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君臣(上)

讓我們把時間稍稍前移,除夕之前的京城,同樣熱鬧而忙碌。自張居正秉國以來,民生確實是呈現好轉趨勢,至少於首善之地而言,賣兒鬻女者日漸減少,每到年關,百姓臉上也多少有了幾分笑容。

在地圖上以紫禁城爲圓心,將京城劃分成若干個同心圓,離圓心越近的地方,節日的氛圍就越濃,於此居住或辦公者臉上的笑容越多,但是真正位於圓心之內,整個帝國的最高統領者,此時卻是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大明朝當今的皇帝陛下,萬曆天子朱翊鈞時年十四歲,過了年關,就可以算做十五。他的個子不高,白白胖胖,算不上英武,但也不至於難看,屬於箇中人之相。身爲萬乘之尊,無飢寒之餒,氣色面相總還是不差的,由於營養充足,十幾歲的孩子已經有了大人樣貌。

在當下這個時代,這樣年齡的男孩子如果是在普通人家,已經可以頂門立戶,算做個成年人。但是在帝國的概念裡,只要他還沒成婚,就依舊算是孩子。上朝之後,還要在御書房接受恩師的教誨,爲真正執掌一個國家而努力學習。

皇帝是沒有假期的。

即使年關將近,各學堂或私塾裡都已經放假,作爲皇帝,除去定期的經筵以外,每天由元輔帝師張居正親自教授的課程,他也必須認真學習,除非張居正本人因病或重要事務耽擱,否則,不能休息。

對於自己的恩師,小皇帝是十分尊敬的,即使年紀越長,親政的時間也漸漸臨近,甚至於智慧已開的皇帝,已經偷偷在宮女身上了解了男人和女人之間的秘密,可以算做一個成年人。但是在這位恩師面前,他依舊感覺自己像個孩子,戰戰兢兢,聚精會神,生怕一點疏忽,就遭來恩師的批評。

皇帝永遠記得,父親剛剛去世的時候,首輔高拱公然說出十歲天子何以治天下的悖逆之言,儼然有廢立之心,自己孤兒寡母的地位岌岌可危。正是這位恩師連同內相馮大伴聯手挫敗了整個陰謀,保住了自己的皇位。那高大的背影,如同山嶽一般巍峨穩固,爲自己遮蔽風雨,將所有麻煩擋在外頭。只要有這座大山在,自己就永遠不用擔心江山動搖,社稷不安。

隆慶天子是一個不怎麼與兒子親近的人,他的性情上並不暴戾,但於家人的親和力一般,萬曆的童年記憶裡,父親的印象是極模糊的。

乃至於隨着年齡漸大,心目中父親的形象與眼前這位威嚴而又睿智的帝師,漸漸重合在一起。在他的心裡,對於這位恩師的感情亦師亦父,在剛登基時,當只有師徒兩人時,皇帝習慣以相父稱呼張居正。這個稱呼裡包含的,正是他對於這位恩師的感情。

隨着年齡漸長,這個稱呼不再合適,便只以先生稱之。但是在內心深處,他依舊將恩師稱爲相父,當做自己的父親一樣愛戴孝敬。

冬日的京城很冷,爲天子講學不能着靴,即使殿裡鋪有地毯,燒着地龍,皇帝依舊擔心凍壞了自己的恩師。是以每當冬季講學時,都會命令小太監準備厚厚的氈子,當張居正坐定後,用氈子墊在恩師腳下。這是小皇帝的孝心,只是相國能否體會得到,他就沒有把握。

在小皇帝面前,張居正永遠不苟言笑,臉如萬年不化之冰,乃至私下裡小皇帝甚至說過,相父一笑,必是海晏河清。對此,他倒沒有太多怨言,或許真正的父親也會如此吧,畢竟嚴父慈母是家庭的標配。

朱翊鈞並不算是非常優秀的學生,在學習能力上,只能算是中等,跟張居正這種當世一等才俊是比不了的。而張居正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把皇帝培養成人。講課的方式也是用的對天才的教導方法,就算小皇帝全力去學,也未必趕的上進度,何況今天他還定不下心。

連續兩個問題沒有答出,張居正的眉頭不經意的皺了皺,用戒尺輕輕敲了一下桌子作爲警告。整個帝國,有膽量在皇帝面前動戒尺的,便也只有這位帝國宰輔。

看着面前,那白白胖胖的小皇帝勉強裝出來的認真模樣,張居正心裡,也暗自嘆了口氣。這就是自己要爲之奉獻一生的陛下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經歷過三位天子的張居正也可以算做三朝元老,即使在前朝權柄不及當下爲大,終歸也是得見天顏的人物,於三位天子的秉性才幹亦有所瞭解。

