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藝文篇_吳調公:古典詩詞與風景欣賞

吳調公:古典詩詞與風景欣賞

吳調公(1914—2000),原名吳鼎第,筆名丁諦,江蘇鎮江人,當代文藝理論批評家,教授。他早年主要進行小說、散文創作,建國後則長期從事古代文論和古代美學的研究,著有《李商隱研究》、《古代文論今探》、《古典文論與審美鑑賞》、《談人物描寫》、《與文藝愛好者談創作》、《文學分類的基本知識》等。

興趣培養了,心靈的陶冶深了,富於審美情趣的“妙眼”自然也就具備了。

風景名勝對極大多數人來說,都會引起人們欣賞、遊覽的愛好。然而,有人愛好崇巒迭嶂,有人愛好小橋流水。就算同是愛好崇巒迭嶂,體會也還各有不同。記得六十年代前期我遊黃山,在北海賓館遇到一位遊客。他遊黃山已經十天了,正準備下山。他對我談起了黃山勝蹟的種種,怪石、雲海、溫泉、松樹,幾乎無不談到,可是他所談的只是黃山有哪些風景而已,並沒有接觸到其中的真正意趣。例如黃山鬆之所以奇,在於它兀立於險峰之上,而有凌雲之態,頂平如削,卻偏偏幹曲枝虯;雲海之所以奇,在於它縹緲天際,引起人們的遐想,特別是在微風乍起時,被雲霧淹沒了的大小峰巒便給人以載沉載浮之感。一句話,欣賞風景,如果沒有能透過它的形色,領會其韻味、姿態、情趣、意境,那體驗是淺乎其淺的。

誠然,名勝古蹟,湖光山色,人人可遊,並非說只有具備一定審美修養的人才有遊覽權。縱使領略的程度有深有淺,但都可以達到陶冶心靈和豐富生活的目的。不過,富有審美情趣的人體驗得會更深切些。他欣賞的實際內容就可以更充實些,也更能準確地接觸到自然美的真正特徵,因而他的攬勝的收穫必然更大。他可以從審美對象得到更濃郁的興趣。他可以把自己身上原有的審美趣味、氣度、情操同存在於風景中的美兩相融和起來,達到物我難分、渾然一體的境界。這樣,他所受到的優美風景的陶冶,也就更深切。這就是說,滲進了遊客心靈深處的風景的神態,轉而提高了遊客的心靈。陶淵明有二十首《飲酒》詩,其中有一首寫到他從住處看到南山佳境。有云:“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不是特地去看山、遊山,只是因爲東籬菊放,釆菊之時,無意瞥見南山山色。這種悠然之樂,說明陶淵明的自得之趣。當然,這意趣並非僅僅從南山可得,首先因爲陶淵明胸懷淡泊,對自然美的感受高曠淳真,以致在不知不覺地一瞥之間,領會到了南山的真意趣,從而把眼前的山花山鳥和東籬之菊,與遙遙的南山意趣打成一片。說來說去,善於欣賞南山景物的陶淵明胸襟高曠是根本,南山的高曠正是爲詩人的審美情趣所濡染。金聖嘆說得很有趣:“天下妙士,必有妙眼,渠見妙景,便會將妙手寫出來。”這裡雖然說的是寫文章,但風景欣賞也基本相同。人們在審美過程中,對自然美的藝術再現,也同樣需要“寫出來”。沒有富於審美情趣的“妙手”,即使採菊東籬,分明看到南山,他也還是視而不見,不會感到悠然意遠,更不會感到此中別有天地的佳趣,難以言宣,平淡到不落一切痕跡的地步。

怎樣纔算具備風景欣賞的“妙眼”呢?這自然很不容易。問題不僅僅在於攬勝。提到高度來說,它涉及到一個人的思想、感情、文化修養、審美觀點。風景欣賞之所得,未嘗不能從某一個角度說明一個人的襟抱和意趣。我經歷的名山大川不多,思想水平和文化水平不高,不過對名山勝景卻非常愛好,同時由於我的工作是教學中國古代文藝理論,不免經常考慮到一些審美感受和文藝欣賞問題。時間久了,不免有些不成熟的看法。

