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燕雲十八騎

bookmark

八月,甲寅。

趙澤走馬上任揚州路經略安撫招討使,全權負責對遼作戰事宜。

戊辰。

遼國大將蕭惠領兵三萬進犯濠州,與宋軍大戰在鍾離山下,死傷兩萬餘人後,退兵。

壬申。

遼國皇帝耶律宗真率中路大軍二十餘萬南下,水陸並進,於九月七日癸未攻入楚州地界,兵臨揚州路。

九月,丁亥。

遼國東路大軍十五萬人馬,抵達宿州,隨即開始攻城。

庚寅。

遼國西路大軍傾巢而出,強渡淮水,攻打光、壽二州。光州司法參軍鄭俠戰死,壽州知州宋祁火燒八公山大破遼軍。

甲午。

廬州馬步軍都指揮使侯忠率民團萬餘人北上壽州助戰,在肥水河東岸的史源鎮設伏,坑殺了遼國京州兵三千餘人。

丙申。

遼國三路大軍同時發起進攻,在揚州、光州、壽州三地燃起了戰火,大宋的江山社稷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辛丑。

朝廷下詔,大赦天下,並下令動員全國各州、縣百姓參戰,保家衛國。

丙午。

江南各地百姓開始響應朝廷的號召,自發組織民團助戰,由此,誕生了不少出身於草莽的英雄好漢。

其中,以光州鄉民朱漢的白露山義勇軍最爲有名,這些來自白沙鎮的民團,以作戰勇猛,神出鬼沒著稱,經常在白露山一帶的要道上設伏襲擊南下途中的遼軍馬隊,屢屢得手,讓遼人聞風喪膽。

十月一日,丁未,中秋節。

揚州路保衛戰進行到第十天。

白塔河前線傳來了一條令人振奮的消息,張載派焦演、焦振華二人帶兵八千連夜上路,秘密地掘開了新開湖,水淹遼國投來南軍三萬多人馬於銅城一帶,重創了遼軍前鋒。

翌日,趙澤親自來到揚州西北白塔河防線視察,帶去十幾車的酒肉,犒勞了有功將士,並激勵衆人再接再厲將遼兵趕出大宋,殺個片甲不留,來日直搗黃龍,與諸君痛飲。

乙卯。

高郵知縣時文遠帶領民壯兩千餘人在城北十里外老河溝佈置陷阱被遼軍發現,一炷香後,五千餘遼國鐵騎絕塵而來,縱馬衝下山坡。

時文遠馬上帶人逃命,將遼國鐵騎誘至三棵樹。

這三棵樹乃是一片林木茂密的丘陵地帶,地形南高北低,由西向東傾斜,進出有三條路,比較開闊。

遼國大軍每次出兵進攻揚州都會有一路人馬從這裡經過,可以說對這一帶了如指掌。更不用說,時常在這一帶領兵活動的契丹部大將蕭佑丹了,他根本不擔心宋軍的伏兵,也沒望那裡去想,而是一路領軍殺來。

