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修身篇_章太炎:今日青年之弱點

章太炎:今日青年之弱點

章太炎(1869—1936),原名學乘,後易名爲炳麟,字枚叔,浙江餘杭人,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學家,小學大師、樸學大師、國學大師,民族、民主主義革命者、著名學者。他研究範圍極其廣泛,涉及小學、歷史、哲學、政治、佛學、醫學等多方面,著有《章氏叢書》、《章太炎年譜長編》、《章太炎醫論》等。

虛慕那物質上的文明,其弊是顯而易見的,就是虛慕那人道主義,也是有害的。

現在青年第一弱點,就是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其結果不是僥倖,便是退卻。

因爲大凡作一件事情,在起初的時候,很難區別誰爲傑出之士,必須歷練許多困難,經過相當時間,然後才顯得出誰爲人才,其所造就方纔可靠。

近來一般人士皆把事情看得容易,亦有時湊巧居然僥倖成功。他們成功既是僥倖得來,因之他們凡事皆想僥倖成功,但是天下事哪有許多僥倖呢?於是乎一遇困難,即刻退卻,所以近來人物一時僥倖成功,則譽滿天下,一時遇着困難廢然而返,則毀謗叢集。

譬如辛亥革命僥倖成功,爲時太速,所以當時革命諸人多半未經歷練,真纔不易顯出。諸君須知凡僥倖成功之事,便顯不出誰是勇敢,誰是退卻,因之雜亂無章,遂無首領之可言。假使當時革命能延長時間三年,清廷奮力抵抗,革命諸人由那艱難困苦中歷練出來

,既無昔日之僥倖成功,何至於有今日之紛紛退卻。

又如孫中山之爲人,私德尚好,就是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實是他的最大弱點。現在青年只有將這個弱點痛改,遇事宜慎重,決機宜敏速,抱志既極堅確,觀察又極明瞭,則無所謂僥倖退卻,只有百折千回以達吾人最終之目的而已。

現在青年第二個弱點,就是妄想憑藉已成勢力。

本來自己是有才能的,因爲要想憑籍已成勢力,就將自己原有之才能皆一併犧牲,不能發展。譬如辛亥革命,大家皆利用袁世凱推翻清廷,後來大家都上了袁世凱的當。歷次革命之利用陸榮廷岑春暄,皆未得良好結果,若使革命諸人聽由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的做去,旗幟鮮明,宗旨確定,未有不成功的。

中國少年學會,主張不利用已成勢力我是很贊成的。已成勢力,無論大小,皆不宜利用。宗旨確定,向前做去,自然志同道合的青年一天多似一天,那力量就不小了。惟最要緊的須要耐得過這寂寞的日子,不要動那憑藉勢力的念頭。

現在青年的第三個弱點,就是虛慕文明。

虛慕那物質上的文明,其弊是顯而易見的,就是虛慕那人道主義,也是有害的。原來人類性質,凡是能堅忍的人,都是含有幾分殘忍性,不過他時常勉強抑制,不易顯露出來。有時抑制不住,那殘忍性質便和盤托出。

譬如曾文正破九江的時候,殺了

許多人,所殺者未必皆是洪楊黨人,那就是他的殘忍性抑制不住的表示,也就是他除惡務盡的辦法。這次歐洲大戰,死了多少人,用了若干錢,直到德奧屈服,然後停戰。我們試想歐戰四年中,死亡非不多,損失非不大,協約各國爲什麼不講和呢?這就是歐美人做事徹底的表現,也就是除惡務盡的辦法。

現在中國是煦煦爲仁的時代,既無所謂堅忍,亦無所謂殘忍,當道者對於兇橫蠻悍之督軍,賣國殃民之官吏,無不包容之獎勵,決不妄殺一個,是即所謂人道主義。今後之青年做事皆宜徹底,不要虛慕那人道主義。

現在青年第四個弱點,就是好高騖遠。

在求學時代,都以將來之大政治家自命,並不踏踏實實去求學問。在少年時代,偶然說幾句大話,將來偶然成功,那些執筆先生就稱他爲少年大志。譬如鄭成功做了一篇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的八股,中有湯武證誅,亦灑掃也;堯舜揖讓,亦進退也;小子當之,有何不可數語。不過偶然說幾句話而已,後人遂稱他爲少年有大志。