世廟刻薄寡恩性情在三位天子中最差,自身卻又是精明到可怕地步的人傑。於治國理政上或有不足之處,於治人一道上,則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人。乃至世宗期間,張居正這種次輔門生國朝才俊,亦得謹小慎微,不敢稍露鋒芒。

那位喜好草弄人心的皇帝,每每以看似匪夷所思甚至可笑的理由,貶謫甚至殺戮大臣時,總給人以不可理喻之感,甚至認爲是修道吃丹損害了其智慧。可是事後推敲,卻發現所殺所貶之人,無一不是自身犯了天子忌諱,卻又不適合以公開理由處置的。

以看似荒謬的手段,將朝堂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雖然於西苑修道多年,大權須臾未曾旁落。張居正自問,如果自己不幸於世廟期間爲相,多半也只能像恩師一樣明哲保身,絕不敢像今天一樣大刀闊斧去做些什麼。

穆廟爲人寬厚,自身才具平庸但勝在謙遜且有自知之明,把事情放手交給臣工去做,自己很少插手。比之世宗,其實更符合是聖天子垂拱而治這種明君形象。開疆擴土或許不行,但是守成之君則是完美形象。只可惜……自己不知節制,早早丟了性命。

眼前的小皇帝,才具上尚不及其父,爲人上卻像極了他那刻薄的祖父,也想做一個把羣臣當做木偶操縱在手裡的皇帝。這種念頭對於一個皇帝來說不能算錯誤,但是如果才略不足以駕馭百官,便要誤國誤民。

自己沒辦法選擇皇帝,所能做的,就是盡己所能將他教好。不管其如何頑劣不堪,自己都要竭盡所能,將之教養成材。爲了照顧他的愛好,張居正甚至請畫工將講課內容畫成圖本命名爲帝鑑圖說,以這種方式吸引這位少兒心性的皇帝注意。

這份苦心孤詣,亦是報答先帝及太后知遇之恩,爲人臣者盡忠之道。可即便如此,這小胖子皇帝的表現依舊差強人意,眼下親政在即,其表現出的能力距離他的位置,還差的太遠。以這樣的資質全力攻讀尚且不足,還要分心……

可是人臣的位分,決定着張居正亦必須在意自己言行,隨着皇帝年齡越大,親政在即,這方面的尺度也要在意一下,不能逾越。他咳嗽一聲,“陛下,臣昨天留的題目,不知可曾做出?”

萬曆尷尬地一笑,“先生,昨日朕去母后宮裡問安,母后拉着朕說話,說的晚了些。回宮的時候又貪看奏章,看了之後高興的朕熱血沸騰神思不屬,結果……就沒來得及。不如我們留到今天,一起做了。”

前天的功課,也沒做啊。張居正心裡再次嘆息了一聲,連說謊都找不到特別合適的理由麼?爲這種事翻臉,就實在划不來,只好順着萬曆的話頭問道:“不知陛下看了什麼奏章,居然如此興奮?”

萬曆見恩師不問功課,也自來了神,眉飛色舞道:“就是江寧留守來的奏章啊,說是魏國公在江寧搞了一羣牛,居然可以防範天花。先生,這事您知道了吧?是不是真的?”

皇帝關心民生,這倒是好事。如果是爲這個而興奮,總是個仁君之相。至於江寧留守宦官的奏章直陳天子不經自己……螻蟻般的人物,小人居心,不必理會。

張居正對於黃恩厚的用心一下就能猜中,卻懶理睬,皇帝的心腸,有幾分人主之相,情緒略微好轉了一些,回答道:

“此事江寧六部以及定魏兩國公府都已上了奏章,臣亦有所知,此事當然是真的。不過不是找了一羣牛,而是種牛痘。就是從牛身上採痘液注入人體,只要分量得當,就不會害人,還能讓人體內自生抵抗天花的機能,着實是大好事。據臣所知,魏國公於江寧尋人種痘,已經初見成效。種痘者總數雖不足百人,但所有人都無後患,也未染天花。依臣想來,等過了年,就可在江寧設一牛痘局,先於江寧種痘,若果有驗效,再於東南各省,逐步推行。待此方成功,我大明百姓再不受天花之苦,實是祖宗庇佑,陛下之福!”

張居正的語氣雖然沒有明顯變化,但是熟悉他的人,還是能感覺到他此刻的心情是興奮且愉悅的。萬曆皇帝見恩師高興,自己也歡喜,精神便放鬆了些,將深宮裡與小太監說的閒話也說出來。

“先生您說,那種了牛痘的人頭上會不會長出角來?若到時候真因爲種牛痘生了角,那可好玩的很?”說着話,小皇帝舉起雙手,在頭上比了個角的模樣,努力做着滑稽的表情,希望逗這位相父一笑。畢竟年關將近,一家人在一起說說笑笑,纔有樂趣。

哪知張居正面色一寒,“陛下。這等無知妄言,是何人傳入陛下耳中的?牛痘本是新方,民間多有不信服者。若想能讓百姓接受牛痘願意種痘,必要以朝廷帶頭。文武臣工衝在最前面,百姓才肯跟着我們走。若是萬歲心裡先有此荒誕不經的念頭,試問,整個天下還有誰敢去種那牛痘!”