這裡想只挑選三點談談。

首先,“妙眼”的培養離不開獲得有關風景的必要知識。任何名山勝景,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有其歷史土壤。孟浩然說得好:“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如果你不懂得眼前的江山勝蹟是怎樣由古而今,它經歷過怎樣一段段人事代謝,那麼,你印象中的江山,便只能是硬是被你剝去了“人事”的“江山”,你的浮想天地決不可能廣闊,當然,也更不可能讓聯想的翅膀飛翔到古代的神話、傳說和文人軼事等等妙境之中去。南京的莫愁湖,在今天也仍然是一個頗負盛名的遊覽風景區,縱使不知道莫愁民間傳說的人,也仍可以欣賞那秀麗澄碧的湖山和典雅幽靜的樓臺。不過,如果我們再能知道一些有關莫愁的民間傳說,甚至讀過六朝樂府詩中的有關歌詠,那麼我們就更可以把當前優美的莫愁湖和傳聞中在這兒住過的古代莫愁女這兩者融成一片,也許還會不由地聯想起清人彭玉麟詠莫愁湖那副對聯中的下聯:“春光二三月,鶯花合是美人魂。”這一來,湖山和人事,現實風光和歷史傳說,便融而爲一了。當遊覽西安大雁塔時,我們會因爲知道唐代杜甫等詩人曾經結伴同遊大慈恩寺,登塔賦詩,分外感到興趣。當遊覽鎮江金山法海洞時,我們會因爲看過或聽過白娘娘和法海的故事,不由產生一種好奇之感。哪怕北京圓明園已成廢墟,可是憑弔的遊人會由此而聯想到慈禧太后喪心病狂的一段造園舊事和爾後外國侵略軍毀我名勝的野蠻行徑。斷基殘礎,是歷史的見證人,也將引起遊人在面對着這個曾經是勞動人民親手創造而終於不幸被罪惡黑手摧毀的名園時,油然生髮一種惋惜和緬懷之情。

其次,“妙眼”的培養還需要悉心體會,象欣賞山水詩、山水畫那樣領略它們的境界,透過景物之形而得其神。爲此,欣賞者本人要懂得一點詩情畫意,要胸有“邱壑”。晉代畫家顧愷之強調要“以形寫神”。謝赫“六法”中首先突出“氣韻生動”,“氣韻”也還是有神。懂得了景物之神,實際也就是領會景物的自然美的品質,抓住它們各自不同的個性。同是岳陽樓,但“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欣賞任何一處風景,都需要把握它的個性,領略它們在一定時間、一定位置中的特色。我遊覽鎮江的焦山不止一次,可都是當天晚上離開,沒有欣賞過山的夜景。有這麼一次,早在我二十幾歲時,正值上元之夜,我有機會在華嚴閣住了一宿。此夜月華如水,坐在閣上,俯瞰江流,聽到驚濤拍岸;南岸有城市的星星燈火,近處有淺水平沙,一切都沐浴在清輝中。在萬籟無聲之際,從定慧寺裡傳來了瑜伽焰口的誦經聲、法器聲,隱約地飄飄蕩蕩在輕煙籠罩的茫茫江水之上和夜氣森森的山影之旁。整個的焦山更靜謐了,更幽美了。這和白天混在遊人的喧闐氣氛之中絕不相同。正如同南京舊話說的“春牛首,秋棲霞”;也正如老話所說,西湖的雷鋒宜乎“夕照”,平湖宜乎“秋月”。

領略了景物的氣象萬千,實際也就是感受到了同一類型的景物的差別之處。外形和色彩大體相同的西安的兩個古塔——大雁塔和小雁塔,前者氣魄雄偉,後者秀麗颯爽。北京頤和園的迴廊以迤邐綿長取勝,蘇州園林的迴廊則以曲折升降擅美。也正因爲特色不同,個性不同,無生命的景物經過人們的特定移情作用而具有豐富的人情,從而使攬勝者倍感親切。過去有人把雷峰塔比成“老衲”(老和尚),保俶塔比成美人。辛棄疾則更進一步把人和山的關係打成一片:“山要人來,人要山無意。”這一來,遊人之於風景真可以推襟送抱了。難怪李白在賞月飲酒時,要把月亮當成好友,舉杯相邀;蘇軾則不但癡癡問月究竟在何時出現,並且還因

