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 記

當我用兩個多月的時間完成這部小說的初稿時,有一種完成了一件偉大歷史使命的如釋重負的感覺,但我心裡卻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打算寫這部小說的強烈願望,是產生在我退居二線以後。

我是解放初期出生的,那叫“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從小開始受到的就是革命理想的教育,階級鬥爭的薰陶,革命英雄人物的感染,感受到的是生活的幸福,經濟的發展,祖國的變遷,社會的進步。

記得小時候,我對舊社會的好奇心使我不止一次地問過我的祖母:舊社會到底是什麼樣子?真的是暗無天日嗎?像這樣的問題現在想起來幼稚而可笑。政治家、歷史學家、學者們的回答是有理論的,是肯定的。可像我的祖母,大字不識一個還纏着小腳的普通老太婆,是講不出富有哲理的、深刻的道理來,她也不可能懂得什麼階級、階級鬥爭,什麼上層建築、經濟基礎,等等。

她出生於清朝末年,經歷了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個朝代,她熟悉人世間的喜怒哀樂,在她的腦海裡裝滿了人世間的各種見聞和傳說。每當我問起上述問題時,她娓娓道來的是她的那些具體、實在的豐富閱歷和親身感受,既有快樂的,又有痛苦的,還有刻骨銘心、難以忘卻的。那些飽含心酸而又悲喜交織的平凡故事,在我幼小的心靈裡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我慢慢地長大了,她卻離開了這個人間,她活了92歲。我試圖用一根線把她留給我的故事穿起來,當作一種精神財富保存下來,留給後人、後代。也許它能帶來一點思考、一分懷念、一種情思,給人們以人生的啓迪,那我就感到滿足了。無奈本人閱歷淺薄、知識貧乏,第一學歷僅僅是個初中生,是個文學門外漢,所思所想表達不出什麼深度,所以本書只好平鋪直敘,用心道來。

我的祖母給我講述最多的,就是家鄉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的事情,我的老家在湖北省谷城縣石花鎮,這是一個不大的鎮子,街坊鄰居都是貧苦老百姓或手工業者。

隔壁有一家李姓藥鋪,1947年夏,李家從均縣弄來一個被俘的新四軍女戰士,說是從某土匪頭子手裡買來的。這個女戰士長得很標緻,圓圓的臉,白白的皮膚,大約二十多歲,李老先生想娶她爲妾,儘管當時李老先生已有了大老婆、小老婆。這個女戰士求救於我的姑姑,我的姑姑去看她時,她一臉愁容,滿臉淚水。我姑姑是個善良的人,見她可憐,挺同情她的,就勸說李老先生認她當乾女兒算了,街坊鄰居們都很熟悉,面子上說不過去,李老先生也就答應了。女戰士表現得非常乖巧、機靈,當場喊“爹”,從此以後對李老先生很好,無微不至地照顧他。而她從此也與我的姑姑,我的親戚們密切來往起來。

事情並未到此結束,這位女戰士名叫夏雲鳳,是新四軍的一名醫療隊長,某團團長的妻子。過了一段時間,她就開始動員人們進行地下組織活動,鄰居親戚們受她的影響,也開始議論起時事政治來了,從此大家的思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老人們講述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夏雲鳳通過某種渠道,搞到了當時國民黨石花駐軍的軍事情報,急需送到土關埡去。土關埡當時已被解放軍佔領,正準備按中原野戰軍的指令東進石花,去參加襄陽戰役。而石花是大軍東進途中的一顆“釘子”,不拔掉它,部隊不能及時到達指定區域,勢必影響整個襄陽戰役的進程。

所以這份情報非常重要,十萬火急。我的姑父自告奮勇,我的父親也躍躍欲試,最後確定由我的姑父前往,他把情報藏在菸袋裡,途經國民黨哨卡盤查時,敵人搜查的很仔細,連鞋子都要脫下來檢查。我的姑父急中生智,把菸袋丟在地上,任憑敵人在他身上搜查,檢查完畢放行時,他順手撿起地上的菸袋從容離去。終於將情報送到了解放軍手裡。