故現在青年之好高騖遠,在青年自身當然亟應痛改。即前輩中之好以(少年有大志)獎勵青年者,亦當負咎。我想歐美各國青年在求學時代,必不如中國青年之好高騖遠。大家如能踏踏實實去求學問,始足與各國青年相競爭於二十世紀時代也。

(《章太炎講演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本章完)

第四篇 修身篇_蔡元培:自制·修德第三篇 資政篇_馮友蘭:爲政者要賞罰必信第九篇 宗教篇_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說第十篇 交流篇_陳獨秀: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第一篇 概覽篇_蔡尚思:國學二字之解釋第四篇 修身篇_曹聚仁:節操第五篇 齊家篇_魯迅: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節選)第二篇 明德篇_梁漱溟:道德爲人生藝術第一篇 概覽篇_蔡尚思:國學二字之解釋第一篇 概覽篇_袁行霈:國學究竟有什麼用?第三篇 資政篇_葉聖陶:獨善與兼善第三篇 資政篇_徐復觀:德治的積極內容第七篇 藝文篇_夏丏尊:文學的力量第八篇 問學篇_馬一浮:橫渠四句教第五篇 齊家篇_林語堂:中國人的家族理想(節選)第六篇 史鑑篇_張舜徽:漫談讀史(節選)第六篇 史鑑篇_梁啓超:史的目的(節選)第五篇 齊家篇_黃炎培:怎樣教我中學時期的兒女第六篇 史鑑篇_白壽彝:《史記》所揭露的危機(節選)第四篇 修身篇_老舍:充實我們的學識第三篇 資政篇_馮友蘭:爲政者要賞罰必信第三篇 資政篇_賀麟:人心與風俗第六篇 史鑑篇_柳詒徵:講國學宜先講史學(節選)第三篇 資政篇_任繼愈:墨子尚賢第七篇 藝文篇_吳調公:古典詩詞與風景欣賞第二篇 明德篇_梁漱溟:道德爲人生藝術第十篇 交流篇_嚴復:論世變之亟第二篇 明德篇_朱自清:論誠意第五篇 齊家篇_陳鶴琴:怎樣做父母第四篇 修身篇_辜鴻銘:何謂文化教養(節選)第六篇 史鑑篇_錢穆:中國史學名著·史記(節選)第七篇 藝文篇_陳子莊:中國繪畫與哲學第四篇 修身篇_蔡元培:自制·修德第三篇 資政篇_韋政通:以力服人與以德化人第七篇 藝文篇_陳子莊:中國繪畫與哲學第八篇 問學篇_毛子水:怎樣讀中國古書?第九篇 宗教篇_任繼愈:中國的宗教與傳統文化第七篇 藝文篇_夏丏尊:文學的力量第五篇 齊家篇_林語堂:中國人的家族理想(節選)第二篇 明德篇_張岱年:人的社會責任第二篇 明德篇_任繼愈:中國傳統道德的繼承問題第十篇 交流篇_曹伯韓:國學與世界學術第八篇 問學篇_張伯苓:學行合一第十篇 交流篇_陳獨秀: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第一篇 概覽篇_聞一多:論振興國學第二篇 明德篇_賀麟:經濟與道德(節選)第十篇 交流篇_梁啓超:在中國公學之演說第一篇 概覽篇_任繼愈等:21世紀的中國:國學和我們在一起第十篇 交流篇_魯迅:看鏡有感第十篇 交流篇_陳獨秀: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第一篇 概覽篇_曹聚仁:春雷初動中之國故學(節選)第三篇 資政篇_韋政通:以力服人與以德化人第十篇 交流篇_魯迅:看鏡有感第五篇 齊家篇_胡適:我的兒子第九篇 宗教篇_胡適:儒教第九篇 宗教篇_趙樸初:佛教和中國文化第十篇 交流篇_曹伯韓:國學與世界學術第九篇 宗教篇_趙樸初:佛教和中國文化第二篇 明德篇_辜鴻銘:中國人的精神(節選)第八篇 問學篇_馬一浮:橫渠四句教第九篇 宗教篇_梁漱溟:佛法大意第七篇 藝文篇_夏丏尊:文學的力量第六篇 