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資政篇_任繼愈:墨子尚賢

任繼愈:墨子尚賢

所謂的“賢士”就是具有墨子或墨家的道德標準的人。賢士的標準,《尚賢下》說:“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

墨子在《魯問》篇中說:“國家昏亂,則語之尚賢、尚同。”意思是說國家政治昏暗紛亂之際,就向國君宣傳“尚賢”、“尚同”的重要意義。《尚賢》、《尚同》篇是墨子爭取改善小私有者社會地位的綱領。

墨子在《尚賢》中提出任用、選擇賢士的一系列綱領性意見。春秋末期,世襲貴族宗法制度的基礎已經開始動搖,當時各諸侯國政局動盪,政治昏暗,世襲貴族爲了挽救自己的滅亡的命運,開始招納人才。而當時的手工業者、小私有者,由於生產的發展,在經濟上逐漸取得更多的獨立地位。他們獲得的自由越多,生產積極性也越高。這一變化,在墨子的時代,就是“士”的地位提高,“士”的階層擴大,要求過問政治。這就是“尚賢”說產生的客觀原因。

在春秋初期、中期,世襲貴族的統治佔主要地位的時候,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建築在宗族血緣關係上,君臣的關係、大夫家臣和人民的關係,是宗族血緣關係的擴大。富者與貴者是統一的,貧者與賤者也是統一的。富貴與貧賤的身份幾乎生來就是決定了的、不可改變的。因此,這時期不發生“尊賢”或“尚賢”的問題,只有“親親”的問題。所謂“周道親親”,其實就是用宗族關係作爲人與人之間聯繫的紐帶。

孔子時代已提出了“舉賢才”的主張。當時,世襲貴族爲了加強他們的統治,需要找一些幹練的、有能力統治人民的人物。最初選拔的“賢才”絕大多數是從沒落的、失勢的、被壓抑的世襲貴族中間選拔。到春秋末期,開始真正選拔那些非世襲貴族出身的“賢才”

。根據書傳記載,當時,孔子的弟子,真正出身於貴族的只有兩人。墨子的弟子,從他們從事手工業的技能和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來看,絕大多數應當是出身於勞動者階層的。墨子一再提出:“農與工肆之人”,只要他賢能有才,也可以參加政治。這種思想和要求,並不是他的空想,而是在當時的客觀情況下有了實現的可能才提出的。

墨子提出“尚賢”的主張,在當時對於世襲貴族的特權,在客觀上起着瓦解的作用。墨子說,“欲國家之富、人民之衆、刑政之治”,只有“尚賢”。“尚賢”是爲政之本,他認爲要使國家得治,首先在於網羅賢才:

國有賢良之士衆,則國家之治厚;賢良之士寡,則國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務,將在於衆(“衆”是加多、聚集的意思)賢而已。(《尚賢上》)

墨子並且主張用提高賢士的物質待遇和社會地位來招納天下的賢士,使他們有參與政權的機會。他提出爲賢士尋找政治出路的主張,具體地說,就是爲那些部分反映小生產者、小私有者的利益的“士”開闢政治道路。

所謂的“賢士”就是具有墨子或墨家的道德標準的人。賢士的標準,《尚賢下》說:“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也就是那些“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尚賢上》)具有墨家政治觀點的有學識的知識分子。

墨子不但提出賢士的標準,而且提出選拔賢士的具體辦法。這在當時,對於世襲貴族制度是一種相當激烈的改革性的見解,因爲他的選拔賢士的主張是針對西周幾百年的舊習慣、舊制度提出的,是爲那些素無社會地位的“農與工肆之人”出身的知識分子爭取參與政治活動的。墨子假借古代聖王的名義,宣傳他的任賢使能的主張,他說:

故古者

聖王甚尊尚賢而任使能,不黨父兄,不偏富貴,不嬖[bi必]顏色,賢者舉而上之,富而貴之,以爲官長;不肖者抑而廢之,貧而賤之,以爲徒役。(《尚賢中》)

墨子在這裡正式提出改革世襲貴族制度的要求,只有對“賢者”,纔可以“富而貴之”,只有對“不肖者”,纔可以“貧而賤之”。賢者爲官長,不賢者爲徒役。而在過去,只有富貴者才能任官長,貧賤者只能當徒役。

在墨子的“尚賢”主張中,還提出初步的法治思想,給後來的法家韓非一派準備了思想條件。他說:

聖人聽其言,跡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此謂事能。故可使治國者,使治國;可使長官者,使長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尚賢中》)

墨子已把尚賢使能的範圍擴大,哪怕是貧且賤者,只要他是賢士,墨子就認爲他有資格去做官。賢士所做的官可以小到“治邑”,大到“治國”。他以堅決的、嚴格的態度提出:

不義不富,不義不貴,不義不親,不義不近。

古者聖王之爲政,列德而尚賢,雖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

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勞殿賞,量功而分祿。故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以上引文均見《尚賢上》)

正如以上所講過的,墨家主要代表當時逐漸擡頭的小私有者的利益和希望。他們要求在社會的大變動中獲得政治參與權,取得一些政治地位,以保護他們自己的經濟利益。墨子認爲只有像墨家所承認的那些賢者當了“治國”、“治邑”的官長以後,才能實現他們的政治理想,解除天下的公患,使得“飢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亂者得治”。

(任繼愈著《墨子與墨家》,商務印書館1998年版)

(本章完)

第四篇 修身篇_梁啓超:孔子之人格第十篇 交流篇_蔡元培:東西文化結合第十篇 交流篇_陳獨秀: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第七篇 藝文篇_沈尹默:書法散論(節選)第九篇 宗教篇_林同濟:道家的退隱第十篇 交流篇_張東蓀:現代的中國怎樣要孔子(節選)第四篇 修身篇_章太炎:今日青年之弱點第二篇 明德篇_張岱年:人的社會責任第六篇 史鑑篇_呂思勉:讀舊史入手的方法第五篇 齊家篇_魯迅: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節選)第十篇 交流篇_魯迅:看鏡有感第一篇 概覽篇_任繼愈等:21世紀的中國:國學和我們在一起第五篇 齊家篇_嚴北溟:今天還應不應該談“孝”?第七篇 藝文篇_周汝昌:詩的存在(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張岱年:說“國學”第九篇 宗教篇_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說第九篇 宗教篇_梁漱溟:佛法大意第三篇 資政篇_徐復觀:德治的積極內容第六篇 史鑑篇_胡繩:以史爲鑑 愛我中華第八篇 問學篇_毛子水:怎樣讀中國古書?第九篇 宗教篇_胡適:儒教第一篇 概覽篇_袁行霈:國學究竟有什麼用?第二篇 明德篇_梁漱溟:道德爲人生藝術第六篇 史鑑篇_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自序第三篇 資政篇_吳晗:海瑞罵皇帝第八篇 問學篇_唐君毅:說讀書之重要第八篇 問學篇_張伯苓:學行合一第一篇 概覽篇_曹聚仁:春雷初動中之國故學(節選)第四篇 修身篇_章太炎:今日青年之弱點第一篇 概覽篇_任繼愈等:21世紀的中國:國學和我們在一起第二篇 明德篇_朱自清:論誠意第六篇 史鑑篇_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自序第二篇 明德篇_梁漱溟:道德爲人生藝術第九篇 宗教篇_許地山:我們要什麼樣的宗教?第二篇 明德篇_任繼愈:中國傳統道德的繼承問題第七篇 藝文篇_夏丏尊:文學的力量第四篇 修身篇_梁啓超:孔子之人格第三篇 資政篇_馮友蘭:爲政者要賞罰必信第九篇 宗教篇_胡適:儒教第六篇 史鑑篇_梁啓超:史的目的(節選)第六篇 史鑑篇_周谷城:歷史與現實第八篇 問學篇_馬一浮:橫渠四句教第八篇 問學篇_杜維明:儒家對於學的理解(節選)第七篇 藝文篇_王國維:人間詞話(節選)第七篇 藝文篇_陳子莊:中國繪畫與哲學第十篇 交流篇_張東蓀:現代的中國怎樣要孔子(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袁行霈:國學究竟有什麼用?