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金鑾殿上一根筋

於是朱圭把事情的前因後果說了一遍,乾隆甚是震驚,也有些不相信,於是,朱圭道:考生張書勳就在殿外等候,聖上若是不相信,可以召進來親自詢問,便知真假。

乾隆聽說人就在外面恭候,於是下諭宣進來問話,一名太監出來傳旨,來到張書勳跟前,說道:聖上宣你進去,說話小心點。

張書勳聽說聖上宣自己覲見,整一整衣冠,隨太監進了大殿,跪在地上,朗聲說道:學生張書勳參見聖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乾隆一擡手,說道:平身。

張書勳起身站立,乾隆問道:張書勳,你是哪裡人士?

張書勳答道:學生祖籍蘇州,客居揚州。

乾隆又問道:你是哪一年中的舉人?是否入仕?

張書勳道:回聖上,學生是上一科中舉,尚未入仕。

乾隆又問道:目前以何爲生?

張書勳道:家中尚有薄田。

乾隆一笑道:很好很好。

張書勳道:學生自幼苦讀詩書,就是希望有一天可以報效朝廷,爲國爲民國。

乾隆褒獎了一番,說道:甚好,甚好。又問道:你說你的考卷被人調換,可有憑證?

張書勳道:學生自己做過的試題,都還記得,只要一一覈對便知。

一旁的理親王說道:試卷早已經公之於衆,你便記得又有何奇怪?

張書勳道:可以找出原卷,比對筆跡,也可知曉。

理親王道:誰知不是你模仿出來的?

張書勳又道:學生考完之後,把寫好的策論又默寫了一遍,那篇策論現如今就在一位方靜手裡,可以讓人取來比對,若有一字差池,學生願受責罰。

於是,命人前去取來,可回來的答覆卻是:底稿遺失。

就在這時,尹壯圖突然闖進來,他口中說道:學生可以爲張書勳作證,當時張書勳當着衆人的面默誦了一遍,我就在現場,張書勳所言非虛。

尹壯圖的突然闖入,可是激怒了理親王,他呵斥着要把尹壯圖處死,還是乾隆最後制止。

乾隆看尹壯圖相貌堂堂,就有了幾分喜歡,於是問了他一些問題,尹壯圖對答如流,心中愈發喜歡。

理親王在一旁說道:難道就不是你們事先串通好的嗎?

的確,口說無憑,誰是誰非,還不好斷定。

乾隆思索一下,說道:既然如此,去把試卷取來,朕要親自過目。

不多時,派去的人把試卷呈上,卷首上寫着吳泌的名字,貫籍,乾隆左看右看,看不出有什麼異常,又轉給其他人傳看,確實看不出異樣。

乾隆不由得說道:怪哉怪哉,一份試卷,兩位考生,其中必有一假。

這時吳泌也被帶了上來,這吳泌雖然油腔滑調,其實腦瓜很聰明,只是不務正業罷了,他早就把張書勳的試卷背了個滾瓜亂熟,那些試題策論也早就有人給他講解了一遍,所以,吳泌一樣倒背如流。

乾隆問道:朕看了這篇策論,《民爲貴》,出自《孟子》,乃是必考科目,已經沒有什麼新意了。朕想知道,最後那一句:願天下人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難道現如今到處飢寒遍野嗎?

吳泌搶着說道:回皇上,學生愚昧,皇上一番話,令學生茅塞頓開,無比汗顏,我天朝上國,盛世繁華,人心安定,是學生見識淺薄,猶如井底之蛙,皇上聖明,學生甘願受罰。

乾隆道:說得好,你既已知錯,朕赦你無罪。

一旁的張書勳道:回皇上,吳沁曲意妄解,並非我之本意。

乾隆道:你有話要說?

張書勳道:吳沁曲意妄解,學生以爲,僅有一塊賴以生存的土地和一處抵擋風雨的房子只是最根本的需求,如果這一切可以被以各種理由隨意佔用,那就不是真真正正的擁有。

乾隆問道:此話何解?

張書勳道:學生沿路耳聞目睹,只見百姓的土地房屋被以各種理由強行徵用,這不是真真正正的擁有。

乾隆立時臉色一變,朱圭也是心頭一沉,一些正直的大臣也在心裡爲張書勳捏一把汗。

乾隆哪裡聽過如此逆耳的話,強忍怒氣,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也是聖人之言,應作何解呀?怎麼能說是強行徵用?