哪曾想,楊文廣、牧雲寒、狄青三人這次真的在這設下了伏兵,四下裡佈置了上萬人馬。

就等着契丹部大將蕭佑丹自投羅網,一聲號炮響起,三面合圍,萬駑齊發。

當日的血戰從宋軍的戰鼓擂響開始,剎那間,鋪天蓋地的箭雨從空中襲來,蕭佑丹大吼一聲,圍在他身邊的契丹武士迅速縱馬向核心靠攏,舉起了上百面牛皮盾,護在蕭佑丹左右。

鋒利的箭矢眨眼間射殺了大片契丹武士,外圍近千人中箭落馬,箭桿插滿了大地。

幾乎同一時間,還活着的三千多契丹武士突然散開,拔足飛奔,向周圍的林子發起了猛攻,高舉盾牌護在頭部,頂着宋軍的箭雨,拼了命地朝前衝去掩護契丹部大將蕭佑丹脫身。

再說,契丹部大將蕭佑丹在三棵樹中伏,趁着混戰之際,殺出了一條血路,策馬朝東逃去。

急行了半里後,來到一條土坡前,隱隱發現左右林中有殺氣出現,正要提醒手下護衛注意,一支響箭穿上雲霄,瞬間炸裂,迸出萬道金光。

緊接着,一彪人馬從土坡後殺出,爲首的正是悍將狄青。

與此同時,埋伏在四下裡的長槍兵一起涌出,將蕭佑丹一夥人馬圍在垓心,遼軍護衛大驚,急忙張弓搭箭,朝四周瞄準,與宋軍對峙在路上。

片刻後,狄青縱馬奔至近前,一揮掌中鳳嘴刀,大喝一聲:“遼將死到臨頭還不速速下馬受降,等待何時。”

契丹部大將蕭佑丹忽然仰天長笑,慢慢解開了披在肩上的紅色斗篷,上邊血跡斑斑,沾滿了征塵。

狄青怒目而視,最後問了一遍:“蕭佑丹,這回你再也跑不了了,你要是投降,也許還有機會活命,我勸你三思!”

蕭佑丹冷冷一笑,問道:“對面那員宋將,如果換做你,你會投降嗎?”

“我明白了”狄青微微頷首,“既然如此,就讓本官成全你吧”

說罷,縱馬躍出,揮刀直取蕭佑丹。

十月十八日,甲子。

遼軍兵分三路再度強攻揚州戰區,與守軍激戰了三個月,傷亡十餘萬人,光是御帳親軍就在興化縣死傷大半,被趙澤的環州火槍隊狙殺了百餘指揮使。

十一月甲申,立冬。

上官梅在琉球誕下一子,飛鴿傳書至揚州,讓趙澤取名。

半個月後,上官梅收到回信,趙澤爲兒子取名雲兒,小名寶寶!

戊戌,小雪。

楊文廣、牧雲寒、狄青三人奉命開始冬季作戰,率領三萬環州火槍隊出擊,一鼓作氣殺過邊界,將遼軍趕出了楚州。

壬寅。

被遼軍搶了地盤的王則流落到青州,爲報滅國之仇,冒死潛入益都糧倉,縱火燒燬了遼軍大批過冬糧草,隨後,不知所蹤。

十二月癸丑,大雪。

遼軍前方因糧草不濟,開始陸續撤退,將戰線收縮至徐州一帶。

從靖康二年起,遼軍多次南下攻宋,均告失敗。最遠的一回打到荊湖路衡州,但沒過多久,又被宋軍名將荊湖路安撫招討使張亢領兵擊退。

靖康三年,太子趙頊六歲,曹皇后三十三歲。杭州的錢塘兵器坊更名京師兵器製造院,第一任院長沈周,兩年後,他的兒子沈括從琉球學成歸來,在錢塘成立了京師兵器研究院。

靖康四年,晁鐵錘的孫兒八歲,取名晁蓋,蘇素帶着他到錢塘住了一個月。同年三月,江南開始有人大面積播種玉米,八月份獲得了豐收。

九月,范仲淹提拔越州鄞縣知縣王安石到京師任職,主持農耕生產。

十月,王安石上書請求朝廷大範圍播種玉米,土豆、紅薯等高產作物。

十一月,江南各地官府開始派人選種,準備來年大範圍播種玉米等高產作物,以備民間和軍隊食用。

靖康五年,曹皇后命令趙澤出兵北上收復失地。同年五月春暖花開後,趙澤遣楊文廣、牧雲寒、狄青三路兵馬北上,經過一個月的激戰收復了海州。

遼國隨後動員了五萬大軍南下兗州,將宋軍堵在沂州蒙山一帶動彈不得,宋遼兩軍大戰了三個月不分勝負,這一役遼國的主力仍是御帳親軍,宋朝爲環州火槍隊,雙方的傷亡都在萬人以上。

