該高興纔是,怎麼發這麼大火?”

“我發火不是衝馮保!”李偉嘀咕了一句,“我是衝朝中那些不忠不孝的東西!親爹死了不讓回去奔喪,這是人說的話麼?還什麼奪情?讓張居正留在朝廷裡,難道讓他天天穿着孝上朝?明年我外孫子就該大婚了,到時候朝中大臣都得去賀喜,他一個穿孝的可怎麼賀喜?”

李太后道:“爹爹所說的,確實都是問題,可是爹爹你也得想想,沒有張居正,眼下這事交給誰處置?難不成爹爹有想保的人?”

李偉張張嘴,隨即又閉上。他不是不認識文臣,但是沒一個文臣願意讓他來保舉自己當官,更別說當首輔。所以他只是反對張居正,不等於手上有人選。回想着一干皇親私下議論時說的人,他慢吞吞道:“好象山東有個……殷石蛋?當初差點在內閣揍過高拱,是個能幹的,要是把他招回朝來。”

“那是殷士儋,濟南歷城人,倒是個老臣,不過他在朝裡時,爹爹似乎與他不熟,從哪裡聽來的這個名字?”

“啊……”李偉並沒有多少急智,想了想,撓撓頭皮,“我也記不得了,大概是在哪個府上喝酒時,聽人提過這麼一嘴吧?”

“爹爹隨便聽了個名字,便來女兒這裡保薦了?這不是隨便一個差事,那是關係到江山社稷的,爹爹怎可如此亂來!”

見女兒認真起來,李偉的底氣也有點不足,訕訕道:“太后,這我也就是隨便一說,不必當真。就算這個殷什麼東西的不成,也總有其他的大臣,總不至於離開張居正國家就真的不行了。那若是張居正有個好歹,難不成不過日子了?”

“爹爹不必說了!宮中乃是要地,不比家中,不能信口開河胡言亂語,爹爹請慎言。至於奪情之事,最後要看陛下的意思,我這個做母親的也不好干預,至於爹爹,你也省點力氣吧。黔國公府的事,不是小事,既壞了人倫,也違了綱常。如果不處置,人心難服,便是老天也不會答應。可是若要處置,也不容易。沐家手上是掌兵的,若是起兵抗拒,兵戈一興,可就不是小事。處理這樣的事,非得有力大臣不可,除了張先生,哀家也想不到還有誰能勝任。至於朝裡還有沒有能幹的大臣,女兒不能說有,也不能說沒有,只要讓臣工們自己舉薦。若有人能入閣掌樞,那自然是大好事。但凡有一線之路,女兒也不想奪情,人家張先生爲了朝廷盡心盡力很不容易,出了這樣的逆事,我也想讓他能回鄉盡孝。奪情之事,本就是無奈之舉,當然能免則免,可是若是事出無奈,最後也只能行此無奈之事。這事最後怎麼辦,還是得由文武百官說了算,咱們都別操這份心了。”

見李太后態度堅決,李偉便知說不進去話,又談了一陣閒話便起身告辭,李太后送走父親,自言自語道:“這怕是隻開了個頭,百官議事,還不知道要議出個什麼樣子。”

乾清宮內的萬曆,此時也同樣處於緊張與興奮交織的心態之中。在呂調陽上了請辭奏章後,雖然他按照規矩下旨挽留,但是大家都知道這只是在走流程,呂調陽離開已成必然。張四維一個人不可能支撐住內閣,內閣必須加人,是勢在必行之舉。但是誰遞補入閣,按照大明規制,本來應該是由大九卿進行廷推,隨後再從挺推人選中選拔合適閣臣。當然,皇帝也可以不經過這個手續而自行任命,但是這樣被任命的閣臣會被認爲成色不足,很多大臣甚至會拒絕這種任命。

大九卿廷推的結果還沒出來,萬曆已經下了一道聖:安定社稷,朕深切依賴,豈可一日離朕?父制當守,君父尤重,準過七七,不隨朝,你部裡即往諭着,不必具辭。

嚴格意義上,這還是第一道出自萬曆個人意願,未經太后授意而下達的聖旨,或者說可以看做他第一次自己拿主意,而且拿的還是這種大事主意。緊張與興奮的心情,其實和新娘子也沒太多區別,尤其是當初始的興奮漸漸過去之後,一種不安的情緒卻越發蔓延開來。抓耳撓腮,坐臥不寧的萬曆不得不下旨從司禮監把馮保招來,名義上是商議沐朝弼一案,實際的用意卻無法宣諸於口:他需要有人,給自己壯膽。

