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三一 欲斬賊人首

堂中坐着幾個身作漢服長袍的人,一人坐在上首,正是趙謙。各人的椅子旁邊都有一個木桌,木桌上放着茶杯。

趙謙喝了一口茶,說道:“我倒是有一個方略,名曰斬首行動,四萬精銳足矣,不必等到後續軍隊訓練完成。”

衆人都看着趙謙,靜待下文。

趙謙思索了片刻,此刻堂中所坐諸位,全是心腹,絕不會泄漏半句。

“此刻清軍八旗與關寧叛軍正在潼關,離京師千里之遙。剩下的軍隊一部分在山東,一部分在黃河南岸,京師兵力不加,不會超過三萬。我等西虎營與水師諸軍乘船北上,從天津登錄,直取京師,殺賊首福臨及多爾袞,一戰震懾天下!”

這一招對於現代人來說,是十分老舊的手段。八國聯軍進攻北京,就是從天津登陸的,幾千人就打得八旗軍滿地找牙。不過對於古人來說,多次北伐戰爭中,並未有此先例。

趙謙一計出,並沒有得到喝彩叫好。

鄒維漣放下茶杯,說道:“大人此計膽識過人,但下官覺得,就算成功,也不見得是好事。此刻八旗軍正攻潼關,李自成承受了主要壓力,我等正好趁此時間擴充軍力。如陷京師,震懾東夷,他們主力還未受損,死了一個皇帝,還可以另立新君。卻一定會調轉方向,猛攻江南,那時咱們青黃不接,日子可不好過。”

衆人聽罷都是點頭,從軍事角度說,就算再次攻陷京師,但並未打擊敵軍主力,況且也守不住,沒有多大的意義。

韓佐信想了想,說道:“我倒是覺得大人此計可行。洪承疇降清,進諫東夷習漢文,曉漢語,瞭解漢人禮俗,倡導儒家學說,逐漸淡化滿漢之間的畛域,曰五經皆治天下之大寶也。對明朝臣民,曰原官、司留任,不念舊故。各地紛紛投降,以滿清爲天命所歸。如殺福臨,震懾天下,收取民心,功效不可限量!”

韓佐信是從政治輿論上考慮,趙謙深表贊同。

史可法也附議韓佐信所言,說道:“天下如棋,勢勝則形勝也。斬了賊首,四方來服,何懼區區東夷?”

趙謙沉吟道:“闖賊李自成雖爲我大明死敵,但如其被東夷所滅,一則能博取士子好感,二則東夷便能無西面之憂,集全國之兵,與我逐鹿,實非好事。今斬首之戰,吸取東夷部分兵力向東,減輕李賊壓力,可令東夷兩線作戰,將其拖垮。”

實際上,滿八旗不過十萬左右,大量的兵力卻是漢軍,很多是因爲對明朝不報幻想,又想保住既得利益,於是需要一顆大樹,便投入了清朝的懷抱。

而有時清軍內部一些將領因爲愚蠢,使用高壓政策,激怒漢人,讓當地有權勢者擔憂前途,於是便集兵反抗,極大地影響了清朝的統治。

對於這些道理,漢人是最明白的,實際上幫助滿清制定正確方針的人,都是漢人,比如洪承疇。

順便說一句洪承疇,當初他投降的時候,朱由檢還不知道,以爲洪承疇戰死了,還下旨褒獎其忠義,可謂是個諷刺。

洪承疇降清後,皇太極命隸鑲黃旗漢軍,表面上對他恩禮有加,實際上並未放鬆對他的防範,使其在家,不得任意出入。終皇太極一朝,除諮詢外,也沒有任以官職。

清順治元年(明崇禎十七年,大順水昌元年)四月初九日,洪承疇從睿親王多爾袞率軍十萬大舉南下攻明,十一日至遼河,得知大順軍已攻佔北京、朱由檢自縊,遂用洪承疇之謀,“出其不意,從薊州、密雲近京處,疾行而進”,直趨北京。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親自統領大軍,進攻吳三桂,企圖奪佔山海關。十五日,多爾袞率清軍行至翁後所,接吳三桂乞求合兵攻李自成書,立即改變進軍路線,日夜兼程,急馳山海關。