第四篇 修身篇_南懷瑾:做仁民愛物的賢者第二篇 明德篇_任繼愈:中國傳統道德的繼承問題第七篇 藝文篇_吳調公:古典詩詞與風景欣賞第五篇 齊家篇_南懷瑾:孝與愛第一篇 概覽篇_曹聚仁:春雷初動中之國故學(節選)第六篇 史鑑篇_梁啓超:史的目的(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陳獨秀:寸鐵·國學第一篇 概覽篇_成仿吾:國學運動之我見第一篇 概覽篇_馬瀛:國學名稱之由來第一篇 概覽篇_馬瀛:國學名稱之由來第十篇 交流篇_蔡元培:東西文化結合第四篇 修身篇_梁啓超:孔子之人格第三篇 資政篇_賀麟:人心與風俗第二篇 明德篇_梁漱溟:道德爲人生藝術第五篇 齊家篇_黃炎培:怎樣教我中學時期的兒女第三篇 資政篇_韋政通:以力服人與以德化人第二篇 明德篇_張岱年:人的社會責任第二篇 明德篇_吳晗:談骨氣第十篇 交流篇_嚴復:論世變之亟第九篇 宗教篇_任繼愈:中國的宗教與傳統文化第八篇 問學篇_張伯苓:學行合一第九篇 宗教篇_胡適:儒教第七篇 藝文篇_宗白華: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節選)第二篇 明德篇_梁啓超:私德之必要(節選)第二篇 明德篇_倪羲抱:愛國爲研究國學之本第九篇 宗教篇_任繼愈:中國的宗教與傳統文化第二篇 明德篇_鄧拓:交友待客之道第二篇 明德篇_鄧拓:交友待客之道第六篇 史鑑篇_柳詒徵:講國學宜先講史學(節選)第九篇 宗教篇_湯一介:禪師話禪宗(節選)第五篇 齊家篇_林語堂:中國人的家族理想(節選)第四篇 修身篇_辜鴻銘:何謂文化教養(節選)第三篇 資政篇_朱自清:不做自家人的好官第六篇 史鑑篇_胡繩:以史爲鑑 愛我中華第五篇 齊家篇_胡適:我的兒子第五篇 齊家篇_陳鶴琴:怎樣做父母第一篇 概覽篇_蔡尚思:國學二字之解釋第二篇 明德篇_朱自清:論誠意第三篇 資政篇_葉聖陶:獨善與兼善第十篇 交流篇_李大釗:東西文明根本之異點第十篇 交流篇_李大釗:東西文明根本之異點第六篇 史鑑篇_胡繩:以史爲鑑 愛我中華第二篇 明德篇_任繼愈:中國傳統道德的繼承問題第八篇 問學篇_張伯苓:學行合一第二篇 明德篇_張岱年:人的社會責任第六篇 史鑑篇_柳詒徵:講國學宜先講史學(節選)第八篇 問學篇_張伯苓:學行合一第四篇 修身篇_梁啓超:孔子之人格第九篇 宗教篇_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說第三篇 資政篇_葉聖陶:獨善與兼善第八篇 問學篇_馮友蘭:我的讀書經驗第四篇 修身篇_辜鴻銘:何謂文化教養(節選)
第四篇 修身篇_梁啓超:孔子之人格第十篇 交流篇_蔡元培:東西文化結合第十篇 交流篇_陳獨秀: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第七篇 藝文篇_沈尹默:書法散論(節選)第九篇 宗教篇_林同濟:道家的退隱第十篇 交流篇_張東蓀:現代的中國怎樣要孔子(節選)第四篇 修身篇_章太炎:今日青年之弱點第二篇 明德篇_張岱年:人的社會責任第六篇 史鑑篇_呂思勉:讀舊史入手的方法第五篇 齊家篇_魯迅: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節選)第十篇 交流篇_魯迅:看鏡有感第一篇 概覽篇_任繼愈等:21世紀的中國:國學和我們在一起第五篇 齊家篇_嚴北溟:今天還應不應該談“孝”?第七篇 藝文篇_周汝昌:詩的存在(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張岱年:說“國學”第九篇 宗教篇_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說第九篇 宗教篇_梁漱溟:佛法大意第三篇 資政篇_徐復觀:德治的積極內容第六篇 史鑑篇_胡繩:以史爲鑑 愛我中華第八篇 問學篇_毛子水:怎樣讀中國古書?第九篇 宗教篇_胡適:儒教第一篇 概覽篇_袁行霈:國學究竟有什麼用?