解放軍得到送來的情報,很快就解放了石花鎮。那是1948年的7月,部隊來到石花,出現了令人驚喜的一幕。夏雲鳳的丈夫已升爲某師師長,他知道夏雲鳳還活着,並且是她派人送來的情報,就專程趕到石花。夫妻相逢,相擁而泣。一切雲開霧散,李老先生也成了救命恩人。夏雲鳳臨走時,欲帶幾個年輕人去參加解放軍,我的父親是獨兒子,我的祖母不願意他遠走高飛,沒有走成,倒是我的表叔熊家二兒子跟隨大軍南下了。

歲月悠悠,歷史上的人物早已淡忘,但夏雲鳳這個新四軍女戰士在石花近一年的活動,帶給我們家族的是精神上的解放、政治上的進步、思想上的飛越,其實人類歷史的變遷都是由這些平凡的、真實的事情而慢慢堆積產生的,它由此帶來的還不僅僅是我們祖上三兄妹及其後代的變化,而且一直影響了葉、熊、李家的好幾代人,至今印象深刻,令人難忘。

本書以歷史上真實發生的葉家失火開始,導使葉氏三兄妹之間產生了隔閡,後來又影響到後代相互之間的關係。我的二姑奶奶嫁給了熊家,現實中的熊家老大是個善良樸實有文化知識的青年,他後來瞧不起我母親也是因文化差異而定,我的母親沒有上過一天學,在他家裡當了好幾年的童養媳,後與我的父親自由戀愛而結婚成家。後來熊家老大也走上了革命道路。我的大姑奶奶嫁給了李家,李家的老大是石花電報局的局長,敵人軍事情報的泄露與他有無關係現在已無從考證,不得而知。但他過去確實是康澤手下的一個重要人物,新中國成立前夕上峰命他前往重慶,逃往臺灣。後因解放軍進軍神速,待他攜妻拖兒趕到四川達縣地區時,四川、重慶已經解放,他終於沒有走成。留在當地爲新中國的郵電事業奮鬥了一輩子,直至去世。

我的父親雖然沒有去參軍,但從那時起就走上了革命道路,參加過糧食採購隊,給部隊當嚮導,冒着生命危險送郵件等活動,後來一直從事郵電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四十年。退休時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頒發的金質獎章,幾個子女人各有志,事業有成,至今仍奮鬥在各條戰線上。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在石花國民黨駐軍中,有不少原來是張學良將軍屬下的東北軍軍人,有的人還參加了共產黨,本書中的陳清華的原型就是國民黨駐石花汽車隊的隊長王義,此人會武功,在夏雲鳳的影響下參加了地下鬥爭,後在敵我反覆爭奪石花的拉鋸戰中不幸被俘,敵人在槍斃他時,懼怕他武功,竟用鐵絲穿透他的腳骨,他從容地走上刑場,爲新中國的解放流盡了最後一滴血。遺憾的是,就是這樣的英雄,在史冊上沒有記載。還有國民黨東北軍中校吳英林,參加抗戰八年,戰功顯著。後因不願打內戰,1944年就轉業到地方,參加過解放初期糧食採購隊的工作。新中國成立後卻被定爲歷史反革命,判刑五年。他拿出解放軍關於國民黨抗戰將士處理的政策公告,據理力爭,也毫無結果,只好去勞改農場改造,這一去就是十年。

夏雲風后來隨部隊去了武漢,跟隨大軍南下,參加了衡寶戰役,後又回師新疆,她們這一代人與石花鎮的人們在特殊的歲月裡結下了特殊的感情。我的拙文第二部、第三部也已經完成,講述了她們轉戰南北的傳奇故事,後續部分更精采,更爲動人。

書中其他人物大多有生活原型,不一一列舉,書中真實的商號、店鋪只褒不貶,用意是揚名,恢復歷史本來的面目,我想不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書中人物的名字、職務等,純屬虛構,切不可對號入座。若偶有同名或雷同,也純屬巧合,敬請諒解。

戰爭的風雲已經散盡,激情燃燒的歲月已經模糊,但歷史留給我們的是一個新中國的建立,而新中國的建立帶給我們的是,一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祖國的今天已十分強大,已不能與六十年前同日而語。但吾輩不能忘記歷史,就像我們不能忘記自己是炎黃子孫、是黃色人種一樣。正值建國六十週年,我要把這本書獻給祖國,獻給那些爲祖國解放,爲民族奮鬥的先輩們,歷史不會忘記你們,你們的故事應該永恆。

最後,我還要向那些曾爲本書提供過素材、資料,提供過幫助和支持的親戚朋友們、同事們表示誠摯的謝意!