二十一日晨,李自成軍抵山海關,在石河及東、北、西三面全線發起進攻,吳軍瀕臨危殆。二十一日夜,多爾袞率清軍抵達關外的威遠城,擊敗大順軍唐通部。二十二日晨,吳三桂剃髮稱臣,開關出迎清軍。中午,蓄勢伺機的清軍騎兵在英王阿濟格、豫王多鐸率領下,突然從吳軍陣右殺出,農民軍猝不及防,最終失利,由水平(今河北盧龍)退回北京。二十九日,李自成率大順軍倉促西撤。多爾袞命吳三桂向西追擊,自統清軍直趨北京。

洪承疇建議:“我兵之強,流寇可一戰而除,今宜先遣官宣佈王令,示以此行特期於滅賊,不屠人民,不焚廬舍,不諒財物之意。仍佈告各府縣,開門歸降,官則加升,軍民秋毫無犯。若抗拒不服,城下之日,官吏悉誅,百姓仍予安全。有首倡內應者,破格封賞。此要務也。”多爾袞採納他的建議,于山海關擊敗李自成的農民軍後,嚮明朝官民發佈出師告示,結果大軍所過州縣及沿邊將吏皆開門款附,收到極大的政治效果。

清兵入京後,順治帝對洪承疇十分器重,以洪承疇仕明時的原職銜任命他爲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內院佐理軍務,授秘書院大學士,成爲清朝首位漢人宰相。

洪承疇建議清延採納許多明朝的典章制度,完善清王朝的國家機器,獻計甚多,大多被順治採納,加以推行。如恢復明代的內閣票擬製度,以便大學士對用人行政等要務能有所指陳,六科也可以據以摘參,從而達到杜漸防微的目的。他還建議九卿科道會推督撫提鎮官員實行保舉連坐法,慎重用人行政。

從這一點看出,如果沒有漢人的幫助,清軍要想入關就很困難,更別說君臨天下。

趙謙此計,目的便是想盡力改變漢人的悲觀情緒,影響世態人心。

鄒維漣又說道:“只是……眼下東夷軍已到達徐州,我軍如全軍自水路北上,恐淮安劉澤清投降東夷,南京失去緩衝,萬一城破,那時我等該如何是好?”

“……況左翼武昌左良文最不可信任,爲我制肘,廬州黃得功亦不可信任,要是他們打着清君側的旗號,乘南京空虛而入,也不是不可能,大人不可不防啊!”

趙謙等人聽罷默然,鄒維漣所說的並非是聳人聽聞,確實存在這個可能。據錦衣衛密探的暗查,淮安的劉澤清投降的可能比較大。還有左良文,趙謙是他的弒兄仇人,也極可能進攻南京。

張岱用拳頭輕捶了一下桌子,茶杯與蓋子撞得叮噹作響,張岱恨恨地說道:“這些人,名爲明臣,實爲明賊,不但用處不大,反而制肘朝廷,真是該殺!”

趙謙沉聲道:“從福建和杭州調集各地守備兵馬,拱衛南京,只需兩個月,我們便能達到斬首目的,屆時再回師南京,擊潰敵軍。”

鄒維漣想了想道:“福建兵力不加,各城都很空虛,最多可以調出一萬人馬。”

史可法道:“浙江乃賦稅重地,如果抽離兵力,萬一遇亂無法平息,恐影響海貿,關係整年收入。”

趙謙埋頭想了許久,擡起頭說道:“整個大明都處於悲觀情緒之中,世人紛紛想要投降,我等定要抓住這次戰機,打破頹勢。不願冒險,不思進取只有坐以待斃。我打算從福建調集一萬兵力,由史可法統率坐鎮揚州。南京尚有兩萬守備,鄒維漣領南京守備防備左良文,堅守兩月,你們可能辦到?”

史可法大義凜然道:“下官願意率軍守揚州,誓死守住南京北門重鎮。”

鄒維漣卻哭喪着臉說:“左良文有十萬大軍,南京守備常年不習武備,又關係重大,萬一失守,下官縱是肝腦塗地,也無法贖罪啊!”