張書勳不管不顧,道:孟子曰,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雖無數人曾爲此做解,但大多都是半抱琵琶猶遮面,不能盡說其中之意。

乾隆一拍龍案,道:豈有此理。

朱圭趕忙說道:皇上息怒,張書勳只是一個學子,曲解聖人之意,還望聖上恕罪。

一些大臣也一起爲張書勳求情,乾隆雖心中不悅,卻故作大度,說道:張書勳,吳沁,朕念你等只是一介學生,曲解聖意,情有可原,聽說外間都在傳頌這一篇《民爲貴》,誤導民心,內容上已是錯誤,爲了消除影響,朕要你們合力寫一篇檢討書,準你二人一同參加殿試,再分高下。

一旁的吳沁山呼萬歲,張書勳卻把脖子一仰,道:學生不服。

乾隆氣得臉都紅了,朱圭也是一手冷汗,這張書勳太過執拗,完全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俗稱一根筋。

乾隆一言不發,起身便走,太監喊一聲:散朝。

留下朱圭,張書勳等人面面相覷。

若非張書勳一介學子,乾隆早就要大發雷霆了。

事已至此,張書勳也只得怏怏而去,那些宮人太監抱怨不已,理親王等人卻是滿心歡喜。

乾隆拂袖而去,朱圭等各自散去,來到午朝門外,朱圭安慰道:書勳,事已至此,你就參加下一場的殿試,以你的真才實學,定能一舉奪魁,這已經是聖上開恩了。

尹壯圖也在一旁說道:書勳兄,朱先生說的是,以你的高才,何愁不中呢。

張書勳半晌無語,忽然仰天大笑,道:我張書勳並非貪戀功名之輩,只求有朝一日,能夠報效朝廷,爲國出力,都說當今聖上英明神武,我看他就是黑白不分,這樣的朝廷,我還報效它幹什麼?

此言一出,可把朱圭嚇得一跳,如此大逆不道的話,話雖有理,但說出口就是殺頭的罪名,朱圭趕緊將他的嘴掩住,道:你這樣大喊大叫,被人聽見,可是死罪。

張書勳道:我張書勳寧死不屈,死又如何。

說罷,掙脫朱圭,一頭撞在午門外護城河的橋欄上,立時鮮血迸出,當場暈了過去。

朱圭一看,大喊:來人。

一羣太監趕過來,擡着直奔太醫院。

送到太醫院時,張書勳已是氣息全無,太醫院的醫官一看,道:沒救了。

一旁的尹壯圖淚如雨下,嚎啕大哭,朱圭亦是搖頭嘆息,正在這悲傷之際,太醫院的總醫官王太醫從外面回來了,他方纔出診,此時纔回太醫館。

他近前一看,上下左右觀瞧,道:我看還能救活。

一旁的人問道:氣息全無,還能救活嗎?

王太醫道:你們看,他面不改色,歲氣息全無,並非真死,乃是氣急攻心,一時假死過去,快打來一盆冷水,我自有用處。

說罷,在張書勳天靈蓋用力一拍,又在後背一拍,然後將一盆冷水往臉上一潑。

果然,張書勳喉嚨一動,長吁一口氣,眼睛睜開了。

大家一陣欣喜之餘,又欽佩王太醫醫術高明。

王太醫和朱圭熟系,便把朱圭叫到一旁問道:朱大人,這人和你是什麼關係?

朱圭便長話短說,如此這般說了一遍,並感謝王太醫醫術高明,起死回生,王太醫連連擺手,道:哪裡哪裡,言重了,我治人無數,起死回生,那是奉承話,不可當真,但凡正直之人,自有一股正氣護住心脈,若施救及時,便能起死回生,我看此人定是剛直不阿,寧死不屈之輩,只是日後恐猝死,不可不防呀。

朱圭道:王太醫菩薩心腸,我定當轉達,我再此代他謝過了。

王太醫道:救死扶傷,乃我輩之本分,你我之間,何以言謝?這年輕人,有骨氣,我喜歡,我們出去聊,不要妨礙病人休息。

說罷,兩人出了們。

話說張書勳起死回生,巴紮了傷口,這就掙扎着要走,任誰也攔不住,朱圭正王太醫在外面談話,就聽見裡面吵吵嚷嚷,只見尹壯圖攙扶着張書勳往外走,朱圭道:你們這是要去哪裡?