九月,趙澤上書朝廷請求製造火炮戰船。

十月,曹皇后下旨請琉球幫助製造戰船用火炮,並同意用江南無地的流民和福建路一帶的礦山開採權交換。

十一月,遼國三艘海船出現在通州海域,海門知縣狄遵禮迅速將這件事報與州府。

丙午,趙澤收到了通州的公文,提到了附近有遼國海船出現。

十二月,甲子。

蘇素駕駛着飛艇沿杭州海岸線向北搜尋,經過三天的偵查,在萊州和密州交界處的海灣內發現了遼國的船塢。

辛未,大雪。

蘇素派出三艘飛艇,藉着大雪的掩護靠近萊州海岸,隨後,三千琉球步軍開始登陸,以迅雷之勢突襲了海灣內的遼軍船塢,殺死守軍五百餘人,搶走了已經完工的六桅戰船三艘,撤走時一把火燒了船塢。

靖康六年一月,趙澤娶郭邈山之女,三妹爲妻,隨後提拔郭邈山爲楚州知府,張海爲楚州防禦使。

三月,夏竦在與范仲淹爭論朝政時突然去世。

四月,範純佑病重,輾轉萬里返回了錢塘,經過數月的醫治,病情終於好轉,爲他看病的是廬州名醫曹三元。爲了報答曹三元的救命之恩,范仲淹推薦曹三元爲御醫,但被拒絕。

數月後,曹三元在錢塘開設醫館,治病救人,並廣收門徒。

七月一日,琉球將製造好的戰船火炮一百門交付朝廷,在趙澤的推薦下原漣水軍判官貶官外放廣州的張洞升任錢塘水師指揮使。

同月中旬,飽經滄桑的張洞返回了京師,上任前帶着義子翰生到揚州拜謝趙澤,還給趙澤帶去了廣州特產金桔,以及一隻名貴的畫眉鳥。

八月,西夏前太子寧令哥在錢塘與人打架被官府收押。浪烈、拓跋、雷波三人花了一大筆銀子才把寧令哥保釋出獄。

九月,衛國大長公主趙瑩病重,內侍張平甫救主心切誤闖宮門,被內侍省重打了二十大板。

同日,御醫許希奉命來到衛國大長公主趙瑩府第,爲公主看病。

趙瑩在昏迷中一直唸叨着仁宗的名字,後來又忽然喊了一句,趙澤你這個混蛋。

翌日,許希將此事告知曹皇后。

曹皇后的回答是:“許太醫你一個人知道就是了,不可以讓第三人知道!”

許希當然明白曹皇后在暗示什麼,趕緊發誓永遠將這件事藏在肚子裡。

十月丁丑,重陽節。折小蘭試探了一下楊文廣的心意,問他何時方便娶她,沒有得到明確答覆,楊文廣告訴她:“不打敗遼狗誓不成親!”

折小蘭大發了一通脾氣後,離開了海州,來到蘇州找哥哥折繼閔訴苦,折繼閔的安慰了她幾句後,告訴她說:“文廣的心意你也知道,這都是爲了你好,你想開點!”

十一月,己亥。

徐瑾從琉球學成歸來,回到揚州。見過父母后,提着大包小包的禮物來到趙澤軍中,數日後,趙澤將徐瑾推薦到杭州水師任職,剛開始的時候,徐瑾還很生氣,不太明白趙澤爲什麼把他調到後方的水師吃閒飯,直到半年後,宋遼海戰爆發徐瑾才明白,原來他的用武之地是在海上。