爲嚮往月宮,竟然在月下婆娑起舞。

雖說風景欣賞和詩篇的誇張不同,但深入到山川景物的境界中去,對攬勝者說來卻是完全必要的。只有這樣,欣賞風景的人和欣賞對象風景,主客體之間的精神才能貫通。這樣,攬勝者不僅享受到風景之美,還感到風景待人之親。這就是鄭板橋說的:“十笏茅齋,一方天井,修竹數竿,石筍數尺,其地無多,其費亦無多也。而風雨中有聲,日中、月中有影,詩中、酒中有情,閒中、悶中有伴。非唯我愛竹石,即竹石亦愛我也。”領略到“竹石愛我”,審美情趣的修養可以說相當高了。

最後,“妙眼”的培養還在於懂得一點兒中國風景區的藝術點染,特別是園林建築的民族特色。這裡面是充滿了藝術辯證法的。沈復在《浮生六記》中有一段話就是講的這個道理:“大中見小,小中見大,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或藏或露,或淺或深,不僅在週迴曲折四字也。”“週迴曲折”是需要的。桃花源之美就在於原來洞口極狹,而舟行數十步後便“豁然開朗”。醉翁亭之美也同琅琊山的“峰迴路轉”不可分。但如果僅僅依靠曲折,還難以取勝。山水、園林、洞壑,形形色色的景物,該包含着多少層次、多少側面。而它們相互之間又都是相輔相成、互爲作用的。你的立足點在哪裡,着眼點在哪裡,這兩方面固然互有聯繫。而作爲着眼點的所在,也絕對不會只是一個孤立無依的景物。登杭州吳山極目遠眺,既可以遙覽錢塘江,也可以俯瞰西子湖。秀媚的湖與壯麗的山恰好互爲輝映。這是景物的襯托之趣。蘇州滄浪亭的風格是古拙。小山幽曠,野水迴環,臨水一帶的迭石,尤多古趣。安排在這樣園林中假山上的亭子,也只能是那樣古拙,而不應該出現象大明湖那個得軒敞明快之趣的歷下亭,更不應該出現頤和園中那一個熠熠閃光的銅亭。造園者的苦心孤詣不外是因地制宜,利用各種景物的烘托、襯映,服從於整體風格。作爲遊客,就應該體會這種苦心孤詣,不僅要從全局來欣賞,還要掌握當前景物時間和空間的千變萬化的因素。這樣,審美感受才能豐富。頤和園中包孕了一個諧趣園。諧趣園是頤和園的一個部分,但卻有其獨立性。走進偌大的頤和園,而又盤桓在自成格局的諧趣園中,這就是大中見小。杭州吳山,規模不大,然而登高攬勝,“涼秋半城樹,殘雨一湖山”,卻大有極目天舒之致。借外景去遠眺,這又可以說是小中見大。有兩句古話提到鎮江金、焦二山的特色,說金山是“寺裡山”,焦山是“山裡寺”。那麼,是不是可以說前者是“實中有虛”,後者是“虛中有實”呢?至於藏藏露露,淺淺深深,在名山勝景、園林古蹟中就更多了,人工構造的有之,天生地化的有之。歸根到底,都涉及到一個空間的藝術安排問題:有的分割開來,有的聯綴起來;有的立足處小,可是透過花牆漏窗,卻遠望無極;有的身居高曠,立足點遼闊,可是卻不妨從視野中凝眸一點。正如唐代詩人張祜曾經從潤州金陵渡遠眺,在“潮落夜江斜月裡”中,隱約看到遠在對岸的瓜洲,不可謂不悠然,然而最終突出的也只是使他神往的迷迷茫茫中的“兩三星火”。

