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爭日,夏爭時,一年大事不宜遲。
趙澤自從答應爲周夢得造飛天之物後,便立即着手開工,調配山寨現有的人力。
首先是找人收集所需的材料,這個任務自然落到經常下山打劫的三寨主蔡福身上,趙澤給他開了個單子,上面是所需的東西,其中以絲綢居多、餘下的有麻繩、火油、樹脂、縫衣線、少量的生鐵。
蔡福拿到那張採購單後,看了半天也不知趙澤要做什麼東西,就算是裁衣裳、做被子也用不了那麼多絲綢,那可是價值千金的綢子啊,一下要買這麼多,蔡福想起來就頭疼,跟蕭滿天商量下,又暗地裡找周夢得說道,意思是姓趙的不會是故意耍人吧,周夢得頭一搖只說定有用處,不必多說辦來即可。蔡福無奈只好領命,派人帶着山寨中現有的銀錢,或是買或是盜或是搶,總之能搞到絲綢就好。
接下來,就是建造船塢,這個聽起來實在是匪夷所思,連周夢得都懷疑趙澤是不是瘋了,陸地上還是在深山裡造船塢,也就是藏船室,這也、這也於理不和啊。
不過趙澤自有說辭,他跟周夢得解釋了下,爲什麼叫船塢,其實不過就是借個名,所造的飛天之物有點像船,所以才取名船塢。
照這麼來講這船塢還算說得通,不過接下來需要造什麼二層船塢,周夢得就不理解了。
就連蕭滿天也開始懷疑,這個趙澤是不是在耍弄人玩。
爲了這個,趙澤沒少費口舌,他先是畫了兩幅圖,解釋那個飛天之物是怎麼個飛起來的,然後才說怎樣將飛天之物建造出來,需要經過那幾道工藝,如此一來周夢得總算明白了點,他一邊撓着頭一邊問道:“那麼,這飛天之物跟孔明燈很像了”
趙澤點頭稱是,不過孔明燈是用竹篾和紙糊的,就算飛起來也飛不太高,要不了多久就會掉下來,而他發明的那個飛天之物就不一樣了,不但可以一飛沖天,還可以飛遠、飛走、飛高、飛去任何想去的地方。經過這麼一解釋,再加上趙澤做了個小號的飛天之物,用此來模擬那個龐然大物是如何飛起來的,周夢得、蕭滿天才放下心,不再對趙澤束手束腳。
不過即使是這樣,周夢得也派了一個人整天跟在趙澤身後,名爲供他差遣,實爲暗中監視。這個人就是小白。小白爲人精明,對趙澤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裡,每日過後都會向周夢得稟報趙澤的動向。
趙澤最近忙得很,白天除了督促人搭建船塢,其實就是一依靠峭壁的木頭棚子,樣子就像雙槓;晚上還得畫那些絞盡腦汁的圖紙,一邊點着油燈、一邊咬着毛筆,回憶着在遊樂城幹活時,放飛的熱氣球、懸掛式滑翔機的樣子,經過幾晝夜的奮戰,趙澤終於折騰出了點東西。
熱氣球有球囊、吊籃和加熱裝置三部分,球囊與吊籃需要用繩索相連。
懸掛式滑翔機有硬機翼和傘翼兩種,趙澤思來想去覺得還是傘翼製作簡單,只需要將支撐滑翔機的骨架做好,上面鋪上絲綢即可。這個飛天之物的製作比熱氣球簡單多了,不過也危險的多,一個操作不好就會機毀人亡,還有就是趙澤擔心用竹子、麻繩、絲綢造的滑翔機能不能結實,其實內心中趙澤是不看好的,可是事情逼到這個份上,還是能拖就拖吧,希望老劉能及時把他那封信交給陳知縣,也希望陳知縣能儘快通知州府發兵相救,如果遲了的話,那什麼都完了,他這個假魯班到時是死定了。
圖紙搞定後,蔡福也陸續搞來了絲綢,趙澤立刻叫人按着圖紙將絲綢裁剪好,縫製成三角形,加厚了兩層,最後在上面塗抹了樹脂,然後才綁縛到滑翔機的骨架上,到這裡一架懸掛式滑翔機算是基本上完工了,不過一架滑翔機肯定不夠,山寨裡有上百人,至少需要五十來滑翔機,如果每一架趙澤都親自參與,那還不累死纔怪。