十二月,冬至。

英宗趙曙宣佈退位,理由是體弱多病,不堪朝政壓力。

靖康七年,一月。

十歲的趙頊即位,廟號神宗,改元熙寧。

從即日起,爲熙寧元年。

一月元旦才過。

高滔滔帶着家將來到揚州,跟趙澤大鬧了一場,因爲趙澤娶郭邈山之女的時候,竟然沒告訴她。

翌日,經過一夜雲雨的高滔滔火氣消了,說要陪着趙澤在揚州住一段時間。

這一住就是半年,趙澤幾乎每晚都要侍奉這個小妖精。

經過不懈的努力,高滔滔在八月十五那天懷上了孩子。

三月,廬州府大商家唐軒將生意做到了錢塘,在蘇素的關照下開了一家發電廠、一家棉紡廠,所用設備均由琉球生產,半年後,在琉球培訓完畢的第一批電廠工人和紡織工順利地返回錢塘,並開始工作。

十月,錢塘皇宮內用上了電,從那時起,杭州成爲大宋第二個不夜城。

熙寧二年,遼國派使者來錢塘威脅大宋,說遼國已經休養生息多年又具備了滅宋的實力。

以范仲淹爲首的二府警告遼使說:“我朝的大炮可不是吃素的,遼國若是敢興兵來犯,必死無疑!”

遼使憤憤而歸,將此事告與遼國皇帝耶律宗真。

五月,遼國派出十艘戰船沿海而來,襲擊杭州。

杭州水師馬上出擊,指揮使張洞親率火炮戰船八艘迎戰,與遼國太子耶律德華率領的戰船在杭州灣外的海面上相遇,戰鬥隨後打響。

隆隆的炮聲持續了近兩個時辰,雙方互射出了三百多發炮彈。

遼軍五艘戰船被擊傷,三艘擊沉,宋軍僅沉沒一艘,另外七艘中度損壞。

滿江紅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

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

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裡笙歌作。

到而今、鐵蹄滿郊畿,風塵鍔。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

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時光冉荏,日月如梭。

七年之後,趙澤帶領十八路兵馬與遼國大軍在燕雲十六州決戰,將耶律德華和最後的五千御帳親軍包圍在宛平府。遼國百餘年的基業,不可一世的武力,耶律氏十數代的赫赫威名,終於到了窮途末路的時候。

那一日風輕雲淡,是百年不遇的好天氣,趙澤策馬立在山坡上,望着被十萬宋軍圍住的宛平城,城內耶律氏的最後一支精銳大軍。趙澤舉起長劍遙指天邊,回頭對他的十八位戰將說:“諸位,過了今日大家都會名垂青史,好了,願仁宗陛下的在天之靈保佑你們!”