趙謙聽罷說道:“此次水師北上,並不會海戰,可調部分水師艦炮到南京增強守備,另調戰艦駛入秦淮與長江,提供火力支援,只需要守兩個月。”

韓佐信又道:“新招募的十萬壯丁,雖未經訓練,但用於協助守城,還是可以的,萬急之時,還可動員百姓守城,卑職願意留在南京,與南京城共存亡。”

衆人見趙謙堅持要再度去京師,遂同意了這次斬首行動的議案,畢竟最後拍板的是趙謙。

於是南京內外開始積極準備北伐事宜,一面秘密從福建調兵,一面從水師運艦炮到南京城,緊鑼密鼓地籌備這次行動。

而皇城的乾清宮內,小皇帝正在舒服地享受着美食,吃得姿勢不太好看,伸直了雙腿,腦袋向桌子上伸,左手一個雞腿,右手拿筷子,雙手都是油。

長平公主朱徽娖走進乾清宮,看着皇帝那副吃相,皺眉對旁邊的太監說道:“你們是怎麼侍候皇上的?”

那太監漫不經心地說:“皇上要吃什麼,奴婢們都給弄來,皇上要玩什麼,奴婢們也四處去尋。”

長平公主朱徽娖見太監愈發不恭敬,心中鬱積,臉色不慎好看。

皇帝見朱徽娖,傻乎乎地揮着手裡的雞腿說道:“姐姐,你吃麼?肥美得很,好吃極了。”

朱徽娖氣得雙肩發抖,心中一陣噁心。

吃罷飯,皇帝肆無忌憚地打了一個響嗝,旁邊的奴婢也很懶散的樣子,幾個宮女收拾桌子,也沒人管皇帝。

皇帝直接用袖子擦了擦嘴,就從椅子上爬了起來,到宮殿一側逗弄一隻小鳥。

“唧唧唧……”皇帝高興地學着鳥叫。

朱徽娖見罷,心道皇帝就是一個傀儡,那自己何曾不是?

自從趙謙將朱慈炯扶上了皇位,就再也不管內宮的事,近一個月沒有來問安,完全不用和宮裡商議政事,一切事務處理自軍機處,偶爾要借皇帝之名發佈詔書,都是高啓潛拿出來蓋上玉璽了事。

朱徽娖對趙謙有說不出的感覺,她一面希望趙謙能殺掉李自成爲父皇報仇,也希望他能將滿清趕出關外,恢復大明社稷,一面又有點懼怕趙謙,權勢過大,擁兵自立,奪了朱氏江山。當然還有一些個人情感,說不清道不明。

十六歲的朱徽娖身上,完全看不見一個天真女孩的影子。

這時,高啓潛走進乾清宮,宮女太監的態度立刻變得恭敬起來,他們是真的有些懼怕這個大太監,更因爲高啓潛掌管內宮的權力來自於手握生殺大權的趙謙之手。

高啓潛看了一眼皇帝油膩的手,怒道:“今兒誰當值侍候皇上?”

旁邊一個太監嚇得伏倒於地,說道:“高公贖罪,皇上吃完飯,急着要和雀兒玩,奴婢們不敢打攪皇上雅興……”

“叫這奴婢下去學學規矩!”

“是,乾爹。”

高啓潛旁邊的太監一擁而上,按住那當值太監,那太監臉色刷地變白,大呼饒命。

乾清宮內的衆奴婢個個跪在地上,動也不敢動。

“站着幹什麼?還不快給皇上收拾乾淨了。”高啓潛旁邊的太監呵斥道。

那些太監宮女這才小心從地上爬了起來,戰戰兢兢地忙活着給皇帝擦手洗臉。

高啓潛躬身立於皇帝身後,說道:“稟皇爺,首輔趙大人進宮來了,要見皇爺。”

皇帝剛纔還興致勃勃,聽罷趙謙要來,神色突變,口齒不清地說道:“他……他來做什麼?”

朱徽娖也不高興道:“趙大人入內宮,連請示也勉了麼?”

