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生點了點頭,思忖片刻後,說道“大人,萬一那趙澤是三心二意之輩,早被那賊人降服住了,他這麼說只是表面上應付大人,這該如何是好,大人沒想過嗎”
張洞說,這個他還沒想過,只是上山那天,聽雷澤知縣李孝基和剛剛致仕的李迪大人被綁後破口大罵趙澤不講信用,可是這也是逼不得已,趙澤若是也像他們那樣爲了自家清白跟這夥人硬到底,我還真擔心會就此惹來殺身之禍,畢竟這只是緩兵之計啊。
翰生不敢苟同,只說要不咱們去獄中看看那李迪、李孝基,聽聽他們怎麼說。
張洞擔心地回答“此事有點難,那李迪和李孝基被押在後寨青龍山一間破屋子裡,每天有專人送飯送菜,我去的話萬一那看門的人問該如何是好。
翰生早就胸有成竹了,立刻附着張洞的耳朵說了一條計策出來。
張洞聽後,眼前一亮,隨即又說這是不是太對不起人家了,我們怎可做那小人的勾當。
翰生說大人都說了這是逼不得已,還怕什麼,不就是給他們送兩碗酒嗎!
張洞衡量了下,站起身在屋內走了幾圈後終於下定了決心,說道:好,那今晚咱們就走上一遭。
一山飛峙大河東,疑是蚊龍遊太空,滾滾源泉流不盡,水光山色畫圖中
這首詩中極具靈氣的大山指的就是青龍山了,山下就是碧綠的青龍河,山腰上有青龍洞,山上有涌泉,李迪和李孝基就被關在山上一間破屋子裡,平時門口有兩個人看着,晚上換班睡覺。
今晚正巧夜深了,兩個人都打起了瞌睡,張洞和扮作挑夫的翰生來到青龍山時正趕上隘口處也無人把守,他們一路順順利利來到破屋前,看到門外酣睡着兩個兵丁,翰生心中大喜過望,不過也不敢就此上前開門,本來準備好用好酒賄賂也不需要了,翰生幾步上前從懷中掏出一個小瓷瓶,在兩人鼻下一晃,幾縷青煙飄了出來,那兩人吸入那煙後腰帶一歪昏睡過去。
張洞還以爲翰生殺人了,一把揪住他的肩頭有點生氣地問道“爲何害他二人性命啊,我們不過是來看望下李老大人和李知縣,這下麻煩大了”
翰生微微一笑回答“大人誤會了,翰生我只是讓他們睡着了,放心沒害他們性命”
這時張洞才明白,趕緊催促着拿了二人身上的鑰匙開了門,抹黑走進去,進屋後張洞在門口輕輕喚道“李大人,李大人,我是張洞啊,來看你們了,聽到沒”
裡邊睡着兩個李大人,李迪和李孝基,李孝基是年輕人心性一到晚上睡得很死,不像李迪年紀一大把了,又受了這樣的窩囊氣,晚上也睡不着正在那閉目養神,只聽門一開,張洞在叫他。
李迪趕緊從甘草堆裡爬起來,輕聲回答“在這呢,我在這,張大人這麼晚來找老夫何事啊”
張洞趕緊拿出火摺子輕輕擦亮,望到草堆裡坐起一人,幾步走過去,一把拉住李迪的手,帶着哭腔道“老大人辛苦了,我等也是忍辱負重等待機會勸山中賊人回頭是岸,怎奈趙大人說需要點時間,所以這段時間還得委屈兩位了”
李迪嘆氣道“還說這個作甚,都進來了,老夫可不像那趙澤認賊作父,你張大人怎麼能委曲求全忍這麼久呢,何不趁機逃下山去去朝廷搬兵進山剿匪啊”
張洞說“大人,今晚先不提這個,下官准備了點水酒菜飯請大人享用”
李迪說張大人有這個心意,老夫就心領了,你們回去吧,老夫不想吃飯。
“不想吃也得吃”
黑暗中有人說話,接着人影一晃,一根蠟燭亮起,翰生抱着兩壇酒,提着一個食盒,出現在李迪面前,放下東西后,將李孝基拍醒。
睡夢中被人弄醒,把李孝基嚇了一跳,因爲那燭火實在是詭異,點了跟沒點差不多,過了好半天才明白是怎麼回事,他可好久沒開葷了,苦勸了李迪一會後得到爺爺的允許可以吃飯喝酒,他甩開腮幫子風捲殘雲般將那飯菜吃得一空,酒也喝了一罈。
吃飽喝得後,李孝基打着飽嗝說了“好了這樣一來又可以多忍幾日了,多謝張大人一番好意,下官代爺爺謝過大人了”
張洞說李大人不必客氣都是同病相憐,理應如此,那我等就回去了。
李迪躺在那一動沒動,只隨便說了句恕不遠送了,便不再說話閉上眼來。
不過李孝基可不能那樣,他還是有分寸的趕緊起身要送張洞,沒等張洞轉身,只聽翰生說,幾位且慢,小人有一計可讓幾位立刻脫離苦海,不知幾位想聽否。
李迪正在假寐,一聽有人說可以幫他離開這,立馬從草堆裡蹦起來,擡手問道“此話當真”
翰生回答“當真,李大人想聽嗎”
“想聽,老夫片刻都不想待在這裡了”
接下來,翰生將自己醞釀已久的計劃和盤說了出來,張洞在一旁聽得張口結舌目瞪口呆,心說這都是誰教他的,方纔怎麼不說,難不成怕我也入了夥。
翰生講完後,沒等張洞發問,便先告了個罪,說此事過於機密,連帶他上山的阮小寶都不知道,他這樣做也是沒辦法,擔心幾位大人在山中受苦所以纔出此下策。
李迪倒不覺的,聽後一個勁贊同翰生的機智,還當場保證說若是此人真的能幫我們,老夫下山後必定保舉他在地方爲一官吏,翰生也可以爲官不過到時候他自己選。
翰生說這個不急,幾位趕快隨我去後山《北獵良山》石碑那裡,下山的東西都準備好了,連接應的船隻也到了,咱們得趕快走,晚了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