張書勳道:我們這就回原籍。

朱圭問尹壯圖,道:你怎麼也不勸一勸?

尹壯圖道:我們一起走。

朱圭道:你們都不參加殿試了?

尹壯圖道:是的。

朱圭道:爲什麼?

尹壯圖道:這樣的朝廷,我還報效它幹什麼?

朱圭道:你這是說的什麼話?當今聖上英明神武,一時失察,豈可以偏概全,假以時日,聖上一定會明白的。

尹壯圖道:依我看,不僅聖上黑白不明,便是這文武大臣,也是明哲保身的多,還是早早歸去,免得將來同流合污。

朱圭一聽,知道這話中的意思,明明就是嘲諷自己明哲保身,不敢據理力爭。

朱圭那也是剛直不阿,愛惜名聲勝過性命,他一聽,立時道:你說的並非全無道理,我身爲大臣,又是此次會試的主官之一,有人從中徇私舞弊,已是失察,罷罷罷,我便是拼的這條老命,也叫此案大白天下才是。

朱圭一旦拿定主意,那是十頭牛也拉不回來。

朱圭一路來到南書房,乾隆閉門不出,朱圭乾脆跪在庭院中,跪地不起,一個很有名望的大臣在外面跪着不起來,乾隆臉上也掛不住,在屋他子裡來回踱步。

朱圭在門外跪着,很快傳了出來,連慈寧宮的太后也知道了,這朱圭名望甚高,太后也坐不住了,就來到了南書房。

別人來了,可以不見,太后來了,不好不見,太后道:朱圭忠心爲國,世人皆知,若一直這樣跪着,傳出去也不好聽,順治,康熙,雍正三朝都發生過特大科考舞弊案,皆下旨嚴查,天下悠悠之口,切莫冷了讀書人的心,皇上何不下旨徹查一下呢?

順治,康熙,雍正三朝都發生過特大科考舞弊案,無一不是盤根錯節,牽連甚廣,歷歷在目,乾隆豈不知曉。

兩利相衡取其重,兩弊相衡取輕,現在他只想息事寧人,大事化小,可太后自有太后的道理,不能不鄭重其事,乾隆考慮一番之後,答應先讓禮部自察,此次科考的正副主考官爲理親王和朱圭,便由理親王主持,朱圭副之,最終結果,報乾隆定奪。