高啓潛對於今天朱徽娖的態度,有些吃驚,但不知道怎麼回答,只說道:“趙大人要出師伐東夷,特來獻表。”

朱徽娖聽說趙謙是要去打大明的敵人,這纔好了些。

不一會,門外的太監高呼道:“趙大人到。”

趙謙照樣沒有解下佩劍,按劍而入,見罷皇帝,以禮行朝常禮,並拿出一本奏摺道:“臣奉召征伐東夷,今呈伐東夷出師表,請皇上過目。”

皇帝本來是坐在龍椅上,讓奴婢太監給他收拾身上,見了趙謙,身體不聽使喚,情不自禁地站了起來,因爲趙謙也是站着的。

高啓潛接過表,呈到皇帝面前,皇帝只哦了一聲,不知所措地看着面前這些人。他只粗略識得一些字,這出師表完全是看不懂的。

“臣已託付鄒維漣鎮守南京,史可法鎮守揚州,以保南京安危,明日即率西虎營及水師官兵北上。”

朱徽娖這時說道:“請皇帝檢閱將士,鼓舞士氣。”

趙謙忙搖搖頭道:“這次北伐,乃是軍機密事,尚未公之於衆,臣等打算儘量掩人耳目,爲此戰創造迅雷之勢,望殿下諒解。”

趙謙心道,開玩笑,皇帝這幅模樣,出去見人別說鼓舞士氣,打擊士氣好差不多。

朱徽娖聽罷心中有些不快,畢竟她前十幾年是名副其實的公主,朱由檢也比較寵愛她,從來都是想要什麼就要什麼,很少有人敢於忤逆她的意願。

但是朱徽娖並沒有發作,她清楚現在自己的處境,冷冷地說道:“軍機大事,還請趙大人安排。”

趙謙見得朱徽娖的神色,頓覺自己確實想個曹操一般,有挾持皇族之嫌。後來一想,本來朱徽娖等人就是傀儡,如果將朝政軍國大事交出去,他們能保住這半壁江山?

趙謙想罷眼中不經意間流露出冷光,說道:“望殿下好自爲之,將息貴體。”

朱徽娖被趙謙看得身上一冷,頓生懼意。她一個十六歲的女孩子,能有什麼反抗之力。

趙謙告退。高啓潛低聲在朱徽娖旁邊說道:“如果不是趙大人,殿下與奴婢等無根之人,不知流落何地,生死難測。”

現在朱徽娖被人供養着,住宮殿,錦衣玉食,有人侍候,對於一般人來說,已經很不錯了,偏偏朱徽娖不是一般百姓家的人,老是覺得上天對自己不公。

七月初一夜,趙謙率全部精銳,悄然上船,揚帆北上。時有趙逸臣爲謀士,張岱、蘿蔔等爲戰將,一行四萬五千人,包括了西虎營和水師全軍,傾巢而出。

在南京留守的鄒維漣暫代一切內務及南京防務,韓佐信輔之,史可法率福建官軍一萬,進駐揚州,一切佈置妥當。

史可法進駐揚州之後,時滿漢聯軍五萬餘人,取了徐州,直逼淮安劉澤清,通令劉澤清投降,劉澤清不降,清軍遂攻城,攻了幾日不下,傷亡嚴重,清國朝廷遂派出洪承疇爲御史,招降劉澤清等人。

這時的洪承疇,頭髮已經變白,老態龍鍾的樣子,幾年時間,好像老了二十歲一般。他雖然得到了清朝的重用,但是輿論壓力不是一般的小。

他一直在思考亡國與亡天下的問題,還有個人利益與民族利益之間的取捨,總之儒家信仰動搖的日子,不是那麼愉快,人也老了一頭。

洪承疇到了江蘇,認爲江陰劉澤清好招降,史可法纔是塊硬骨頭,只要史可法都降了,劉澤清沒有不降的道理。

洪承疇遂派人到揚州,遞交了攝政王多爾袞的書信:

矛向瀋陽,即知燕京物望,鹹推司馬。後入關破“賊”,得與都人士相接,識介弟於清班,曾託其手泐平安,拳致致衷曲,未審以何是得達?比聞道路紛紛,多謂金陵有自立者。夫君父之仇,不共戴天。《春秋》之義,有賊不計,則故君不得書葬,新君不得書即位,所以防亂臣賊子法至嚴也。