二○○九年五月七日初稿於襄陽夫人城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二日完稿於襄陽古城牆下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六)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一)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一)第二十五章 桂東剿匪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九)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三)第三十二章 夢泊古鎮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二)第三十一章 高平遇襲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四)第二十二章 哥倆相認第三十五章 歸鴉啼月(二)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九)第七章 智鬥(三)第十六章 新生(二)第十六章 新生(一)第二十五章 桂東剿匪第七章 智鬥(二)第九章 青水石板 (二)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二)第六章 初試鋒芒(三)第三章 營救(二)第六章 初試鋒芒(三)第二章 喋血蒼峪(三)第七章 智鬥(四)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三)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四)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三)第二十二章 哥倆相認第九章 青水石板 (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一)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三)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三)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一)第五章 熊家兄弟(一)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五)第十四章 神路(四)第九章 青水石板 (二)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一)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一)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三)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第一章 楔子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一)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二)第三章 營救(一)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三)第十章 反目(二)第十五章 考驗(二)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五)第七章 智鬥(三)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二)第十四章 神路(四)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一)第十六章 新生(一)第六章 初試鋒芒(三)第五章 熊家兄弟(二)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三)第十五章 考驗(三)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二)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三章 營救(二)第八章 送信(三)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四)第二十五章 桂東剿匪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三)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四)第六章 初試鋒芒(三)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二)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十六章 新生(一)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五)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第四章 逼婚(三)第三十一章 高平遇襲第十五章 考驗(二)第七章 智鬥(三)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二)第六章 初試鋒芒(三)第十章 反目(一)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四)第十五章 考驗(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一)第三章 營救(一)第三十一章 高平遇襲第二十七章 天山雪蓮第五章 熊家兄弟(一)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一)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二)第八章 送信(一)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三)
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六)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一)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一)第二十五章 桂東剿匪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九)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三)第三十二章 夢泊古鎮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二)第三十一章 高平遇襲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四)第二十二章 哥倆相認第三十五章 歸鴉啼月(二)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九)第七章 智鬥(三)第十六章 新生(二)第十六章 新生(一)第二十五章 桂東剿匪第七章 智鬥(二)第九章 青水石板 (二)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二)第六章 初試鋒芒(三)第三章 營救(二)第六章 初試鋒芒(三)第二章 喋血蒼峪(三)第七章 智鬥(四)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三)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四)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三)第二十二章 哥倆相認第九章 青水石板 (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一)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三)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三)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一)第五章 熊家兄弟(一)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五)第十四章 神路(四)第九章 青水石板 (二)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一)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一)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三)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第一章 楔子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一)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二)第三章 營救(一)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三)第十章 反目(二)第十五章 考驗(二)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五)第七章 智鬥(三)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二)第十四章 神路(四)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一)第十六章 新生(一)第六章 初試鋒芒(三)第五章 熊家兄弟(二)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三)第十五章 考驗(三)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二)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三章 營救(二)第八章 送信(三)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四)第二十五章 桂東剿匪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三)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四)第六章 初試鋒芒(三)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二)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十六章 新生(一)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五)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第四章 逼婚(三)第三十一章 高平遇襲第十五章 考驗(二)第七章 智鬥(三)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二)第六章 初試鋒芒(三)第十章 反目(一)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四)第十五章 考驗(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一)第三章 營救(一)第三十一章 高平遇襲第二十七章 天山雪蓮第五章 熊家兄弟(一)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一)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二)第八章 送信(一)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