見恩師發火,萬曆的臉色也變得緊張起來,連忙起身行禮道:“恩師息怒,是弟子錯了……弟子無知,請恩師責罰。”

書房裡侍立的十幾名小太監,都低下了頭,努力裝做沒看到這一幕發生。能夠資格在這裡侍奉的太監,全都讀過書,有一定知識水平,如果運氣夠好,是可能誕生一兩個司禮監秉筆的。於尊卑綱常自有了解,天子向大臣認錯,請求責罰,這豈不是以臣欺君?

作爲萬曆的心腹宦官,他們目睹類似的事已經不止一次,自懵懂的少年到現在,皇帝在這位宰臣面前,始終是怯懦而恭敬的。與普通人家的學童,沒有任何區別,沒有君臣上下之分。作爲奴僕,在這種時候,裝做什麼都不知道,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於御書房的角落,名爲張誠的年輕內侍,手緊緊攥成拳頭,指甲幾乎要刺到肉裡,牙關咬的很死,如果湊過去,就能看到他臉上的肌肉,此時在劇烈的抽搐。眼下這種場合,沒有誰會注意一個小太監的喜怒,於這個螻蟻的想法,不會有人在意。房間裡足以決定帝國命運的兩人也不會知道,此時此刻,有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小內侍,已經對某個強大的存在種下仇恨之種。

張居正也意識到,自己對小皇帝略嚴厲了些,示意其回到座位上,說道:“魏國公以牛痘爲祥瑞獻於朝廷,陛下確實應該歡喜。畢竟天花之害,上至宗室,下至萬民無一可免。若是牛痘方確實有效,大明每年就能少死許多百姓,萬歲爲萬民免災而喜,實古之仁君之所爲。只是還應記住,陛下爲萬民表率,一言一行,都應謹慎。很多時候,皇帝一句無心之語,落到下面,便是一場赫赫風雷。身爲萬乘之尊,不可不查。”

“弟子記下了。”

捱了訓斥的小皇帝,雖然氣餒,但也不是很當回事,最主要原因還是他習慣了。在相父面前捱罵,已經成了自己御書房學習的一部分。過了片刻,他就又恢復了方纔的模樣,向張居正問道:

“先生,朕聽說,師姐這次也中了天花?如今可曾好了?這魏國公也是可惡,有牛痘方居然不早說,害師姐受了這無妄之災。”

“師姐?”張居正的長目看向皇帝,他不理解,這個很有江湖氣的詞句是怎麼被皇帝學去的。

萬曆點頭道:“是啊。朕是先生的弟子,先生的子嗣自然是朕的師兄,先生的千金自是朕的師姐。這是俠義金鏢上都寫過的,同門最親,一打架,就都喊本門師兄弟幫忙,一來一大片可熱鬧呢。實在打不過,還可以請師父出手。這個說遠了……朕聽說師姐是天仙般的美人,天下獨一無二的絕色,這次生了天花,不知可要緊?二位師兄自打進京,朕還不曾見,不如等過年時,請師兄進宮來,朕當面問問。今年戶部好過,廣東行恩師之一條鞭頗有成就,今年年成也好,戶部一年進了四百多萬銀子,自從朕登基以來,還是第一回這麼闊,正好可以花一花。”