“闖賊”李自成稱兵犯闕,荼毒君親,中國臣民不聞加遺一矢;平西王吳三桂介在東陲,獨效包胥之哭。朝廷感其忠義,念累世之夙好,棄近日之小嫌,爰整貔貅,驅除梟獍。入京之日,首崇懷宗商後諡號,卜葬山陵,番如典禮;親郡王鈄軍以下一仍故封,不加改削;勳戚言語牙諸臣,鹹在朝列,恩禮有加。耕市不驚,秋毫無擾。方擬秋高氣爽,遣將西征,傳檄江南,連兵河朔,陳師鞠旅,戮力同心,報乃君國之仇,間彰我朝廷之德。豈意南州諸君子敬安旦夕,弗審事機,聊慕虛名,頓忘實害,予甚惑之!

國家之撫定燕京,乃得之於“闖賊”非取之於明朝也。“賊”毀明朝之廟主,辱及先人,我國這膛憚徵繕之勞,番索敝賦,代爲妻恥。王師暫息,遂欲雄據江南,坐亭漁人之利,揆諸情理,豈可謂平!將以爲天塹不能飛渡,投鞭不足斷流邪?夫“闖賊”但爲明朝崇耳,未嘗得罪於我國家也,徒以薄海同仇,特申大義。今若擁號稱尊,便是天有二日,儼爲敵國。予將簡行之銳,轉斾東征,且擬釋彼重誅,命爲前導。夫以中華全力,受困潢池,而欲以江左一隅兼支大國,勝負之數,無待蓍龜矣。

予聞聞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則以姑息。諸君子果識時知命,私憤念故主,厚受賢王,宜勸令削號歸藩,永綏福祿。進行當待以虞賓,統承禮物,帶礪山河,位在諸王假上,庶不負朝廷伸義討“賊”興滅繼絕之初心。至南州羣彥,翩然來儀,則爾公爾侯,列爵分土,有平西王之典例在,惟執事實圖賴之。免近士大夫好高樹名義,而不顧國家之急,每有大事,輒同築舍。昔宋人議論未定,兵已渡河,可爲殷鑑。先生領袖名流,主持至計,必能深維終始,寧忍承俗浮沉?取捨從違,應早審定。兵行在即,可西可東,南國安危,在此一舉,願諸君子同以計“,賊”爲心,毋貪一身瞬息之榮,而重故國無窮之禍,爲亂臣賊子所笑,予實有厚望焉。記有之:“惟善人能受盡言。”敬布腹心,佇聞明教。江天在望,延跂爲勞,書不宣意。

大意就是說看嘛平西王吳三桂爲了報君父之仇,投降了,他就是好榜樣,說我們打清國不是明朝的敵人,我們入主京師是從闖賊手裡奪的,並沒有奪大明的宗廟,並論證投降不是賣國,而是忠義救國。

史可法寫了一封長信,回覆清國,逐條駁斥其論證,拒絕投降。

“南中向接好音,法隨遣使問訊吳大將軍,未敢遽通左右,非委隆誼於草莽也,誠以大夫無私交,《春秋》之義。今倥傯之際,忽捧琬琰之章,真不啻從天而降也。諷讀再三,殷殷致意。若以逆成尚稽天討,爲貴國憂,法且感且愧。懼左右不察,謂南中臣民偷安江左,頓亡君父之仇,故爲殿下一詳陳之。我大行皇帝敬天法祖,勤政愛民,真堯舜之主也。以庸臣誤國,致有三月十九日之事。法待罪南樞,救援無及,師次淮上,兇聞遂來,地坼天崩,川枯海竭……”

云云。

洪承疇接到史可法書信,讀罷叫人遞傳京師。又寫了一封信去招降劉澤清。

劉澤清接到洪承疇的招降書,聚心腹部衆幕僚商議。

一幕僚一本正經地說道:“趙謙居南京,任用心腹,排斥異己,挾天子以令諸侯,對我等多不信任。而明皇年幼昏庸,不曉政務。清國入關,勢如破竹,不久定能定鼎天下,我等反抗也是無益,如不順應天命,只有覆亡一路。卑職請將軍察之,降了清國,攻破南京,當立首功,爲將軍與諸公謀條生路。”