史鑑篇_柳詒徵:講國學宜先講史學(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鄧實:古學復興論第六篇 史鑑篇_白壽彝:《史記》所揭露的危機(節選)第二篇 明德篇_梁啓超:私德之必要(節選)第七篇 藝文篇_施蟄存:漫談古典散文(節選)第七篇 藝文篇_夏丏尊:文學的力量第二篇 明德篇_倪羲抱:愛國爲研究國學之本第一篇 概覽篇_陳獨秀:寸鐵·國學第五篇 齊家篇_黃炎培:怎樣教我中學時期的兒女第六篇 史鑑篇_白壽彝:《史記》所揭露的危機(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任繼愈等:21世紀的中國:國學和我們在一起第一篇 概覽篇_袁行霈:國學究竟有什麼用?第二篇 明德篇_豐子愷:殺身成仁第八篇 問學篇_毛子水:怎樣讀中國古書?第八篇 問學篇_杜維明:儒家對於學的理解(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聞一多:論振興國學第一篇 概覽篇_成仿吾:國學運動之我見第二篇 明德篇_朱自清:論誠意第二篇 明德篇_梁漱溟:道德爲人生藝術第三篇 資政篇_傅斯年:多言的政府第二篇 明德篇_梁漱溟:道德爲人生藝術第六篇 史鑑篇_白壽彝:《史記》所揭露的危機(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陳獨秀:寸鐵·國學第七篇 藝文篇_吳調公:古典詩詞與風景欣賞第八篇 問學篇_杜維明:儒家對於學的理解(節選)第三篇 資政篇_韋政通:以力服人與以德化人第八篇 問學篇_唐君毅:說讀書之重要第八篇 問學篇_張伯苓:學行合一第九篇 宗教篇_趙樸初:佛教和中國文化第一篇 概覽篇_蔡尚思:國學二字之解釋第九篇 宗教篇_李叔同:佛教徒應有的修養第九篇 宗教篇_湯一介:禪師話禪宗(節選)第七篇 藝文篇_陳子莊:中國繪畫與哲學第七篇 藝文篇_夏丏尊:文學的力量第九篇 宗教篇_李叔同:佛教徒應有的修養第一篇 概覽篇_陳獨秀:寸鐵·國學
第四篇 修身篇_蔡元培:自制·修德第三篇 資政篇_馮友蘭:爲政者要賞罰必信第九篇 宗教篇_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說第十篇 交流篇_陳獨秀: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第一篇 概覽篇_蔡尚思:國學二字之解釋第四篇 修身篇_曹聚仁:節操第五篇 齊家篇_魯迅: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節選)第二篇 明德篇_梁漱溟:道德爲人生藝術第一篇 概覽篇_蔡尚思:國學二字之解釋第一篇 概覽篇_袁行霈:國學究竟有什麼用?第三篇 資政篇_葉聖陶:獨善與兼善第三篇 資政篇_徐復觀:德治的積極內容第七篇 藝文篇_夏丏尊:文學的力量第八篇 問學篇_馬一浮:橫渠四句教第五篇 齊家篇_林語堂:中國人的家族理想(節選)第六篇 史鑑篇_張舜徽:漫談讀史(節選)第六篇 史鑑篇_梁啓超:史的目的(節選)第五篇 齊家篇_黃炎培:怎樣教我中學時期的兒女第六篇 史鑑篇_白壽彝:《史記》所揭露的危機(節選)第四篇 修身篇_老舍:充實我們的學識第三篇 資政篇_馮友蘭:爲政者要賞罰必信第三篇 資政篇_賀麟:人心與風俗第六篇 史鑑篇_柳詒徵:講國學宜先講史學(節選)第三篇 資政篇_任繼愈:墨子尚賢第七篇 藝文篇_吳調公:古典詩詞與風景欣賞第二篇 明德篇_梁漱溟:道德爲人生藝術第十篇 交流篇_嚴復:論世變之亟第二篇 明德篇_朱自清:論誠意第五篇 齊家篇_陳鶴琴:怎樣做父母第四篇 修身篇_辜鴻銘:何謂文化教養(節選)第六篇 史鑑篇_錢穆:中國史學名著·史記(節選)第七篇 藝文篇_陳子莊:中國繪畫與哲學第四篇 修身篇_蔡元培:自制·修德第三篇 資政篇_韋政通:以力服人與以德化人第七篇 藝文篇_陳子莊:中國繪畫與哲學第八篇 問學篇_毛子水:怎樣讀中國古書?