懂得了這一個辯證法的道理,風景欣賞就可以把握全面,不至於膠着一點。既看到主要風格,也看到次要特點;取景攬勝,既從空間性着眼,也結合着時間性去領會;既看到某一景物的所長,也可能發現某一景物的不足。總而言之,胸間有了詩情畫意,有了豐富的史地知識和文藝素養,過眼的雲山和園林建築欣賞得多了,興趣培養了,心靈的陶冶深了,富於審美情趣的“妙眼”自然也就具備了。

(吳調公著《古典文論與審美鑑賞》,齊魯書社1985年版)

(本章完)

第二篇 明德篇_張岱年:人的社會責任第四篇 修身篇_南懷瑾:做仁民愛物的賢者第一篇 概覽篇_成仿吾:國學運動之我見第五篇 齊家篇_魯迅: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節選)第七篇 藝文篇_沈尹默:書法散論(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陳獨秀:寸鐵·國學第六篇 史鑑篇_呂思勉:讀舊史入手的方法第二篇 明德篇_豐子愷:殺身成仁第十篇 交流篇_嚴復:論世變之亟第六篇 史鑑篇_柳詒徵:講國學宜先講史學(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蔡尚思:國學二字之解釋第九篇 宗教篇_林同濟:道家的退隱第六篇 史鑑篇_錢穆:中國史學名著·史記(節選)第三篇 資政篇_韋政通:以力服人與以德化人第九篇 宗教篇_章太炎:佛法應務,即同老、莊第八篇 問學篇_梁啓超:治國學雜話第九篇 宗教篇_湯一介:禪師話禪宗(節選)第七篇 藝文篇_夏丏尊:文學的力量第五篇 齊家篇_南懷瑾:孝與愛第三篇 資政篇_徐復觀:德治的積極內容第八篇 問學篇_梁啓超:治國學雜話第三篇 資政篇_馮友蘭:爲政者要賞罰必信第七篇 藝文篇_朱光潛:文學的趣味(節選)第四篇 修身篇_錢遜:儉以養德第六篇 史鑑篇_梁啓超:史的目的(節選)第七篇 藝文篇_周汝昌:詩的存在(節選)第三篇 資政篇_韋政通:以力服人與以德化人第四篇 修身篇_錢遜:儉以養德第八篇 問學篇_毛子水:怎樣讀中國古書?第七篇 藝文篇_夏丏尊:文學的力量第四篇 修身篇_老舍:充實我們的學識第七篇 藝文篇_朱光潛:文學的趣味(節選)第四篇 修身篇_老舍:充實我們的學識第十篇 交流篇_嚴復:論世變之亟第四篇 修身篇_辜鴻銘:何謂文化教養(節選)第二篇 明德篇_梁啓超:私德之必要(節選)第十篇 交流篇_曹伯韓:國學與世界學術第八篇 問學篇_夏丏尊:中國的實用主義第九篇 宗教篇_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說第五篇 齊家篇_黃炎培:怎樣教我中學時期的兒女第十篇 交流篇_嚴復:論世變之亟第九篇 宗教篇_湯一介:禪師話禪宗(節選)第九篇 宗教篇_任繼愈:中國的宗教與傳統文化第八篇 問學篇_梁啓超:治國學雜話第四篇 修身篇_章太炎:今日青年之弱點第九篇 宗教篇_許地山:我們要什麼樣的宗教?第三篇 資政篇_賀麟:人心與風俗第二篇 明德篇_豐子愷:殺身成仁第七篇 藝文篇_吳調公:古典詩詞與風景欣賞第十篇 交流篇_張東蓀:現代的中國怎樣要孔子(節選)第八篇 問學篇_夏丏尊:中國的實用主義第九篇 宗教篇_許地山:我們要什麼樣的宗教?第二篇 明德篇_辜鴻銘:中國人的精神(節選)第四篇 修身篇_梁啓超:孔子之人格第四篇 修身篇_錢遜:儉以養德第二篇 明德篇_倪羲抱:愛國爲研究國學之本第九篇 宗教篇_梁漱溟:佛法大意第七篇 藝文篇_朱光潛:文學的趣味(節選)第九篇 宗教篇_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說第六篇 史鑑篇_白壽彝:《史記》所揭露的危機(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馬瀛:國學名稱之由來第四篇 修身篇_蔡元培:自制·修德第七篇 藝文篇_宗白華: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節選)第五篇 齊家篇_嚴北溟:今天還應不應該談“孝”?