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

周慎退回來沒多久,董卓也狼狽回來了。原來他帶了三萬人馬跑去攻打先零羌,到了地方打了幾仗贏了。還沒來得及高興呢。卻發現,越打叛軍人越多。等自己回過神來,一看,董卓傻眼了,自己居然被羌人給包圍了。

原來羌人都是呼朋喚友,成羣結隊的。吃了虧,又有共同的敵人,於是一個個羌人部落洶涌而來。密密麻麻的大軍把董卓給反包圍了。

董卓沒法。邊走邊戰,退到一條河邊的小村寨據守。如此相持了一段時間,差不多糧盡了。董卓連續買了數批信使前去求援,卻一去無回,董卓就知道,只怕是折在叛軍手中了。

沒辦法了,於是董卓思來想去,把主意打到了那條小河身上。率了衆士卒冬天裡修堰蓄水,然後在堰下捕魚。

羌人也不來攻打,每日裡只是遠遠跟着看戲。大概是覺得等漢人餓得差不多了,再一擁而上吧。

結果董卓白天二千人去捕魚,傍晚回來就只有一千五百人了。羌人也竟然沒有發覺。如此數次之後。河對岸有了數千人接應。於是董卓也不怕了。率了餘部,盡棄輜重,大搖大擺的直接過了河。

等羌人發覺再來追時,董卓後軍就把堰給挖了。羌人措手不及,被河水沖走數百人馬。於是竟不敢來追。

董卓全軍從容而退,人馬倒是未折扣半個,只是餓得厲害。進了大營,乾糧就着熱騰騰的羊肉湯,呼嚕嚕的就開吃了。

張溫一見,行,今年是沒指望了。因涼州糧草運轉艱難,於是率大軍退回長安,上表朝廷,說自己帶領大軍把涼州賊趕回涼州了。到了金城郡,大戰一場,因爲有諸路羌人來援,恐不能敵,於是暫且休兵,待來日再戰。

天子聞報三輔已無敵蹤,祖先陵寢無憂。不禁長出一口氣。他縱然是不懼千夫所指,但卻不敢讓祖宗不得安寧。

既然戰事告一段落,那麼長安也沒必要養那麼多兵了。於是論功行賞,封董卓爲斄鄉侯;周慎爲都鄉侯;陶謙徵拜爲尚書;孫堅徵拜爲議郎;鮑鴻遷爲軍中校尉。劉備也升了一級,從都亭侯進封都鄉侯,食邑一千戶。

其餘衆人麾下將校,各有封賞賜下。

張溫的封賞被諸臣給攔了下來,張溫哪裡都好,就是有一個污點。入臺閣爲司空時,向皇帝交了份子錢。其實這真不能怪他,皇帝死活要收錢。然後三公又基本上是漢朝官員所追求的職務巔峰,你說到這時候了,交不交?於是張溫忍痛交錢,然後得以升任司空。

就是這麼一件事,落在講氣節講廉潔的滿朝士大夫眼中,這就成了張溫的污點。張溫以不正常的手段位列三公,如今又立了功,還想升遷受賞,那就等着吧。於是一些眼紅嫉妒的,和一些確實是不齒張溫行事的,紛紛出言反對。

天子雖然不想怠慢有功之臣,可羣情鼎沸,他也不好強行下詔,雖然他經常這樣幹。但似乎爲了一個張溫還不值得。於是便順水推舟了。

劉備不知道明年,是否還要在涼州打轉。打仗其實真的很累人。他麾下二萬餘部曲,一個個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有着七情六慾。不是冷冰冰的機械。所以如何安撫他們的情緒,調動他們的士氣,這真的是一個技術活。

還要加強體能訓練,培養他們的紀律,培養他們的意志,培養他們學會團隊合作……別人的軍隊劉備不管,但他的軍隊,他一定要堅持這些。不爲別的,就爲他也在軍中。或許一個極偶然的事件,稍有不慎就會引起營嘯,引起軍卒的崩潰。所以爲了小命,劉備制定了許多條例,比如不得欠餉,軍官不得無故毆打士兵等等。