書房內寂靜無聲,幾名小太監臉上忍不住露出笑容,畢竟此事一成,自己從中經手,便是好大一筆好處。名叫張誠的小太監卻眉頭微皺,心知,萬歲多半又要向臣子道歉了。

第五十章 臨陣磨槍第四百三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爲奴第三百三十八章 改弦更張第五百零六章 來自後世的延壽方第二十七章 考前(上)第六十二章 飛來禍第二百四十九章 馮保之託第五十二章 國事家事考事事必關心第五百五十八章 報仇雪恨(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十面埋伏(上)第五十九章 借艇割禾(上)第三百八十章 家家有本難唸經第二百四十二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三百三十二章 好用與不好用第一百零九章 風雨飄搖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二百二十三章 揚州第十四章 龍門第一百九十七章 天花第四百五十四章 白麪包公範退思(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赤膽丹心範退思第二百九十四章 整肅京師第九章 范進出馬第三百九十章 叫破機關第四百九十章 孤臣第四百三十六章 楊家危機(下)第九十七章 算帳(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好兆頭(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甜蜜之旅第三百零一章 合縱(下)第六十七章 圍棋第五百九十六章 旭日(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身爲餌(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索(上)第十六章 特殊考題第五十二章 國事家事考事事必關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春第二百九十八章 聯合錦衣第一百三十四章 當然選擇原諒他第二百四十四章 膽大包天範退思第四百五十五章 白麪包公範退思(下)第四百零八章 救場第一百六十章 伏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道揚鑣第九十八章 天大官司 地大銀子第三百七十六章 友誼和利益(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緩兵計第一百八十章 背叛的滋味(下)第四百三十章 班門弄斧第六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二十二章 定策第二百一十四章 祥瑞第四百五十章 名利雙收(中)第五百三十三章 初會鄭洛第四百四十三章 豪雨(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恨嫁之女第三百四十四章 得窺天顏第二十九章 縣試(上)第三十三章 閱卷第五百八十七章 烽火(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裂痕第七十八章 講斤頭(上)第二百零二章 猙獰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場第一百零一章 契兄弟第二百零七章 相依爲命第五百四十九章 賣破綻第五百五十章 表態(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夜戰第四十章 槍頭不能白做第四百零九章 湘蘭第三百四十六章 既做師孃又做鬼(上)第九十八章 天大官司 地大銀子第五百五十三章 佳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好兆頭(上)第六十三章 錦衣來訪第四百八十二章 王穉登的美人計(中)第二百零二章 猙獰第四十七章 折銀代役第五百八十三章 以身爲餌(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威風八面張千金第三百七十五章 入城第四百九十六章 辦學(下)第一章 萬般皆下品第五百五十五章 憤怒第五百九十九章 神明庇佑土默特(中)第十九章 依稀往夢似曾見(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傳臚大典第三百六十七章 佳話第五百九十九章 神明庇佑土默特(中)第二十五章 夜話(上)第四百九十三章 左右逢源第二百七十八章 衡文(下)第一百九十章 我的眼中只有她(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絕殺第五百二十三章 謀事(中)第五百一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七十五章 我有寸鐵可殺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謀事佈局
第五十章 臨陣磨槍第四百三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爲奴第三百三十八章 改弦更張第五百零六章 來自後世的延壽方第二十七章 考前(上)第六十二章 飛來禍第二百四十九章 馮保之託第五十二章 國事家事考事事必關心第五百五十八章 報仇雪恨(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十面埋伏(上)第五十九章 借艇割禾(上)第三百八十章 家家有本難唸經第二百四十二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三百三十二章 好用與不好用第一百零九章 風雨飄搖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二百二十三章 揚州第十四章 龍門第一百九十七章 天花第四百五十四章 白麪包公範退思(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赤膽丹心範退思第二百九十四章 整肅京師第九章 范進出馬第三百九十章 叫破機關第四百九十章 孤臣第四百三十六章 楊家危機(下)第九十七章 算帳(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好兆頭(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甜蜜之旅第三百零一章 合縱(下)第六十七章 圍棋第五百九十六章 旭日(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身爲餌(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索(上)第十六章 特殊考題第五十二章 國事家事考事事必關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春第二百九十八章 聯合錦衣第一百三十四章 當然選擇原諒他第二百四十四章 膽大包天範退思第四百五十五章 白麪包公範退思(下)第四百零八章 救場第一百六十章 伏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道揚鑣第九十八章 天大官司 地大銀子第三百七十六章 友誼和利益(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緩兵計第一百八十章 背叛的滋味(下)第四百三十章 班門弄斧第六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二十二章 定策第二百一十四章 祥瑞第四百五十章 名利雙收(中)第五百三十三章 初會鄭洛第四百四十三章 豪雨(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恨嫁之女第三百四十四章 得窺天顏第二十九章 縣試(上)第三十三章 閱卷第五百八十七章 烽火(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裂痕第七十八章 講斤頭(上)第二百零二章 猙獰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場第一百零一章 契兄弟第二百零七章 相依爲命第五百四十九章 賣破綻第五百五十章 表態(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夜戰第四十章 槍頭不能白做第四百零九章 湘蘭第三百四十六章 既做師孃又做鬼(上)第九十八章 天大官司 地大銀子第五百五十三章 佳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好兆頭(上)第六十三章 錦衣來訪第四百八十二章 王穉登的美人計(中)第二百零二章 猙獰第四十七章 折銀代役第五百八十三章 以身爲餌(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威風八面張千金第三百七十五章 入城第四百九十六章 辦學(下)第一章 萬般皆下品第五百五十五章 憤怒第五百九十九章 神明庇佑土默特(中)第十九章 依稀往夢似曾見(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傳臚大典第三百六十七章 佳話第五百九十九章 神明庇佑土默特(中)第二十五章 夜話(上)第四百九十三章 左右逢源第二百七十八章 衡文(下)第一百九十章 我的眼中只有她(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絕殺第五百二十三章 謀事(中)第五百一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七十五章 我有寸鐵可殺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謀事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