第八篇 問學篇_章衣萍:“不通曰通”解第四篇 修身篇_陳子展:說“忍”第七篇 藝文篇_沈尹默:書法散論(節選)第十篇 交流篇_蔡元培:東西文化結合第三篇 資政篇_吳晗:海瑞罵皇帝第八篇 問學篇_毛子水:怎樣讀中國古書?第七篇 藝文篇_朱光潛:文學的趣味(節選)第四篇 修身篇_梁啓超:孔子之人格第九篇 宗教篇_李叔同:佛教徒應有的修養第九篇 宗教篇_李叔同:佛教徒應有的修養第七篇 藝文篇_夏丏尊:文學的力量第三篇 資政篇_任繼愈:墨子尚賢第一篇 概覽篇_陳獨秀:寸鐵·國學第二篇 明德篇_梁啓超:私德之必要(節選)第八篇 問學篇_夏丏尊:中國的實用主義第八篇 問學篇_張伯苓:學行合一第三篇 資政篇_徐復觀:德治的積極內容第八篇 問學篇_章衣萍:“不通曰通”解第二篇 明德篇_倪羲抱:愛國爲研究國學之本第三篇 資政篇_葉聖陶:獨善與兼善第八篇 問學篇_馬一浮:橫渠四句教第一篇 概覽篇_許嘉璐等:甲申文化宣言第十篇 交流篇_李大釗:東西文明根本之異點第一篇 概覽篇_蔡尚思:國學二字之解釋第六篇 史鑑篇_錢穆:中國史學名著·史記(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馬瀛:國學名稱之由來第一篇 概覽篇_曹聚仁:春雷初動中之國故學(節選)第十篇 交流篇_李大釗:東西文明根本之異點第八篇 問學篇_張伯苓:學行合一第八篇 問學篇_杜維明:儒家對於學的理解(節選)第九篇 宗教篇_林同濟:道家的退隱第八篇 問學篇_馮友蘭:我的讀書經驗第六篇 史鑑篇_呂思勉:讀舊史入手的方法第八篇 問學篇_章衣萍:“不通曰通”解第一篇 概覽篇_李大釗:今與古
第二篇 明德篇_張岱年:人的社會責任第四篇 修身篇_南懷瑾:做仁民愛物的賢者第一篇 概覽篇_成仿吾:國學運動之我見第五篇 齊家篇_魯迅: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節選)第七篇 藝文篇_沈尹默:書法散論(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陳獨秀:寸鐵·國學第六篇 史鑑篇_呂思勉:讀舊史入手的方法第二篇 明德篇_豐子愷:殺身成仁第十篇 交流篇_嚴復:論世變之亟第六篇 史鑑篇_柳詒徵:講國學宜先講史學(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蔡尚思:國學二字之解釋第九篇 宗教篇_林同濟:道家的退隱第六篇 史鑑篇_錢穆:中國史學名著·史記(節選)第三篇 資政篇_韋政通:以力服人與以德化人第九篇 宗教篇_章太炎:佛法應務,即同老、莊第八篇 問學篇_梁啓超:治國學雜話第九篇 宗教篇_湯一介:禪師話禪宗(節選)第七篇 藝文篇_夏丏尊:文學的力量第五篇 齊家篇_南懷瑾:孝與愛第三篇 資政篇_徐復觀:德治的積極內容第八篇 問學篇_梁啓超:治國學雜話第三篇 資政篇_馮友蘭:爲政者要賞罰必信第七篇 藝文篇_朱光潛:文學的趣味(節選)第四篇 修身篇_錢遜:儉以養德第六篇 史鑑篇_梁啓超:史的目的(節選)第七篇 藝文篇_周汝昌:詩的存在(節選)第三篇 資政篇_韋政通:以力服人與以德化人第四篇 修身篇_錢遜:儉以養德第八篇 問學篇_毛子水:怎樣讀中國古書?