這一系列的動作,固然強化了他的部隊的戰鬥力,卻也讓他營中事務顯得特別多。特別忙碌。

劉備做二千石的高官也有好幾年了。要是太平歲月,說不定一路下去,三公之位指日可待。死後搞不好還能陪葬帝陵。現在亂世初起,劉備卻非常苦惱。

他有名望,有軍隊。但卻偏偏沒地盤。天子還沒駕崩,朝廷還未喪失它的威嚴。各地州郡雖然叛亂不休,但也運轉良好。日後割據一方稱雄的諸侯們,還都老老實實的在全國各地爲官呢。

所以劉備別說想要一塊地盤來割據了,就是能不能一直保有手中這支軍隊,也是個難題。要是皇帝一時心血來潮,調劉備另任他職。他麾下所部,要麼解散,要麼就只能交給其他人來指揮了。

就像皇甫嵩回京,他的軍隊歸張溫指揮。後來朝廷徵調董卓入京,讓董卓把軍隊交給皇甫嵩一樣。當時的董卓,已經有了底氣和皇帝說不,可是現在,數遍天下,誰敢?

不過還是有眼光長遠的投機者的。去年天下大亂的時候,皇甫嵩手握天下精兵,就有人進言,勸他趁機而起,南面稱制。結果皇甫嵩這個漢室死忠,不但不聽,還把人抓了起來送牢裡去了。也不知道現在出來沒有。

既然休兵了,劉備便上書張溫和朝廷,準備告假。然後把過年的軍餉物資一發,讓該回家休整的士卒們回家。他也帶着一大票人踏上了回鄉的路途。

劉備先是到了京師,拜見了岳父盧植和大舅哥盧敏,然後又陪着劉恪去了他岳父楊彪家。楊賜去世,劉恪按禮,也要在家守制。之前在軍中無法,這次回來了,卻是如何也逃不脫的。這次他就不能隨劉備回涿縣了。滿朝文武,只要是劉備相熟的,他都一一拜會,又見過了周君暉等人。在京師盤桓了數日,才與衆人一一道別,一路出了朝歌,入了東郡。

劉備來東郡,一是順路,二是想拜會曹操。到了濮陽一問,才搞明白,曹操已經辭官不做,回家隱居了。兩人一東一西,戰事煩擾,竟然音信隔絕。劉備也不知道老曹在東郡受了什麼氣,竟然撂挑子不幹回家修身養性去了。於是便於驛戰書信一封,着親隨送往沛國譙縣。

既然沒見着曹操,那就繼續走吧,一路穿過兗州,直往青州而去。北海,他的恩師鄭玄還在等着他呢。

去年天子終於想通了大赦天下黨人。他的老師鄭玄也在赦免之列。於是快六十歲的鄭玄終於從東萊回到了故鄉北海。前後被禁錮十四年。回到高密一看,兄長垂垂老矣,父母都老眼昏花,差點都認不出他是誰了。

鄭玄覺得自己沒盡到孝道,於是遣散大部分門徒,老老實實的在家一邊著經立說,一邊奉養父母。

何進初爲大將軍,覺得自己要招攬天下英才爲己用。於是便把主意打到了鄭玄身上。如今這大漢,在學問上還有誰敢和鄭玄叫板?馬融、何休已逝。鄭玄就是當時的唯一學術權威。要是鄭玄爲自己所用,還用愁天下士人不歸心?

於是爲了籠絡人心,何進開始徵辟鄭玄入京。當然,之前是讓別人先去試探,結果發現鄭玄壓根就不爲名位所動。不過何進執掌天下權柄,想做件事還不容易?於是以大將軍府的名義徵辟鄭玄,暗地又威脅地方官員,不把鄭玄給老子送到京師,就要你們好看。

郡縣地方官員也沒法子,只好找到鄭玄,或威脅或求情,總之無論如何,也要讓他往京師走上一遭。鄭玄無法,只好起行。到了京師後,何進大喜,待之甚厚,以幾、杖贈之。結果鄭玄和何進一談。發現這人實在是不對自己胃口,志不大才亦疏,那還有什麼好說的。結果鄭玄就連夜跑路了。

劉備繞了個圈來北海,不爲別的,就想着看能不能勸鄭玄隨自己入幽州,到涿縣定居。免得自己這位恩師,將來到了晚年還因爲戰亂而顛沛流離,還爲各路豪強所脅迫。這是他不願意看到了。至爲什麼到涿縣,涿縣是劉備的老巢,當作大本營來經營的。不去涿縣去哪裡?