第二篇 明德篇_梁漱溟:道德爲人生藝術第六篇 史鑑篇_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自序第三篇 資政篇_吳晗:海瑞罵皇帝第八篇 問學篇_唐君毅:說讀書之重要第八篇 問學篇_張伯苓:學行合一第一篇 概覽篇_曹聚仁:春雷初動中之國故學(節選)第四篇 修身篇_章太炎:今日青年之弱點第一篇 概覽篇_任繼愈等:21世紀的中國:國學和我們在一起第二篇 明德篇_朱自清:論誠意第六篇 史鑑篇_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自序第二篇 明德篇_梁漱溟:道德爲人生藝術第九篇 宗教篇_許地山:我們要什麼樣的宗教?第二篇 明德篇_任繼愈:中國傳統道德的繼承問題第七篇 藝文篇_夏丏尊:文學的力量第四篇 修身篇_梁啓超:孔子之人格第三篇 資政篇_馮友蘭:爲政者要賞罰必信第九篇 宗教篇_胡適:儒教第六篇 史鑑篇_梁啓超:史的目的(節選)第六篇 史鑑篇_周谷城:歷史與現實第八篇 問學篇_馬一浮:橫渠四句教第八篇 問學篇_杜維明:儒家對於學的理解(節選)第七篇 藝文篇_王國維:人間詞話(節選)第七篇 藝文篇_陳子莊:中國繪畫與哲學第十篇 交流篇_張東蓀:現代的中國怎樣要孔子(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袁行霈:國學究竟有什麼用?第四篇 修身篇_南懷瑾:做仁民愛物的賢者第二篇 明德篇_任繼愈:中國傳統道德的繼承問題第七篇 藝文篇_吳調公:古典詩詞與風景欣賞第五篇 齊家篇_南懷瑾:孝與愛第一篇 概覽篇_曹聚仁:春雷初動中之國故學(節選)第六篇 史鑑篇_梁啓超:史的目的(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陳獨秀:寸鐵·國學第一篇 概覽篇_成仿吾:國學運動之我見第一篇 概覽篇_馬瀛:國學名稱之由來第一篇 概覽篇_馬瀛:國學名稱之由來第十篇 交流篇_蔡元培:東西文化結合第四篇 修身篇_梁啓超:孔子之人格第三篇 資政篇_賀麟:人心與風俗第二篇 明德篇_梁漱溟:道德爲人生藝術第五篇 齊家篇_黃炎培:怎樣教我中學時期的兒女第三篇 資政篇_韋政通:以力服人與以德化人第二篇 明德篇_張岱年:人的社會責任第二篇 明德篇_吳晗:談骨氣第十篇 交流篇_嚴復:論世變之亟第九篇 宗教篇_任繼愈:中國的宗教與傳統文化第八篇 問學篇_張伯苓:學行合一第九篇 宗教篇_胡適:儒教第七篇 藝文篇_宗白華: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節選)第二篇 明德篇_梁啓超:私德之必要(節選)第二篇 明德篇_倪羲抱:愛國爲研究國學之本第九篇 宗教篇_任繼愈:中國的宗教與傳統文化第二篇 明德篇_鄧拓:交友待客之道第二篇 明德篇_鄧拓:交友待客之道第六篇 史鑑篇_柳詒徵:講國學宜先講史學(節選)第九篇 宗教篇_湯一介:禪師話禪宗(節選)第五篇 齊家篇_林語堂:中國人的家族理想(節選)第四篇 修身篇_辜鴻銘:何謂文化教養(節選)第三篇 資政篇_朱自清:不做自家人的好官第六篇 史鑑篇_胡繩:以史爲鑑 愛我中華第五篇 齊家篇_胡適:我的兒子第五篇 齊家篇_陳鶴琴:怎樣做父母第一篇 概覽篇_蔡尚思:國學二字之解釋第二篇 明德篇_朱自清:論誠意第三篇 資政篇_葉聖陶:獨善與兼善第十篇 交流篇_李大釗:東西文明根本之異點第十篇 交流篇_李大釗:東西文明根本之異點第六篇 史鑑篇_胡繩:以史爲鑑 愛我中華第二篇 明德篇_任繼愈:中國傳統道德的繼承問題第八篇 問學篇_張伯苓:學行合一第二篇 明德篇_張岱年:人的社會責任第六篇 史鑑篇_柳詒徵:講國學宜先講史學(節選)第八篇 問學篇_張伯苓:學行合一第四篇 修身篇_梁啓超:孔子之人格第九篇 宗教篇_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說第三篇 資政篇_葉聖陶:獨善與兼善第八篇 問學篇_馮友蘭:我的讀書經驗第四篇 修身篇_辜鴻銘:何謂文化教養(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