第七篇 藝文篇_夏丏尊:文學的力量第四篇 修身篇_老舍:充實我們的學識第七篇 藝文篇_朱光潛:文學的趣味(節選)第四篇 修身篇_老舍:充實我們的學識第十篇 交流篇_嚴復:論世變之亟第四篇 修身篇_辜鴻銘:何謂文化教養(節選)第二篇 明德篇_梁啓超:私德之必要(節選)第十篇 交流篇_曹伯韓:國學與世界學術第八篇 問學篇_夏丏尊:中國的實用主義第九篇 宗教篇_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說第五篇 齊家篇_黃炎培:怎樣教我中學時期的兒女第十篇 交流篇_嚴復:論世變之亟第九篇 宗教篇_湯一介:禪師話禪宗(節選)第九篇 宗教篇_任繼愈:中國的宗教與傳統文化第八篇 問學篇_梁啓超:治國學雜話第四篇 修身篇_章太炎:今日青年之弱點第九篇 宗教篇_許地山:我們要什麼樣的宗教?第三篇 資政篇_賀麟:人心與風俗第二篇 明德篇_豐子愷:殺身成仁第七篇 藝文篇_吳調公:古典詩詞與風景欣賞第十篇 交流篇_張東蓀:現代的中國怎樣要孔子(節選)第八篇 問學篇_夏丏尊:中國的實用主義第九篇 宗教篇_許地山:我們要什麼樣的宗教?第二篇 明德篇_辜鴻銘:中國人的精神(節選)第四篇 修身篇_梁啓超:孔子之人格第四篇 修身篇_錢遜:儉以養德第二篇 明德篇_倪羲抱:愛國爲研究國學之本第九篇 宗教篇_梁漱溟:佛法大意第七篇 藝文篇_朱光潛:文學的趣味(節選)第九篇 宗教篇_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說第六篇 史鑑篇_白壽彝:《史記》所揭露的危機(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馬瀛:國學名稱之由來第四篇 修身篇_蔡元培:自制·修德第七篇 藝文篇_宗白華: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節選)第五篇 齊家篇_嚴北溟:今天還應不應該談“孝”?第八篇 問學篇_章衣萍:“不通曰通”解第四篇 修身篇_陳子展:說“忍”第七篇 藝文篇_沈尹默:書法散論(節選)第十篇 交流篇_蔡元培:東西文化結合第三篇 資政篇_吳晗:海瑞罵皇帝第八篇 問學篇_毛子水:怎樣讀中國古書?第七篇 藝文篇_朱光潛:文學的趣味(節選)第四篇 修身篇_梁啓超:孔子之人格第九篇 宗教篇_李叔同:佛教徒應有的修養第九篇 宗教篇_李叔同:佛教徒應有的修養第七篇 藝文篇_夏丏尊:文學的力量第三篇 資政篇_任繼愈:墨子尚賢第一篇 概覽篇_陳獨秀:寸鐵·國學第二篇 明德篇_梁啓超:私德之必要(節選)第八篇 問學篇_夏丏尊:中國的實用主義第八篇 問學篇_張伯苓:學行合一第三篇 資政篇_徐復觀:德治的積極內容第八篇 問學篇_章衣萍:“不通曰通”解第二篇 明德篇_倪羲抱:愛國爲研究國學之本第三篇 資政篇_葉聖陶:獨善與兼善第八篇 問學篇_馬一浮:橫渠四句教第一篇 概覽篇_許嘉璐等:甲申文化宣言第十篇 交流篇_李大釗:東西文明根本之異點第一篇 概覽篇_蔡尚思:國學二字之解釋第六篇 史鑑篇_錢穆:中國史學名著·史記(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馬瀛:國學名稱之由來第一篇 概覽篇_曹聚仁:春雷初動中之國故學(節選)第十篇 交流篇_李大釗:東西文明根本之異點第八篇 問學篇_張伯苓:學行合一第八篇 問學篇_杜維明:儒家對於學的理解(節選)第九篇 宗教篇_林同濟:道家的退隱第八篇 問學篇_馮友蘭:我的讀書經驗第六篇 史鑑篇_呂思勉:讀舊史入手的方法第八篇 問學篇_章衣萍:“不通曰通”解第一篇 概覽篇_李大釗:今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