第五百七十章 脫鉤第四百八十九章 恨嫁之女第四百九十三章 左右逢源第二百零四章 救星(下)第三百四十章 尸諫第五百八十六章 暴風驟雨(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春景(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馬湘蘭的心魔第二百一十一章 牛痘第四百三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貴客第四百一十三章 情比金堅第五百四十二章 開門揖盜(上)第三十二章 造勢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年第三百四十八章 千里行第四百一十章 高擡貴手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一百九十二章 威風八面張千金第四百五十五章 白麪包公範退思(下)第十六章 特殊考題第四百九十五章 辦學(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當然選擇原諒他第八十七章 根由第三百八十九章 壽宴傲客第二百二十一章 裂痕第四百三十章 班門弄斧第五百八十九章 談判第一百七十章 取捨難定第三百九十章 叫破機關第三十一章 加試第一百九十章 我的眼中只有她(下)第四百章 爭向納稅第一百九十八章 決裂第五百四十八章 落梅(下)第六十二章 飛來禍第三百六十六章 內訌(下)第四十九章 採購軍糧(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吉王的禮物第六百零一章 范進的奇恥大辱第二百三十章 幕後黑手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擡貴手第四百六十五章 江陵到來(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衡文(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三百七十二章 燒冷竈第三十二章 造勢第五百二十三章 謀事(中)第四百三十六章 楊家危機(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落子(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帝心飄搖第十七章 打蛇隨棍上第五百零二章 我只道鐵富貴一生註定(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萬曆的試探第三百五十八章 繼蔭求援第五百四十九章 賣破綻第二百三十一章 行路第二百八十五章 前情第三百五十八章 繼蔭求援第三百九十六章 范進新政(上)第一百零五章 烏雲蓋頂第二百三十二章 周進第三百四十四章 得窺天顏第二百九十六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喪報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利(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塞上行(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舉步維艱第二百九十四章 整肅京師第一百六十六章 我是一個粉刷匠第二百章 困境(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相思斷腸第五百九十二章 塞上行(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美人佯醉索人扶第五百九十五章 動盪之夜第四百六十章 節婦清官(中)第十八章 小店佳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範氏新政(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虎穴(上)第五百八十五章 暴風驟雨(上)第三百零六章 張國維上門第五十八章 砸攤子第八十七章 根由第三百零八章 張居正的打算第四百一十六章 還不清的債(下)第六百零二章 山西變革(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謀事(上)第二十一章 簪花第二百九十章 月黑風高(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新貴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別第一百八十八章 張千金的決斷第三百五十五章文學少女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除障礙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三百七十六章 友誼和利益(上)第四百八十四章 馬湘蘭的心魔第三百零八章 張居正的打算第五百零五章 錦囊三策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上)
第五百七十章 脫鉤第四百八十九章 恨嫁之女第四百九十三章 左右逢源第二百零四章 救星(下)第三百四十章 尸諫第五百八十六章 暴風驟雨(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春景(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馬湘蘭的心魔第二百一十一章 牛痘第四百三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貴客第四百一十三章 情比金堅第五百四十二章 開門揖盜(上)第三十二章 造勢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年第三百四十八章 千里行第四百一十章 高擡貴手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一百九十二章 威風八面張千金第四百五十五章 白麪包公範退思(下)第十六章 特殊考題第四百九十五章 辦學(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當然選擇原諒他第八十七章 根由第三百八十九章 壽宴傲客第二百二十一章 裂痕第四百三十章 班門弄斧第五百八十九章 談判第一百七十章 取捨難定第三百九十章 叫破機關第三十一章 加試第一百九十章 我的眼中只有她(下)第四百章 爭向納稅第一百九十八章 決裂第五百四十八章 落梅(下)第六十二章 飛來禍第三百六十六章 內訌(下)第四十九章 採購軍糧(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吉王的禮物第六百零一章 范進的奇恥大辱第二百三十章 幕後黑手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擡貴手第四百六十五章 江陵到來(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衡文(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三百七十二章 燒冷竈第三十二章 造勢第五百二十三章 謀事(中)第四百三十六章 楊家危機(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落子(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帝心飄搖第十七章 打蛇隨棍上第五百零二章 我只道鐵富貴一生註定(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萬曆的試探第三百五十八章 繼蔭求援第五百四十九章 賣破綻第二百三十一章 行路第二百八十五章 前情第三百五十八章 繼蔭求援第三百九十六章 范進新政(上)第一百零五章 烏雲蓋頂第二百三十二章 周進第三百四十四章 得窺天顏第二百九十六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喪報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利(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塞上行(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舉步維艱第二百九十四章 整肅京師第一百六十六章 我是一個粉刷匠第二百章 困境(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相思斷腸第五百九十二章 塞上行(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美人佯醉索人扶第五百九十五章 動盪之夜第四百六十章 節婦清官(中)第十八章 小店佳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範氏新政(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虎穴(上)第五百八十五章 暴風驟雨(上)第三百零六章 張國維上門第五十八章 砸攤子第八十七章 根由第三百零八章 張居正的打算第四百一十六章 還不清的債(下)第六百零二章 山西變革(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謀事(上)第二十一章 簪花第二百九十章 月黑風高(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新貴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別第一百八十八章 張千金的決斷第三百五十五章文學少女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除障礙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三百七十六章 友誼和利益(上)第四百八十四章 馬湘蘭的心魔第三百零八章 張居正的打算第五百零五章 錦囊三策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