第二0四章 黑騎士33.揚州攻略 IV第六十三章 遼國特使(二)第249章 見義勇爲37.後天6.戎馬生涯 III第二0六章 計中計第一六二章 夜襲鎮戎軍(一)第一百章 插曲第一五六章 新平民團(一)28.兵臨高郵 II第六十九章 廬州三寶第一九八章 希爾頓第230章 鐵腕丞相17.關雲長VS 林沖第一五六章 新平民團(一)40.戀母二十二.平步青雲5.埋伏好了第九十九章 張美人48.奪城之夜 I第五十六章 回京26.戰雲密佈第三十八章 荒唐的夢第四十八章 連妹妹一起嫁了(一)第六十六章 皇家差事第二十章 送佛送到西2.竹林盜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沙灘戲水(二)7. 破谷城,驚動四野 II第三十七章 一劍鍾情第229章 百官圖第252章 法緣落網第九十八章 梁山(五)30.屠城之夜 ii第六十八章 拉人入夥(二)25.船上日誌 V第一百二十六章 溫疫(三)第235章 三個縣官32.古裝片1.轉眼間1.轉眼間33.揚州攻略 IV第一百章 插曲33.騎着馬、拖着炮第222章 落魄縣令(1)27.雪夜溫柔鄉 I第七十六章 七部尚書(二)第二0二章 打探3.新兵生活第五十五章 老將出馬(二)第五十一章 與君同行(二)2.人物評論36. 戰地日記第二一一章 破門而入第一四四章 鄆城留學生日記(三)第一九0章 古堡(2)第一百二十二章 鄆城災難(二)43.李鐵槍兵打房州城 i26.船上日誌 VI15.準備出征 II第六十二章 遼國特使(一)第九十四章 梁山(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四)26.船上日誌 VI第六十七章 拉人入夥(一)第一八四章 汴梁如畫第三十二章 眼見爲實(二)第九十六章 梁山(三)第一四六章 鄆城留學生日記(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怒殺潘玉第三十章 大忠似奸第一四一章 定川寨之謎(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逢凶化吉第五章 生意來了9. 血戰小山崗 I第一五三章 和平的曙光21.三個獵戶第一百一十九章 逃獄(二)第八十一章 渡口黑店第245章 地牢第二一七章 迷途羔羊第236章 女人心第八十二章 失心瘋34.圍城之戰 I33.三件怪事7.回到過去第一四八章 鄆城留學生日記(七)第二一0章 貨車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野衙內十四.野心第二十章 送佛送到西第一五九章 升官發財(一)23. 市井傳聞第一百二十二章 鄆城災難(二)第二十六章 沸騰的舒縣(一)第245章 地牢40. 聚首第一六四章 城破第一百一十六章 梁山義勇軍(二)
第二0四章 黑騎士33.揚州攻略 IV第六十三章 遼國特使(二)第249章 見義勇爲37.後天6.戎馬生涯 III第二0六章 計中計第一六二章 夜襲鎮戎軍(一)第一百章 插曲第一五六章 新平民團(一)28.兵臨高郵 II第六十九章 廬州三寶第一九八章 希爾頓第230章 鐵腕丞相17.關雲長VS 林沖第一五六章 新平民團(一)40.戀母二十二.平步青雲5.埋伏好了第九十九章 張美人48.奪城之夜 I第五十六章 回京26.戰雲密佈第三十八章 荒唐的夢第四十八章 連妹妹一起嫁了(一)第六十六章 皇家差事第二十章 送佛送到西2.竹林盜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沙灘戲水(二)7. 破谷城,驚動四野 II第三十七章 一劍鍾情第229章 百官圖第252章 法緣落網第九十八章 梁山(五)30.屠城之夜 ii第六十八章 拉人入夥(二)25.船上日誌 V第一百二十六章 溫疫(三)第235章 三個縣官32.古裝片1.轉眼間1.轉眼間33.揚州攻略 IV第一百章 插曲33.騎着馬、拖着炮第222章 落魄縣令(1)27.雪夜溫柔鄉 I第七十六章 七部尚書(二)第二0二章 打探3.新兵生活第五十五章 老將出馬(二)第五十一章 與君同行(二)2.人物評論36. 戰地日記第二一一章 破門而入第一四四章 鄆城留學生日記(三)第一九0章 古堡(2)第一百二十二章 鄆城災難(二)43.李鐵槍兵打房州城 i26.船上日誌 VI15.準備出征 II第六十二章 遼國特使(一)第九十四章 梁山(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四)26.船上日誌 VI第六十七章 拉人入夥(一)第一八四章 汴梁如畫第三十二章 眼見爲實(二)第九十六章 梁山(三)第一四六章 鄆城留學生日記(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怒殺潘玉第三十章 大忠似奸第一四一章 定川寨之謎(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逢凶化吉第五章 生意來了9. 血戰小山崗 I第一五三章 和平的曙光21.三個獵戶第一百一十九章 逃獄(二)第八十一章 渡口黑店第245章 地牢第二一七章 迷途羔羊第236章 女人心第八十二章 失心瘋34.圍城之戰 I33.三件怪事7.回到過去第一四八章 鄆城留學生日記(七)第二一0章 貨車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野衙內十四.野心第二十章 送佛送到西第一五九章 升官發財(一)23. 市井傳聞第一百二十二章 鄆城災難(二)第二十六章 沸騰的舒縣(一)第245章 地牢40. 聚首第一六四章 城破第一百一十六章 梁山義勇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