寒風吹拂,大雪飛揚。就在此時,一行人馬接近了鄭宅。正是劉備等人。離鄭宅還有百餘米,劉備就趕緊翻身下馬。爲了表示對老師的尊重,他打算步行。

到了鄭宅,劉備遞上名貼,道:“鄭師門下,東中郎將劉備劉玄德前來拜見恩師,還請通報。”

門外家丁估計是新來的,沒聽過什麼東中郎將什麼劉備,只見劉備身後跟着一票人,身姿偉岸,還各持兵刃。於是心中忐忑,道:“還請貴客且在此等候,小僕去看看鄭公是否有空。”於是又吩咐旁邊的伴當幾句,拿了拜貼,匆匆入內去了。

旁邊張飛見劉備被擋在門外不說,那奴僕還甚無禮,不禁就要發作,劉備一把扯住,道:“益德,此我恩師宅第,不可造次。”

張飛乃止,於是一羣人就立於宅外,靜候迴音。

不一會,那家僕出來了。對道:“諸位貴客,鄭公正在府內講學,一時還不得閒,僕不敢打擾,已將拜貼呈與聽講之學子。貴人不如改日再來?”

張飛早就忍不住了,沒好氣的道:“鄭公無閒暇,請我等入府喝杯熱茶暫歇如何?”

那奴僕見張飛惡聲惡氣,更加不敢答應,於是對道:“主家無命,小奴豈敢擅自作主?還請貴客莫怪!”心中卻是想道,鬼知道你們是做什麼的,萬一衝進府中……唉喲,不敢想了。

劉備似乎知道這家僕的擔憂,於是笑道:“無妨,我等遠來,欲往別處,無法在北海久待。今日鄭師講課,弟子不敢打擾,便在此等上一等也無事。”

於是竟帶着衆人立於府前,絲毫不懼那漫天風雪。

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八百十四章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四百六十四章 冀州攻略(六)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五百零九章 襄陽隱士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陽大戰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五百四十二章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258徐州之亂(五)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四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青州應對第四百零二章 袁紹兵至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七百九十八章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六百六十四章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五百四十三章 郭圖之謀第七十四章 蠻王之位(四)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六百二十一章 揚州異動(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七百十八章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備胡之策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三百一十九章 吳郡陸氏第四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說郭嘉(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六百七十章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三百一十一章 連下二城第二百八十一章 跨海東征(八)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七百七十章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六百四十二章 丁儀奏對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五百七十七 西州戰略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州餘事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六百十九章 聯盟已成第一百七十二章 陽城之戰(二)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六百二十章 揚州異動第四百零七章 淳于身死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三百四十一章 圖謀荊州第四百一十章 諸侯選擇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異(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柔出馬第七百三十五章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七百五十一章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第四百七十五章 冀州攻略(十七)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一百五十二章 袁術所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二)第五百三十章 瓜分荊州(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
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八百十四章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四百六十四章 冀州攻略(六)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五百零九章 襄陽隱士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陽大戰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五百四十二章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258徐州之亂(五)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四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青州應對第四百零二章 袁紹兵至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七百九十八章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六百六十四章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五百四十三章 郭圖之謀第七十四章 蠻王之位(四)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六百二十一章 揚州異動(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七百十八章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備胡之策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三百一十九章 吳郡陸氏第四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說郭嘉(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六百七十章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三百一十一章 連下二城第二百八十一章 跨海東征(八)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七百七十章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六百四十二章 丁儀奏對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五百七十七 西州戰略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州餘事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六百十九章 聯盟已成第一百七十二章 陽城之戰(二)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六百二十章 揚州異動第四百零七章 淳于身死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三百四十一章 圖謀荊州第四百一十章 諸侯選擇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異(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柔出馬第七百三十五章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七百五十一章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第四百七十五章 冀州攻略(十七)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一百五十二章 袁術所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二)第五百三十章 瓜分荊州(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