衆人聽罷紛紛附和,投降才符合淮安多數將領的利益,有擔憂洗牌之後利益不保,不願意投降者,也不敢和衆人作對,只得默不作聲,投了棄權票。

贊成投降的人佔多數,有幕僚又說道:“明朝文武,多有降清國者,皆保官職田地,大勢所趨,我等應效仿之。”

劉澤清以爲善,決定投降。

於是衆人不再議論是否投降的問題,而開始爭執怎麼投降的問題。

劉澤清覺得自己有數萬大軍,洪承疇給的好處太少,條件太苛刻了。衆將也是贊同,紛紛提議要求洪承疇給軍餉糧草。

劉澤清便叫通文墨的幕僚寫了一封信。信中十分委婉地透露出願意投降的意思,但表面上是不願意投降,目的就是討價還價,爭取點好處。

書信遞往洪承疇的行轅時,洪承疇正躺在牀上,頭上敷着一塊毛巾。他雖然是南方人,但中了功名之後幾十年,一直在北方,初到南方水土不服,而且因爲身體一日比一日不行,支持不住,躺倒了。

洪承疇只覺得頭疼欲裂,老眼昏花,房間裡一股子湯藥味。

這時長隨走了進來,說道:“老爺,劉澤清回信了。”

“哦……”洪承疇有氣無力地回了一聲,在奴婢的幫助下,強自坐了起來。長隨急忙躬身將信呈到桌子上。

洪承疇用微顫顫的手拿起放大鏡,看了一眼書信,眼前黑白模糊一片,完全看不清楚,便說道:“李……李生,給老夫讀讀。”

“是,老爺。”長隨小心拿起書信,唸了起來,洪承疇只聽見了前邊一段,頭疼又烈,後面的完全沒有聽見,額頭上汗水大滴落下。

奴婢們大驚,急忙扶洪承疇躺下。長隨只得放下書信,退了出去。

揚州的史可法聞得清軍按兵不動,與劉澤清書信往來,仰天長嘆,叫人筆墨侍候,準備寫遺書。

幕僚問爲何如此着急。

史可法回頭對幕僚說:“劉澤清本有降意,現在東夷又派出漢臣洪承疇招降,劉澤清定會降清,屆時兩路匯合,有十萬大軍攻揚州,我已報必死之心,願諸位能衆志成城,堅守兩月,爲我大明贏得最後的時間。”

幕僚部將曰:“願隨大人死戰!”

史可法遂緊急動員揚州百姓參與防守,慷慨激昂說:“城存與存,城亡與亡。我頭可斷,而態不可屈!”