兩人領命而去,不提。

朱圭告知張書勳聖上已口諭要糾查會試舞弊,並勸張書勳不要衝動行事,張書勳甚是慚愧,表示不在衝動,朱圭這才放下心來。

凡是參與此次禮部會試的主考官,閱卷官,皆在糾察之內,禮部發出告文,限三天之內,主動自首者,可酌情從輕發落,亦可以相互揭發,經查證屬實有賞,無故誹謗者罰。

告文下發之後,果然有人主動自首,交代問題,不提。

第19章 阿里一己之私獻含香第75章 一場歡喜一場空第67章 世事無常第14章 小燕子女扮男裝夜入翠雲樓第70章 亂自上始第6章 歡歌笑語第36章 仗勢欺人第12章 永琪借酒大鬧御書房第44章 李思凡進京選秀拜乾爹第38章 突遭變故2第1章 前言2第33章 爭風吃醋第52章 小燕子恢復記憶第18章 香妃歸來第71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47章 李思凡八旗選秀第47章 李思凡八旗選秀第53章 兄弟相認突發意外第49章 永琪被迫娶親第38章 突遭變故第67章 世事無常第56章 容嬤嬤故態復萌第35章 人在矮檐下第44章 李思凡進京選秀拜乾爹第16章 阿里和卓進京第46章 張書勳金玉良言遭冷落第14章 小燕子女扮男裝夜入翠雲樓第54章 晴兒的出身第9章 九龍奪嫡第29章 陳家洛卸任總舵主第65章 東窗事發第36章 仗勢欺人第59章 考場弊端由來已久第60章 會試第26章 蕭劍墓前憶往事3第44章 李思凡進京選秀拜乾爹第24章 觀音山偶遇陳家洛第77章 神秘人物第61章 科考舞弊第23章 乾隆舊地重遊憶前情第57章 含香 香消玉殞第10章 廉親王府2第1章 前言第71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43章 含香進退兩難第46章 張書勳金玉良言遭冷落第17章 小燕子霍佔集結伴遊長城第20章 永琪揚州查舊事第44章 李思凡進京選秀拜乾爹第22章 張書勳不惜千金第5章 驚鴻一瞥第43章 含香進退兩難第41章 法場話當年第8章 冤家路窄第76章 突生變故第17章 小燕子霍佔集結伴遊長城第14章 小燕子女扮男裝夜入翠雲樓3第71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77章 神秘人物第75章 一場歡喜一場空第44章 李思凡進京選秀拜乾爹第71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64章 金鑾殿上一根筋第68章 路見不平第20章 永琪揚州查舊事第12章 永琪借酒大鬧御書房第37章 十八年前舊事第31章 遺照之惑第70章 亂自上始第61章 科考舞弊第9章 九龍奪嫡2第31章 遺照之惑第63章 一波三折第1章 前言第12章 永琪借酒大鬧御書房第9章 九龍奪嫡2第60章 會試第50章 蕭劍以要事相托第74章 悲喜交加第45章 李思凡妙手醫太后第41章 法場話當年第72章 真真假假第45章 李思凡妙手醫太后第64章 金鑾殿上一根筋第34章 于振海篡位得逞第64章 金鑾殿上一根筋第46章 張書勳金玉良言遭冷落第28章 蕭劍回家拜姑母第46章 張書勳金玉良言遭冷落第25章 晴兒設計得遺照第76章 突生變故第75章 一場歡喜一場空第38章 突遭變故
第19章 阿里一己之私獻含香第75章 一場歡喜一場空第67章 世事無常第14章 小燕子女扮男裝夜入翠雲樓第70章 亂自上始第6章 歡歌笑語第36章 仗勢欺人第12章 永琪借酒大鬧御書房第44章 李思凡進京選秀拜乾爹第38章 突遭變故2第1章 前言2第33章 爭風吃醋第52章 小燕子恢復記憶第18章 香妃歸來第71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47章 李思凡八旗選秀第47章 李思凡八旗選秀第53章 兄弟相認突發意外第49章 永琪被迫娶親第38章 突遭變故第67章 世事無常第56章 容嬤嬤故態復萌第35章 人在矮檐下第44章 李思凡進京選秀拜乾爹第16章 阿里和卓進京第46章 張書勳金玉良言遭冷落第14章 小燕子女扮男裝夜入翠雲樓第54章 晴兒的出身第9章 九龍奪嫡第29章 陳家洛卸任總舵主第65章 東窗事發第36章 仗勢欺人第59章 考場弊端由來已久第60章 會試第26章 蕭劍墓前憶往事3第44章 李思凡進京選秀拜乾爹第24章 觀音山偶遇陳家洛第77章 神秘人物第61章 科考舞弊第23章 乾隆舊地重遊憶前情第57章 含香 香消玉殞第10章 廉親王府2第1章 前言第71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43章 含香進退兩難第46章 張書勳金玉良言遭冷落第17章 小燕子霍佔集結伴遊長城第20章 永琪揚州查舊事第44章 李思凡進京選秀拜乾爹第22章 張書勳不惜千金第5章 驚鴻一瞥第43章 含香進退兩難第41章 法場話當年第8章 冤家路窄第76章 突生變故第17章 小燕子霍佔集結伴遊長城第14章 小燕子女扮男裝夜入翠雲樓3第71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77章 神秘人物第75章 一場歡喜一場空第44章 李思凡進京選秀拜乾爹第71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64章 金鑾殿上一根筋第68章 路見不平第20章 永琪揚州查舊事第12章 永琪借酒大鬧御書房第37章 十八年前舊事第31章 遺照之惑第70章 亂自上始第61章 科考舞弊第9章 九龍奪嫡2第31章 遺照之惑第63章 一波三折第1章 前言第12章 永琪借酒大鬧御書房第9章 九龍奪嫡2第60章 會試第50章 蕭劍以要事相托第74章 悲喜交加第45章 李思凡妙手醫太后第41章 法場話當年第72章 真真假假第45章 李思凡妙手醫太后第64章 金鑾殿上一根筋第34章 于振海篡位得逞第64章 金鑾殿上一根筋第46章 張書勳金玉良言遭冷落第28章 蕭劍回家拜姑母第46章 張書勳金玉良言遭冷落第25章 晴兒設計得遺照第76章 突生變故第75章 一場歡喜一場空第38章 突遭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