親自參與了5架滑翔機後,趙澤讓已熟悉了這一工序的幫手自己做,等做好了叫他驗收就好了。
如此一來,趙澤總算偷得半日清閒,好好睡了一覺。
來到山寨半個多月了,在趙澤的主持下滑翔機造好了三十幾架,熱氣球只是做好了個吊籃,至於那個關鍵部位氣囊難度實在是高,趙澤一連否定了幾個草圖,最後選定船形的氣囊,先讓人用竹條編成船形,達到他心目中的要求後,才讓那些懂得裁縫的幫手縫製氣囊外衣,這項艱鉅而又極考驗耐心的工作趙澤沒有親自參與,而是給出模型後,便一個人回到住處開始專心起草一份關於教唆他人在京東路鄆城縣水泊梁山落草的若干建議。
建議中提到了成立拜王母娘娘教,本教的宗旨是:強身健體、保家愛國、弘揚大法、消災賜福、普濟衆生、和睦鄰里、行俠仗義、逍遙自在。
開篇簡單介紹下本教的產生經歷,話說王母住在崑崙山的瑤池,園裡種有蟠桃,食之可長生不老。本教創始人李伯通登崑崙山之巔爲生重病的渾家求取敘命的蟠桃,怎奈崑崙山瑤池乃仙家重地,就算是普通人登臨也不會發現真正的仙家之地,李伯通救妻心切,指天爲誓找不到蟠桃誓不下山。
如此日月如梭、光陰似箭,不知不覺中已過去數載,李伯通仍在崑崙山之巔苦苦地找尋蟠桃,儘管此時伯通之妻已死,可是伯通還是相信蟠桃是可以找到的。
春夏秋冬、風雲雷電,四季輪迴,李伯通在崑崙山一住就是百年,照理來講,伯通早就陽壽用盡,魂歸西天,哪知崑崙山瑤池畢竟還是仙家之地,伯通常年住在崑崙山巔,身體吸收了天地日月之精華,早已脫去了原來肉身凡胎,煉就了一番仙風道骨,天庭仙冊上有了他的一號。
不過此時伯通並不知自己已位列仙班,在他的心裡仍想着爲自己的結髮夫妻求取蟠桃敘命。並一直信守那個諾言,時光匆匆,滄海桑田,又過去了百年,這時伯通早已成了一白髮蒼蒼的老翁,每日餐風飲露,閒雲野鶴般漫步在崑崙山巔。直到有一天,王母下凡爲玉帝的生辰選取蟠桃,摘桃的仙女無意中掉落一隻,這隻桃子正巧被伯通拾到。
天地悠悠、善有善報,李伯通的一番誠心終於打動了上蒼,所以纔會賜予他這一仙桃。
一桃捧在手心,李伯通喜出望外飄身下山而去,離開了仙山返回家中,伯通發現人世間早已變了,改朝換代,大唐已去、來了大宋,自己的渾家也早已化作塵土。
往事悠悠、不堪回首,李伯通手捧仙桃正欲隨妻而去,哪知仙冊上他已錄了名,上天是不會讓他死的,更何況伯通能煉就仙體也是拜了王母娘娘所賜,在他尋死之際,天界上一道靈光瞬間而至,伯通大驚,正眼一瞧是太上老君,老君奉王母之命帶伯通升入仙界脫離了塵世苦海。
伯通走時,並未料到自己還會有後人,哪知後來登了仙界才知曉,原來自己還有子孫尚在人間。
伯通也是知恩圖報的讀書人,在他的點化下自己的子孫參悟了天機,爲了報答王母之恩,伯通的子孫開立山門始創拜王母娘娘教。
本教就在梁山水泊。
寫到這,趙澤擱了擱筆,看了看本教的誕生過程,覺得還過得去,吹乾上面的墨跡後掀開一頁,繼續寫了幾個字。
下面提到了本教教衆的來源,士農工商皆可;本教的上層組織和基層組織;本教的戒律;本教的聖旗、教徽、聖歌;本教教衆的基本權力和義務,還有本教總壇。
щщщ☢ⓣⓣⓚⓐⓝ☢C〇
洋洋灑灑幾萬言,等趙澤寫完這些又過了一夜,熱氣球眼看就要造好了。爲了能再拖延點時間,趙澤獻上了這篇建議,也可以說是一顆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