因史可法在民間士林有些聲望,響應者許多,揚州城戒嚴,工匠趕修器械,作出一副決戰到底的姿態。

段二九 朦朧教堂中段五 冰鎮酸梅湯段三一 國公與三公段三五 小橋換大橋段四 計口量換米段七 近鄉情更怯段三九 暗流在涌動段二二 水中月如雪段十四 柳暗忽花明段三二 催戰的御史段三六 大才善用人段十五 它去何處了段十六 十丈爲兩桅段四二 勝敗瞬息間段三 衆生太美麗段十七 梨子糖水湯段十八 六兩茶葉稅段三六 得吾之精髓段七 每一個細節段三二 投降不投降段二二 寶劍配浪子段十六 八月桂花香段八 他鄉遇故知段六九 相爭盤中肉段六二 螺州城大捷段五四 三宮六院春段二一 兵者大凶也段三五 小橋換大橋段二六 滾你媽的蛋段四十 血洗中牟城段七 夏日的冰塊段十三 沙場試鋒芒段三九 暗流在涌動段三四 廢礦洞突變段二 糧草換軍馬段二七 仙女山之戰段四 計口量換米段三六 臘梅知我心段四 計口量換米段六 草市伏擊戰段二四 狂熱的民族段三一 法蘭西香水段六七 微妙的平衡段二十 都來分杯羹段八 人間真情在段二八 沙場馬裹屍段五十 血雨腥風城段六十 城外的來客段八 所見是廢墟段二二 寶劍配浪子段三四 廢礦洞突變段十五 福兮禍所依段十三 難得有情郎段九 棉布裹筷子段十六 倒掛倚絕壁段三六 臘梅知我心段九 夏來天逾暖段十六 春色倍傷情段十二 豆大的燈火段三十 四處藏危局段七 抱大樹太玄段七 抱大樹太玄段二二 雞蛋碰石頭段三二 催戰的御史段三五 佳人送懷抱段三三 農夫與毒蛇段四七 正是想登基段二六 咱挖黃河吧段七五 東閣大學士段三五 問億兆蒼生段四 刀尖上行走段二三 投石欲問路段五五 春來發幾枝段七三 美味變砒霜段三 只能相信你段四六 虛情又假意段三五 佳人送懷抱段二十 習慣成自然段二四 鳴一曲楚漢段五三 奉天命以治段三三 八月河水涼段二八 沙場馬裹屍段三四 再臨紫禁城段六七 微妙的平衡段四八 杏花村酒樓段七五 東閣大學士段十三 沙場試鋒芒段十七 趙謙的密信段五二 誘勸田鍾靈段二四 鳴一曲楚漢段九 白銀一萬兩段十四 一發動全身段二九 血染天地間段八 趙大人臺鑒段四十 血洗中牟城段三四 廢礦洞突變段六五 冰火兩重天段二三 定上下之策段三三 八月河水涼
段二九 朦朧教堂中段五 冰鎮酸梅湯段三一 國公與三公段三五 小橋換大橋段四 計口量換米段七 近鄉情更怯段三九 暗流在涌動段二二 水中月如雪段十四 柳暗忽花明段三二 催戰的御史段三六 大才善用人段十五 它去何處了段十六 十丈爲兩桅段四二 勝敗瞬息間段三 衆生太美麗段十七 梨子糖水湯段十八 六兩茶葉稅段三六 得吾之精髓段七 每一個細節段三二 投降不投降段二二 寶劍配浪子段十六 八月桂花香段八 他鄉遇故知段六九 相爭盤中肉段六二 螺州城大捷段五四 三宮六院春段二一 兵者大凶也段三五 小橋換大橋段二六 滾你媽的蛋段四十 血洗中牟城段七 夏日的冰塊段十三 沙場試鋒芒段三九 暗流在涌動段三四 廢礦洞突變段二 糧草換軍馬段二七 仙女山之戰段四 計口量換米段三六 臘梅知我心段四 計口量換米段六 草市伏擊戰段二四 狂熱的民族段三一 法蘭西香水段六七 微妙的平衡段二十 都來分杯羹段八 人間真情在段二八 沙場馬裹屍段五十 血雨腥風城段六十 城外的來客段八 所見是廢墟段二二 寶劍配浪子段三四 廢礦洞突變段十五 福兮禍所依段十三 難得有情郎段九 棉布裹筷子段十六 倒掛倚絕壁段三六 臘梅知我心段九 夏來天逾暖段十六 春色倍傷情段十二 豆大的燈火段三十 四處藏危局段七 抱大樹太玄段七 抱大樹太玄段二二 雞蛋碰石頭段三二 催戰的御史段三五 佳人送懷抱段三三 農夫與毒蛇段四七 正是想登基段二六 咱挖黃河吧段七五 東閣大學士段三五 問億兆蒼生段四 刀尖上行走段二三 投石欲問路段五五 春來發幾枝段七三 美味變砒霜段三 只能相信你段四六 虛情又假意段三五 佳人送懷抱段二十 習慣成自然段二四 鳴一曲楚漢段五三 奉天命以治段三三 八月河水涼段二八 沙場馬裹屍段三四 再臨紫禁城段六七 微妙的平衡段四八 杏花村酒樓段七五 東閣大學士段十三 沙場試鋒芒段十七 趙謙的密信段五二 誘勸田鍾靈段二四 鳴一曲楚漢段九 白銀一萬兩段十四 一發動全身段二九 血染天地間段八 趙大人臺鑒段四十 血洗中牟城段三四 廢礦洞突變段六五 冰火兩重天段二三 定上下之策段三三 八月河水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