第九篇 宗教篇_任繼愈:中國的宗教與傳統文化第七篇 藝文篇_夏丏尊:文學的力量第五篇 齊家篇_林語堂:中國人的家族理想(節選)第二篇 明德篇_張岱年:人的社會責任第二篇 明德篇_任繼愈:中國傳統道德的繼承問題第十篇 交流篇_曹伯韓:國學與世界學術第八篇 問學篇_張伯苓:學行合一第十篇 交流篇_陳獨秀: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第一篇 概覽篇_聞一多:論振興國學第二篇 明德篇_賀麟:經濟與道德(節選)第十篇 交流篇_梁啓超:在中國公學之演說第一篇 概覽篇_任繼愈等:21世紀的中國:國學和我們在一起第十篇 交流篇_魯迅:看鏡有感第十篇 交流篇_陳獨秀: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第一篇 概覽篇_曹聚仁:春雷初動中之國故學(節選)第三篇 資政篇_韋政通:以力服人與以德化人第十篇 交流篇_魯迅:看鏡有感第五篇 齊家篇_胡適:我的兒子第九篇 宗教篇_胡適:儒教第九篇 宗教篇_趙樸初:佛教和中國文化第十篇 交流篇_曹伯韓:國學與世界學術第九篇 宗教篇_趙樸初:佛教和中國文化第二篇 明德篇_辜鴻銘:中國人的精神(節選)第八篇 問學篇_馬一浮:橫渠四句教第九篇 宗教篇_梁漱溟:佛法大意第七篇 藝文篇_夏丏尊:文學的力量第六篇 史鑑篇_柳詒徵:講國學宜先講史學(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鄧實:古學復興論第六篇 史鑑篇_白壽彝:《史記》所揭露的危機(節選)第二篇 明德篇_梁啓超:私德之必要(節選)第七篇 藝文篇_施蟄存:漫談古典散文(節選)第七篇 藝文篇_夏丏尊:文學的力量第二篇 明德篇_倪羲抱:愛國爲研究國學之本第一篇 概覽篇_陳獨秀:寸鐵·國學第五篇 齊家篇_黃炎培:怎樣教我中學時期的兒女第六篇 史鑑篇_白壽彝:《史記》所揭露的危機(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任繼愈等:21世紀的中國:國學和我們在一起第一篇 概覽篇_袁行霈:國學究竟有什麼用?第二篇 明德篇_豐子愷:殺身成仁第八篇 問學篇_毛子水:怎樣讀中國古書?第八篇 問學篇_杜維明:儒家對於學的理解(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聞一多:論振興國學第一篇 概覽篇_成仿吾:國學運動之我見第二篇 明德篇_朱自清:論誠意第二篇 明德篇_梁漱溟:道德爲人生藝術第三篇 資政篇_傅斯年:多言的政府第二篇 明德篇_梁漱溟:道德爲人生藝術第六篇 史鑑篇_白壽彝:《史記》所揭露的危機(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陳獨秀:寸鐵·國學第七篇 藝文篇_吳調公:古典詩詞與風景欣賞第八篇 問學篇_杜維明:儒家對於學的理解(節選)第三篇 資政篇_韋政通:以力服人與以德化人第八篇 問學篇_唐君毅:說讀書之重要第八篇 問學篇_張伯苓:學行合一第九篇 宗教篇_趙樸初:佛教和中國文化第一篇 概覽篇_蔡尚思:國學二字之解釋第九篇 宗教篇_李叔同:佛教徒應有的修養第九篇 宗教篇_湯一介:禪師話禪宗(節選)第七篇 藝文篇_陳子莊:中國繪畫與哲學第七篇 藝文篇_夏丏尊:文學的力量第九篇 宗教篇_李叔同:佛教徒應有的修養第一篇 概覽篇_陳獨秀:寸鐵·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